书城教材教辅战略管理教程
48568800000016

第16章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4)

对于不同行业或某一行业的不同时期,5种竞争力量的作用是不同的,常常是一种力量或两种力量起支配作用,其他竞争力量处于较次要的地位。应该指出的是,尽管行业结构对行业的竞争强度和获利能力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但是企业也不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可以通过制定适当的战略来谋求相对优势的地位,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不仅如此,行业内的企业,尤其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还可以通过战略调整改变行业的竞争结构,而这也正是战略管理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对这5种基本竞争力量的分析如下。

(一)行业中现有企业间的竞争

行业中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是最直观、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威胁因素,它往往构成了行业竞争结构中最强的一种力量。行业中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手段十分多样,一般围绕价格、质量、产品的性能、顾客服务、广告、促销、经销商网络、产品创新等方面展开。不同行业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激烈程度是不一样的,有的比较缓和,有的比较激烈。竞争程度的强弱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行业中现有企业的数量与力量对比

行业中企业数量越多,集中度越低,竞争越趋于激烈,因为每一个企业都想改善其竞争地位,而且都认为它的单独行动不会引起其他竞争对手多大的反应;行业内企业数量不多,集中度中等,但每个企业都处于势均力敌的地位,实力不相上下,由于它们都有支持竞争和进行激烈反击的资源,也会导致行业内企业竞争激烈;行业内仅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企业主宰行业的市场,行业集中度高,由于这几个大型企业实力强大,行业内其他企业与这几个大型企业实力上有相当的差距,则行业内竞争不激烈。

2.行业增长速度

当行业快速增长时,行业总体市场需求扩大,各企业都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各企业都可以从快速增长中获益,因而行业中竞争相对不激烈。而在增长缓慢的行业中,现有企业为了争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容易发生价格战和促销战,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如我国的纺织行业,不仅厂商众多,生产能力过剩,设备落后,而且竞争激烈,利润水平低下。

3.固定费用和存储费用的高低

固定费用高的行业迫使企业要尽量充分地利用其生产能力。当市场需求不足时,企业宁愿削价扩大销售量也不愿让生产设备闲置,因而使企业间竞争加剧。在储存费用高或产品不易保存的行业内,企业急于想把产品卖出,也会使行业中竞争加剧。

4.产品差异性和转换成本

如果行业中产品之间的差异性高,那么消费者大多会根据偏好或忠诚度来购买,企业之间的竞争就会较少。但是,如果产品同质性高,购买决策主要基于价格,容易导致企业之间的直接对抗,竞争激烈。同样,转换成本低时,购买者在选择上有更多自由,也会使竞争趋向激烈。高转换成本,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企业,抵消竞争对手吸引顾客的能力。

5.行业中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

如果由于行业的技术特点和规模经济的要求,行业中企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必然会打破行业的供需平衡,使行业产品供过于求,迫使企业不断降价销售,这样就会强化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6.退出障碍

所谓退出障碍,是指企业退出某个行业时要付出的代价。当退出障碍高时,经营不好的企业也很难退出行业,只有继续经营,从而使行业内竞争加剧。常见的退出障碍有以下几种。

(1)专用性资产。只在特定的产品或地区有价值的资产,撤出时会因清算价值降低而蒙受损失。

(2)退出的固定费用高。如劳动合同费、职工安置费等都很高。

(3)战略相关性。退出某一行业会使企业形象、声誉、市场营销能力、设备能力受到很大影响。

(4)感情障碍。退出某一行业会影响到员工的事业前途及忠诚度等。

(5)政府和社会的约束。如政府出于对失业和对地区经济影响的关注,对企业的退出行为进行劝阻,甚至于否决。

尽管进入障碍和退出障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却有密切的联系,如图3-4所示。对于企业而言,最好选择进入障碍高而退出障碍低的行业,这时新进入者将受到抵制,而经营不成功的企业会离开本行业;反之,进入障碍低而退出障碍高是最不利的情况,这时新进入者很容易进入,而当行业不景气时又很难退出,从而加剧行业的竞争程度。

