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五千年宰相之谜全集
48597300000044

第44章 唐(8)

姚崇同另一些当代名人的关系也不甚协调。在贬张说为相州刺吏时,另一宰相刘幽求也被免职。刘幽求很是不服,有人告他的状,说他“有怨望语”,就是说在背后说怪话,发牢骚。玄宗下诏追查,姚崇等人以和解的姿态劝说玄宗道:“刘幽求他们都是功臣,乍任闲职,稍微表现沮丧,也是人之常情。他们功业既大,地位又高,一旦被送进监狱,恐怕要引起很大的震动啊!”结果刘幽求被调出京城,去做睦州(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南)刺史。姚崇等人的上述一席话,表面上是保护刘幽求,实际上是证明了他确有“怨望”之罪。史书说,姚崇对刘幽求是素怀嫉妒之心,看来是有根据的。魏知古也是当时的一个名人,其功劳、地位、身望与姚崇也不相上下。他原是姚崇所引荐,后来与姚崇并列相位,姚崇渐渐地瞧不起他,把他排挤到东都洛阳去专管那里的吏部事务。魏知古心怀不满。姚崇有两个儿子在东都做官,知道魏知古是自己父亲提拔过的,就走魏知古的后门,谋取私利。魏知古到长安时,将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报告给了玄宗。

有一天,玄宗与姚崇闲谈,顺便问道:“你的儿子才能与品德怎样?现在做什么官?”姚崇十分机敏,一下子就猜透玄宗的话中有话,就采取主动,答道:“我有三个儿子,两个在东都,为人贪欲而又不谨慎,必定会走魏知古的门路,不过我还没有来得及问他们。”玄宗原以为姚崇要为儿子隐瞒,在听了姚崇道出真情后,很是高兴。玄宗又问姚崇,他是怎么知道的。姚崇说:“在魏知古社会地位很低时,我保护过他,提拔过他;我的儿子蠢得很,以为魏知古必定因为感激我而容忍他们为非作歹,故而去走他的门路。”玄宗听了,认为姚崇为人高尚,而鄙薄魏知古,觉得他有负于姚崇,要罢他的官。姚崇又请求玄宗说:“我的儿子胡闹,犯了法,陛下赦免他们的罪已是很万幸了,若是因为这件事而罢魏知古的官,天下必定以为陛下出于对我的私人感情而这样做,这就会连累到陛下的声誉。”然而魏知古还是被左迁为工部尚书。

张柬之——恢复大唐社稷的宰相

张柬之(公元625-公元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襄阳)人,登进士第。永昌元年(公元689年),举贤良科,对策第一。武周时历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宰相。长安四年(公元704年),以夏官(兵部)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时,武则天已病,宠臣张昌宗、张易之侍疾在侧,弄权用事。柬之与另一宰相崔玄等人密谋除二张。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柬之等率羽林兵500余人,迎太子(先被废黜的唐中宗李显于7年前立为太子)由玄武门入宫,斩易之、昌宗,迫武则天传位太子。二月,恢复唐国号。柬之进位夏官尚书、中书令,与崔玄、敬晖等并为宰相。但武氏家族武三思等及其羽党仍当权用事,他们勾结韦皇后,谮毁柬之等。同年五月,封张柬之为汉阳王,同时罢相。柬之自请养病返襄州,乃出为襄州刺史。次年六月,贬新州司马。至新州,忧愤病死。

主谋迫使武则天退位

武则天嗣圣二十二年(公元705年),以宰相张柬之为首的强硬派,决定以强对强,用强硬的手段逼迫武则天让位给太子李显,重新恢复李姓天下。

张柬之沉稳有谋,果断敢行。年已八十有余,但复唐雄心须臾不忘。早年任合州刺史时,便与荆州长史杨元琰一同泛舟,相互有约:“他日你我得志,当彼此相助,同图匡复。”不久张柬之入朝为相,立即推荐杨元琰为羽林军将军,控制京城军权。同时又阴结一些要害部门,伺机起事。

当时武则天生病甚笃,张易之、张昌宗两兄弟怕武则天去世,自己无法图存,所以也在居中用事,暗蓄异谋。张柬之以为时机已至,不能再缓,于是又把同道桓彦范等都安插在羽林军中当将军,直接控制保卫皇宫的禁军。

诸事安排停当,张柬之便率左右羽林军五百余人,直入玄武门,并派人强行从东宫找来胆怯疑惧的太子李显,一起突入内殿。二张听到风声,慌忙从武则天房里跑出来探听情况,恰被张柬之碰上。张柬之毫不迟疑,即令就地处斩。然后直奔武则天的寝室长生殿。殿前侍卫环立拒进,张柬之须眉倒竖,大喝一声“退下”,大踏步带兵敲响了武则天卧室的大门。

武则天听到人声杂沓,料知有变,便竭力支撑起身子,厉声问道:“何人胆敢作乱?”张柬之带着太子已拥兵到了床前,齐声道:“张易之、张昌宗谋反,臣等奉太子令,入诛二逆,恐致漏泄,故不敢预闻……”

武则天仍以一贯的强硬态度,对太子怒目而吼:“汝敢为此么?但二子既诛,可速还东宫!”

