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与发展战略研究
48569400000037

第37章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与创新能力分析(4)

(二)产业布局特征分析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发生转移,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长三角地区发展了大量的开发区,近年来产业发展以开发区为核心已经成为趋势。上海市的工业产值比重在全国的地位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而同期江苏省和浙江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却在全国的地位仍然上升,这说明在长三角内部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发生了转移。

其次,第三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8年,上海市各高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790.8亿元。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漕河泾新技术开发区、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浙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苏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等一批国际知名开发区为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高新技术的开发,意味着产业的升级和调整,这些开发区集中了大量的二三产业,其中三产比重越来越大。上海市在1999年就实现了三次产业结构的转变,江苏省的三产比重2006年就己经超过第二产业比重,上海市的第三产业更是走在了第二产业的前面。浙江省的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吸纳力也日趋增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二一”模式初露端倪。

2、产业集群日趋国际化

所谓的产业集群是指某一产业在同一地区集中投资,形成数十家甚至数百家同行业企业群落,伴以产业配套和市场细分,形成地区性的巨量产业规模。长三角地区是我国集群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性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在上海,已经初步形成淞江、青浦、张江、漕河泾的微电子,嘉定的汽车制造,宝山的精品钢材、金山的石油化工等大规模的产业及群;在浙江,环杭州湾的电子信息,杭州、台州、金华、绍兴的现代医药,绍兴、萧山一带的纺织,宁波、杭州、温州的服装,乐清的电工电器,台州的塑料模具和制品,永康的五金机械、义乌的小商品等标志性产业集群正在崛起;在江苏,正在努力形成以苏锡常为核心的电子信息,无锡、南通的纺织服装,苏州、南京、徐州、连云港一代的精密机械等产业集群。

3、产业发展环境日益改善

产业发展环境包括政府、学界和企业界的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在政府合作方面,20世纪80年代的“国务院上海经济规划办公室”,到90年代后期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再到后来的“两省一市省市长联席会议制度”,经过20年的尝试,长三角各地在政府合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3年,苏浙沪三省市高层领导签订了进一步推进经济合作与发展的一揽子协议,并提出共同建设以上海为主导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试验区”。

市场主导加制度驱动“经过长三角两省一市高层不断互动、协调,其交通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杭州湾跨海大桥及南北接线工程、沪崇苏跃江大通道己经开工建设,根据交通部牵头制定的《长三角地区现代化公路水陆交通规划纲要》,到2020年,区域公路网总里程将由目前的11.8万公里达到30万公里左右,公路密度大体接近欧洲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以上海为中心、苏浙为两翼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实现都市圈内中心城市“三小时互通”,上海与长三角以外周边地区“五小时互通”。在2007年12月举行的长三角地区发展国际研讨会上,陆大道院士提出加强区域性基础设施系统或重大的区域性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增强中心城市与内陆中心城市联系,构筑“1-2小时的交通圈”。山此可见,政府、学者等各方对交通的青睐不约而同,本地区在建设中己经把交通环境的改善和建设摆上了十分显眼的位置。

4、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仍然存在

不可否认,在如火如茶的经济发展中,各地区各显神通,互不相让,其中必然会出现一些互相攀比、竞相压价、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的情况,而临着城市群内部资源利用配置和产业区域整合的挑战。在金融方面,上海市提出,要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化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江苏省“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目标;浙江省“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尤其是要把推进金融创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作为提升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在信息产业方面,密集分布着苏州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南京江宁开发区、无锡高新区、昆山高新区、吴江开发区、南京珠江路科技园区等一批以电子信息类项目为主体的信息园区。还有上海市的微电子产业带,江苏省正在重力打造的多个软件园、“南京软件城”等等,一些信息产业在沪宁线为主干的外延约50公里的地区如同“雨后春笋”纷纷露出头角。同行竞争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其中也难免出现了一些低水平重复建设、竞相压价,吸引资本的问题。

如上所述,产业同构的根本原因是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果,长三角产业发展基本上处在同一个发展阶段,各地区都是二三产业并举推动经济发展,产业发展长期以来重叠较多,竞争激烈。这样的态势并不是短时期内可以扭转的,需要政府加大引导力度,加强合作。

六、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分析

城市群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是孕育新技术的孵化器,再加上已有雄厚的资金作保障、优秀的人才作支撑,使得城市群对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一)长二角城市群的区域创新分析

长三角地区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密集区之一,具有良好的科技资源,为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支持。其中,上海是我国最发达的科技、教育中心之一,江苏是我国高校最多、在校生规模最大的省份,两地都拥有一大批着名高校、大院大所,科技人才荟萃,科研实力雄厚。浙江民营经济发达,市场机制灵活,科技需求强盛,具有强大的科技创新潜力。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基础、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发展态势,以及高度发达的对外经济;长三角区域两省一市各自形成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架构,表现出较强的创新能力。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对2009年度全国技术创新的评价结果显示,2009年,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由上年的排名第四位上升到第一位,成为全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北京综合排名与上年持平,列三位,上海市的综合排名则由上年的第1名下降到2009年的第4名。从综合创新能力指标看,上海、江苏、浙江都属于创新能力较强的地区。同时,在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和管理能力、创新绩效等反映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上,长三角区域两省一市均位居全国前列,属于创新能力较强的省市。

