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大学生艺术素养
49221200000002

第2章 绪论(1)

第一节 艺术素养

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坚持以育人为本的宗旨和艺术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它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培养艺术专门人才或限于少数艺术特长生的教育,而是普及的、平等的、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素质教育。

作为课程,《大学生艺术素养》是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专业)学生限定性选修的公共艺术课程。与其他公共课程一样,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完善其品格,丰富其感情,开拓其思路,增长其才干,是本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

具有某种素养,是指具有某种价值观,并在价值观的作用下,遵循相应的规范,运用所掌握的相关符号系统的能力,从而形成的一种稳定性习惯和生活方式。一个有素养的人,在做出个人决策、参与公众事务或从事相关工作中,能够运用并遵循多元尺度,即科学的尺度、艺术的尺度和人文的尺度。科学的尺度归根结底是真,艺术的尺度归根结底是美,人文的尺度归根结底是善。

在个体身上,各种素养往往以一个整体表现出来,为了便于研究和理解,人们把它分为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即人的精神世界的三大支柱。科学求真,揭示事物的真相和原理,强调客观规律,给人以理性和理智;艺术求美,诠释美的规律和境界,为人们提供美的享受,增强人们的爱美、审美之心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给人以感性和激情;人文求善,主张抑恶扬善,倡扬生命关怀,仁爱之心,既具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给人以感悟。科学、艺术和人文在人的精神世界里原本就是融为一体的,而且真中有美有善,善中也有真有美,同理,美中亦存真存善。换言之,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里,既不能没有科学和艺术,也不能没有人文。高等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弘扬科学、艺术、人文,求真、求美、求善的精神。所以,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就是从科学、艺术、人文的融合走向追求真、善、美的人文实践,培养具有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型人才。

艺术素养,是指一个人基于艺术的认知及规则而建立的稳定性审美力和价值观。即一个人应具备的与生活、情感、文化、科学建立广泛联系的艺术感悟力、艺术观察力、艺术想象力、艺术创造力和高雅的审美品位,且能够不需要外部作用或他人提醒,就会自觉自愿地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迁移或体现。艺术素养是生命的一部分,并与人生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相互交融。显然,这里言及的艺术素养非艺术家所必需的艺术素养,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建设者应具备的艺术素养。

这一素养至少包括三个层面:艺术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以艺术认知和艺术基本规则的建立为主;基于教育对象和课程性质而建构的课程内容体系,并以艺术思维和审美能力的获得为主;透过艺术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创新能力,并能自觉体现和迁移。

一、艺术素养的学习目的与意义

大学生是接受大学教育的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拥有新思想、新思维、新技术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社会群体。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由未完全成熟向完全成熟过渡的发展阶段,也是各种心理矛盾最普遍、最突出或难以把握的时期,是一生中情绪情感不稳定、易冲动的时期。实事求是地讲,当代大学生在自我意识、思维能力、情感和意志等方面有成熟的一面,也有主观、幼稚、片面和不成熟的一面。其成熟的一面为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人格发展,以及学校教育提供了发展提高的基础;未完全成熟的一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人格发展,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高等教育就是要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特点及其客观规律出发,实施有效的教育,进而引导和推进大学生的成熟与发展,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

众所周知,艺术与艺术活动是愉悦的、个性鲜明的、创造性较高的精神活动,艺术教育及其过程对于疏导人的情感,保持心理平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以艺术品为媒介的艺术普及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能够达到情感净化和人格塑造的目的,能够加速大学生的成熟与发展,更是大学生艺术素养得以丰富和提高的主渠道,它为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艺术创作与鉴赏过程,能够使人充分体验艺术品所蕴藏的美和丰富的情感,这一审美过程需要个体的再创造,这种创造力与一般逻辑思维的创造力不同,它是综合的,偏重于感性的、往往在瞬间发生的批判性创造力,是一种灵感和顿悟,一种诗化的哲思,是特殊的、在生动的知觉形象中把握和认识世界的方式。所以,艺术素养对大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情感态度的养成,发散思维和创美冲动的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的确立,高雅审美品位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推进功能。

