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客观因素
1.知觉对象
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知觉的选择性首先决定于知觉对象的特点。在群体里,声音洪亮的人比安静的人更容易受到注意。很有吸引力的人和没有吸引力的人相比也是如此。心理学实验和日常生活经验表明,知觉对象的下述特点对知觉的选择性有重要影响。
(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一般来说,响亮的声音、鲜艳的色彩、突出的标记等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使人们清晰地感知到这些事物。
(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在同一时刻内,被人们清晰感知到的东西就是知觉的对象,而仅被人们模糊感知到的东西就成为该对象的背景。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越大,人们就越容易从背景中把对象区分出来;反之,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小,区分对象和背景也越困难。这一规律对于工业企业也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车床上加工零件,零件是知觉的对象,而整个车床就是背景。因此,为了提高零件加工的质量,应考虑扩大零件与车床的颜色差别。这是工程心理学和技术美学研究的课题。
(3)对象的组合
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但整体不一定只是一个对象。有时,人们会把若干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知觉对象的组合服从下述原则。
①接近原则。对象在空间上的接近,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有8条线,但人们往往看成是四组。
②相似原则。知觉的对象在形状和性质上相似,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③闭锁原理。几个对象共同包围着一个空间,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④连续原理。几个对象在空间和时间上有连续性,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上述原则对于工业中仪表指针刻度、仪表盘配置以及自动化控制室的仪表排列设计等都有重要意义。违反上述原则,往往会使人们在判读仪表时发生错误。遵循上述原则设计仪表的指针、刻度、配置和排列,会使人更清晰地感知仪表,避免错误。
2.知觉的情境
我们并不是孤立地看待目标的,因此目标与背景的关系也影响到知觉,并且我们倾向于把关系密切和相似的事物组织在一起进行知觉。我们在什么情境下认识和了解物体或事件也很重要,看见物体或事件的时间与周围的环境因素,如位置、灯光、温度影响着我们的知觉。食品店里琳琅满目,以至于任何一种食品都未必能引起我们的注意。但若把某一种食品放在工作间里,则会很引人注意,不时会让人瞟上几眼。纺织工人以细心、眼明手巧着称,即便如此,如果厂长视察,在旁边监督工作,往往也会使人眼花缭乱。概括地说,当客体、事物、活动出现时或发生在并非其寻常出现或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都会影响人的知觉,进而影响人的行为。
总之,一个人的知觉是主观和客观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客观世界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人与人之间在个性、兴趣、需要等方面也各不相同,所以人们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知觉选择性。
3.3社会知觉及社会知觉偏见
3.3.1社会知觉
1.社会知觉的概念
对于研究组织管理来说,社会知觉是更为重要的内容。所谓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是指人对社会客体的感知和认识过程,与对自然客体的感知和认识过程相对应。社会知觉包括对他人、对自己和对群体的知觉。从知觉客体来看,它不仅指个人对个人的知觉,而且也包括对群体的知觉。从知觉主体来看,不仅个体,而且群体也可以视为知觉主体,如群体对其成员的知觉,群体对其他群体的知觉,群体对其他群体成员的知觉,群体对自身的知觉等。对他人的群体和知觉是人际知觉,对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此外,对行为原因的认知也属于社会知觉的范围。
