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体验”,往往是不在场的审美价值自由体验,它充满了自由的想象力,也充满主体性审美体验精神。由于间接体验拉开了主体与对象的距离,主体常常运笔于创作室之中,这就导致一些人错把审美体验完全视作主观的幻想,脱离了与自然生活的联系,于是,总是把这种间接体验予以神秘化,谓之灵感、天才、顿悟。其实,这种间接体验,总是以直接体验为基础,人不可能亲历这个世界的每一角落,也不可能去熟悉芸芸众生的独特生活。每一体验者所直接体验的对象总是有限的,不可能经历一切,故乡、一片草地、海洋、湖泊、一段往事,总是极其有限。如果作家只能写这有限的生活,是谈不上创造的,事实上,许多神秘情形是无法直接体验的,这就要求艺术家必须以熟悉的对象作为基础,去设想并拥抱不熟悉的世界,去建构包罗万象的自然生活图景。
体验者通过记忆、想象、理解、直觉等方式,调动心灵积淀中的审美意象,并借助变形、幻觉、神话、传说去重新改造它,这样,借熟悉的对象去理解某种陌生而又神秘的东西,获得心灵的审美乐趣。主体的间接体验,有助于唤醒原初直接体验时的新鲜感受。体验者虽然与体验的对象“不在场”,但在精神感知电路形成时,体验者如同身临其境,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对登天的体验,正是借助登山的直接经验,从而达到对游仙和天境的审美体验。再如,古典主义的歌德,浪漫派的大师华兹华斯、济慈,东方神秘主义的泰戈尔的自然主义诗篇中的神境,无不借助自然意象的组合,去体验那种神只降临时的幸福。艺术家的创造,既有直接体验,又有间接体验,在直接体验时,主体与对象同时在场,是客观的自然关系;间接体验,则总是在自由的想象与体验中,暂时割断审美主体与对象在场的直接联系,在冥思中去召唤记忆进行协作。
再看体验与时间的关系。一般说来,时间呈现为三维结构:过去、现在、将来。在这三种基本维度之中,“过去的体验”生成于客观的认识之上,“现代的体验”生成于现在与过去之情绪的共鸣之上,“未来的体验”则生成于对未来之实践的决心之上,这是文化史学家的基本看法。其实,这种时间分类法,是线性的时间观念,从现象学意义上说,人们更重视体验的“意向性”观念,即在体验流中建立时间的三维联系,让时间的生成在体验中交替重合在一起。时间不是空的,而是呈现出事物的历史过程。过去时间,是对生活历史的展示;将来时间,是人们对前途和命运的等待和期盼。每一时间段,都包孕着错综复杂的生活图景。体验一旦开始,这错综复杂的生活图景便在现时相会,从而给生活留下启示录。每一现实生命瞬间都将过去,它为过去所充实,又承载着未来,将来物变成现在物,随即又没入过去之中,于是,现实的体验成了核心,犹如线团,都在此集结、旋转。体验与过去事件的联结,基于回忆,华兹华斯断言:“诗起源于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往昔的一切美情美景、阴风惨雨都将袭来,它配合心绪展开,或甜蜜,或忧愁,或“寄托遥深”。例如,杨绛的《洗澡》,便是基于对逝去的岁月的回忆。作者从荒诞事实中披露知识分子的真实处境,夹杂着讽刺和幽默,留下了生活的哭笑,在主体性审美价值体验的深层,这是长歌当哭,是悲感体验。作者切入风吹草动的敏感的内心深处,揭示出真正的恐怖、悲凉和坚韧,这是站在现实基点上体味过去的苍凉,并昭示人们历史的真实。再如,但丁的经典作品《神曲》所建构的艺术世界,尽管体验者只是与过去发生联系,但是,诗人对地狱、天堂的设计,又有一定的现实科学背景。在虚构中,把不可经验的对象与现实经验中的对象照应起来,这个以人、鬼、神为主线组合的艺术世界,实质上,处处是现实人生的投影,又处处投射着希望的曙光,作者只是把时间虚拟,把现实更换成历史而已。体验与现在时间的联结,基于审美认知反映而形成现实生命体验与生活记忆,因为事情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只是需要艺术家的艺术发现。