(一)从《零点项目》的启示谈学习目的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艺术课程也不例外。学习艺术课程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泛泛的艺术知识,而是要切实提高艺术素养,这才是艺术教育最具魅力的价值体现。因此,必须将艺术素养的学习置于一个更为宏观的背景来审视。为了更好地理解课程学习的目的,我们可以通过对著名的《零点项目》的回顾与认识,来直观地、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艺术素养对一个人、一代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意义之所在。

1957年11月,前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创了人类向星际发展的先河,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震惊整个美国朝野,国民反应强烈。为此,美国教育界率先对学校教育进行了认真而深刻地反思,他们认为,美国的学校教育在强调科学教育的同时,忽视了艺术教育,两种教育无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认知的合力。也就是说,这种先进的科学教育和落后的艺术教育的落差,在客观上造成了美国与前苏联科学技术人员在思维方式和艺术素质方面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美国空间技术落后于前苏联。基于这一认识,经过10年的讨论,美国决定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建立《零点项目》。该项目由美国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尼尔森·古德曼主持。该项目之所以用“零”命名,是因为当时的美国人普遍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此表示对艺术教育认识的空白,并以“零”为起点,来唤起国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坚定艺术教育的决心,为国家培养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零点项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学校艺术教育,以及如何开发人脑的形象思维问题。目的是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地位,明确艺术教育的作用,重新确定学校教育模式和发展方向,以此弥补和平衡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间的差距。在该研究持续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参与研究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教育家最多时超过百人,他们先后在一百多所学校做实验,有的甚至从幼儿园开始,连续进行二十余年的跟踪对比研究。该研究出版了几十本专著,发表了上千篇论文,其重要研究成果之一,就是H.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的智力有多种类型,包括语言智能(学习和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数理—逻辑智能(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空间智能(三维空间的思维能力,知觉距离、判定方向的能力)、音乐智能(敏锐地感知音调、旋律、节奏和音色等的能力,欣赏、表达能力)、身体—运动智能(支配肢体或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人际交往智能(与人交往、理解他人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自我认识智能(建构正确自我知觉的能力,并善于规划和引导人生)、自然观察者智能(洞察自然或人造系统的能力,对物体进行辨别和分类的能力)。依其观点,每个人所有的智能类型都有一定的表现,只是程度有所差异而已。不同智能的发挥与运用,可以完成不同的工作内容,解决不同的问题,并且在不同的领域得以发展。其著作《智能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出版后,多元智能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美国的课堂教学中。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基础上,加德纳教授进一步提出了他对教育的一些看法,他认为:倘若各学科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呈现,并且以不同的方式来评量,则具备不同能力或潜质的各类学生(或整个社会全体),都会有更佳的表现。在《零点项目》及其研究成果的推动下,美国不仅加强了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力度,而且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多所大学推行艺术素养教育。目前,美国有70%的高等学校设立了艺术学或音乐学系,甚至是艺术学院或音乐学院。

尤为重要的是,《零点项目》的研究成果对美国国会和教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会在1994年3月通过了克林顿政府提出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制定了《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将艺术与数学、历史、语言、自然科学并列为基础教育核心学科,这相当于我国中学的主科或大学的必修课程,这在美国教育史上是第一次。

参与这一研究的专家们普遍认为,艺术的学习确实需要灵感以及对美的感悟能力,遵循美学规律。也正是如此,艺术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在人才培养和人类智力开发方面具有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要将艺术学科作为重要的能力和手段来学习;情感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与科学一样,同样需要用脑思考,需要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艺术学习及其过程属思维范畴,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培养对学校教育同等重要,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很多共同之处,可以互相弥补、互相促进,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而且没有艺术教育,科学教育的效能就不能得以最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一种基于素养提高的全新的艺术教育观念和学习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从教育的层面而言,在尊重学生的艺术爱好,给予学生自主选择、交流合作的基础上,精心选择经典的、具有启发迁移作用的艺术范例,并通过对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事件等具有明确主题目标的艺术本体内容的体验与分析,以达到提升学生艺术素养的目的。

