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走向南亚:南亚国家经贸指南
48640700000003

第3章 印度(3)

到16~17世纪,村社发展成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组织。村社依据简单的劳动分工,把社会成员分成耕种土地的人、饲养牲畜的人、从事手工业的人等各种职业阶层。从事手工业者又分为纺纱工、织布工、金匠、木匠、陶工、榨油工、理发匠等。村社成员世代沿袭祖辈从事的某一种职业,按传统由父亲传给儿子,再由儿子传给孙子。作为对其服务活动的补偿,这些工匠在农业收获时获得农产品。因此,每个村社形成一个封闭小国,在很大程度上享有自由和独立。但必须向地方王公、国王缴纳田赋,且田赋占农产品产量的比重一般在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间。在某些时候,农民甚至得将二分之一农产品用于缴纳田赋;政府正是以此来维持其日常开支。村社成员分为三等,即农耕者、手艺人和奴仆、村内官员。农耕者又分为土地所有者和佃农。手艺人及奴仆是村内的奴隶。大多数村社都有自己的“潘查雅特”,即由年长者组成的解决本地纷争的组织机构,也是实际上的地方法庭。

2.城镇结构与特征

在印度,城镇的产生主要有三种原因:一是作为朝圣地或神圣的宗教中心。这类城镇较为典型的有阿拉哈巴德、贝拿勒斯、加雅、普里、那什克等。二是作为王室所有地或省会等政府机构所在地,但其往往也随着政府机构设立而兴盛,又随着政府机构迁移而衰落。三是作为商业或贸易中心。主要位于重要商道上,为各地区商品集散地,如米尔浦尔、班加罗尔、胡布利等。在城市中,商业和手工业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棉纺织业、毛纺织业、麻纺织业、丝绸业、印染业、珠宝业、金属加工业、象牙和檀木雕刻业等主要手工业,都在城镇中集中发展起来。实际上,早在马可波罗时代,印度就有比西方还要繁荣的城镇。

城镇与乡村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乡村主要从事农业和手工业,城镇行业却很多。除专门从事宗教活动、政治活动等外,有的人还专门从事供政府官员娱乐的艺术活动及供城里人需要的手工业活动和满足城里人需要的商业活动等。到17世纪中叶,印度城市中还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某些萌芽,一些富裕商人还向手工业者提供原材料和资金,收购其生产的产品,从而使其实际上成为富裕商人的雇工。在印度一些地区还出现了从事纺织、采矿、冶铁、造船等手工工场。在一些大工厂中,雇佣工人甚至多达数百人。

3.农业与手工业的结合

在英国殖民统治以前,印度工业主要是手工业,且已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其工业品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如达卡的平纹细布、孟加拉的印花布、贝拿勒斯的莎丽及其他棉织品等,都为许多外国人所知晓。早在公元前2000年,埃及的木乃伊就是用印度的平纹细布包裹起来的,达卡的细布也以“恒河布”之名为希腊人所熟知。

在古代印度,遍布全印各地的手工纺织业工艺十分精湛。T.N.穆克吉曾这样记述道:“一块20码长的平纹细布可穿过戒指,但却需要半年来完成。”手工纺织品有勒克瑙的檫光印花棉布,阿默达巴德的围腰布、绸缎和薄纱围巾,那格普尔和穆希达巴德的镶边布,克什米尔、阿姆利则和卢迪亚纳的披布等,也都很有名。同时,印度的大理石工艺、石雕、珠宝、黄铜、青铜及紫铜等的制品和木雕等,也相当有名。德里近郊的铸铁圆柱便是古代印度存在高水平冶炼业的历史见证。

殖民统治前,印度工业满足了本国全部需要,还将其制成品源源不断地输出国外。印度大型船队来往于东西方各地区和城市之间。印度西海岸港口城市主要与波斯湾地区、东非、地中海沿岸国家等发展贸易联系;印度东海岸港口城市则主要与东南亚地区国家、中国和日本等开展商业贸易活动。印度输出的主要商品有棉纺织品、丝绸织品、毛纺织品及各种手工业产品。另外胡椒、香料、靛青等染料及鸦片等,也是十分重要的出口商品。直到17世纪和18世纪,欧洲仍然是印度商品的主要销售地。“当代工业体系的诞生地欧洲还住着未开化的部落之时,印度已因其统治者的财富和其手工业者的精湛工艺而闻名于世。甚至到很久以后,当西方的商业冒险家开始在印度出现的时候,印度的工业无论如何也不亚于当时更先进的欧洲国家。”