(二)潜在加入者的威胁

高额利润永远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当某一个企业尤其是某一个新兴的行业可以获得高额利润时,不仅会刺激行业内的现有企业增加投资来提高生产能力,而且会吸引行业外的潜在加入者进入该行业。所谓潜在加入者,可以是一个新办的企业或者是一个采用多元化战略的企业。潜在加入者将给这个行业带来新的生产能力,并要求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对于一个行业来说,新进入者的威胁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行业的进入障碍和行业内现有企业对进入者的反击强度。行业进入障碍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所生产的产品或劳务的绝对量增加时,其单位产品成本趋于下降。这里所说的“经济”是节省、效益的意思,具体地说,就是单位产品成本的下降。用西方经济学的概念来表述,规模经济就是规模的收益递增现象。

规模经济的存在阻碍了对产业的侵入,因为它迫使进入者或者一开始就以大规模生产并承担遭受原有企业强烈抵制的风险,或者以小规模生产而接受产品成本方面的劣势,这两者都不是潜在进入者所期望的。如生产、研究、市场开发和服务方面的规模经济可以说是进入计算机产业的关键壁垒,当年施乐和通用电气公司都尝试打进计算机主机行业,但都因为规模经济问题而放弃;在电视机生产中,彩色显像管的生产有很强的规模经济性,而规模经济在外壳生产和整机装配方面显得不是太重要;在汽车产业中规模效益显着,而我国汽车厂商规模经济的缺乏正成为进军国际市场的瓶颈。

2.产品差异性

在一个存在产品差异的行业中,行业内现有企业享有品牌认知和顾客忠诚的优势,它是通过长期以来的广告宣传、客户服务、产品差异等途径形成的差异优势。新进入者进入行业后必须要用很大的代价来树立自己的信誉和克服现有用户对原有产品的忠诚。例如,在保健品和化妆品行业,产品差异化是最主要的进入障碍。又如,在白酒行业中产品差异性与规模经济一起构筑成很高的进入壁垒,在孔府家酒已成为全国销量第一的名酒时,尽管秦池特曲花上亿元在电视上大做广告,但最终仍然竞争失利。

美国消费者忠诚于单一品牌的百分比是大小不等的,香烟高达71%,牙刷为61%,电池、蔬菜、罐头不到30%。这些市场的新进入者必须花重金用于广告和促销,才能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取得用户信任。一份研究发现,比起早期市场进入者,消费品市场的后期进入者所花费的额外的广告和促销成本相当于销售收入的2.12%。我国消费者不仅对家用高档消费品形成品牌忠诚(如汽车、家用电器等),对一些一般家用消费品也已形成了品牌忠诚(如香烟、服装、牙膏、洗涤剂、皮鞋等),因此新进入者必须花巨资投入广告和促销,消除顾客对原有品牌的忠诚,增加顾客对新品牌的认知,逐渐挤占原有企业的市场,这些努力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同时在初始阶段也会造成亏损。

3.资金需求

如果生产某种产品需要大量的资金,或者因为竞争需要而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那么这种资金的需求就是一种进入障碍。对资金密集型行业来讲,资金需求便形成了潜在加入者的进入障碍,如汽车业、石油化工业、钢铁业、航空业、远洋运输业、电力行业等对资本需求都非常大,因而进入壁垒很高,限制了潜在加入者的进入,所以在这种资金密集型行业中的企业数量较少。相反,在资金密集度较低的行业,如日用品、餐饮、美容美发、旅游等行业内,由于所需资金量较少,因而企业数量较多。

4.转换成本

指购买者变换供应者所需支付的一次性成本,包括重新培训雇员的费用、购买新的附加设备、对新供应商的产品重新检测的费用及建立新关系需付的心理代价。例如,一次性静脉注射器替代传统静脉注射器时,遇到来自护理界的很大阻力,还增加了患者的费用。又如,微软公司的Windows操作系统可能不是最好的操作系统,但转换操作系统的成本可能是很高的。一般来说,现有供应关系越稳定,转换成本越高。