就学习目的而言,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拓宽艺术视野,扩大艺术语汇,普及艺术基本知识,多层次、多渠道地全情投入艺术感受与体验,积累审美经验。

第二,健全与完善审美心理结构,开发多元智能,激发创造思维,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第三,全面提高艺术修养,加强相关学科间的联系,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弘扬人文精神,完善人格品质。

(二)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看艺术素养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2005年,温家宝总理去看望科学家钱学森。其间他们谈到科研创新的问题,钱学森说:“你说的我都很赞成,但有一点,我们的大学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接着他说:“应该让学科学的学点艺术,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应该有艺术素养。”也就是说,大学教育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为大学生,艺术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今后的发展。因此,提高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在现代社会应当成为一种必须,一种习惯。

在科学和文化迅猛发展的今天,艺术与科学的确是不同性质的两大学科体系。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始阶段,处于萌芽状态的科学与艺术是交织在一起的,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科学与艺术仍然相互胶着,同属哲学体系。如果说现代科学源于16世纪,那么,当时的许多艺术家就是伟大的科学先驱。

伴随社会的发展进步,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不同类型知识经验的存在价值、功用、意义及其所要解决的问题(诠释的对象)逐步明晰并具体化。随之,学科体系、门类、研究领域越来越系统,越来越明确,科学与艺术就此分道扬镳,并形成了各自的学科特质。简单地说,科学的本质是认识世界,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艺术的本质在于揭示人类情感世界的奥秘。前者讲逻辑,求真,注重客观的精确性,排除多义性;后者讲形象,求美,关注审美性,接受多义性。

从学科发展和知识掌握的视角来看,学科划分越细、研究越前沿或越强调学科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应用,那么学科的目的性和学科间的融合性也就愈强。就科学与艺术而言,许多知名科学家和艺术家有过精辟的论述,其主要观点可以归纳如下:李政道先生说,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他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他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杨振宁先生认为,艺术与科学的灵魂同是创新,二者的共性在于其本源是一致的,即自然,自然孕育了人类,发展了人类的智慧,丰富了人类的情感,所以二者均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源于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同时,两者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追求真理的普遍性;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认为,科学与艺术的目的是相同的,方法也是相通的。科学与艺术学同属哲学范畴的不同侧面,都是抽象的精神,是非物质的。

概览科学与艺术的过去、现在以及对二者未来的展望,科学与艺术虽分属两个庞大的学科体系,每个体系又有诸多分支学科,伴随各自分支学科的增加,以及增加的速度越快,二者的联系与结合就越紧密,就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艺术领域中的新媒体艺术、环境艺术、装置艺术和摄影艺术等就与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密不可分。正如法国作家福楼拜所言:“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山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汇合。”[转引自戴吾三:《艺术与科学关系的形象比喻诠释》,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论文集。]由此可见,二者就是一种自然而然融合的关系。其结合与互融既顺应学科发展的需要,也符合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更有利于科学、艺术以及整个人类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许多卓有成就的学者、艺术家、科学家其突出特点不全在智商,还有高品质的形象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情商,他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都怀有某种审美情感,这大都与他们青少年时代接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或所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有关。爱因斯坦对音乐情有独钟,他喜欢巴赫、海顿和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他认为,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或数学公式组成。作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在谈及音乐与其研究工作的关系时曾说:我的每一项科学成就几乎都是受音乐的启发而做出的。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是个多才多艺的科学家。他的散文、旧体诗写得非常好,即便是专业性很强的地质学论文,他也能写得“有声有色”。他在音乐特别是小提琴方面的造诣相当深厚。由中国人创作的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就是他在巴黎留学时所作,从而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一位著名科学家的名字。