二、英国统治后的印度经济

1.手工业的衰落

随着英国殖民入侵和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不仅要把印度作为其工业的原材料产地,而且还要把印度作为其工业品的销售市场。英国殖民入侵后,英国工业品源源不断地进入印度市场,曾经十分发达的印度手工业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特别是手纺织业首当其冲。在英国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工业品的强大冲击下,印度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曾经十分繁荣的印度手纺织业和其他手工业逐渐衰落,一些非常著名的纺织工业中心也迅速衰落。造成印度手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土邦王室的消失,英国现代工业革命的发展,现代运输业的发展,英国推行的殖民掠夺政策和英国的文化入侵等。

印度手工业的急剧衰落,给印度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社会经济后果。首先是造成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失业。手工业衰落特别是手纺织业者破产,使他们纷纷沦为无业者;其次是迫使失业手工业者返回到农业生产中去,增大了以农业为生的人口比重,在印度近代历史上发生了奇特的“非农业化”过程;再次是严重损害了印度农业生产发展。大量城市失业劳动者转移到印度农业中,使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急剧增大,土地经营进一步分散化,从而使无地劳动者数量进一步增加,并推动地租也进一步提高。

2.土地制度的整治

英国东印度公司统治的早期,为解决该公司的行政费用,弥补征服印度公司董事的报酬,英国人在印度大大提高田赋数额,对农民实行超经济剥削,达到杀鸡取卵程度。为稳定剥削来源,1793年在印度实行土地制度的整治。在孟加拉省,英国殖民者把田赋包给专门收税人,使其成为私人地主;并通过“永久租佃制度”法令,使包税人即柴明达尔成为土地所有者。这些过去为莫卧尔帝国征税,现在为英国征税的包税人成了大地主,这就是柴明达尔制。在孟买省和马德拉斯省,英国殖民者又推行了另一种土地制度,即莱特瓦尔制。据此,英国殖民者承认每个拥有一块土地的农民为土地主人,每年直接向殖民政府缴纳田赋。这种土地制度又推广到印度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无论是柴明达尔制还是莱特瓦尔制,其税率都定得很高,摧毁了印度古老村社组织。在新土地制度下,印度农民常常不得不把其收入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二用来交纳地租。英国殖民统治者不仅残酷地剥削印度广大农民,而且对印度封建贵族也不宽容。首先是无休止地增加田赋,如在孟加拉省,东印度公司征收的田赋占地租的90%以上,在北印度则为80%以上。同时英国统治者还要求他们向自己提供捐赠和贡赋等。因此英国殖民统治者在印度进行的土地制度整治,极大地损害了印度农民利益,使经济权力更为集中,严重阻碍了印度农业发展,也阻碍了印度经济发展。

3.农业的商品化

过去,印度农民把其生产的一部分农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以换取其家庭成员生活所需的工业品。英国入侵后,农业商品化是为满足工商界把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作为工业原材料的需要而制定的一种专门政策。19世纪中叶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特别需要棉花、黄麻、甘蔗和花生等农产品作为工业原料。为此英国人把棉花、黄麻、甘蔗和花生等农产品价格定得较高,诱使印度农民更多地生产英国工业所需原料。甚至使一部分印度农民放弃粮食等主要农作物生产,转向专门生产棉花、黄麻、甘蔗和花生等工业原料,而生产这些工业原料的农民又只好到市场上购买自己家庭生活所需的粮食等农产品,从而导致印度粮食生产衰退,并发生持续不断的饥荒。

为满足英国经济发展和殖民者的利益需要,英国殖民者还在印度建立橡胶、茶叶、咖啡、棉花甚至鸦片等农作物种植园,把大量原来独立从事农作物生产的农民变成农业工人。种植园的增加和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进一步促进印度农业商品化进程,减少印度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

殖民政府征收高额土地税以及地主对农民征收高额地租,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印度农业商品化进程。在此期间,印度农民所交地租也逐渐从实物地租向货币化地租转变,迫使印度农民把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销售以换回货币。英国入侵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公路网和铁路网,把印度辽阔的内陆地区与城市商业中心和沿海港口等连接起来,推动印度农业产品的国内市场不断扩大,其国际市场也逐渐打开并持续扩大,旁遮普省的小麦、孟加拉省的黄麻、孟买省的棉花等农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往英国。

