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独立电影导演访谈
49202300000008

第8章 张跃东:电影仿若一个舞台

之前你在李红旗的《好多大米》里出任男主角,是你第一次在电影里出镜吗?

是的。之前演过一些朋友的话剧,电影是第一次出镜。李红旗对表演的要求不是那种正儿八经的,就是自然而然吧。如果他觉得某些地方不对,那就重新再演一次。

《好多大米》对你有没有一些影响和触动?

我一开始对李红旗了解不多,没读过他的小说、诗歌,所以一开始对他的想法也不是很了解。很多时候也不清楚他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故事,为什么要用那种方式拍摄。这些东西都给我一种启发,触动我的思考。

《下午狗叫》是你的第一部长片,影片的资金是怎么到位的?

影片资金是断断续续注入的,因为拍摄周期比较长,经历过几个季节。影片的三个段落是分别在三个时段、三个城市来拍摄的,每一个段落都只花了一个星期。影片资金是一家公司投资的,大约不到十五万元。

影片是用什么设备完成的,后期经历了哪些?

租用的数字Betacam,之前的Betacam租金是1500元到2000元一天,后来受到高清的冲击就降到500元一天,租用时间长还能更加便宜一些。

后期的声音是由录音师宋雨喆在家慢慢做的。色彩处理过,但不是很成功。所有的音乐都是小河帮忙做的,他还在里面出演“西瓜和农夫”段落里的农夫。

《下午狗叫》是一部很难定位的影片,超现实主义、荒诞、后现代等标签都不贴切,当然也不一定非要有一个标签和说明。但我觉得影片里还是有很多布努艾尔和超现实主义的影子,比如梦境和梦中梦的似是而非的片段。

布努艾尔、超现实主义和其他什么的都有。因为我本身是一个比较“乱”的人,性格有点松散,特别不愿意给自己定位,不愿意把一些东西明确化,也找不到明确的必要性。我要是把一个东西做得很坚决就会怀疑“坚决”的意义。

在影片中很难贴上一个标签、一个定位,这也是很自然的。影片的表现手法其实是很单纯的,观众如果在影片中能看到更多的复杂、深层次的东西,那是另外一码事,和我一开始的创作意图没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不管观众怎么去解读它,都是好的,我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要求观众一定要怎样怎样去评价。

影片是建立在超现实主义基础之上来展开、描述事物的状态和人的形态。

现实和超现实,我有一个自己的理解。比如有时候会觉得“现实”的生活太荒诞了,超现实了,你打破头都无法想象。在现实里面就包含了超现实,无法区分。超现实的感受一定是来源于对现实的观察。

《下午狗叫》和《好多大米》似乎有某种相似的地方。

李红旗的《好多大米》比我的影片要更明确、更坚决一些,对我们的这个现实的反馈也更有力。看起来有貌似的地方,其实是朝着两个方向走。

你涉足过话剧,在这部影片当中好像也考虑到了话剧的因素,电影被分成“三幕”。

我崇拜舞台感。荒诞派戏剧对我的影响和启发特别大。把一些事情搬到舞台上去表演,本身我觉得是一个很勇敢的行为。我的这部影片也具有很强的舞台感,镜头与镜头之间,场景与场景之间包括讲故事的方式就仿佛是舞台的一幕一幕。舞台的形象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你是否有意和电影保持一点警惕的距离,或者有意拓展一下电影的表现形式?

一开始的想法比较简单,就是希望做一部电影搁在市面上能被别人挑选带回家,观看完之后还能记住就很开心了。至于是不是要反对传统的电影叙事,这些都不是刻意为之的。

影片的一些主创和演员是否能理解你所要表现的意图?

当然理解。剧本主要是于小韦在写,在剧本过程中我们就会反复讨论,中间包括韩东、小河都会参与进来。到了拍摄的时候大家都很清楚该怎么做,不存在沟通和理解的障碍。不需要任何要求和任何解释,拍摄过程中很轻松,很快乐,效率很高。

你曾经说过,《下午狗叫》整体上像一个游戏,拒绝在影片里对深刻的故事性进行交媾或者批判。

我是个不喜欢严肃的人。严肃地思考人生、哲学问题那是个人必须要的过程,是个人的事情。但是在影片里我反对把个人的严肃带进来。大家在一起应该是一个游戏的状态,你不能强迫我认同你,我也不必要修正你的想法。

影片获得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大奖对你有怎样的影响?