在众人眼中,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列昂纳多·达·芬奇是著名画家。岂不知他还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在诸多领域多有建树的科学家。他一面倾情于艺术创作和绘画理论研究,着力解决用线条去表现形体、用解剖知识诠释人物造型等各种问题;一面潜心于自然科学的研究,为了塑造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他广泛地研究与绘画有关的光学、数学、生物学等多门学科,同时在医学、建筑、军事和物理等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艺术实践和科学探究精神对后人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他的祖国意大利而言,他不仅仅是画家、科学家,更是国家文化的象征。古往今来,这样的大家不胜枚举。

科学和艺术作为知识形态,不断地分化和深化。但作为社会文化形态,又不断地交叉与融合,并创造出许多丰富多彩的新文化。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更加强调共处一个平台之上的、系统的知识整合、技术整合和文化整合,其整合的基础和条件就是学科间的内在联系与自然融合,从而使学科教育效能得以最大化。这种教育效能的最大化内化到人身上,并能源源不断地、稳定地输出,这便是综合素养的体现。

总之,艺术素养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以美启真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他们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内在规律;通过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可使他们完善品格,丰富感情,开拓思路,增长才干。

二、艺术素养教育的任务与作用

艺术及其活动能够充分挖掘人的感性潜能,并不断地发展着人的感知能力,从而使人的情感世界丰富化。艺术总是厌弃那些僵死的教条、陈腐的观念和让人窒息的限制,因而艺术总能够使人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创造力,在曲折不平和困难重重的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不断求索。艺术素养教育会使大学生跳出狭窄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自我满足的小圈子,努力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古往今来的全部文化纳入自己的视野,拓展情感体验和学习范围,使其全部生活充满青春活力。

(一)艺术素养教育的具体任务

根据《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第四条: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优秀的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通过开设艺术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艺术素养教育的具体任务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激发并保持大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种重要的内部因素。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会主动愉快地接受它、研究它。而且,兴趣一旦产生就像催化剂一样,能不断地促使人去实践、去探索。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欲望。”所以,艺术教育应从兴趣入手来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愉悦的、美的氛围中,对艺术的内容、形式和规律有一个客观认识,感受形式美的不同形态,感知内容美的多元意味,并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发展,形成初步的审美能力,从而建构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对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激发并保持对艺术的兴趣,是艺术素养教育的首要任务。

为进一步提高兴趣效能,大学生应结合专业学习,根据自身的艺术兴趣和艺术感受力、表现力,促进自我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发展,进而培养和储备一定的艺术迁移能力,以保持兴趣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对此,有史为鉴,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非常重视学校艺术教育,其目的并非造就艺术家,而是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性得以广泛迁移。今天看来,其初衷和艺术教育的成效,在方方面面充分显现出来,这些国家工业设计的发达及制造业的繁荣无不与此相关。给我们的启示是,艺术内涵的广泛性能够促进学生兴趣中心的形成,能够提供给学生需要的美感训练、智力训练和程序性操作训练,由此所形成的艺术素养会弥散性地迁移到诸方面,为学生未来的厚积薄发做了本质性铺垫,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发展空间。

2.培养大学生对艺术的形式化和符号化的识别能力

美国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尼尔逊·古德曼认为:艺术是一种具有某些稳定不变的性质的符号。艺术实践和艺术品确是如此,创作者会将自己的客观世界(表象、反映)和主观世界(情感、体验)用各种艺术符号(音响、色彩、线条、光影、语言文字和程式化的肢体动作等等)构成一个自然界所没有的形式化的观念世界。换言之,艺术家是用自己掌握的符号系统来诠释思想认识和情感世界的。这些以某种形式呈现的符号之所以能够为人们所理解,在于它的构成或承载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规律性,具有在一定范围内为人们所共同接受的普遍性。“一定范围内的接受或理解”是说,人对符号构成的规律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对艺术形式和内容地理解程度有别。正是如此,“识别”和“破译”艺术的形式化和符号化的能力需要学习,其“构成”和“创造”能力必须通过教育才能获得。

