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营养革命Ⅱ
48809700000028

第28章 有机家居——食品以外的健康(3)

健康洗涤清洁用品

据统计,中毒控制中心接到的电话有超过10%是洗涤剂引起的。普通洗涤剂是石油化学副产品,主要成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磷酸盐等环境污染物。合成洗涤剂是家居用品中最危险的,它们充满有毒的、具有腐蚀性的或易燃的化学物质,可以破坏细胞,减少精子。肥皂比洗衣粉安全,更安全的是白醋和小苏打。洗衣粉可以用肥皂制品来代替,漂白粉(氯漂白)可以用双氧水(氧漂白)来代替。最好选择天然的、环保的、无味的洗涤剂。避免使用石化清洁剂来清洗厨具,因为它们的残留物很容易进入你的身体。选择天然的、环保的、无味的厨具清洁剂和去污剂。更安全的是清水、白醋和小苏打。要彻底清洗水果和蔬菜,用清水或1%的食用碱水溶液浸泡1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食用碱可以加速有机磷杀虫剂的分解。选择天然的、环保的、无味的清洁剂和清新剂。

健康家具日用品

地毯或许是室内最大的污染源,包括可吸入颗粒物和各种化学物质。新的合成纤维地毯可以释放出100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最好不要铺地毯,实在需要的话,选择全羊毛地毯。纤维板或胶合板家具充满甲醛和苯等危险化学品。有人做过实验,当新的胶合板家具搬进房间后,空气中甲醛的浓度增加了三倍以上。选择全木或金属家具,或二手纤维板或胶合板家具。谁都知道,铝、铜、铁制品各自含铝、铜、铁金属。但很少有人知道,不锈钢含铁以及(六价)铬和镍等有害致癌金属。塑料制品含氯化物、增塑剂和类雌激素,会引发癌症,减少精子;聚乙烯(PE)比聚氯乙烯(PVC)更安全,用PE保鲜膜代替PVC保鲜膜,避免高温。普通纸制品含农药和漂白剂残留。最安全的炊具和容器是陶瓷和玻璃制品。生产普通棉花需要用35种以上杀虫剂和除草剂,全世界一半的化肥和农药用于普通棉花生产。而棉花制成衣服,通常要加染料、防腐剂和防虫剂,做防皱、防缩和防燃处理,会使用大量的合成化学品。市场上更多的纺织品是用石化合成纤维材料制作的,其危害就更不用说了。衣服、鞋袜和床上用品会直接接触身体,使毒素直接通过皮肤进入体内。选择有机全棉、毛或麻制品,尤其是贴身纺织用品,例如内衣、袜子、拖鞋和床单等。新的衣服或干洗过的衣服最好先风干一下再穿。为了避免病从“口”入,选择天然的、环保的、未漂白的或经氧漂白的纸巾和卫生巾。

不用,少用,或用薰衣草精油代替。

和人一样对待,选择有机的、天然的和环保的宠物用品。否则你会毒害宠物,同时也毒害你自己。

五、远离化学药品

与化学用品相比,化学药品对健康的危害更为直截了当。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一位老人身上。郑小姐的奶奶今年八十多岁,有严重的关节炎和骨质疏松,两腿发软,无法站立,生活不能自理。几年以前,她只是有轻度到中度的关节炎,虽然疼痛和乏力,并不影响走路。医生让她吃止痛药和治疗关节炎的类固醇荷尔蒙药,输液葡萄糖以增加能量,喝牛奶补钙。但是,老人的病情有增无减,出现了骨质疏松,最后无法站立和走路。同时,她对药物产生了依赖,只要有一天不吃药和输液,她就会非常难受。我告诉郑小姐让她的奶奶用豆浆代替牛奶,拒绝所有牛奶制品,逐渐减少吃药和输液,补充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深海鱼油,以及葡萄糖胺和牛软骨,食用大量深绿色蔬菜、水果、鸡蛋,多喝鱼汤、肉汤和骨头汤,吃亚麻籽油,每天接受全光谱日光浴半个小时以上。

四个多月以后,郑小姐非常高兴的告诉我,她的奶奶摆脱了所有的药物和输液,可以站起来走路,自己料理生活,变得有说有笑。如今三年多过去了,老人仍然不需要吃药和输液,情况稳定。

药品还是毒品

类固醇荷尔蒙药是造成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发现,只要四个月口服类固醇,骨质就可以减少8%。和郑小姐的奶奶一样,今天我们身体毒素的最大来源不是环境污染,不是日化用品,而是化学药品。早在一百多年前,奥利弗·霍姆斯就指出:“如果把所有药物投入大海,那对人类是一场大幸事,而对鱼类则是一场大灾难。”一个多世纪以来,化学药物的发展和毒害与日俱增。在今日的美国,医学杂志承认,处方药是继心脏病和癌症之后引起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而整个现代医学手段(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手术和诊断技术)估计是头号杀手。

想一想看,在今日中国,为什么经济越发展,医疗条件越改善,我们的健康却越差,慢性病却越多?我们比过去花成倍的医疗费,吃成倍的药,用更先进的医疗设备,为什么却病得更多,甚至死得更快?

