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不过是向死而生:哲学大师人生省思录
48797200000009

第9章 选择的困境——论命运(2)

自尊自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所必备的品格。尊严是人类灵魂中最不可践踏的东西,无论什么时候。雅典人在祈雨时,祷告的语言也不忘保持着自己的高贵:“降雨吧,降雨吧,亲爱的宙斯,使雨降落到雅典人耕过的土地上,降落到平原上。”

作为宇宙中的有尊严的个体,我们确实不应当祈祷,即使不得已而为之,也应以这种简单和高贵的方式祈祷,而并非自轻自贱地如一个乞丐般出现在祈祷的圣坛之前。

保持着尊严的人,即使在祈祷时也能呈现出高贵的气质。归根结底,祈祷其实是一种乞求,即便是在“乞求”神灵或者他人的帮助时,自尊自重的人也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

做事和做人是否顺利,包括地位、财产、名声方面的遭际,也包括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遭际,往往受制于外在的因素,非自己所能支配,所以不应该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一个人当然不应该把非自己所能支配的东西当做人生的主要目标。一个人真正能支配的唯有对这一切外在遭际的态度,简言之,就是如何做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福或不幸,而是不论幸福还是不幸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严。做人比事业和爱情都更重要。不管你在名利场和情场上多么春风得意,如果你做人失败了,你的人生就在总体上失败了。最重要的不是在世人心目中占据什么位置,和谁一起过日子,而是你自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人类的基本价值中,有一项久已被遗忘,它就是高贵。人生意义取决于灵魂生活的状况。其中,世俗意义即幸福取决于灵魂的丰富,神圣意义即德性取决于灵魂的高贵。

高贵,应该被看做是最重要的价值,甚至比生命还要重要。高贵者的特点是极其尊重他人,他的自尊正因此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然而,现在似乎很少有人提起了。一个人要活得有尊严,要有自己的基本原则,这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违背的,如果违背,就意味着不把自己当做人对待了。现在的一些人就是这样,不知尊严为何物,不把别人当人,任意欺凌和侮辱,而根源正在于他没有把自己当人,事实上,你在他身上也已经看不出丝毫人的品性。人的灵魂应该是高贵的,人应该做精神贵族,而不去做有钱有势的精神贫民。

尊严无价。一个人若失掉了尊严,做人的价值和乐趣就无从谈起。尊严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当挺直做人的脊梁,用行动捍卫自己的尊严。自尊,是人的一种美德,是无价的,是人最珍贵、最高尚的东西。

所以,即使在诱惑面前也要岿然不动,绝不能出卖灵魂。无论你今后的日子是富贵还是贫穷,你都要保持做人的尊严,唯有你自己自敬自尊,才会得到他人的尊敬。

自由的林中路

人生来自由,

却无不处于枷锁之中,

自以为是他人主人的人,

其实比他人更是奴隶。

——【法】卢梭

生活并不公平,而且从来如此

生活并不公平,而且从来如此。

我们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只要我们知道生活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一点,那么我们就再也不会对生活的不公平耿耿于怀了。

然而,大部分人却不愿正视它。在他们看来,似乎人生本该既舒适又顺利。他们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自己生而不幸,他们总是哀叹无数麻烦、压力、困难与自己相伴,他们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命运偏偏让他们自己、他们的家人、他们的部落、他们的社会阶级、他们的国家和民族乃至他们的人种吃苦受罪,而别的人却安然无恙,活得自由而又幸福。

有一天,佛陀坐在金刚座上,开示弟子们道:

“世间有四种马:第一种良马,主人为它配上马鞍,驾上辔头,它能够日行千里,快速如流星。尤其可贵的是当主人一抬起手中的鞭子,它一见到鞭影,便能够知道主人的心意,快慢缓急,前进后退,都能够揣度得恰到好处,不差毫厘,这是能够明察秋毫、洞察先机的第一等良驹。

“第二种好马,当主人的鞭子打下来的时候,它看到鞭影不能马上警觉,但是等鞭子打到了马尾的毛端,它便能领会到主人的意思,奔跃飞腾,这是反应灵敏、矫健善走的好马。

“第三种庸马,不管主人几度扬起皮鞭,见到鞭影,它不但迟钝毫无反应,甚至皮鞭如雨点般挥打在皮毛上,它都无动于衷。等到主人动了怒气,鞭棍交加打在结实的肉躯上,它才能有所察觉,顺着主人的命令奔跑,这是后知后觉的庸马。