艺术教育本身就包含着对艺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应用。对普通大学生而言,作为普及和提高素养的公共艺术教育,并非要求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高水准的艺术知识和技能,而是要认识并能理解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这是感知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前提,只有习得一定的艺术知识和技能,才能在整个艺术教育活动中提高认识和审美水平,广泛地参与各种类型的艺术活动,深刻理解艺术内涵,准确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从而有效实现艺术素养广泛迁移的目的。这是高等学校艺术素养教育的基本任务。

3.以艺术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艺术教育必须充分体现艺术的特性及其功能的发挥,并从美育的高度出发,全面推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是高等学校艺术素养教育的重要任务。

诸育之间虽有各自的目标和作用,但其最终目的却是同一个——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高素质的新人。而美育的基本功能就是塑造完美人格,这是由美育的自觉性、广泛性、趣味性、直观性、情感性和潜移默化等特性决定的,其表现过程是诱人—感人—动人—内化—育人。[沈建洲:《从美育特性论幼儿审美心理的建构》,载于《幼教园地》,1993年第9期。]美好事物总是客观存在的,而爱美则是人的天性,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显示了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类所具有的属性和能力。美育便是借助于这个“本质力量”,通过人类长期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美的产品和揭示出自然、社会、科学中美的规律,去影响个体的感官和心理,增强审美感受力和创造力,形成平衡和协调的心理结构,促进身心、智力和品行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美育具有认识深化、道德感化、情感净化、智力开发、张扬健美、提高修养等一系列心理调适和行为规范功能。其独到之处可以称之为完善人格之源。所以,作为美育主要手段的艺术素养所发挥的作用并不局限于艺术范畴本身,它对体育、智育和德育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在知美、爱美、求美的不自觉中,会对自身身心机能的健康发展、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等提出更高的准则和要求,因为姿态美、心灵美和健康美更具生命活力和魅力,这是所有青年大学生梦寐以求的。在爱美和求美的作用下,他们会随时随地关注自己动作的敏捷与得体、肢体的协调与灵活、姿态的优美与和谐,以及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等,对不尽如人意的行为和表现,会以所建立的美的准则自觉加以修正。对此,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以美促健。

艺术教育在促进智力和才能发展上有着独到的作用。研究证明,艺术能够促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特别是对肢体、眼、耳、脑的协调发展具有明显的提高和加速作用。这便是以美启智。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美德”之说,美德之间既有内在的渊源、又有外在的联系,道德制约着审美,审美养益着道德,并互为载体,我们很难将二者截然分开。所以,通过艺术活动来感悟社会规范、自然规律,乃至对祖国、家乡和亲人的情感,既是审美过程,也是爱和良好品德的形成过程,这一切都是在审美情感支配下的美德通感活动。这就是以美储德。

如是说,并不意味艺术教育是万能的,只是通过艺术的或美的形式来教育更易于大学生接受、内化罢了。艺术教育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任务,那就是发展和培养审美能力。

4.发展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发展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高等学校艺术素养教育的根本任务。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感知高雅艺术活动及中外优秀艺术作品中的美。艺术活动和作品集中表现了美的普遍规律,具有美的典范性,他们会从作品中发现美的形态、体验美的韵味、感知美的因果关系以及艺术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他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艺术表现的理性认识上。

二是以不同的角度和距离(时空距离特别是心理距离)感知形式美。积极调动大学生所有感觉器官,充分感知艺术形象的刚与柔、方与圆、冷与暖、大与小、上与下、静与动、快与慢、光与影、粗糙与细腻、明快与灰暗、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立与统一等,并将感知结果运用艺术语言作具体、恰当的表述。从而获得对多种艺术形象和艺术形式的感知力。