从研发(R&;D投入水平来看,表7表明长三角地区区域投入水平很高,2008年长三角城市研发经费支出总计达1280.9亿元,占长三角GDP的1.96%,其占全国同年研发投入水平(4616.0亿元)的27.75%,其中上海的研发费用支出占GDP比重最高,达到了2.59%,江苏省在研发方而投入净值最高,达到了580.9亿元。

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来看,长三角地区分别是270802件和121859件,分别占全国同期的37.76%和34.58%,其中江苏省专利申请量最高达到了128002件,浙江专利授权量居长江三角洲地区首位,达到了52953件。

今天,长三角城市群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次中心,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中心城镇、小城镇的多层次宝塔型城市体系,上海的核心城市地位更加突出。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而积、10.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近17.95%的国内生产总值、11.23%的则政收入、34.6%的进出口总额,这里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由此可见,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科学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已对于促进全国经济发展,增强我国国际竟争力将起到更好地带动、辐射、探索和示范作用。

(二)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特点

1、上海科技创新体系特点

(1)以大中型国有企业为创新主体

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工业地区,长期以来国家对上海市进行了大量的投资,这使得上海市经济发展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有较大比重,2006年占全市丁二业总产值近45%。上海市大中型企业以重工业和高科技企业为主导。产值前十大企业涉及钢铁、汽车、石油化工、现代装备制造等注重自主创新的行业。

(2)以高新技术企业为创新龙头

高科技行业在上海市产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2006年电子及通讯设备、交通运输设备行业产值占到上海市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受益于近几年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计划,上海市普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行业增长较快,2007年这些行业增长率高于上海市工业增加值增长率12.6%和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长率l8.5%。此外,在上海市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大学和研究所的作用很重要。2007年上海市高校研究经费中,有5l%来自于企事业单位的横向经费。

(3)以“三资”企业为创新助推器

三资企业在上海科技创新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00年上海市三资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比重为65.3%,但到2007年已上升至80.7%。上海本地企业的创新投入也没有三资企业表现突出。2006年上海市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中,国有企业为42.3亿元,三资企业则达到了255.8亿元。

(4)以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中心建设为创新原动力

建设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4个中心,是上海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开放的浦东已经集聚了证券、期货、航运、技术、产权、人才、商品等7大同家级要素市场,34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6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上百家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还有10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和国内企业技术创新中心,4000多家各类服务机构,成为上海建设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中心的核心载体。各类经济、贸易、金融、航运企业及其吸纳的中高级人才已经成为上海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原动力。虽然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带头作用,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上海市作为政策牵头制定者,如何在两省一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起带头作用;如何配合市场规律的发展,站在两省一市的高度共同制定政策措施,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合作面临的最为困难的制度问题。

2、江苏科技创新体系特点

(1)以企业和产学研合作为创新主体

近几年江苏省科技创新能力迅速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目前江苏省企业研发机构约占全省研发机构的83%。同时,江苏是国内拥有大学院所最多的省份,随着创新经济的发展,江苏也越来越重视产学合作。各个城市相继制定了各自的产学合作战略。2007年江苏高校科技经费中,来自于企事业的横向课题经费占6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4.6%。

(2)以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为创新两翼

江苏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都比较发达。2008年产值最高的行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现产值9679.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15%。在江苏前十大支柱产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其在2005-2007年工业产值复合增长率达到55.3%,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率。此外纺织业和普通机械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在全国比重较高,具有相对比较优势。

(3)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创新龙头

高新技术开发区在江苏科技创新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008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18402亿元,比2007年增长25.2%。近几年,江苏省政府规划建设40个国家级高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其中苏南地区已经形成“一县一基地的格局”。目前,江苏省已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节点,沿宁沪高速公路两侧,把中心城市、其他城市、乡镇、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联通起来,形成点线相连、互相交织的科技创新密集带。

(4)以外商直接投资为创新助推器

目前,江苏已经成为国际产业资本最为集中的地方,外商和港澳台资本全面超越国有、集体以及个人经济,成为江苏省制造业的投资主体。自1995年以来,江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一直处于长江三角洲首位。外商直接投资作为重要资金来源,带动了江苏省企业的科技进步,增强了企业的创新活力,并能够促进产业集聚,促进江苏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在长三角两省一市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江苏省对上海市表现出的依赖性最强,上海市也最需要江苏省的产业承接以及配套来完成产业升级。

3、浙江科技创新体系特点

(1)以民营企业为创新主体

20世纪80年代至今,浙江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以专业市场网络为导向,以民营企业为主要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民营经济发展全国领先,成为浙江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民营企业模式的不断调整和发展,民营企业的质量和规模都进一步提高,突破了传统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限制,走向了企业联合、兼并、重组、优化的集团化规模化发展道路,进而提高了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诸如万象集团、华峰集团都是浙江极具创新精神民营企业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