当然,由于主体性的参与,这不是生活照搬,而是艺术加工,是典型化过程,也是意象化过程。原型从生活中来,作者进行典型化和情绪化表现,在内心深处,显示出艺术创作的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批判或者欣赏,愤怒或者感动,都源于现实的冲动,从而才具有真实性和历史感。体验者与过去时间的联结,对于接受者来说可能是陌生的,但是,体验者与现在时间的联结,则总是能引起共鸣,艺术拨动现实这根琴弦,便弹奏出时代的强音。体验与将来时间的联结,基于审美表现与自由想象,即根据过去与现在,自由地展望未来或设计未来。这种超前的反映,通常被冠以“先锋派”。先锋派的命运颇为独特,它通常可能是异常孤独的,但是,先锋预言和先锋体验总是属于未来。先锋者总是在历史中等待未来,于是,先锋审美价值体验者也就成了先知、英雄、预言家,这正是未来的真正文学自由形成的预兆。从文学史与美学史上看,雪莱的诗、卡夫卡的小说、凡·高的画,曾经是孤独的,但终于为民众所理解,他们成了划时代的艺术家和诗人,因为艺术家的未来体验,正是对人类未来的素描。艺术家具有超前反映的能力,决定它能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三维时空中遨游。由于审美价值体验的多向性,必然造成艺术的多元化。
从审美价值体验类型与生成性分析中,可以看到,审美体验的内在结构已经呈现出来。从创作本体来看,审美体验总是内心体验,借助自我意识和反思意识而实现,这种内在结构与外在结构的统一,打开了审美体验的新天地。这种体验结构,作为心理体验的一般抽象是具有代表性的,因为艺术体验结构如同艺术空筐,正好适合不同个性、不同文化、不同价值取向的艺术体验者之需要。惟其如此,才显示出多种文化风格、多种艺术风格,才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艺术形式,才达到对人类精神世界的真正理解,这实质上是“汇集”了自然万象,吐露了心智的机密。
2.2.2深度体验与审美创造的精神价值寻求
审美价值体验总是个体的体验,所以,自我的价值取向与体验的内容和艺术形式密切相关。如果艺术家只关心自己的内心活动,排除外来信息的干扰,不遵循社会的文化规范,一切听凭内心的创造,那么,这种审美价值体验类型就是封闭的自我体验。由于封闭的自我体验的范围狭窄、专一,所以,这种体验易于达到“精神的深度”。现代主义作家中,不少作家公开宣言“回到内心去”,“体验自我”,正是这种深度体验倾向的表现。
那种简单地归结为“个人主义”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这种封闭式体验,起源于对自我重新认识的文化思潮,古希腊箴言明确昭示世人:“认识你自己。”人往往在社会中失落了自我,在文化思潮和社会潮流中失去了个性,于是,人们不禁要问:“我是谁?”“我从什么地方来?”“我到哪里去?”“我该怎样活?”这都是一些切身的问题。发问是历史的必然,于是,个人的价值问题和个人的处境问题,便在审美价值体验过程中上升到问题的首位,现代主义艺术家理应作出回答。事实上,孤高傲岸的艺术家,不自觉地与商品社会保持着距离,不自觉地与世俗观念格格不入。不是他自愿地逃进象牙塔,而是他的生存意志和生存能力决定他逃入象牙塔,这势必要把自我封闭起来,隔断与世界的交往和联系。从艺术史与美学史意义上说,卡夫卡、里尔克、凡·高、塞尚、高更莫不如此,这种封闭,也建立在反抗意志基础上。他越是与世俗对抗,越是感到孤独痛苦。他逃避着社会,对世界感到恐惧,因此,处境意识对他们就显得格外重要。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生存,由自己的生存处境推想到人类的生存处境,由个体的关怀推及对人类的关怀。他对个体的处境感受愈强烈,他的自我体验就愈深刻,他所感到的生存阻力和压力便愈强烈,这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精神病的征兆”。
人格的分离和内心的真实体验,一次比一次更加强烈地敲打着灵魂,灵魂在挣扎和痛苦中呻吟,这是直接源于现实的痛苦,生存的痛苦,是由知识的痛苦和交往的痛苦决定的。封闭的自我体验者,急切地要把自己同现实隔离起来,迫不及待地从现实中抽身。对于许多艺术家来说,“最本原、最重要的体验,是在喧嚣尘世间的孤独感”,因此,艺术家的生命感受强烈地表现为“畏”、“烦”、“死亡”。压抑感、焦虑感、孤独感和荒诞感浓重地袭来,“苦难的世界向观察力、感受力、表现力提出了挑战。顶住这挑战,用心灵的成就顶住这挑战,此乃艺术的最大满足和严肃的幸福”。这正是体验者在现实碰撞面前发出的感叹,正如里尔克所言:谁能告诉我,我的生活去往何处?什么在风景中遨游?是池塘里的水波,还是那苍白如灰在春寒中战栗的桦树?这组意象里透露的消息,显示出审美价值体验者生存的困窘,抒情诗人对生命的意义产生了内在的价值追问。艺术家通过不同的媒介方式,通过不同的意象所表达的这种体验,显示出空前的冷落和苍凉。