张柬之等以硬对硬,大声道:“太子不可再返东宫,以前天皇唐高宗以爱子托给陛下,现太子年齿已长,天意人心,久归太子,臣等不忘太宗、天皇厚恩,故奉太子诛贼,愿陛下即传位太子,上顺天心,下孚民望。”

武则天实不甘心女皇的威风就此熄灭,当然不愿马上传位,没料到自己强硬,对手却更加强硬,大有不成功便成仁之势。又见人势汹汹,刀光闪闪,她也只能一下子软瘫下来,口中说:“罢罢!”身子已重新缩进床里边去了。

第二天,张柬之等毫不偷闲,把异己分子或捕或杀,干净利落消除后患,然后让太平公主直接找武则天,劝迫传位。不多时,唐中宗李显复位,真正掌握了国政。

显然,对于像武则天这样敢作敢为、言出不二,尤其是在十五年之中以强硬态度控制朝政而得心应手的人,如采用软弱退让的手法,只能使武则天更加强硬,更加为所欲为。在这场争取皇位的权力斗争中,以张柬之为首的一帮人,一改太子等一味妥协忍让的做法,果断用强,决不手软,决不讲情面,从而一步到位,取得了复唐的成功。应该说,张柬之“以硬对硬,一步到位”的做法,在当时是最为明智的。

汉阳王张榜招贤

张柬之因被武三思所诬,回襄阳任刺史,封汉阳王。

传说襄阳老龙堤堤身单薄,每遇涨水,常溃堤破城与民为害。张柬之根据老百姓多年的愿望,决心把大堤修好,为民除害。于是拨银两派劳役大修千年古堤。但屡修屡溃,民工劳苦,张柬之束手无策。怎么办呢?他想来想去,忽然灵机一动:我何不张榜招贤呢?

于是,襄阳城街头出现了治理大堤的“招贤榜”,规定三日内,如有才揭榜根治堤患的人,可得重酬。这一下轰动了襄阳城。时间一天、两天地过去,但看榜的人多,揭榜的人却没有。眼看到了第三天正午时分,还没有人来揭榜。看榜人和贴榜人心里都为此纳闷起来:“难道我们襄阳没有能人?”正在这时,从人群后挤进一个三十多岁、书生模样的人,上前把榜揭了。大家一看,这不是住在西巷子里的“傻秀才”吗?他怎么把榜揭了!

傻秀才本姓欧阳,是那年涨大水的最大受害人,父母、妻子、儿女五口丧生,他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自遭洪水灾害后,他含愤闭门攻书,邻人还以为他精神失常了,从而把欧阳秀才改称“傻秀才”。今天他来揭榜,难怪人们惊讶。

张柬之召见了欧阳秀才并请他上坐,问道:“先生,今大堤屡修不固,不知君有何见解?”

“大堤之要害在于:脚实则立,其虚则废。”

张柬之听后觉得有理,遂问道:“君有何良策赐教本府?”

欧阳秀才讲:“依学生之见,在襄阳、万山之间,打桩结绳,坐石堆土,堤可成也。”

张柬之遂按此法筑大堤,堤防坚固,数年不溃。后人称此堤为“张公堤”。

张柬之称赞欧阳秀才道:“今堤坚固如城,皆先生之功,吾以何酬君?”

欧阳秀才回答道:“大人过奖了!我闭门专攻水利,为的是能为襄阳百姓造福,今大人能用我言筑堤,我的愿望已实现。我只做了区区小事,不足挂齿,您给我这样的荣誉,我已知足。百姓免遭洪水之灾,我也获其利,何需另酬!”

张柬之惜其才,荐欧阳为水利使,在任期间,老龙堤固若金汤,得到襄阳百姓的称颂。

杨国忠——从市井走向权力巅峰

杨国忠,原名杨钊,唐蒲州永乐(今山西芮城)人,杨贵妃同曾祖兄(另一说同祖兄)。生年不详,卒于唐玄宗天宝十五年(公元746年)。

仕途从市井开始

杨国忠年轻时,不学无术,被街坊邻居看不起。那时候的杨国忠,过着低贱又穷困潦倒的生活。他先是在四川当兵,后来好不容易升了小官,当了四川新都县县尉。在唐朝,士兵地位有个从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在唐朝初期,士兵很受人尊敬,但后来士兵被将领们借给权贵使用,成了权贵们的奴隶一般,士兵地位就逐步下降,到了唐玄宗后期,当兵已经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杨国忠结束士兵生涯,在新都县做起县尉,但日子也不好过,生活同样十分贫穷。据说他在三年县尉任期满后,竟然穷得没有钱回家。