“第四种驽马,主人扬起了鞭子,它视若无睹;鞭棍抽打在皮肉上,它也毫无知觉;等到主人盛怒了,双腿夹紧马鞍两侧的铁锥,霎时痛刺骨髓,皮肉溃烂,它才如梦初醒,放足狂奔,这是愚劣无知、冥顽不化的驽马。”

庸马和驽马是生活中许多平庸者的生存写照。他们总是抱怨老天对他们太苛刻,太不公平,抱怨社会没有为他们提供更好的舞台,给他们以施展才华的机会。这些人只是发现了问题,而并没有付诸行动去解决问题。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能启发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问题是我们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学校为孩子们设计各种问题,促使他们动脑筋、想办法,恐怕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的心灵渴望成长,渴望迎接成功而不是遭受失败,所以它会释放出最大的潜力,尽可能将所有问题解决。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痛苦,能让我们得到最好的学习。唯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面对问题,聪明者不是害怕痛苦而选择逃避,而是迎上前去,直至将其战胜为止。

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似乎并不是聪明者。在某种程度上,人人都害怕承受痛苦,遇到问题就慌不择路,望风而逃。有的人不断拖延时间,等待问题自行消失;有的人对问题视而不见,或尽量忘记它们的存在;有的人与麻醉药和毒品为伴,想把问题排除在意识之外,换得片刻解脱。我们总是规避问题,而不是与问题正面搏击;我们只想远离问题,却不想经受解决问题带来的痛苦。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难题,面对它,你是哭哭啼啼,还是勇敢奋起?你是束手无策地哀叹,还是积极地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呢?

人生的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够使心灵变得健康。对于一个视人生感受为最宝贵财富的人来说,欢乐和痛苦都是收入,他的账本上是没有支出的。这种人往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因为在他眼里,现实生活中的祸福得失已经降为次要的东西,命运的打击因心灵的收获而得到补偿。

没有耐性,是一种抗拒

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一天,是全世界最绝望的一天。但是,三天之后耶稣就复活了。所以,当我们遇到困境时,不妨耐心等待三天。

大多数人是平凡的,就像一颗平平无奇的种子。虽然这些种子都是平常的皮包裹着平常的仁,但有的最后只是长成了普通的植物,而有的却生长出了伟大的生命,同样的土壤,同样的阳光,同样的甘霖,为何养育了不同的生命?

守得住耐性,成功才会历尽艰险翩然而至。“头悬梁,锥刺股”也好,“凿壁偷光”也罢,大都说的是成就大业者在其创业初期,都是能耐得住寂寞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诞生,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中摘取桂冠,在抵达辉煌顶峰之前,他们都经历了漫长的寂寞与等待,在索然无味的单调生活中平心静气地搞研究,做学问,最终才在反复的思考与冷静的实践中有所成就。

欲成事业要耐得住孤独,潜心静气,才能深入“人迹罕至”的境地,汲取智慧的甘饴,如果过于浮躁,急功近利,就可能适得其反,劳而无功。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之鲲化身为鹏的过程虽然只是转瞬,但在此之前力量的累积却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鲲化鹏”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沉潜与腾飞。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或是耽于年幼,或是囿于困境,都只能沉潜在深水之中,动都不要动,而一旦时机成熟,或自身储备了足够的能量,就能摇身一变,展翅腾飞了。深海沉潜的目的既是为了使自己能够安心韬光养晦,更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一怒而飞。

事实上,人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蛰伏,在积蓄,在等待。这种淡然、平静的姿势并非无为,而是以一种示弱的、最不易引起警觉和敌意的状态为自己争取到一种好的氛围,让人能够在静如止水、乐山乐水的淡然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但是现在很多人偏偏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总希望靠着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闯出自己的天地。这些人多是坐而论道的高手,到了实践中却常常因能力有限成为行动的侏儒。那些不愿意在寂寞中充实自我、等待机遇的人,多数会成为小打小闹的投机者。在一个著名的投机者的墓碑上写着这样的墓志铭:“他曾经生活、投机、失败。”生活与商海一样,投机所得也会因投机而失去。故而,不如屏住耐性,这样才会有精钢出鞘的绝响。

虽然我们每个人从小学时就知道“守株待兔”的故事,虽然那个守株待兔的农民被嘲笑、讽刺了几千年,虽然我们大都认为守株待兔的成功几率和“天上掉馅饼”基本持平,但还是有很多人固执地守在那一截木桩旁边,等着兔子撞过来。

他们是具有了足够的耐性,但为何没有成功呢?