在现实中生命的恐惧感,常常伴随一些残酷的意象。对死亡、孤独、荒诞的感受越是强烈,生命越显得严酷而冷峻,所以,死亡、战争、灾难、恐怖这些主题,在封闭的自我体验者那里极为常见,他们一面对死亡表现出恐惧,对荒诞的日常生存产生焦虑,一面又充满强烈的生命渴望;他们愿意选择太阳、金黄色、果实和扭动变化的色彩来对抗内心的恐惧和孤独。
例如,里尔克的诗歌对死亡的理解,虽然是变态的,但又是真实的,“你吞下了其他的种粒。你感到口中有一股你不相信的甜味,嘴唇甜甜的,你的内心,你的知觉是甜甜的”。凡·高通过色彩的扭动,描绘太阳、向日葵、火焰、居室,抵制不住内心的激情,无家可归感与纵浪大化的粗野气魄,竟如此奇特地组合在一起。在艺术的审美价值体验与想象中,卡夫卡的主人公对类似城堡的政府机关和司法机构总是感到恐惧,城堡就在眼前,但永远也走近不了它。更可怕的是:人会在一夜之间突然变成一只大甲虫,从而与亲人和社会彻底疏离,生活在厌倦之中。这种体验,是深层的真实,而不是表层的真实。从欢歌笑语和纸醉金迷的表象中,能看到这种内心真实,显然,是需要洞察力的,这取决于孤独、疏远、异化的体验。从创作取向来看,从先锋艺术的价值追溯看,当代先锋文学,正是力图从此出发,去体验现代人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战栗。
封闭的自我体验者,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创作选择,与他的内心体验有关。他们常常打破时空观念,体验者与过去的联系,总是具有现实色彩,因为回忆一件事情,就是再一次去体验它,但这一次体验与第一次方式不同。回忆是特殊的经验,它是经过选择的印象组成的,而实际经验是杂乱无章的景象、表象、情感、肉体紧张、期待和微细而不明确的反应。“记忆筛选了所有材料,再把这些材料用有特色的事件构成的形式再现出来。”这一过程,真实地展示了体验者与过去的精神联系和现时的心理状态。在体验过去生活时,艺术家不像与现实世界打交道时那么恐慌。
艺术家一心向往的是心灵的宁静。例如,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正是以这种方式体验着。现实中所有的一切,都促使他跳出文学创作和欣赏的境界,转向探索人的内心世界,深入到事物的本质里去。他们不断地努力去倾听自己内心和自然界的秘密,渴望神灵将隐藏在一切事物中的神秘传达给他。在他所创作的相关作品中,皆力图反映生活本身的特点,这些特点,正是他们从自我的体验中得到的。每一现实景象都使他们充满回忆,静静的小溪、流水潺潺伴随着心灵的颂歌,他们躺在溪水边进入了梦幻,他们用旋律和乐句描绘着故乡山山水水中那柔和宁静的线条,其中,充满着神秘。这种神秘,是通过我们周围随处可见的阳光、大地、天空和海洋展示的。封闭的自我体验者,虽然不向他人打开窗户,但是,他们对故乡的精神依恋执着而深情,他们以精神超越现实而踏入故乡之旅。海德格尔曾经指出:故乡邻近火炉,贴近源泉。母亲之声,始终不渝地依附于故乡的本质。接近万乐之源,也就是接近极乐。故乡最玄奥,最美好之处恰好在于这种对本原的接近。艺术家对过去、对遥远的精神体验,极易陷于浪漫主义的迷恋中。过去的一切显得如此美好,艺术家全身心向往并留恋它,对故乡的亲近,也就成为与本原的亲近和与生命的亲近。故乡不再是地理学概念,而是扩大开去,成为精神家园的象征,是诗人的真境花园和黄金牧场。这种内心体验所表现出来的神圣,接近真正的宗教体验,所以,孤独的自我体验者,常常深入极乐之境,忘记现实的困顿和严肃。孤独的体验者的另一选择方向,是把现实体验和未来世界联系,这与留恋历史世界截然相反:一是严峻的,一是梦幻的;一是焦灼的,一是和谐的。他们自觉地默认了人的宿命,许多艺术家深刻地体会到了“无”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