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明代思想家吕新吾在《呻吟录》一书中明确提出:“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这3种资质按顺序来排就是人格、勇气和能力。吕新吾希望领导人同时兼备这3种素质,如果按重要性排,那么人格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许多只具备第三等资质,即聪明才辩型的人物纷纷登上领导岗位。头脑聪明、口才好、有知识、有专业能力的人受到重用,而人格厚重、具备第一等资质的人物却不被看重,反而遭到冷遇。
这几年来,频繁出现的许多单位的舞弊事件,再进一步说,导致今天社会道德败坏的根本原因,我认为,就在于那些虽有才气但缺乏领袖资质的人物占据了领导岗位——就是这样一批缺乏内在的精神规范和道德基准的人,缺乏厚重人格和深刻思想的人,掌握了权政。
在今天这个道德沦丧、价值混乱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认识到:位居人上者,人格比才干更重要。才能出众的人往往容易做才能的奴隶,把才能用错方向。因此需要有一种力量来控制才能发挥的方向。这种力量就是道德,就是人格。
4.追回丢失的智慧
您对现代文明怀有深刻的危机感,这在企业家中是非常少见的。您的危机感从何而来呢?
作为一个工程师,作为一个经营者,作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普通人,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现代文明的由来,以及这个文明的未来走向乃至终点。
大约250年前,欧洲兴起了产业革命,以此为契机,近代文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这种发展一方面来自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究心,另一方面也来自人类“希望更加富裕、更加便利”这种不知餍足的欲望。结果,人类构筑了一个物质丰富的社会,但与此同时,人类不得不面对地球环境的问题和能源的问题。人类这种追求增长的模式,能够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吗?遵从这种模式,人类能够持续生存下去吗?我心中时常抱着这样的疑问。
我认为,建立在人的欲望、本能和利己之心基础上的近代文明,在不太久远的将来,恐怕难逃自我崩溃的命运。人类的傲慢破坏了自然环境,带来了以地球暖化为象征的、深刻的环境危机。地球已处于危险状态,人类现在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怎样来和这个地球共生共存?这就必须从利他之心出发,而不是无止境地追求基于欲望和利己之心之上的所谓经济增长!
现代文明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已经足矣,即使不再前进也无妨。有人会说“不!还远远不够,我们希望更加富裕的生活”。我想对这些人说:“让我们更谦虚一些吧。”
历史上凡是失却谦虚的文明,全部灭亡了。在这一点上,个人也一样。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谦受益”的说法,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实业家,不管取得过怎样的丰功伟绩,一旦失却谦虚,傲慢起来,那就必然灭亡。
但问题是,现在的人类不约而同地傲慢起来,所以,回归谦虚、重新树立对自然的敬畏之心,非常重要。人类要感谢自然的恩惠,不是我们在自然中“活着”,而是自然“让我们活着”。如果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应该能重新回归谦虚和虔敬的态度。
所以,您才提出“经济增长或已不要”这一颇为惊世骇俗的观点?
像我这样的企业经营者,现在说出“经济增长或已不要”,也许会被视为异端,但稍稍学过以佛教为中心的东方思想的人,看到现在这个社会,首先想到的就是佛陀所说的“知足”这个词。
审视日本每40年一循环的盛衰起落,可以看得很清楚,日本这个国家一贯的方针,都是追求物质的富裕,与别国竞争。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经济增长至上主义”
的旗帜下,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不遗余力、无止境地追逐利益和财富。
现在,社会、经济持续停滞,要求从根本上转换观念的呼声日益高涨。即便如此,状况却仍然没有什么改观,人们仍然为GDP百分之零点几的增减或喜或忧。我们许多人把经济增长几乎当做唯一的“善”,争先恐后,希望增长再增长。
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霸道的哲学,就是把欲望当动力,依据优胜劣败的原理,让物质追求压倒一切,就是所谓“求利无道”。日本国家也好,个人也好,至今没有从这种利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然而到了今天,显而易见,这种单一的价值观,事实上已经难以为继。过去,我们只是从经济增长中寻求国家认同。但在今后,如果重复这样的思路,只能是再次盲目地跨进40年一次的盛衰循环,而这一次衰败的程度甚至可能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败。堕入“下一个巨大谷底”的曲线已经开始呈现,制止这种下滑的趋势变得越来越困难。
问题已经迫在眉睫,现在就有必要建立新的国家理念,建立新的个人生活的指针,用以替代“经济增长至上主义”。同时,这还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涉及整个国际社会和地球环境的极其重大且紧急的课题。为什么?因为人类基于贪得无厌的欲望,无止境地追求增长和消费,这种做法如不改变,不仅有限的地球资源、能源终将枯竭,而且整个地球环境也将被破坏殆尽。
换言之,再这样下去,不仅日本这个国家将归于破灭,而且我们人类将亲手把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毁灭。
总而言之,过度地追求财富的行为应该适可而止了,我们不应该把国家和个人的目标放在追求物质的富有上,精神富有才应该是最终目标。这就是中国古代先哲老子提倡的“知足者富”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发达国家,“自己已经足够了,应该满意了,与其自己再增长,不如更多地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采取这样的经济政策,需要的就是“知足”的观念。
但请不要误解,知足的生活方式,绝不是指安于现状、不做任何新的尝试、停滞不前、有气无力、暮气沉沉的那样一种生活态度。以经济发展为例,GDP总值没有变化,但是产业结构本身却在不断变化,淘汰老的产业,培育新的产业,新陈代谢不断交替进行。也就是依靠人类的智慧,使新生事物不断涌现,人与社会都充满活力和创造性。
最后一个问题,过去200多年来,作为东方国家的日本一直在学习西方社会的思想和文化(当然中国也是如此),您认为日本从中获得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依我之见,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奇迹般的经济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但精神世界却急剧地趋向荒芜。
据我所知,明治维新以前的日本人是普遍持有信仰的。日本知识分子以不信仰宗教为骄傲,应该是明治维新以后才产生的现象。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开始大量汲取西方文明,依靠科学技术和理念来立国,其重点是必须符合科学、要求合理性和逻辑性。明治时代的日本,及时引进了欧洲的科学技术获得了巨大成功,同时也在日本人中滋长了“征服自然就能增加财富”的观念。依靠向西方学习,日本人建立起了近代文明,走向现代化,这一点应该予以肯定。
但是与此同时,富裕又便利的现代生活,将人类变成欲望的奴隶,人类的心灵变得非常空洞和飘忽。同情心和利他的美德在日本社会丧失殆尽,人们丧失了信仰。当今的日本,许多人把伦理道德看做是落伍的、过时的东西,以陈腐为理由排斥在过去生活中长期积累的智慧。他们过分追求所谓的便捷而丢失了许多宝贵的、不可缺少的东西,伦理道德就是其中之一。
但道德是人类长期培育的智慧的结晶,是规范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缺的基准。回归到做人最基本的原理原则,用它来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这是现今时代的要求。
追回丢失的智慧,这样的时机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