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世界我知道-亚洲——印度尼西亚
48784400000013

第13章 形形色色的传统礼仪(1)

印尼历史悠久,而且一向非常注重礼仪,因此在各种人生仪式甚至日常生活中,都有着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传统礼仪。

第一节千姿百态的婚俗

印尼实行一夫一妻制,结婚年龄规定为男19岁,女16岁。结婚不仅要依照政府规定的婚姻法,而且要遵守各地独特的传统婚礼习惯。

因此,印尼存在27种以上的传统婚礼仪式,并各自拥有独特的习俗。

从艰苦的求婚,到紧张的抢婚,到最后奇特的迎亲,真是千姿百态,五花八门。

1.100种说爱你的方式

印尼一些民族的少男少女享有恋爱自由,而他们恋爱的方式可谓千姿百态,有的滑稽可笑,有的洒脱豪放,有的浪漫诗意。然而不同的是方式,相同的是情谊。

加里曼丹的达雅克族的求婚方式可谓别致,该族每年放火烧荒后都要举行下田仪式,人们将当场宰杀的公鸡血涂在食品及农具上,表示驱邪和获得丰收。仪式完毕后,男青年便乘机向心仪的女青年求爱。他们拾起地上烧焦的木炭往意中人的脸上涂抹,如果被涂抹的姑娘反过来也向那个小伙子的脸上涂抹,则表示她接受了对方的求爱。反之,如姑娘无动于衷,则表示她拒绝了对方的求爱。

托拉查人的求婚离不开水牛,通常小伙子首先向姑娘赠送一头水牛。姑娘接受与否须等教士召集双方家长商量后决定。如姑娘拒绝男方的请求,则要将水牛牵回,归还原主;如姑娘接受求婚,便正式举行求婚仪式。仪式中,教士问:“是谁送的牛?”小伙子回答后,教士转问姑娘:“你愿意接受吗?”如被问者回答愿意接受,便可举行订婚仪式。

订婚仪式上,男方向女方馈赠彩礼。彩礼通常是女方向男方索要近100种日常生活用品,其中水牛是必不可少的一种。

占碑省古布族青年男女相爱后,要先告诉自己的双亲,然后男方父母去女方家求亲。这时,女方家不能马上答应男方的请求,因为必须要对小伙子进行一种特殊的考试。考试方法是,在高处架起一座独木桥,桥上涂抹猪油,桥下燃起明火,让姑娘在独木桥的终点等候。如果小伙子能在滑溜溜的独木桥上顺利通过,下来后便可立即与姑娘成婚,通常以大摆宴席、载歌载舞的方式进行庆祝。假如小伙子从桥上掉下,则必须再练一年,补考通过后才有权与姑娘结合。林区古布族小伙子求婚须通过媒人,女方家长可在媒人面前直接问女儿是否同意。

如女儿开口回答,便一定是表示拒绝。若姑娘默然不语,则意味着接受男方的请求。

中苏拉威西的古拉威族,如果小伙子看上一位姑娘,不必事先打听其情况,可只身到女方家求婚,当地人称此举为“引火烧身”。如果女方家长看中小伙子,便留下他一同进餐,否则无须招待;假如姑娘已有人家或已订婚,姑娘须在小伙子面前走过,无须家长再进一步说明,小伙子便领会其意自动离去。临行前将带在身上的柴刀取下留在姑娘家,表示他豁达大度,有男子汉大丈夫的胸怀。

巴达族的青年利用在月下狂欢之机向自己心爱的姑娘求爱。狂欢时男青年一个劲儿地唱情歌,向姑娘倾诉自己的爱慕之情。如果姑娘钟情,便暗示对方下次择机到她家窗下或门后进一步言表衷情。也有一些信奉基督教的青年男女在教堂里趁做礼拜之机互送秋波。

分布在苏门答腊以东诸岛沿海的海人族或舢板族,因长年漂泊海上,只有到岸上赶集时姑娘和小伙子才得以见面,因此赶集日便成了他们寻找配偶的大好机会。小伙子一上岸便留神物色合适的姑娘,一旦看中了,就千方百计尾随姑娘的船,并设法向姑娘表示愿意下次赶集时再次相会。经过一个时期的了解,小伙子便选好日子,待夜深人静之时偷偷地把所爱姑娘“劫”至自己的船上藏匿数日。姑娘的家长早已心中有数,不会为女儿的失踪而担心。这样一门亲事就算订了下来。

萨萨克族青年往往利用在海上举行联欢的机会向自己的意中人表露爱慕之情。萨萨克人每年都要择一个认为海神出现的吉日在沿海的海面上举行联欢。求爱的青年预先备好香蕉和糯米糕,联欢开始后,便摇橹追逐所爱姑娘的船,待两船靠近时,小伙子将香蕉和糯米糕投至姑娘的船上。如姑娘毫无反应,则被认为是默认了小伙子的求爱;如姑娘将东西投回来,则说明她回绝了小伙子的求爱。