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肯定,内心受到很大的鼓励、鼓舞。

第六代之后的导演,他们的第一部作品很多都是自己掏钱完成的,电影本身是一个工业化的流水线,现在好像已经变成了单打独斗。

现在没有办法去考虑那么多。那么多年轻导演生活不容易还那么有激情去拍片我觉得非常好。这两年我也看了不少中国独立电影,数量之众,质量之高,令我激动。那么多鲜活的作品出来,已经不是工业化流水线能制造出来的。

我想,如果不是DV的出现和普及,很多导演到现在也没有机会拍他们自己想拍的电影。有了低价格的设备,电影变得相对容易实现。

不一定。是大家的想法到了一定的程度集体爆发出来的。在还没有DV出现的时候不也有家用录像带,也有作品出来?DV不是起决定性因素的作用,它只是个载体。

《下午狗叫》国内外的发行状况怎样呢?

目前还没有发行。

你最喜欢的导演是谁?

贾木许、布努艾尔、法斯宾德、赫尔措格等等。

你认为目前中国独立电影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很多独立电影的放映都是免费的,影片免费,主办方也贴钱。但这是当今的独立电影的现实,有更多的人能看见就已经很不错了。在中国喜欢艺术片的观众不是很多,即使在电影院里上映,观众也是寥寥无几。不能埋怨广电总局只给他们看垃圾电影。艺术电影说到底还是一个小众的选择,艺术电影的商业性也只能在小众里产生。目前来谈独立电影的商业性还为时尚早,需要有一大批人去做,去稳定和发展那个小众,再就是需要有人去做推广、发行、放映等等。

赵晔

1979年1月23日生于北京,成长于深圳。1999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200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系。

作品年表

2003:《采薇》(动画短片)

2006:《马乌甲》

2007年第4届CIFF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大奖

2008年中国新电影论坛最具潜质新导演奖

入围第31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单元

入围第26届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单元

入围2007年韩国首尔数字电影节

2008:《扎赉诺尔》

2008年第13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单元国际影评人协会奖

入围2008年加拿大温哥华国际电影节

入围2009年第38届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

入围2009年香港国际电影节

入围2009年爱丁堡国际电影节

《马乌甲》(2006年)

影片档案

片名:马乌甲

英文片名:Ma Wujia

制片:李彦华

编剧、导演:赵晔

摄影:张乙

美术:陈厚醛

剪辑:赵晔

录音:刘杨

音乐:杜凯

电影介绍

马乌甲在爱的牢笼中长大,他爱妈妈,也爱弟弟马乌丁。所以,他不介意不断地给有病的阿丁输血,不介意手指也移植给阿丁,不介意妈妈的无理需求,也不介意自己经常晕倒。但他喜欢参加运动会,喜欢亲近一个女同学,可是失血的身体却制止他做喜欢的事。他开始反抗。

本片改编自王松戏剧化的小说《血凝》,但初拍长片的赵晔却以贴近马乌甲心理的低压手法、坚决的写实笔触,将戏剧化减至最低,直指丑陋人心,经营生活细节,中远以及长镜头的运用,拍出强大的电影张力。2007年获得第4届CIFF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大奖,获奖理由为:以富有灵性的精确叙述,处理了人性及文化中的晦涩层面,实现了想象力的飞跃,令人感到意外。

《扎赉诺尔》(2008年)

影片档案

片名:扎赉诺尔

英文片名:JALAINUR

出品人:崔红

制片人:赵晔

编剧、导演、剪辑:赵晔

主演:刘远生、李治中

摄影:张乙

美术:陈厚醛、甄宏戈

作曲:林朝阳

录音:陈汀

时长:92分钟

出品公司:天琳影视文化(北京)有限公司

投资公司:天琳影视文化(北京)有限公司

电影介绍

朱老头是扎赉诺尔露天煤矿的蒸汽火车司机,他的徒弟李治中是信号员。他们一起工作了多年,形影不离,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上。朱老头在矿上工作了30年,已经面临退休了。

一天,李治中发现开火车的司机不是朱老头,原来朱老头决定提前离开煤矿,去找在中俄边境工作和生活的女儿和女婿。

李治中也上了路,开始跟随朱老头。朱老头几番劝说李治中回去,但在情感上他不肯定是否真的要赶走李治中。李治中一路跟随着朱老头,在朱老头的女儿、女婿出现的那一刻,李治中决定离开了。

李治中一路在中俄边境溜达着,那天他没有赶上回程的火车。

赵晔出生在北方又生活在南方,最早学习动画,却拍起了独立电影。他拍摄的独立电影都是在边远地区取景,似乎远离城市,又无限接近人物内心。他的影片都有一种现实主义的诗意在里面娓娓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