守株待兔的人,一般用来比喻那些存有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的人。其实,守株待兔倒也算不得是什么天方夜谭,但假如你真的希望会有一只兔子晕倒在自己身边,起码首先得拥有一棵树吧?所以,如果真得希望能有好的机遇降临在自己身边,首先就要做好迎接机遇的准备,也就是在兔子撞过来之前要先把树栽好。

机会犹如梯子两边的侧木,本人的拼搏奋斗和准备犹如梯子中间的横木,两者兼有,才能成为攀向成功的梯子。但是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既然机遇无法掌控,那么我们只有先准备好梯子的横木,因为机会总是偏爱有所准备的人。

生命,不因别人的喜欢而存在

有这样一个笑话:

祖孙两人去集市上买了一头驴,牵着回家。路上的行人看见了,笑道:“这爷俩,有驴不骑偏要走路,真是笨到家了。”祖孙俩觉得路人说得有道理,于是爷爷骑上驴,孙子走着路。

这时又有人说话了:“这当爷爷的也太狠心了,竟然让一个小孩走路,自己却坐得舒舒服服的。”爷爷听了赶忙下来,让孙子骑驴,自己走路。

走了一阵,又听见有人议论:“哪有这样不孝顺的孩子,怎么忍心让爷爷受累,真是不像话!”爷爷听了又觉得这样很不应该,但又怕人说闲话,于是两个人都骑了上去。

一头驴驮两个人,把驴累得呼呼地直喘粗气。有人看见了,说:“你们也太残忍了,再这样下去要把驴累死啊。”两人又下来,这下可为难了,骑也不是,不骑也不是;一个人骑也不是,两个人骑也不是。爷俩一合计,把驴的腿用绳子捆起来,找了根扁担,两人一前一后,把驴抬走了。路上的人看了,都笑得前俯后仰。

这样一来驴被捆着受罪,人抬着也受累,爷俩脸红心跳,实在不知道怎样办才好,干脆就这样抬下去吧。走到了一座独木桥上,驴被捆得四蹄酸疼,实在受不了,挣扎起来。“扑通”一声,连人带驴一起掉到了河里……

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为人所知,都难免会有人议论。你做得好,可能就会有人嫉妒、刁难;你做得不好,可能又会有人讥笑、讽刺。

人言可畏,“好人”难做。负面的非议、责难、讥评,会形成强大的压力,可能使人顶不住,从而改变自己的主意,成为舆论的牺牲品——就像最后掉到河里去的祖孙俩。顶得住的,可能变得孤立无助,不论他的主意成败与否,但其人格精神之坚强,却足以令人敬佩。

如果天才按照别人为他们设计的道路走,一辈子也不可能成才。只有走专属于自己的道路,不为他人的议论所左右,才能创造出自己人生的辉煌。“在我的生活中,我就是主角。”这是台湾作家三毛的自信之言。你是你命运的主人,你是你灵魂的舵手。生命当自主,把自己活成造物主,不要总是羡慕别人的好,而忽视了自己的优点。我们最大的局限在于我们的短视,而我们的短视在于无法发现自己的优点。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跟我们应该做到的相比较,我们等于只做了一半。”

一般人习惯用与别人的对比来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这固然是一种好方法,但往往受主观意识影响太大。他会很快发现,自己在某方面与别人差距甚大,因此他会非常羡慕那个人。羡慕会导致无知的模仿,导致无谓的妒忌,或者受到激励般地向更高境界攀升,但最后一种情况毕竟所占比例甚小,而前面两种情况都容易导致自信心的丧失以及由此引发的忧郁。因此,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你不要总把目光投向外界,外界的风光虽好,也只能使你徒生羡慕而已。不断省察自己的心灵,你就能发掘具有自我特色的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