5.销售渠道

产品或者服务的差异化是否对潜在进入者构成障碍与最终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偏好有关系,然而对于一个新的产品生产厂家而言,他们必须改变原有经销商的偏好,使自己的商品能够通过他们进入销售渠道,这样就形成了进入障碍。对于大多数新进入者来讲,这可能是最大的进入壁垒。由于分销渠道容量有限,分销一种新产品的固定成本较高,同时分销商也要规避由于分销新产品所带来的风险,因此分销商一般不愿意经销新进入者的新产品,这时新进入者只能采用降价、分担广告费用等各种方法,使分销商获得更多的利益,促使分销商愿意接受其产品,这种方法就会降低企业利润水平,甚至新进入者要独立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营销自己的产品,这样就使成本大量增加,这些都会成为新进入者的进入壁垒。

6.学习或经验曲线效应壁垒

行业中现有企业,随着工人生产经营经验的增多,单位产品成本将下降。这种学习曲线效应的优势是新进入者不能获得的,行业中现有企业比新进入者更有经验,所以他们的成本能控制得更低。在半导体这样的行业中,生产过程的学习或经验效应非常明显,累计产量增加一倍,单位生产成本往往会降低2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第一批100万件产品的单位成本为100美元,那么,当产量达到200万件时,单位成本就是80美元(100美元的80%);当产量达到400万件时,单位成本就是64美元(80美元的80%)。学习或经验曲线效应越大,公司在大规模生产中获得的成本优势就越大。所以,如果一个行业具有学习或经验曲线效应的特征,行业中的成员会被驱使追求较高的销售量而降低成本。一个行业的学习曲线效应和规模效应越大,相互竞争的企业就越有必要制定扩大销售量和市场份额的战略。

7.资产专用性或专有技术壁垒

如果行业内企业资产专用性非常强,则该行业对潜在加入者的吸引力可能会减少,如石油开采设备资产专用性较强,因此潜在加入者很难进入石油采掘业。如果行业内现有企业持有专利或专有技术,将阻止新进入者自由进入行业,如药品的专利主要预防新进入者对新药品的仿造,在专利保护期内不允许其他组织和个人袭用已有的创造和发明。

8.政府政策及有关法律限制的壁垒

政府的政策及有关法律是一种最有效的进入壁垒,如银行业、保险业、电信业、广播业,进入这些行业都要求有政府颁布的执照。国家对这些行业实行许可制度,如药品、食品、邮电等,也能形成进入壁垒。国家对某些原材料进行严格控制等都能形成重要的进入壁垒,另外,国家有关控制环境污染的法令,水资源保护、森林资源的保护、矿产资源保护等法令都有阻止新进入者进入相关行业的作用。

除了上述进入障碍外,行业内现有企业对潜在加入者的反应也是决定进入威胁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行业原有企业会采用降价、增加广告费、扩大生产规模、促销或者诉讼等措施阻止新进入者,使新进入者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或迫使新进入者由于惧怕原有企业的报复行动而放弃进入该行业。例如,日本有一家杂志社,出版的《FACE》杂志颇受读者欢迎,因此经营者将业务扩展到图书出版业务,与大出版社竞争。没想到遭到了大出版社的强烈反应,由于大出版社有强大的零售网和固定的读者群,成为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图书发行王国,对新进入者采取坚决的排斥,使该杂志社到了快倒闭的边缘。

(三)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5种竞争力量模型的水平方向是对产业价值链的描述,反映的是产品或服务从获取原材料到最终的产品分配和销售的过程。

供应商产品价格及质量的高低,将对下游买方的盈利能力产生直接的影响。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表现在要求提高原材料或其他供应品的价格,减少紧俏资源的供应或降低供应品的质量等,从而谋取更多的利润。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供应商的集中度相对于买方的集中度大小

如果供应商集中程度较高,即本行业原材料的供应完全由少数几家公司控制,但是本行业集中程度较低,即少数几家公司供给行业中众多分散的企业,则供应商通常会在价格、质量和供应条件上对购买者施加较大的压力。这就是我国电信行业受到消费者诸多非议的原因。又如,欧佩克对全世界石油价格及产量的协调及垄断,对各国石油供应的影响极大;再如,在美国生产糖精的公司有很多,而他们的主要客户却只有两家——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这样,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可以挑选任何一家糖精生产商作为他们的供应商,而糖精生产商的选择却只有两个,所以对他们的客户没有讨价还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