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华兵书宝典
48602500000038

第38章 六韬兵法(16)

太公说:“选拔车士的方法,是取年龄在四十岁以下,身高在七尺五寸以上的人。跑起来能够追上奔驰的骏马,能够赶上行走的战车并跳上去,对前后、左右、上下各方都能够应付自如。能够掌握好旌旗,有把八石重的强弩拉满的力气,并能熟练地向前后左右射击。以上诸条件都合格,诸项技能都过关的人,可以选用,称作武车之士,对他们的待遇不可不优厚。”

武骑士

武王问太公曰:“选骑士奈何?”

太公曰:“选骑士之法,取年四十已下,长七尺五寸已上,壮健捷疾,超绝伦等,能驰骑彀射,前后左右周旋进退,越沟堑,登丘陵,冒险阻,绝①大泽,驰强敌,乱大众②者,名曰武骑之士,不可不厚也。”

【注释】

①绝:横过。

②大众:人多势强的敌人。

【译文】

武王询问太公说:“怎样选拔骑士?”

太公说:“选拔骑士的方法,是取年龄在四十岁以下,身高在七尺五寸以上的人,身体健壮,行动敏捷,素质超过普通人,能够乘马疾驰并挽弓劲射,前后左右能周旋进退,跨越沟堑,攀登丘陵,穿过险阻,横过大泽,驰击强敌,冲乱敌众。对于这样的人,可以选拔出来,称作武骑之士。对他们的待遇不可不优厚。”

战车

武王问太公曰:“战车奈何?”

太公曰:“步贵知变动,车贵知地形,骑贵知别径奇道,三军同名而异用也。凡车之死地有十,其胜地有八。”

武王曰:“十死之地奈何?”

太公曰:“往而无以还者,车之死地也。越绝险阻,乘敌远行者,车之竭地也。前易后险者,车之困地也。陷之险阻而难出者,车之绝地也。圮下渐泽①,黑土黏埴②者,车之劳地也。左险右易,上陵仰阪③者,车之逆地也。殷④草横亩,犯历深泽者,车之拂⑤地也。车少地易,与步不敌者,车之败地也。后有沟读,左有深水,右有峻阪者,车之坏地也。日夜霖雨,旬日不止,道路溃陷,前不能进,后不能解者,车之陷地也。此十者,车之死地也。故拙将之所以见擒,明将之所以能避也。”

武王曰:“八胜之地奈何?”

太公曰:“敌之前后,行陈未定,即陷之。旌旗扰乱,人马数动,即陷之。士卒或前或后,或左或右,即陷之。陈不坚固,士卒前后相顾,即陷之。前往而疑,后恐而怯,即陷之。三军车惊,皆薄而起,即陷之。战于易地,暮不能解,即陷之。远行而暮舍,三军恐惧,即陷之。此八者,车之胜地也。将明于十害、八胜,敌虽围周,千乘万骑,前驱旁驰,万战必胜。”

武王曰:“善哉!”

【注释】

①圮(pī痞):圮下渐泽残毁;下:低下;渐:侵湿:泽:洼地。指破败荒芜、低洼积水之地。

②黏埴(zhí直):指黏土。

③仰阪:上坡,指陡峭的山坡。

④殷:茂盛,繁茂的样子。

⑤拂:违逆,不顺心如意。

【译文】

武王询问太公说:“怎样使用战车作战?”

太公说:“步兵作战贵在知道变动阵形,车兵作战贵在了解地理形势,骑兵作战贵在了解别径奇道;车骑步同属作战部队但功用不同。概括说来,用车来作战,有十种凶险的境况,有八种有利的情况。”

武王说:“十种凶险的境况怎么讲?”

太公说:“只可以前进而没有办法返回的,是战车的死地。需要横越险阻,长途追击敌人的,是战车的竭地。前段容易行,后段难以进行的,是战车的困地。陷入险阻而难以自拔的,是战车的绝地。遇到坑洼沼泽,多有黑土烂泥的是战车的劳地。左边险要,右边平坦,前有高陵陡坡的,是战车的逆地。杂草丛生,连绵不断,需要闯过深泽的,是战车的拂地。车少地易,与步不敌的,是战车的败地。后边有沟渎,左边有深水,右边有高坡的,是战车的坏地。大雨昼夜不停,连下十天半月,道路破败不堪,前方不能进,后面不能退的,是战车的陷地。这十种都是战车凶险的境况,也就是愚蠢的将领之所以被擒获而明智的将领之所以要避开的原因所在。”

武王说:“八种有利的情况怎么讲?”

