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4.1机遇
首先,政府高度重视,营造了制造业信息化加速推进的良好环境。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要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并且第一次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快实现现代化的“三化”概念。这是对信息化理论的一种深化和升华,是党中央在我国工业化道路问题上与时俱进的新发展。在国家中长期规划战略和相关的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会议上,都特别强调了要在“十一五”期间大大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技术的开发。装备制造业科技发展肯定是“十一五”期间的重大问题,软件的发展也是一样。这为作为二者有机结合的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进一步以企业为主体,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制造业信息化工作深入发展。
其次,进入“十一五”,中国的经济将更加融入全球经济,加入WTO后,国内市场国际化,我国制造业与跨国公司将进行面对面的竞争。全球化经济的时代意味着竞争力水平对企业生存起着决定作用,制造业企业必须面对形势,采取措施,加强应对,制造业信息化将全面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就是通过用信息技术来武装我们的制造业,使制造业企业能够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一方面,现在进入WTO后各种贸易保护措施取消了,竞争力水平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具有企业生存的决定性意义。企业必然会主动走上信息化道路,这是增加市场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当前企业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在WTO环境下,国际知名企业将优先选择国内优势企业合资合作或建立跨国企业技术联盟,这无疑为宜昌市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和产业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再次,大大加强现代服务业也是中长期规划战略的重大课题。现代服务业的内容很多,信息基础设施运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咨询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也是中长期规划战略的重大课题。制造业信息化工作中非常重视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各地方重点支持了一批服务机构。这使得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必然地同现代服务业发展建立了紧密联系。科技部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中专门增加了中介服务型企业专项基金,重点支持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现在大家已经认识到没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高竞争力是不可能的,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最后,宜昌作为长江沿线开放开发的重要城市,信息化内需市场广阔。宜昌是三峡工程的所在地,未来将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水电之都。宜昌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担负着东西结合的桥梁作用。宜昌是湖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有着独具特色的产业基础。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都需要信息化手段作支撑。这巨大的内需空间将有力地推进宜昌市制造业信息化的产业化、品牌化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积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是宜昌市制造业信息化“十一五”加速发展的最大机遇。
3.4.2挑战
与此同时,宜昌市制造业信息化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一是经济发达国家对我们的竞争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发达国家具有制造业信息化的人才、技术、资金等竞争优势,而宜昌市的工业现代化程度不高,面临加速实现信息化的发展压力。合理选择制造业信息化发展模式和技术路线,发挥后发优势,探索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道路,挑战和考验是严峻的。
二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宜昌市的软件产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加入WTO可能会弱化宜昌市信息化软件产品的自主系列化开发能力,加剧宜昌市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高和产业化进程缓慢的局面。
三是宜昌市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咨询服务市场尚未形成,加入WTO后,国际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咨询服务业的介入,势必会削弱我们的自主技术咨询服务能力,从而相应地导致我们现有市场占有份额的萎缩。
四是随着我国的全面开放,宜昌市面临着装备结构调整、信息化和解决投入“瓶颈”的紧迫任务,企业的经营形势变幻莫测,将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制造业信息化市场需求旺盛与消费能力低下的尖锐矛盾,影响宜昌市制造业信息化进程。
3.4.3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企业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宜昌市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依靠信息技术保持了经济快速、持续发展。我国沿海和内陆部分先进地区也通过走信息化道路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经济腾飞。宜昌市制造业信息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不迎头赶上,这个差距还会有拉大的危险。充分利用宜昌市的现有基础,加强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品研发,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宜昌市传统产业已迫在眉睫。因此,深入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实现宜昌市建成沿江工业强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目标的重要措施,对促进宜昌市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化经济的转变,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是顺应国内外经济和科技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制造业是宜昌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全市的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宜昌市传统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实践表明:工业化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但是在信息时代,工业化的过程又是可以缩短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成为促进制造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国际、国内发达地区正在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众多制造业企业逐步向内陆和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这给我们进行全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大力推进以制造业信息化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其次,制造业信息化是宜昌市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根本要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已成为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主要代表,信息技术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日益渗透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已成为现代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不仅可为全市国民经济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且是全市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助推器。推进制造业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提高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同样重要的工作,而且更切合宜昌市发展实际,是关系到宜昌市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是宜昌市城市信息化水平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建设的关键。可以说,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为拉动宜昌市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加强创新、整合资源的平台。
再次,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是建设“工业强市”的根本保障。
中共宜昌市第三次党代会指出要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并围绕建设“工业强市”提出以水电能源、化工、食品医药、新型建材、载电体为重点,加快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以电子、新材料、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先导产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食品、机械等传统产业;把宜昌建成全省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磷肥生产基地,全面推动宜昌市工业的持续快速增长。推广应用企业管理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装备数字化的制造业信息化,是推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举措;只有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才能真正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的整体运行质量,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也只有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宜昌建成湖北省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全国最大的磷肥生产基地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第四,制造业信息化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拥有核心竞争力,而信息化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作为高新技术代表之一的制造业信息化,在知识-技术-产品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今天,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国内外的实践表明,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实现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是解决当前企业设计制造和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实现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伟大战略的重要途径。企业通过实施信息化,不仅使设计手段、管理手段得以更新,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信息载体的变化,使先进管理理念、先进设计理念、先进设计技术和先进管理技术进入企业,使企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甩掉了陈旧的观念,甩掉了落后的工作方式,甩掉了惯性思维模式,实现以管理信息化带动企业现代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宜昌作为长江中上游重要的城市,具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目前又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开拓奋进,在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中,必定能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