明古鲁省的瑟拉威男青年只能向女青年的母亲表示对其女儿的爱慕之心,母亲再转达给女儿,如母女二人认为可以与求爱的小伙子见面,便选个日子前去幽会。事先母亲将女儿精心打扮一番,使之格外俏丽。

姑娘选择配偶有较充分的挑选余地,她可同时与5个男子幽会,待她选中其中1人之后,其他4人便自动离去,同姑娘再无任何瓜葛。

巴厘土着青年既不用家长、中间人说媒,也不约会,而是“投花定终身”。即青年男女分坐在一间大屋子的两头,中间用东西隔开,双方互不相见,但上方相通,以便投花。在主持人的监督下,男青年分别将花抛向另一边,花投中哪个姑娘,哪个姑娘便成了投花者的未婚妻,而不管他们是否相爱情投意合。

伊里安查亚的米米卡族是女子向男子求爱,方式是女子向钟情的男子赠送烤熟的沙莪,如果男子接受了,则表示认可。

巴都依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方式极为含蓄。他们之间从不多言,只要相互投以一笑或帮助干活,就说明二人愿意结为情侣。

东松巴地区有情的青年男女求爱方式更为罕见。他们可以不见面、不通话、不写信,只用传递某些特定符号的办法表达情愫。

米那哈沙族青年求偶的方式类似中国广西、云南的某些少数民族。

他们以歌求偶,赛歌、对歌会成了青年人倾诉衷情、联结婚姻的绝妙良机。

马鲁古群岛受西方文化影响较早,年轻人谈情说爱富于浪漫色彩。

年轻人们常常在花前月下、湖畔海滨,在吉他的伴奏下热情地跳舞狂欢,畅抒情怀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2.终成眷属

印尼人的婚礼仪式很隆重,部分仪式带有宗教色彩,或在教堂举行或由长老主持在家举行。婚礼上,新郎新娘都着本族服装,大城市也不例外。除巴厘等族外,一般婚礼都在女方家举行,都要举办婚宴。

除此之外,一些部族还有自己不同的特点。

爪哇族的婚礼仪式较为复杂,在仪式举行日要进行“求安仪式”、“沐浴仪式”和“天使仪式”。婚礼的头天晚上新郎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新娘家,但要分居。次日要举行会面仪式。新郎新娘各持花球和蒌叶见面,然后女左男右落座,新郎捏一团饭送入新娘口中。接着从小袋子里倒出花生、大米、黄豆和硬币等“礼品”,此时新娘要用大红手帕来接。要求所倒的东西不能掉在地上,此举表示二人要勤俭持家。最后,新郎新娘要分坐在新娘父亲的左右腿上,新娘的母亲便问这两个孩子哪个重,父亲必须大声回答“一样重”,表示双方家长要对新人一视同仁。婚后双方家长要互访,看望自己的孩子。在中爪哇一些地区,婚礼仪式的主要特点是跳“抢新郎”舞蹈,婚礼在女方家举行,新郎的亲朋好友参加婚礼时要带一只公鸡,作为新郎的象征。公鸡交给一名动作敏捷、擅打印尼拳的小伙子。新娘家的亲友也要选出一个可与之抗衡的年轻人。双方观众在新娘家摆开阵势,或站成两排相互对峙,或围成一圈观看。对抗开始时,“新娘代表”一边跳舞一边把大米和玉米撒在地上,以显示娘家的富有。同时他们寻找时机,趁对方不注意时,突然冲到拿公鸡的“新郎代表”面前,抚摸公鸡的头;新郎代表则时时提高警觉,用拳术进行有效的自卫,设法使对方的企图无法实现,但不能伤害对方。倘若“新娘代表”的进攻屡遭失败,那么“新郎代表”就要巧妙地露出破绽,让对方可以摸到公鸡的头。跳完舞蹈,新娘家便开始大摆酒席,款待宾客。

苏门答腊巨港地区的婚礼仪式别具特色。婚礼前夜,男女两家开始为新人精心打扮,将他们的手掌、脚掌及指甲用凤仙花水染红,然后男家的亲友们手擎火把,携带送给新娘家的各种礼品,簇拥着新郎,游行到新娘家中。这时,男方家中载歌载舞,鼓声不断。新娘在闺房中,不得与任何人见面。次日,新郎再次举行盛大游行,游行队伍里人们带着稻米、水果、给新娘的嫁妆等礼品穿街走巷,最后回到新娘家。