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的知觉的含义有所不同。后者是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于自己的客观刺激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不包括想像、判断等过程;前者则包括整个认知过程,既有对人外部特征的知觉,又有对人格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其行为原因的判断与解释。社会知觉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心理活动,人的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化过程、社会行为的发生都是以社会知觉为基础的。
对人的知觉不同于对无生命物体的知觉。对无生命物体的知觉直接诉诸于对象的具体特征。对人的知觉不仅涉及人的各种外在特性,尤其以人的行为为主要内容。而要认识人的行为,根本的一点就是要了解行为的原因。因此,说明行为与人的内在心态的关系,说明行为的原因,便是研究社会知觉的核心。
2.社会知觉的范围
1)对自我人格的知觉
(1)面部表情
人是富有表情的动物。人的表情往往能反馈其身心状态。在诸种表情中,面部表情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刺激物,它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习惯的部分。相同的面部表情表达相同的情绪状态,全人类有较高的一致性。面部表情以面部肌肉变化为标记。
目光接触是面部表情的一个重要方面。“眼睛是心灵之窗”,目光能够传达许多重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知觉到他人的情绪、态度、意向等。几乎人的全部体验尽在目光之中。
(2)身段表情
即姿势和体态,它可显示个体的情绪状态。其中,双手姿势是较为敏感的。
(3)言语表情
言语表情不是指说话的内容,而是指说话时的音量、语调、节奏等特征。人们通过言语表情判断他人的情绪状态,其准确性往往与通过面部表情的判断一样。
2)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指个体对他人的看法,对他人的印象。个体将他人许多有意义的特征进行比较、概括与综合,形成一种总的印象。但这些特征的重要性不一样,有些处于知觉中心,有些则处于知觉的边缘。许多研究发现,在对他人人格知觉中,热情还是冷漠,处于中心位置,是中心特征;而文雅还是粗鲁,则被认为是边缘特征。
通过表情可以认知他人,但要注意,人的真实表情是可以掩饰的。成熟的人其印象整饰技巧通常也很高,他们可以把眼泪吞到肚子里而强装笑脸,也可以心里高兴却装出很伤心的样子。因而认知他人除了察其颜更要观其行,而且不仅看其一时一事的表现,还须多方面的长期考验。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日本西武集团总裁、世界首富提义明先生别具一格的“马拉松式的经营观”恰是对该俗语的解释。他主张观察他人不能只用一二年,而要用一二十年方可选拔出可能“拙笨而精力旺盛的马拉松式的员工”。他认为这种人“也许领导力较差,不容易掌握工作要领,但一旦掌握绝不会偷懒。”“他们不像那些能言善道,思路敏捷而又自命不凡的人,常爱耍小聪明想逃避艰苦的工作。”提义明先生的管理之道虽然不一定为其他管理者所认同,但他主张用长期考验的方法来认知员工是很有道理的。
对于他人的认知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观察法、作品分析法、自由定作法、个案调查法等多种方法,尤其是与被认知者直接接触,察其言观其行,从而全面、真实地了解他人。
3)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包括自他关系认知,即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和他他关系的认知,即他人与他人的关系。
4)对社会事件因果关系的知觉
包括对自己行为原因的认知和对他人行为原因的认知。
3.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1)认知者的经验
经验不同,认知者对相同的认知对象会有不同的结果。现代社会心理学用“图式”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
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
(2)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
由于动机和兴趣不同,个体选择认知对象会有所不同。个体往往把他不感兴趣的事情排除掉,集中于他感兴趣的;同理,符合认知者动机,能满足其需要的事物往往成为认知对象与注意的中心。
(3)认知者的情绪
处于积极情绪状态下的认知者倾向于给他人赋予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目光”去知觉他人;反之,则会用消极的“目光”去知觉他人。
3.3.2归因理论