太公说:“敌人前后不整齐,行阵没有定,就能攻陷。敌人旌旗紊乱纷杂,兵马频繁调动,就能攻陷。敌人士卒有的向前,有的向后,有的向左,有的向右,就能攻陷。敌人阵势不坚固,士卒前瞻后顾,就能攻陷。敌人前进时疑惑,后退时恐惧,就能攻陷。敌人三军突然惊动,全都慌忙出动,就能攻陷。敌人与我军在平地作战,到夜晚尚未结束,就能攻陷。敌人长途跋涉,日暮宿营,三军处于恐惧之中,就能攻陷。以上所说八种就是对战车有利的情况。

“将帅对上述战车的‘十害’、‘八胜’能够明察于心的话,那么,即使敌人从四面八方对我军进行包围,用千乘万骑向我军纵横冲击,我军也能百战百胜,立于不败之地。”

武王说:“说得好啊!”

战骑

武王问太公曰:“战骑奈何?”

太公曰:“骑有十胜①、九败。”

武王曰:“十胜奈何?”

太公曰:“敌人始至,行陈未定,前后不属,陷其前骑,击其左右,敌人必走。敌人行陈整齐坚固,士卒欲斗,吾骑翼而勿去,或驰而往,或驰而来,其疾如风,其暴如雷,白昼而②昏,数更旌旗,变易衣服,其军可克。敌人行陈不固,士卒不斗,薄其前后,猎其左右,翼而击之,敌人必惧。敌人暮欲归舍,三军恐骇,翼其两旁,疾击其后,薄其垒口,无使得人,敌人必败。敌人无险阻保固,深入长驱,绝其粮路,敌人必饥。地平而易,四面见敌,车骑陷之,敌人必乱。敌人奔走,士卒散乱,或翼其两旁,或掩其前后,其将可擒。敌人暮返,其兵甚众,其行陈必乱,令我骑十而为队,百而为屯,车五而为聚,十而为群,多设旌旗,杂以强弩,或击其两旁,或绝其前后,敌将可虏。此骑之十胜也。”

武王曰:“九败奈何?”

太公曰:“凡以骑陷敌而不能破陈,敌人倦走,以车骑返击我后,此骑之败地也。追北逾险,长驱不止,敌人伏我两旁,又绝我后,此骑之围地也。往而无以返,入而无以出,是谓陷于‘天井’③,顿于‘地穴’,此骑之死地也。所从入者隘,所从出者远,彼弱可以击我强,彼寡可以击我众,此骑之没④地也。大涧⑤深谷,翳秽⑥林木,此骑之竭地也。左右有水,前有大阜⑦,后有高山,三军战于两水之间,敌居表里,此骑之艰地也。敌人绝我粮道,往而无以返,此骑之困地也。污下沮泽⑧,进退渐洳⑨,此骑之患地也。左有深沟,右有坑阜,高下如平地,进退诱敌,此骑之陷地也。此九者,骑之死地也,明将之所以远避,暗将之所以陷败也。”

【注释】

①十胜:下文仅举有八胜,疑应当作“八胜”;后同。

②而:通“如”,通假字,似。

③天井:指四周高峻、中间低洼的地形。

④没:吞没,覆灭的意思。

⑤涧:山间峡谷。

⑥翳秽:形容草木茂密、芜秽阴森的样子。

⑦阜(fù负):土山。

⑧污下沮(jǔ举)泽:指低洼积水的沼泽。

⑨渐洳(rù入):指湿渌渌的泥泞地。

【译文】

武王询问太公说:“怎样使用骑兵作战?”

太公说:“骑兵作战有八种取胜的情况、九种失败的情况。”

武王说:“八种取胜的情况怎么讲?”

太公说:“敌人刚刚来到,行阵没有稳固,前后不相连贯,我以骑兵击破其先行骑兵部队,攻击其左右两翼,敌人必将溃败逃走。敌人行阵整齐坚固,士卒意在一拚,我军以骑兵缠住敌人两翼不放,或者急驰而去,或者急驰而来,疾如狂风,暴如雷霆,搅得天昏地暗,频繁更改旗帜,屡屡变更服装,敌军阵地即可攻克。敌人行阵不固,士卒没有斗志,我军以骑兵迫近其前后,扫荡其左右,进而实行夹攻,敌人必然感到恐惧。敌人在天黑时打算返回营地,三军将士心中恐怖,我军以骑兵夹攻其两翼,猛攻其尾部,并进而迫近其营垒通道进行封锁,使其想进去不行,敌人必将惨败。敌人没有险要地形可以用来固守,我军以骑兵长驱直入,切断其粮道,敌人必将陷于饥饿之中。敌人处在平坦的地区,四面受到威胁,我军以车骑联合突击,敌人必将陷入混乱。敌人四散奔走撤逃,士卒散漫无纪,我军以骑兵或夹攻其两侧,或包抄其前后,敌将即可被我擒获。敌人在天黑时返营,部队非常之多,行阵必定混乱不堪,在此情况下,即令我骑兵以十人为一队,以百人为一屯,即下令我八种取胜的情况,战车以五辆为一聚,以十辆为一群,多设旌旗,兼用强弩,有的打击其两翼,有的切断其前后,敌将即可被我军俘虏。这些就是骑兵军。”

武王说:“九种失败的情况怎么讲?”

