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史
48936000000059

第59章 兴起新疆文化发展繁荣的新高潮(3)

吴登云,一位已经退休的原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他兢兢业业在西部边陲的高原上救死扶伤38年,视柯尔克孜牧民如亲友、如手足,前后30次为病人无偿献血,累计献血7000毫升;还割自己身上的皮,为烧伤病人植皮。被柯尔克孜牧民亲切地称作“白衣圣人”。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区模范共产党员、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并获得“白求恩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8年9月,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作出向吴登云学习的决定,1999年6月,卫生部号召全国医疗卫生系统广大卫生工作者向吴登云学习。200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之际,中共中央表彰了一批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党务工作者,吴登云荣登优秀共产党员榜首。

(二)科技队伍发展壮大,拥现一批学科领军人物

截至2007年底,新疆企事业单位主要专业技术人员达到411590人,是1949年560人的734.98倍;是1955年11981人的34.35倍;是1978年85063人的4.84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0680人,占12.31%;农林牧业技术人员33859人,占8.22%;卫生技术人员69101人,占16.79%;科研人员2453人,占0.6%;教学人员255497人,占62.08%。

自从1976年3月着名农学家涂治逝世后,在长达22年的时间里,新疆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直至1999年才实现了零的突破,目前,新疆已有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们是:

吴明珠,女,汉族,1930年1月生于湖北省汉口市,中共党员,新疆农科院研究员,中国园艺学会常务理事。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果蔬专业,1955年来新疆。曾任吐鲁番地区科委副主任、行署副专员。新疆甜瓜、西瓜育种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育出甜瓜、西瓜品种23个。在甜瓜方面,最早开始新疆甜瓜品种资源的收集整理,挽救了一批濒临绝迹的资源;在国内率先采用远生态、远地域、多亲复合杂交、回交及辐射等育种技术;创造了甜瓜一年三季高速育种法;在世界首先转育成功单性花率100%的脆肉型优质自交系。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合着专着2部,发表论文20多篇。1998年8月,自治区科委党组号召全区科技工作者向吴明珠学习。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守仁,男,汉族,1934年5月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中共党员,新疆农垦科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1955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畜牧系,同年来新疆。

历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总畜牧师、新疆农垦科学院院长。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的主要培育者之一。创立了“血亲级进育种法”,育成“军垦细毛羊”等5个新品系;提出了一整套符合我国绵羊育种、改良的品系繁育方法和理论,创建了三级育种工程体系,填补多项国家空白,是本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学术带头人,为我国绵羊育种、细毛羊规模化生产等作出突出贡献。指导完成省部级课题20多项,两次主持并实施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主持“北羊南移工程”。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8项。有专着4部,发表论文40余篇。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康玉柱,男,汉族,1936年3月生于辽宁省北镇县,中共党员,西北石油地质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1960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普查系,1977年来新疆工作。1979年在新选塔里木探区中,提出向塔北沙雅隆起转移战略;1980年率先提出雅克拉构造上打沙参二井并获高产油气流,实现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首次重大突破,在“七五”塔北勘探连获“突破”“八五”塔西南勘探实现两个导向性重大突破和探明超亿吨级塔河大油田等成就中起主导作用;建立我国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并丰富了地质力学找油等理论。

1993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并记一等功1次。撰写论文11篇,专着13部,以及25份区调普查报告、工程设计。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小东,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0多年来致力于新疆建筑创作实践,是新疆地域建筑和理论研究方面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在形成民族地域建筑风格和发展地域建筑理论方面取得显着成就。他主持设计了新疆国际大巴扎、新疆博物馆、新疆地质矿产博物馆等重要工程。在他的建筑设计中,将伊斯兰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实现了完美的结合,其主要作品成为新疆标志性建筑和文化旅游商业中心。王小东曾获国际建筑师协会罗伯特·马修奖、梁思成建筑奖(中国建筑师最高荣誉奖),多次获省部级优秀设计奖,出版了《伊斯兰建筑史图典》《西部建筑行脚》等专着,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们是新疆科技战线真正的领军人物。

(三)科技实力不断增强

截至2007年底,新疆有县以上自然科学技术领域和科技信息研究机构99个,高等学校有研究发展机构47个,大中型工业企业有科技机构71个。

全区生产力促进中心达到22家,其中国家示范生产力中心5家,自治区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2家。有3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众和股份公司被授予首批国家创新企业称号。全区有国家级乌鲁木齐高新技术开发区,自治区级昌吉、石河子高新技术开发区,米东区、奎屯、库尔勒高新技术工业园。全区有民营科技企业1123家,据对其中801家的统计,从业人员5.45万人,全年总收入404.08亿元,其中技术性收入17.38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63.19亿元,缴税12.41亿元,创汇1.86亿美元。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63家,高新技术产品201项。据不完全统计,全区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5.2万人,当年突现销售收入315.72亿元,缴税12.03亿元、创汇7.67亿美元。