2006年,翁文辉老人在哈医大二院住院66天,花费550万元,含恨而死!他没有糖尿病,但医院记录表明——每天被测血糖平均9次!2004年,著名医学家、主任医师诸少侠教授因患有糖尿病,在深圳人民医院住院4个月,花费120万元,被用了16种抗生素,24次胸部X光透视,手术创伤过度,饮食营养不足,进了殡仪馆!连著名医学家、主任医师和教授尚且不能自保,更何况普通人呢!(详情请看www. zhushaoxia.com)随着“齐二药”、“奥美定”和“欣弗”等重大医疗事件接踵发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前局长郑筱萸等人因涉嫌受贿而被判死刑。仅2004年一年,国家药监局就受理了10009种新药的报批,同期美国药监局受理的报批数量仅有148种。国家药监局平均一天审批近30种新药,堪称世界之最。从北到南,今天中国的不少医院、药厂和药监局,变得既不科学,又不道德!

不管出发点如何的好,很多医院和医生,甚至药监机构和官员,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医药公司的隐形高级销售代表。他们关注病人的钱包多于关注健康,关注药物的利润多于作用和副作用。这是各种利益诱惑和利益机制的结果,例如销售回扣、各种赞助和目标任务提成制,以及医疗保险制度。医保可以报销医疗和药物,但不能报销自然疗法和营养素。所以,现行的医保制度鼓励人们多开药,多吃药,少用食疗,少吃营养素。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许多医生自己也成为化学医药工业的牺牲品。大部分医生一般并不真正懂得药物的原料、工艺和原理,只是被动地接受医药公司的培训,遵照药物说明书的指导开药。医生们比普通人往往更相信药物,更容易得到而且是更便宜的药物,因而可能比普通人吃更多的药。他们一般又没有接受营养学的训练,即使在美国,也只有不到6%的医生学过营养学。结果不出所料,医生们的健康状况并不比普通人好。事实上,统计显示,医生的平均寿命不超过普通人!据报道,连美国医生的平均寿命也只有58岁!

自从有了医生、医药和医院(“三医”)以后,人们开始把康复的希望寄托在“三医”身上,在未生病前什么也不做,只是“等着生病”。有些人甚至放松警惕,放纵生活,或者把部分原本用于吃饭的钱用于吃药,结果营养减少,中毒增加,病得更快。后来有了国家干预以后,医生们拿着国家认可的行医执照,药厂的药品包装盒上标有国药准字号,医院里挂着各种政府颁发的牌子,老百姓更加放松警惕,放纵生活,放心吃药,于是中毒更多,病得更重。更为糟糕的是,不少无德的医生、药厂和官员会乘机打着国家的牌子和政府的幌子,滥开药物,制造假药,滥批药号。

我们中国人常说“医生杀人不用刀”,“是药三分毒”。的确,真药可以杀人,假药更可以杀人,医疗事故杀人。无情的事实是,许多无辜的人出现药物性疾病和医源性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发现,医院里平均每死4个人,有1个死于医疗本身。据估计,中国人的疾病有三分之一为医源性,医源性死亡人数10倍于主要传染病。

化学药物只能管理症状,而不能根治疾病。疼痛吗,吃止痛药。发烧吗,吃退烧药。血压高吗,吃降压药。血糖高吗,吃降糖药。这种对抗疗法可以暂时减轻病症,让病人感觉舒服一些,但在长期它不但不能治疗疾病,反而会破坏细胞,损伤组织,加重病情。降压药并不能治好高血压,降糖药不能治好糖尿病。相反,这些化学药物会破坏消化,毒害器官,尤其是肝脏、肾脏和免疫系统。化学合成药物之所以能够产生作用,通常是因为它们可以阻止酶的形成或干扰信号介质,造成细胞障碍,毒害或破坏部分细胞,从而压制症状。例如,止痛药一般是通过干扰或破坏前列腺素而起作用的。此外,化学药物很容易产生依赖性而长期上瘾。因此,化学药物基本上来说与毒品没有两样:它们都使你短期屈服和舒服,长期上瘾和受害。

今天中国医院的很多药物收天价,很多人没有钱看病买药。但缺医少药未必是件坏事,因为你可以避免化学中毒。我长大的时候抗生素短缺,家里也没有钱买,所以我既没有“链霉素耳”,也没有“四环素牙”。在被世界卫生组织发现的时候,完全没有医药的广西巴马人,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人。他们没有医院、疗养院或药店,更没有医疗保险。事实上,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从来不吃药的;换句话说,如果吃药,就不可能成为最长寿的人。

从SMON,“非典到”“禽流感”

化学药品的危害曾经使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人惊慌失措。1955年,日本开始流行一种神秘的疾病,其部分症状像急性脊髓灰质炎:腹泻,内出血,多种神经退化,甚至失明或死亡。1964年,日本将要举办奥运会。日本政府不得不就该流行病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把这种病正式命名为“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变”(SMON)。到1971年,有些地区近3%的人住进了医院。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科学家们一直在苦苦寻找一种病毒,然而他们都失败了。直到1969年,一位药理学家发现,这是一场大规模的药物中毒事件。先是在病人的舌苔和尿液里发现绿色的氯碘羟奎(Clioquinol)残留物,后来在老鼠身上做试验得到肯定,最后在人体临床观察中得到证实。

氯碘羟奎最初是由瑞士的汽巴嘉基公司生产的,然后又以各种不同的名称出现在市场上,用于治疗腹泻。这是一种毒性很大的药品,可以毒死老鼠,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早已于1960年就限制销售。当日本政府从1970年开始禁止生产和销售氯碘羟奎后,SMON就立刻开始绝迹了。

结论是:引起SMON的罪魁祸首不是病毒,而是药品氯碘羟奎!(有关病毒并不可怕的讨论,请参看“有机烹调——生食革命”一章。)这个几十年前发生在邻国日本的悲惨故事,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今天不知道。但对几年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非典”,大家一定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