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
价值观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层基础,它形成了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培养而成的。人们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是相对稳定的,具有持久性。比如,对某种事物的好坏总有一个看法和评价,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看法不会改变。
4.价值观具有可变性
价值观在特定的环境下又是可以改变的。由于环境的改变、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增长,人们的价值观有可能发生变化。
(三)价值观的影响效应
1.价值观是人用于区别好坏,分辨是非及其重要性的心理倾向体系
价值观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及重要性的评价,人不同于动物,动物只能被动适应环境,人不仅能认识世界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而且还知道应该做什么、选择什么,发现事物对自己的意义,设计自己,确定并实现奋斗目标。这些都是由每个人的价值观支配的。价值观决定、调节、制约个性倾向中低层次的需要、动机、愿望等,它是人的动机和行为模式的统帅。人的价值观建立在需求的基础上,一旦确定则反过来影响调节人进一步的需求活动。
人们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如学习、劳动、享受、贡献、成就等,存在主次之分,对这些事物的轻重排序和好坏排序构成一个人的价值观体系。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一个人行为及态度的基础。
2.价值观受制于人生观和世界观
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受其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经济地位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决定性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逆的。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如由于个人的身心条件、年龄阅历、教育状况、家庭影响、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人们对各种职业有着不同的主观评价。从社会来讲,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相对落后,各种职业在劳动性质的内容上,在劳动难度和强度上,在劳动条件和待遇上,在所有制形式和稳定性等诸多问题上,都存在着差别。再加上传统的思想观念等的影响,各类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声望地位便也有好坏高低之见,这些评价都形成了人的职业价值观,并影响着人们对就业方向和具体职业岗位的选择。
3.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
价值观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理解事物及自我了解、自我定向、自我设计等;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价值观包括内容和强度两种属性。内容属性告诉人们某种方式的行为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强度属性表明其重要程度。当我们根据强度来排列一个人的价值观时,就可以获得一个人的价值系统。每个人的价值观都是一个层次,这个层次形成了每个人的价值系统。这个系统通过我们赋予自由、快乐、自尊、诚实、服从、公平等观念的相对重要性程序而形成层次。价值观对于研究组织行为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了解员工态度和动机的基础,同时它也影响我们的知觉和判断。
4.价值观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还影响着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行为
在同一客观条件下,对于同一个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
在同一个单位中,有人注重工作成就,有人看重金钱报酬,也有人重视地位权力,这就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不同。同一个规章制度,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反,那么就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将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着完全不同的作用。
(四)价值观的类型
“价值观”往往也指“价值观念”。在学理上,价值观是指关于价值的理论、知识、学说体系,就像物质观、时空观、历史观等一样;价值观念则是指人们关于基本价值的立场、取向、态度等。这两个概念的区别,相当于宗教学和宗教信仰、伦理学和个人道德之间的关系。前者主要是学者研究的话题,后者则与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和选择都有关。虽然这种区别在科学和法律上有严格意义,但在生活中人们已经习惯了把二者不加区分。
价值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理性价值观
它是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的价值观,具有理性价值观的人把追求真理看的高于一切。
2.美的价值观
它是以外形协调和匀称为中心的价值观,他们把美和协调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3.政治性价值观
它是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这一类型的人把权力和地位看得最有价值。
4.社会性价值观
它是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的价值观,把为群体、为他人服务看作是最有价值的。
5.经济性价值观
它是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世界上一切实惠的就是最有价值的。
6.宗教性价值观
它是以宗教信仰为中心的价值观,认为宗教信仰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
二、态度
(一)态度的含义
1.什么是态度
态度是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的心理倾向。现代社会心理学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认为态度是一种确实存在的心理状态,是个人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某一特定对象的反应倾向。
2.态度的结构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和意向三部分组成的。
认知是个人对某个对象的认识和理解。没有认知,就没有态度。只有当个人对一个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才能有对这个事物的喜爱或厌恶、赞同或反对的态度,才有如何对待这个事物的态度。所以说,认知是态度的基础。
情感是个人对某个对象的内心体验和评价。情感同人的需要相联系。当外界事物作用于人时,如果符合人的需要或认知体系,就会产生喜爱、尊敬、赞同和满意等肯定的内心体验;如果对象不符合人的需要或认知体系,就会产生厌恶、憎恨、反对和失望等否定的内心体验。情感是态度的核心因素,它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意向具有指导作用。
意向是个人对某个对象的行为趋向。意向也就是打算做什么,准备对态度的对象采取什么行动。意向是态度的最高成份,它是在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于意向对人的行为有驱动和指导作用,所以,态度具有准备性和行为指向性的特点。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通过人的表情、言论和行为表现出来。