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变压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的核心骨干企业,中国最大的变压器、电线电缆、高压电子铝箔新材料、太阳能核心控制部件研发、制造和出口企业,其中变压器生产能力已跻身世界前三位,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研究工作站,具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经营权和国家外援项目建设资质的企业集团。公司分别在新疆、陕西、四川、湖南、天津、山东和辽宁等地建有九个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形成了“西北-西南-华南-华东-华北-东北”遥相呼应的产业制造格局,及“输变电、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产业互为依托、互为支撑的产业链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专利技术及国内外专有技术400余项,2007年公司产销超过100亿元,同比增长47%。2007年12月,商务部、科技部授予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牌匾。2008年1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由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750kV交流输变电关键技术研究、设备研制及工程应用”科技成果项目荣获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我国输变电技术科技创新成果的一项重大突破,打破了国际上少数几家企业垄断制造的局面,为我国特高压电力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标志着我国电工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特变电工”先后承担了我国“十五”“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掌握了一大批代表世界输变电设备最高水平的1000kV特高压交流变压器和电抗器、750kV变压器和电抗器、750kV-1000kV扩径导线、百万千瓦发电机主变压器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我国的三峡工程、西电东送、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kV高压示范工程等国家重大项目工程提供了国产首台(套)产品技术和服务。2008年10月12日,在深圳举行的第十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国家发改委将一块特高压变电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牌匾,授予了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和沈变研究所。这是国家对特变电工自主创新能力的充分信任和肯定,也是特变电工成为中国变压器行业自主创新主导企业的重要标志。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研制出国产化率达94%的“600kV风力发电机组”,并具备年产200台大型风电机组的能力,填补了国内空白。该项目获“九五”科技攻关计划优秀科技成果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由金风科技和新疆大学组建的“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科技部验收,并被评为优秀,成为2008年全国4个优秀中心之一。

科技经费不断增长。直至20世纪80年代,在新疆的统计资料中没有科技经费这一项,从1991年开始,才有“科技经费筹集总额”的统计数字。

1991年,科技经费筹集总额3.03亿元,其中政府资金9912万元,企业资金1.3亿元,银行贷款4974万元,其他资金1363万元;从3亿元突破10亿元,用了10年时间,2000年科技经费总额达到14.94亿元,其中政府资金3.82亿元,企业资金8.7亿元,银行贷款8442万元;从10亿突破20亿元,用了4年时间,2004年科技经费总额达到26.84亿元,其中政府资金5.22亿元,企业资金19.06亿元,银行贷款8400万元;从20亿突破30亿,用了2年时间,2006年科技经费总额达到33.86亿元,其中政府资金6.05亿元,企业资金23.10亿元,银行贷款1.38亿元;2007年科技经费总额为36.29亿元,其中政府资金8.74亿元,一年增加了2.7亿元,企业资金22.96亿元,银行贷款1.59亿元。

国内、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拓宽。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同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新疆自1986年起参加中日JICA渠道的科技合作,实施了中日合作“乌鲁木齐地下水开发调查”“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资源开发合作基础调查”“利用草炭进行荒漠地绿化技术合作”项目,获得日方资金13亿日元。通过派遣研修生、青年招聘、友好交流等形式,陆续派遣80余人赴日本学习,学习领域涉及工业、农业、能源、环保、医疗、计算机应用、科技管理、市政建设等。日本专家学者11人和日本青年海外协力队员5人先后应邀来新疆工作。当前正在实施的“新疆天然草场保护和牧民定居示范工程”,项目进展顺利。

同中亚科技合作,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苏联解体未形成很大影响。以研讨和协商阿尔泰区域开发为契机,开拓了中国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的科技合作,截至2008年,中、俄、哈、蒙阿尔泰区域国际协调委员会已开过7次工作会议,在20多个领域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计划把阿尔泰区域建成世界着名的生态旅游区和有机农业产业带。着力推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科技合作,仅2008年,就围绕能源、矿产资源、气候变化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重大项目5个、政府间项目10个,其中大多数都是同中亚和俄罗斯的合作项目。承担的国家科技援外项目“吉尔吉斯斯坦生态环境保护与自然环境管理”和“塔吉克斯坦工程节水示范及农水规划”全面实施。

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同加拿大合作实施“塔里木盆地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与新西兰合作实施“喀纳斯湖地区合作开发及示范建设”项目。接受澳大利亚政府资助644万澳元,建成“中澳绵羊育种中心”;引进澳大利亚一家公司风险勘查资金2900万美元和技术,合作实施“新疆伊犁吐拉苏盆地金矿风险勘查”项目。引进丹麦、德国资金、设备与技术,在达坂城先后建成两个风电场。太阳能利用获得荷兰、法国的资助。与设在墨西哥的被誉为“绿色革命摇篮”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签署了在乌鲁木齐共建CIMMYT新疆小麦试验站协议。与亚美尼亚共同组建“中国新疆-亚美尼亚生物工程研发中心”,引进外国专家4批8人次,解决了合成非蛋白质氨基酸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