多数有关知觉的研究是对于无生命的个体,但是组织行为学是关于人的行为的学科,因此,我们关于知觉的讨论应集中在人的知觉上。对人的知觉不同于对无生命客体如桌椅、机器、建筑物的知觉,我们总是对人们的活动进行推断,但对无生命客体却不是这样。无生命的物体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它们没有信仰、动机和意愿,而人类却有。当我们观察人时,总是试图对为什么他以某种方式行动进行解释,而我们对个体活动的知觉和判断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我们对其内部状态的假设的影响。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是用以说明人们如果基于不同的解释,便会对行为作出不同的判断,也就是根据人的外部行为特征解释和推论其原因。该理论认为,人在解释行为时,要看行为是由自由意志控制所致——内在归因或个人归因,还是由外部力量所驱使——外在归因或情境归因。如果把生产率的下降看作是员工消极对抗管理者的新措施所致,这是行为的内在归因;如果认为这是由于天气恶劣,生产条件得不到保障所致,便是情境归因。
研究表明,人们在对行为归因时,常依据三个因素作出判断: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我们先说明内因与外因的区别,然后再详细阐述三个决定因素。内因行为指那些个体认为在自己控制范围之内的行为;外因行为则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也就是说,个体因为情境因素而被迫行动。对于一名上班迟到的员工,你可能会把他的迟到归因于他在昨天的晚会上玩到凌晨因而睡过了点,这就是内部归因;但如果你认为他的迟到主要由于他常走的路线交通阻塞造成的,那么你进行的就是外部归因。作为观察者我们通常将别人的行为归于内因,而将自己的行为归于外因。但这只是大概的总结,归因由于我们解释的区别性、一致性、一贯性仍然存在大量偏差。
区别性指个体在不同情境下是否表现出不同行为。一名今天迟到的员工是否也常常被同事抱怨为“游手好闲之徒”?我们想了解的是这种行为是否不同于平常?如果是,则观察者可能会对行为作外部归因;如果否,则可能将活动归于内部原因。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具有一致性。比如,所有走相同路线上班的员工都迟到了,则这一迟到行为就符合上述的标准。从归因的观点看,如果一致性高,我们很可能对迟到行为进行外部归因;如果走相同路线的其他员工都准点到达了,你会断定迟到的原因来自于内部。最后,观察者需要考察一个人活动的一贯性。是否无论何时此人都有同样行为?如果一名员工并不是在所有情境下都上班迟到10分钟,则表明这是一个特例(比如,她有好几个月从未迟到过);而对于另一种情况(比如,她每周都迟到两三次),则说明迟到行为是固定模式的一部分。行为的一贯性越高,观察者越倾向于对其作内部归因。所有相似的行为并没有相似的知觉,判断一行为是根据其环境因素。如果你一直是一名好学生,偶尔在一次考试中失败,老师会忽视这一次失败。为什么呢?他会将原因归于由外部因素引起的发挥失常。
这可能不是你的错误!但是老师不会忽视一名表现不好的学生的低分。同样,如果班上每一个学生都考得不好,老师会将原因归于外因而不是内因(他可能会将原因归于试题不清楚、屋子太热或者说学生没有具备必需的条件)。
再以教授甲批评学生乙一事为例,我们既可归因于学生乙,如果学生乙懒惰;也可归因于教授甲,如教授甲是个爱批评人的人;又可归因于环境,如环境使教授甲误解了学生乙。
这三个原因都是可能的,问题在于要找出一个真正的原因。要找出真正的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一致性、区别性和一贯性。如果每个教授都批评学生乙,则教授的行为是一致性高的;如教授甲总是批评学生乙,则一贯性高;如教授甲在一定情况下对学生乙如此,而对其他学生则不如此,则区别性高。可以从这里引出结论说,如果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区别性低,则应归因于行动者。这就是说,其他教授都不批评学生乙,教授甲总是批评学生乙,教授甲对其他学生也如此,此时应归因于教授甲。如果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则应归因于对手。这就是说,每个教授都批评学生乙,教授甲总是批评学生乙,教授甲不批评其他学生,此时应归因于学生乙。如果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区别性高,则应归因于环境。这就是说,其他教授都不批评学生乙,教授甲也不总是批评学生乙,教授甲只是在一定情况下批评了学生乙,对其他学生未加批评,此时应归因于环境。归因理论强调了三种信息的重要性,这个理论是个理想化的模型,人们实际上往往得不到这个模型所要求的全部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如何解释行为呢?学者H·H·凯利提出了因果图式的概念。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形成某种看法,即图式,以此解释特定的行为。如父亲拥抱儿子这件事,可能有几个原因,一个是父亲是个热情的人,另一个是儿子做了什么好事。如果我们知道儿子没做什么好事,那么我们会认为父亲是个热情的人。如果我们知道父亲不是个热情的人,那么我们会认为儿子做了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