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一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关注的是内部均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追求的是经济持续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当一国经济逐步由封闭走向开放,政府的宏观调控也逐渐将外部均衡纳入调控目标和视野,并且随着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外部均衡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政府目标则由最初追求的内部均衡转向为追求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均衡。
我国宏观经济的内部均衡目标基本上是传统的三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只是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侧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基本上正相关)一直是我国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国内财政和货币政策基本上都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但在某些阶段,如 1985-1989年段、1993-1995年段,由于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国内宏观经济政策便侧重于控制物价;到了1997年,国内又面临了严重的通货紧缩,于是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又转向了刺激国内需求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可是长期以来,在出口导向战略下,再加上人民币汇率基本上不反映本外币供求关系,外部均衡目标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1994 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后,长期出口的扩张使我国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呈现出愈发明显的双顺差,造成外汇市场上外汇资金严重供过于求,压迫人民币市场汇率不断升值。于是,央行为稳定汇率大量吸纳外汇,同时压缩国内信贷以消除外汇占款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干扰,2005年7月21人民币汇率升值。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说明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开放水平的提高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宏观调控所关注的目标也由过去仅仅考虑“内部均衡”扩展到“内外均衡”兼顾。
随着对内外均衡目标及内外均衡现实状况关注程度的加深,人们也开始对我国所推行的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战略给予重新的认识和评价,并越来越意识到内外均衡目标的实现,除了宏观政策的调控之外,选择合意的外贸发展战略是必要的前提保证。本篇主要是对当前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状况的表现、内外部均衡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长期以来盛行的出口导向战略的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突出强调外贸发展战略的选择对于内外均衡目标实现的重要意义,从而为我国新型外贸发展战略的定位与构建提供一定的实证支持。
4.1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状况的实证分析
4.1.1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状况的表现
20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国际化趋势在不断加快,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之间的互动性也在逐渐增强,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内外均衡矛盾。特别是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虽然从宏观数据表面上看,国内经济处于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组合时期,但实际上却存在着越来越严重的内外失衡问题,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不容乐观。
(1)外部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商直接投资也一直保持较大规模。2005年全年我国外贸总量达1.4万亿美元,外贸规模在全球排第三,外贸直接提供就业岗位8000多万个,但宏观经济外部失衡问题却日益凸现,主要表现为持续扩大的“双顺差”。
自1994年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中国除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资本项目出现63.21亿元的小幅逆差外,其它年份均保持着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且顺差的规模逐年扩大(见表4-1-1和图4-1-1)。2006年4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中显示,2005年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总额为2238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的25%,比2001年增长3.3倍,比1994年增长4.6倍。其中,经常项目顺差1608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134%,而货物贸易顺差就为1342亿美元,增长12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30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的主要原因就是外资的大量流入,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D)发布的《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跨国公司与研发国际化》指出,2004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回升为6480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2%,扭转了连续三年下滑的颓势。其中,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40%,达2330亿美元,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量的36%,是1997年以来的最好水平。流入发达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下降14%,为3800亿美元。中国在2004年以610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额,继续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最大外资流入国,在全球范围内仅次于美国(960亿美元)和英国(780亿美元)。2005年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虽然比2004年下降43%,但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791亿美元,较2004年继续增长了44%。伴随着“双顺差”而来的是中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和巨额积累,从1993年末到2005年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从212亿美元增加到8189亿美元,增加了7977亿美元,年均几何增长率近40%,大有赶超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储备国之势;预计,2006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仍将保持较大顺差,直接投资项目下保持较大的净流入,资本和金融项目将维持一定的顺差,国家外汇储备保持增长。受本外币负利差以及我国有序拓宽资本流出渠道的影响,对外金融投资规模可能进一步增加,预计资本和金融项目将维持一定的顺差。