太公说:“凡是用骑兵攻击敌人,如果不能突破敌军的阵形,敌人佯装溃逃,而以车骑部队反击我军尾部,这就会使我军骑兵陷入失败的境地。追击败逃的敌人,翻险越阻,长驱直入而不能收兵,而敌人设伏于两侧,又断绝我后路,这就使我骑兵陷入被围的境地。已经出击而不能返回,已经深入而不能撤退,这叫落进‘天井’、困进‘地穴’,这就会使我骑兵陷入凶险的境地。进入的道路狭窄,出去的道路又遥远,致使敌军得以以弱击强,以少击多,就使我军骑兵陷入覆没的境地。宽涧深谷,林木茂密,这就会使我军骑兵陷入匮乏的境地。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三军在两水之间作战,敌人占据内外要地,这就会使我军骑兵陷入艰难的境地。敌人断绝我军粮道,我军出击后无法返回,这就会使我军骑兵陷入困迫的境地。面前是低洼沼泽,进退有大片泥泞,这就会使我军骑兵陷入多灾的境地。左边有深沟,右边有坎坷,坑坑洼洼,看似平地,无论进退都将招致敌军的进攻,这就会使我军骑兵陷入难出的境地。这些都是骑兵的死地,明智的将领所以要竭力避开的境地,是愚暗的将领所以归于惨败的原因。”

战步

武王问太公曰:“步兵①、车骑战奈何?”

太公曰:“步兵与车骑战者,必依丘陵险阻,长兵强弩居前,短兵弱弩居后,更发更止。敌之车骑虽众而至,坚阵疾战,材士强弩以备我后。”

武王曰:“吾无丘陵,又无险阻,敌人之至,既众且武,车骑翼我两帝,猎我前后,吾三军恐怖,乱败而走,为之奈何?”

太公曰:“令我士卒为行马、木蒺藜②,置牛马队伍,为四武冲阵。望敌车骑将来,均置蒺藜,掘地匝③后,广深五尺,名曰‘命笼’。人操行马进步,阑车④以为垒,推而前后,立而为屯,材士⑤强弩,备我左右,然后令我三军,皆疾战而不解⑥。”

武王曰:“善哉!”

【注释】

①“步兵”后当有“与”字,疑原文脱落。

②行马、木蒺藜:参前《龙韬·农器》注②。

③匝(zā咂):环绕的意思。

④阑车:以车为栏,作为屏障。

⑤材士:参前《龙韬·农器》注③。

⑥解通:“懈”。

【译文】

武王询问太公说;“步兵应该怎样与战车和骑兵作战?”

太公说:“在步兵与战车和骑兵作战的时候,必须依托于丘陵险要的地形,把长兵器和强弩配置在前面,把短兵器和弱弩配置在后面,轮番作战,轮番休息。这样,即使敌军车骑蜂拥而至,我军也能坚守阵地,勇猛作战,并用精兵强弩戒备好后方。”

武王说:“如果我方既没有丘陵,又没有险要的地方,而敌人来的人多势强,用车骑部队夹攻我军两翼,包抄我军前后,致使三军将士惊慌失措,溃败乱逃,应该如何应对呢?”

太公说:“应该命令我军士卒设置行马、木蒺藜等障碍物,装备起牛马队伍来,并组成四武冲阵。如果观察到敌军部队将要来袭,就在阵前遍置蒺藜,在地方挖个坑环匝其后。坑的宽度和深度均为五尺,名叫‘命笼’。用人操起行马前进或后退,用众车组栏作为屏障,推起来可以前后移动,停下来可以屯兵其中。另以精兵强弩戒备左右,然后号令我三军官兵一同奋勇作战,不得懈怠。”

武王曰:“说得好啊!”

附一汉墓竹简六韬残篇与通行本六韬对照

1972年4月,山东省博物馆和临沂文物组在临沂银雀山的西汉前期墓葬一号、二号墓中发掘出大批竹简,其中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晏子》以及《元光六年历谱》等先秦、汉初的文献。《六韬》残篇十四部分,出土于一号墓,其内容与后代各种通行本的《六韬》均有一些差异。详细情况可参看《山东临沂西汉墓发现(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等竹简的简报》,刊载在《文物》1974年第2期;《银雀山汉墓竹简》(一),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据《元光元年历谱》,墓主大约死于汉武帝初年(元光年号合公元前134-130年)。据竹书书体的早期隶书形式,大致可以推断出抄写时间亦在汉初。据墓葬所出竹简的种类,想见墓主有一定的武学渊源,可能担任过某级武官。仅由这些情况,已足见这批竹简具有非同一般的学术价值。

期于地上、地下文献双重比较的目的,现今以汉墓竹简《六韬》残篇前七部分与宋本六韬片断对照起来。前者称“竹书本”,残处用省略号表示;后者称“通行本”,节处用破折号表示。竹书本后七部分与通行本出入较大,因此仅以通栏出之而附以简注。

在这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限于印刷条件,竹书中的古体字、异体字、通假字及可补缺文残字等,一般直出括注;不识的字,以圆圈表示;通排简体。这些都望读者鉴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