三是在艺术赏析活动中有目的地培育审美情感。通过绘画、雕塑、乐曲、歌曲、舞蹈、戏剧或影视等具有明显情感特征的艺术作品欣赏,丰富大学生的审美情感;以线条、色彩、形状、旋律、节奏、动作和组合等构成艺术形象的要素为线索,分析作品的情感基调,或艺术形象(角色)的情感变化过程,体验感受不同形式的情感表现,引起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引导大学生由艺术形象(角色)引起的原发性情感体验,转向理智调节下的、主动的、有序的情感体验(思想内涵)发展,逐渐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感。

四是发展审美创造力。首先,积累一定的审美或非审美的生活、社会经验,为想象、再造想象和创造力的发展提供现实性表象或兴发点。其次,尽可能多地提供具有广泛主题和内容的中外优秀艺术作品。选取具有一定难度、广度和自由度的艺术作品,易于激发主动思维和想象。再次,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开启心智,促进审美创造力发展。例如,同一作品多种感受、同一对象多种角度、同一命题多种表现、同一内容多种手段。以多种方式分析和内化艺术思维、形式丰富的艺术符号系统,促进审美通觉能力的发展,增强心灵独创性。

需要说明的是,审美能力的形成是基于审美心理建构而逐步发展完善的,其核心是审美感兴。[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157~162页。]审美感兴是由心与物相遇的那一刹那间不知缘起的感动,继而达到一种感性的兴奋,以至于主体在对象的感性外观上流连不已,似乎直观到一个整体,它在感性光芒的闪烁中显现出某种意蕴,兴发起主体的知觉、想象、领悟的协调运动,达到一种振奋的人格状态并伴有强烈的情感反应。审美感兴是一个心理过程,其内涵非常丰富,比审美感受、审美经验、美感更能包容和概括审美心理多方面的特点。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准备阶段。它包括审美注意和审美期待,这两种心理活动构成了审美定向系统,促使审美主体采取特别的心理定势,为即将展开感兴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是兴发阶段。它包含审美知觉、审美想象、审美领悟和审美情感等多种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心理活动,这一心理过程是审美感兴的高潮阶段。

第三阶段是延续阶段。主要含有审美回味这种心理活动,有时也会出现属于抽象思维的审美反思活动。审美回味所构成的那种特殊心理状态可以称之为审美心境。换言之,高潮的退却并不等于感兴的立即消失,它还会在一种特殊心理状态中以渐趋的方式,持续一段时间。

在这里,需要关注的是“审美感兴活动开始于审美注意”[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162页。]的重要性。对大学生而言,艺术作品的选择、内容的提供和活动方式等也直接影响其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二)艺术素养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

作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素养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艺术素养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形成与提高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积累的过程,是探索的过程。

1.有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当我们将艺术素养置于素质教育这个大教育范畴来考察时就会发现,艺术素养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有着独特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早就指出,艺术教育具有“辅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导善”的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艺术通常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展现,能够在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过程中,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沁人心田,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高尚道德情感的熏陶,强化对亲人、对人民、对祖国的责任感,以及爱憎分明的正义感,并能自觉自愿地实践道德规范;另一方面,美是艺术的最高规则,艺术品往往表现出鲜明的感情、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教育人、感化人、塑造人的作用,这种作用对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感情、道德观念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所以,通过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教育所形成的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会逐步内化为一种美的意识与行为规范,使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

2.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生活、学业等压力逐渐增大,加之家庭教育的某种缺失以及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艺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艺术是心灵的体操。实践表明,许多心理问题可以在艺术的熏陶和感染下得到抚慰和缓解,这种形式化的、有益的情绪释放正是艺术及其活动的宣泄功能的体现。以情感为表征的艺术活动和艺术教育,可以使处于兴奋或抑制状态的大脑机制得到有序的交替和有效的变换,这样可以消除或舒缓大脑的高度紧张与疲劳,协调脑机能的健康平衡发展,达到调节心理失衡和情感困惑的目的;更具有引导学生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增强学生自我调控的能力,并使之向着内在的、和谐均衡的方向发展,主动把自己塑造得更加完美的作用。从而使大学生形成开朗的性格,良好的精神状态,坚强的意志品格和高雅大方的气质风度。