农业商品化重要后果之一是,使印度完全成为英国工业的原料产地,也使印度频繁不断地发生饥荒。尽管英国殖民入侵前印度也曾发生过饥荒,但却仅限于局部地区。农业商品化进程加速却严重影响了印度的粮食生产,使印度不仅频繁发生饥荒,而且使饥荒的程度也更加严重,仅1943年发生在孟加拉省的饥荒,造成死亡人数就多达350多万人。

4.现代工业的转变过程

殖民统治时期,为殖民者的利益,英国人不断在印度采矿、造纸、棉纺织、麻纺织、制糖等重要工业领域进行投资,兴办现代企业,使印度出现一大批现代工业企业,英国人在印度兴建工业企业获得重要发展。印度社会中拥有巨额资本的富裕商人和高利贷者,也开始兴办资本主义民族工业,使印度的民族工业也逐渐有所发展。

在1850~1855年间,印度建立了第一座棉纺厂、第一座麻纺厂、第一个煤矿和第一条铁路。到19世纪末期,印度已有194座棉纺厂和36座麻纺厂,标志着印度民族工业获得重要发展。该时期,印度已成为大米、小麦、棉花、黄麻、茶叶等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国和英国纺织品等重要工业品的主要进口国,印度已经成为英国的农业殖民地。

1905年,印度开展抵制英国货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20世纪以后,原有纺织工业等稳定增长,钢铁等新兴工业也逐渐建立起来。1914~1918年期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刺激了印度钢铁工业、纺织工业和黄麻工业等的发展。一战后,为抵制外国商品竞争,印度对某些工业提供高额关税保护,使钢铁、棉纺织、麻纺织、制糖、造纸、火柴等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发生在1937~1945年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印度工业发展以极大的刺激,许多新兴工业作为战争产物在印度建立起来了。印度制糖厂从1937~1938年度的136家增加到1943年的160家,成为仅次于纺织业的第二大工业。到1946~1947年度,印度钢锭和成品钢产量也分别达到119.9万吨和116.0万吨。

印度民族工业发展,使英国人在印度工业中所占份额有所下降。据估计,1914年,英国人控制资产占印度工业总资产的43%,1943年下降为10%,1945年更下降为3.6%。

5.商业贸易殖民地化

1813年英国取消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贸易的垄断权,为英国所有商人进入印度市场打开方便大门。英属印度政府还实行保护英国资本的税收政策,对印度出口到英国的纺织品或其他手工业品征收高额关税,对从英国输入印度的工业品则征收低额关税。对印度自产自销产品也要层层征收高额税捐。加上机器大工业优势,英国纺织品终于打败印度手纺织业,使印度由一个最大纺织品出口国变成从英国输入纺织品的进口国。到1858年,输入印度的英国商品价值高达3109万英镑,使印度成为英国工业品的主要海外市场。英国也逐渐把辽阔而富饶的印度大地变成英国工业原料的供应地。1833年英国国会决定允许英国人在印度经营种植园,开始把印度变成英国工业的原料产地。英国人还强迫印度人签订奴役性合同,种植和出售他们指定的农作物,把大批印度生产的原料输往英国。使印度手工业和商业遭到毁灭性打击。首当其冲的是手工纺织业。1850年英国出口棉纺织品中的四分之一都输往印度,受冲击最为严重的当属孟加拉省。印度铸铁、制革等其他行业也由于英国产品进口而遭到程度不同的破坏。一些著名手工业城镇竟成了一片荒芜的不毛之地。

殖民统治后,“印度虽然处在工业资本主义统治之下,但其经济基本上仍处于前资本主义阶段,却又丧失了前资本主义时期经济中的许多能产生财富的要素。它变成为现代工业资本主义的一个被动接受者,饱受它的一切邪恶之苦,但却很难尝到它的甜头。”英国对印度长期殖民统治,严重地摧毁了印度曾经繁荣的经济,并导致印度经济长期停滞。据统计,在1860~1945年的85年间,印度经济年均增长率仅为0.5%。在1885~1905年间和1925~1950年间,印度人均国民收入还出现了下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