3.态度的特点
①内隐性。态度本身是无法直接测定的,必须从个人的行为或与行为有关的语言行为表现中间接推断出来,测定态度需要一定的中间变量。
②方向性。态度总是具有赞成或反对的方向特点,并具有程度的差异,有时反映出态度的极端性,有时则反映出态度的中性。
③态度的统一性。构成态度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彼此协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④态度的复杂性。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并不是经常表现出与内心态度相一致的外部行为的。
⑤稳定性。在一定时期内态度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倾向。
4.态度的功能
德国心理学家D·卡茨从需要满足的角度,认为态度具有4种功能。
①适应功能。个体具有从外部环境获得奖励,避免惩罚的需要,而态度使人具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功能。
②价值表现功能。态度可以明确地显示自我的价值,具有积极的表现功能。
③自我防御功能。态度既可以拒绝引起焦虑的外部事件,又可调节内部冲动。
④知识功能。态度可以作为理解环境的一种手段,将它作为判断的标准或理解的参考系。
(二)态度与行为
一般的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但是,态度和行为也并不完全是对应的关系,其相关程度并不高。产生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原因,除了可以归之于态度测定及调查方法等问题外,还由于从态度到具体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各种中介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心理、人格因素以及社会的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往往共同起作用。
态度与行为的相关性,大体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①如果态度本身是强烈的、明确的,那么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就高。
②如果在态度体系中,没有彼此矛盾的或冲突的态度存在,态度又很具体,那么与行为的一致性就高。
③优势动机越强烈,又没有冲突,两者的一致性就高;个体能力越强,自我实现抱负越高,两者的一致性就越高。
④强有力的群体舆论压力与个体已有的态度不一致时,将会较大程度地破坏态度和行为之间的一致性。
⑤如果个体为表现某种态度所付出的代价高于行为目标的价值,那么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就比较低。
⑥几种态度与一种特定的行为相联系,或者几种行为与一种特定的态度相联系,而在若干种态度之间或行为之间又有冲突,这种情况下,两者的一致性比较低。
(三)中性态度
在态度的方向上,那种既不表示反对,又不表示赞成的心理倾向,称中性态度。中性态度有以下特点。
①较强的内隐性。即往往以中性态度掩盖赞同或反对的真实态度。
②现实的回避性。即采用“不表态”或“中立”来回避现实中存在的矛盾。
③稳妥性。由于对态度对象认识不清楚而以中性态度表现出来,待认识清楚之后,再表示明确态度。
④可变性。中性态度总是要向两极转化的,它是处于变化中的过渡期。
(四)态度的形成
1.态度形成的条件
态度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体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通过交往接受别人的示范、指导、劝说而逐渐形成的,态度是在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态度的形成与个体的社会化是同步的,个体的社会态度的获得过程就是态度的形成过程。个体态度的形成是有阶段性的。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对周围世界形成了种种的态度,逐渐形成了固定的价值观。儿童最初从家庭中获得很多待人接物的态度,这时的态度是十分具体的,范围是狭窄的,概括性和稳定性都很低。后来,随着活动范围的扩大,知识的增长,少年儿童的态度就逐渐概括化。到了青年期,随着对人生意义的探索,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基础的形成,个人比较稳定的态度就出现了。
如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认为,态度的形成有4个条件。
①经验的积累和整合。从各个零散的经验中形成相同类型的特殊反应的整合。
②经验的分化。开始是笼统的、一般的,以后逐渐分化和个别化。
③剧烈的、外伤性经验,甚至是仅仅一次的经验,也可以形成永久性的态度。
④对社会已有态度的模仿及语言的学习。
2.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个体的态度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影响态度形成的主要因素有4个方面。
(1)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
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从态度的习得方式来看,条件反射的学习是态度形成的基础。人们在满足需要过程中,可以形成特殊的态度。对于能满足需要并引起快感的客体一般会形成肯定的态度,而对妨碍需要满足的事物就容易形成否定态度。
美国心理学家B·E·洛特和A·J·洛特等人1960年做过如下实验:被试者是互不相识的儿童,分成3人小组,每组分配玩一种有趣的游戏,有的小组儿童获得奖品,而另外的小组不发奖品,然后要求每个儿童提出共度假期的名单。结果发现,得奖组儿童选择同组儿童作玩伴者较多,而无奖组儿童选择同组儿童作玩伴者则较少。实验说明,得奖的快感促使同组儿童彼此产生了肯定态度。
因此,态度总是有一定对象的,可以是人物、群体或事件,也可以是代表具体事物本质的一些抽象概念,还可以是制度等。态度的对象对个体的意义——满足个体需要的程度,是态度形成的主要促成因素。
(2)所属群体的影响
个体在社会中总是归属于某个群体,成为群体的一员。任何群体都有一定的规范、纪律,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个体都有归属感,他要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的思想和行为,得到群体的接纳和认可,否则他将遭到群体的拒绝和排斥。因此,个体为了免受群体的拒绝和孤立,往往在思想和行动上要与群体一致,遵循群体的规范,有时虽然其态度、思想观点与群体不一致,也要不得已从众而形成与群体大多数成员一致的态度。
(3)所获的信息和知识的影响
态度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而来的。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接受了各种社会文化信息和知识,掌握了社会主导文化要求的知识、观念、规范、行为方式。
其中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化教育过程,它是影响态度形成的重要因素。而家庭、社会都以不同的方式向个体传播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对人的态度的形成也给予了重要的影响。如家庭中父母的言传身教,社会上的电影、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大众传媒向人们传播各种信息和知识。这些都对人的态度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4)受个体文化背景的影响
个体家庭背景、自身成长经历、生活环境等个体文化背景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点,它必然综合反映到个体的态度中。可以说,态度是个体经历和文化积淀的产物。
(五)态度的转变
态度形成之后比较持久,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形成新的态度。
态度的转变有两种方式,一是方向的转变,另一种是强度的转变。比如对某一事物原来是消极的,后来变得积极了,这是方向的变化。原来对某事物有犹豫不决的态度,后来变得坚定不移地赞同,这就是强度的变化。当然,方向与强度有关,从一个极端转变到另一个极端,既是方向的转变,又是强度的变化。态度能否转变是依据一些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