进一步说,伴随艺术的深入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艺术治疗与矫正被普遍地应用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实践上,特别是对某些心理性疾病,如精神分裂、抑郁症等具有特殊疗效。当然,艺术活动及其教育的目的不是为宣泄提供适合的途径,关键在于发挥它的情感净化功能,在于它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净化的精神动力,为大学生的心灵自由、创造性发展拓宽了空间。所以,艺术素养教育必须充分利用这一功能,积极发挥疏导和促进发展的作用。

3.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

大学时代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阶段,也是获得知识和提升能力的重要时期,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时光,进行有效的学习,是大学教育关注的问题。

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最突出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大学生成才的内在需求,也是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体现。人的创造潜能的开发有赖于敏锐的知觉和丰富的想象,而要培养敏锐的知觉和丰富的想象就必需加强审美教育,这是开发人类创造潜能的先导。可以说,艺术的学习与艺术素养的提高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形成,具有独特的作用。众所周知,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共同发生作用,二者在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中是互相关联、互相渗透和互相影响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要求我们把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直觉的洞察力和大胆的创造力,而艺术思维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也就是说,艺术教育不仅能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也会直接导致新发现、新发明和新创造。[伍帆:《论高校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载于《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所以,艺术素养教育对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新人才是极为有益的。

为实现大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应充分利用艺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特点,帮助大学生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当人类艺术文化的成果展现在大学生的面前,尤其是当他们从艺术史、艺术评论中清楚地认识到人的感性,是如何通过艺术形式的理性规范而升华为新感性;理性规范是如何不断地被感性冲动所突破而形成新理性时,他就会意识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是一个过程,而艺术教育无疑能为这一过程的实现起到重要的、积极的推进作用。

4.能够促进大学生的专业发展

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是全面发展教育中“智育”的要求,而艺术教育对“智”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脑科学研究证实,艺术教育在开发右脑功能、促进思维发展、发掘心智潜能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最早开设艺术选修课的高等院校普遍认为,参加艺术选修课学习或经常参与艺术活动的学生,头脑灵活、思维敏捷、接受新观念和新知识的能力强快且记忆力好,各科成绩比较突出;清华大学陆以循教授基于其音乐教学的实践和效果提出了“8-1>8”的观点。即,如果在8小时的学习时间中拿出1小时学音乐,其结果大于8小时的学习成效。在他任教的一个班级中,通过音乐学习,有9名学生达到了一定的音乐水平,在参加研究生考试中7人被录取;在一项由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与美国国家教育部提供资助、历时两年完成的一项“艺术教育合作组织报告”中,其研究结果表明,接受戏剧、视觉艺术以及音乐、舞蹈教育的学生,在阅读、写作和数学等方面,比那些一心扑在课业上的学生做得更加出色。[伍帆:《论高校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载于《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对时间的珍惜达到了吝啬的程度,有时却会很奢侈地在练琴或听音乐上花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的时间,他坚信:音乐会给他带来科学研究的启示和新发现。大量事实说明,艺术及其学习活动不仅不会妨碍专业学习,而且更能促进专业发展。素质教育要求大学生不仅获得专业知识,发展专业技能,而且更要注重专业素养的提高,多渠道、多层面地激发对专业的感悟和灵性。这种“激发”更多的是从艺术思维中获得的。

总之,高等教育要塑造合格人才,就必须打破狭隘的急功近利的局限性,回归大学的育人功能。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对大学生开展科学、人文、艺术教育,就是德育工程和育人工程。高等教育不只是赋予大学生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科学、人文、艺术教育,并致力于科学、人文与艺术融合,丰富、完善大学生的知识体系,充实心灵,塑造健全完善的人格。从而使高等学校不仅成为传播科学技术的知识殿堂,而且成为崇尚美德、追求高尚的精神家园。[汪青松:《加强大学生人文艺术素养》,载于《光明日报》,2009年3月25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