杨国忠虽然穷困潦倒,但他仍有一颗市井之徒的色心。杨玄琰(杨贵妃父亲)死后,杨国忠就经常去杨玄琰家里。杨国忠之所以经常去杨玄琰家里,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得到救济,另一个主要目的是和他二女儿私通。杨玄琰二女儿,就是杨贵妃的二姐,后来的虢国夫人。说到私通,这里可能会有一个问题,杨国忠和虢国夫人私通,算不算乱伦呢?应该不算,其实杨家到了杨国忠、杨贵妃这一代,他们之间血缘关系已经比较疏远了。杨国忠和杨贵妃只是同一个曾祖父,在血系来讲已经超过3代了——直系超过3代,这个就是在现代婚姻法上也是容许的。杨国忠和虢国夫人私通,可以看到,一个市井之徒,在任何情况下,好色之心永不消失,并从熟人中先下手。

杨国忠后来仕途之所以有彻底转机,在于他有一身市井的本领:能喝酒、能赌博。公元745年,杨玉环被封为贵妃,她一家突然荣耀起来。唐玄宗首先追封了杨贵妃死去的父亲为兵部尚书,她叔父杨玄圭为光禄卿,并赏赐了豪宅给她的三位姐姐。但这并没有给杨国忠这位远房亲戚带来什么,他还是在四川当小混混。杨国忠后受人委托去了长安,生活才有了转机的希望。那时候,唐玄宗最喜欢玩“樗蒲”,而杨国忠刚好擅长于此,杨贵妃姐妹们为了讨好唐玄宗,就把杨国忠推荐给了唐玄宗。几次玩下来之后,唐玄宗颇为高兴,就允许杨国忠随供奉官出入皇宫。杨国忠就凭他的出色牌艺,博得唐玄宗高兴和信任,不久之后又马上升官,当了金吾兵曹参军。从此,杨国忠的显赫仕途开始了。

七年权力达巅峰,一人身兼四十职

公元745年杨国忠当上金吾兵曹参军,又在不久之后当上了判官,747年当上侍御史。到了748年的时候,杨国忠一人就已经身兼15职。再过4年,到了752年,杨国忠当上宰相之后,达到了权力顶峰。这时候,杨国忠兼职也达到巅峰,达到40余职,当时朝中几乎所有重要职位都为杨国忠一人兼任。

杨国忠兼任的职位主要有这么几个:御史大夫、判度史、铸币使、修国史、吏部尚书、管当租庸、四川节度副大使……似乎杨国忠是全能的,似乎当时朝廷已经没有人才。杨国忠身兼40余职,除了和唐玄宗的昏庸有关外,更和当时朝廷官员体制的混乱和瓦解相关。

自掘坟墓,杨家灭门

公元755年的唐朝,李林甫已经死去3年了,高力士依然小心谨慎,朝中已无可制约杨国忠的人。但朝廷之外,还有一人是杨国忠的竞争对手,即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安禄山。

在《唐史札记四:是谁挖掉了盛唐的根基》中提到,唐玄宗和李林甫破坏了唐初建立起来的良好边防军制度,使得安禄山等人有了造反的可能和能力。而杨国忠和安禄山之间的嫉恨,使得安禄山有了造反的意愿。当一个人同时有了造反的能力和造反的意愿时,造反已经不是会不会的问题,而是时间的问题。

公元755年的盛夏,杨国忠正在日夜不停地收集安禄山造反的情报,派兵包围了安禄山在长安的住宅,逮捕了安禄山的宾客李超等人,并且秘密将他们处死。而远在北京的安禄山,造反准备工作已就绪,只在等待时机。杨国忠的一系列活动促成了安禄山在公元755年造反。后来安禄山曾经对他人说过,因为唐玄宗对他不错,他原本想在唐玄宗死后才造反,之所以提前行动,那也是迫不得已。

安禄山的造反,并没有给沉醉于繁荣的唐朝人以清醒,朝廷总以为这场叛乱会马上被平定。杨国忠等朝中大臣还沉醉于权力斗争。这些斗争中,以杨国忠和哥舒翰争斗最为关键。哥舒翰原本也是边防军将领,在安禄山叛乱之后,被唐玄宗委以重任,担任前敌总指挥,军权在握。杨国忠在朝廷,哥舒翰在前方,如果两人齐心协力,叛乱至少不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但偏偏这两个人互相猜忌,互相提防。这种猜忌和提防,在潼关战役时全面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