在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的影响下,近年来,作为调整外部均衡主要经济杠杆的人民币汇率面临着愈来愈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导致外资的进一步流入,国际收支顺差随之扩大,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强。可见,中国存在严重的长期性的外部失衡是无可非议的。
(2)内部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
与严重的外部失衡相对照的是,内部平衡则显得比较复杂和隐蔽。从宏观总量数据表面上看,中国长期性的严重外部失衡似乎并未对内部均衡形成较大的冲击。自1994年汇制改革以来,中国国内经济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组合,年均GDP增长率达到9%的较高水平,期间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时GDP增长率也在7%以上;同时,1994年以来中国物价水平稳步下降,1997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每年的增长率更是保持在3%的低水平以内;至于就业状况,我国公开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不适宜作为内部均衡的衡量指标。可见,除了在1998-1999年以及2002年中国经济具有轻微的通货紧缩倾向外,至少在数据表面上看中国国内经济运行接近于理想的均衡状态的。
尽管以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等标准衡量中国经济处于理想的均衡状态,但从深层角度分析,中国经济运行已经出现严重的内部失衡,而且目前我国国内经济失衡的主要是结构性失衡,一方面生产能力过剩,内需不足,另一方面存在结构性的局部过热。具体深层次衡量指标表现为消费率偏低且逐年递减,储蓄率和投资率出现双高,但投资率均小于储蓄率等特点。
中经网教育版http://newibe.cei.gov.cn之“经济数据”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 http://www.safe.gov.cn之“统计数据与报告”—— 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
注释:
投资率或资本形成率,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消费率: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根据我国支出法核算GDP,GDP=最终消费(居民+政府)+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从国民收入的用途上看,GDP=最终消费(居民+政府)+总储蓄(居民+企业+政府)。又根据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总储蓄=总投资(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储蓄率=投资率(资本形成率)+净出口/GDP。
①内部经济均衡的深层次衡量指标
低消费率。近年来我国国内市场潜力很大,但消费率偏低且不断下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持续走低。1978-1990年,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一直稳定在62%以上,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开始低走,从1991年的61.8%下降到了2005年的52.1%。二是居民消费率也呈下降态势。1978年-1990年,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一直稳定在50%上下,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居民消费率也呈下降态势,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了2005年的38.2%。第三,即便是横向比,我国的消费率较发达国家也低20个百分点左右,较许多发展中国家低10个百分点左右。
高储蓄率。消费不足和储蓄过度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中国的消费率不断下降的同时,中国的总储蓄率在连年攀升。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总储蓄率平均为37%,90年代以来,除了1999年和2000年外,每年总储蓄率都在40%以上,2004年达到47.1%,2005年接近50%,创历史最高水平,也远高于被公认储蓄率较高的日本和韩国(30%左右)。导致中国储蓄率过高的根源主要来自于居民储蓄、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三个方面:其一,从居民储蓄来看,居民的高储蓄主要是由于转轨带来的人们对未来感到不确定而增加的预防性储蓄。虽然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国民收入有了较大的增长,但体制转轨所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而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尚且不健全,居民们对未来的就业和收入以及在退休、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支出缺乏安全保障感,因此不得不增强防患风险的意识,被迫加大储蓄。其二,从企业储蓄来看,近年来,国有企业利润大幅增长,2005年达9047亿元,比上年增长25%,但由于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利润分配机制尚未理顺,国有企业很少向国有股东分红派息,一定程度上导致国有企业储蓄增加;而民营企业由于从正规金融体系融资有一定的难度,企业往往依赖保留收益用于日常经营和扩大投资,储蓄增长也很快。其三,从政府储蓄来看,近年来,由于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显著增加,但教育、公共卫生、行政等消费性财政支出比例较低,使得政府储蓄在总储蓄中的比重增长较快。另外,我国储蓄率过高还与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和贸易条件持续恶化密切相关。
高投资率。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的投资率再次在高位上攀升,并居高不下。与自身的历史相比较,在过去28年中,中国的投资率平均维持在40%左右,2005年我国的投资率已达到46%,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年份之一。与其它国家相比较,我国的投资率比世界平均水平(20-30%左右)高近一倍,是世界上投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我国目前的投资率比一些国家历史上处于类似发展阶段时还要高一些,如日本在经济起飞阶段的投资率大体在30%-35%之间,韩国基本在37%以内。形成我国高投资率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金融市场不发达,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不能真实反映资金成本,从而刺激了企业的投资需求。
②内部经济失衡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衡
生产能力过剩,内需不足。尽管1990以来,我国的储蓄率和投资率表现为双高,无论与本国历史平均相比还是与其它主要国家相比均处于高位,但除了1993年以外,所有年份的投资率都小于储蓄率。这种状况意味着“高投资”尚未高到可以吸收更高的储蓄的地步,从根本上说,还是消费率过低问题。对一个国家来说,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于大国来说,一般不会过于依赖出口来拉动经济。但是对于中国而言,三驾马车的头马动力不足,消费在中国GDP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之势,投资率虽逐年攀升,却一直没能越过更高的储蓄率,所以生产能力过剩、内需不足是我国内部经济面临的严重失衡问题,也是导致外部经济失衡的主要根源。
数据来源:
中国统计年鉴2005、中国经济统计数据库——综合年度数据。
说明: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s Price Index,简称CPI)是反映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一组代表性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统计指标。国际上通常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程度的重要指标。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roducer’s Price Index for Manufactured Products,简称PPI)是反映工业生产价格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统计指标,是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和经济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