这时新娘家门前,拳师们表演起精彩的印尼拳术,迎接新郎。一位长者向新郎撒播稻谷、钱币和纸花,围观的人们争先恐后地抢夺这些象征吉祥的物品。新郎进大门前,首先要和岳父母对颂板顿诗,直至说明来意,证明已为姑娘带来珍贵礼物,岳父母才肯开启门帘让女婿进屋。接着一位妇女领着新郎来到新娘闺房门口,新郎仍用板顿诗与姑娘对答,最后得到新娘允许才步入闺房。新郎新娘见面之后要为宾客表演象征性的节目,如“夫妻坐船”,新郎新娘以木板当“船”,妻子坐在“船头”,丈夫坐在“船尾”。“掌舵”象征丈夫当家,妻子也有重要地位。还有“夫妻逛街”,新郎新娘各用一只手,压在一杆大秤的同一端,另一端挂着“三件财宝”(三种不同质地的金丝纺织品),表示夫妻共持家务,权利平等。接着举行喂饭仪式,双方母亲先后为新郎新娘喂饭,岳母喂女婿,婆婆喂儿媳,象征亲家之间和睦友好,做事首先考虑对方。

最后举行象征性的洗澡仪式,有时新郎新娘自己洗澡,有时由家人陪伴。有些巨港人的婚礼以诵读《古兰经》开始,新郎新娘同时参加两次游行。巴厘贵族与平民的婚礼仪式大不相同。平民在婚前要举行“静心”和“祈祷”仪式,目的是使头脑清醒,以便接受神的旨意,揭开生活的新篇章。婚礼前一天,新郎身穿传统民族服装,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去迎接新娘。新郎一到新娘家,便连敲3下女方家门,新娘闻声出来开门,与未婚夫互致敬意。然后,随同新郎去男方家举行婚礼。贵族结婚,新郎新娘须穿巴厘贵族盛装,由男女仆各一人陪伴走出庭院,然后各自上轿,新娘在前,新郎紧随其后,径直抬到礼仪厅。沿途白布铺地,两旁有长矛队夹道助兴。婚礼仪式开始,新郎新娘并坐在专设的新人席上,两位高僧主持拜神仪式,祈求神降福于他们。此时24名老者不停地唱赞歌和祝福歌,一位身着白衣的老艺人表演面具舞,拜神完毕,新人接受圣水洗礼。

印尼的达雅克族有一种古老的打仗婚礼仪式,当地人称之为“非常结婚”。它的过程是男方先抢走新娘,女方父母随即率领众人追击,他们手持长矛短刀,一直追到男方村里。同时,男方村里的人在新郎家的院子里筑起一道篱笆,并在村人乘凉的亭子里和通往新郎家的路上拴一些猪、牛、羊和鸡,准备迎击女方的家人,当女方追赶的队伍快到男方村落时,男方村里的人立即敲起报警的铜锣,男方的人都躲藏起来,女方队伍就挥刀向那些动物杀去。当他们跳过男方家的篱笆时,男方的队伍便奋起迎战,他们击打战鼓,高唱战歌,手持兵器迎上前去。

这时双方队伍中会各走出一位专司礼仪的长者,口念祝词,一唱一和。

这样双方就和好了。男方以被杀的动物做成美味的食物,款待女方的嘉宾。然后再回到女方家里举行一般的婚礼仪式,这样众人才承认他们的夫妻关系。

有些印尼达雅克族男女青年结婚时要举行两次正式的结婚仪式。

第一次是宗教仪式,新郎和新娘坐在铜锣上,然后宰杀一头猪,将猪血撒在木屑上,上面放着一把剑,族长握住新郎和新娘的右手,用沾着猪血的木屑为他们的婚事祈祷,恳求神灵赐予新婚夫妇幸福和好收成,满足他们在成立家庭后的一切要求。第二次是传统仪式,这次比较轻松愉快,以观赏少女们的集体舞为主要内容。在仪式结束时,客人们纷纷登上小船准备离开,新郎新娘和家人拼命往客人身上泼水,直至把客人一个个泼成落汤鸡才肯罢休,这叫做祝客人一路平安,据说这是当地一种待客的最佳礼节。

在爪哇一些地区的婚礼上,新郎赤足将放在一只大铜盘里的生鸡蛋踩碎,新娘爱惜地跪下把他的脚洗净。在古老的印尼传说中,这象征着新娘永远尊敬和服从新郎,在婚礼上新娘还要喂新郎几勺米饭,以表示她的爱和忠诚。新郎要把一口袋米和一些硬币交给新娘,表示将来他所挣得的一切都属于她。新郎和新娘在婚礼上还要互相抛撒槟榔树叶,新娘一边撒一边祈祷新郎不会变成蛇。在印尼古代传说中,如果新郎婚前不贞洁,婚后就会变成一条蛇。

瑟拉威族的婚礼体现了互助、节俭和平等的精神。当有人结婚时,村里有专人把婚期提前传达给其他村民。婚前一周内,村里人便自动捐款和赠实物,以此帮助新人筹备婚宴。为节省费用,村里的青年经常集体举行婚礼,同时还规定,参加集体婚礼的青年要穿一样的婚礼服,以消除新人间的贫富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