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价值论美学
49350500000019

第19章 审美价值体验与生命和艺术的联系(6)

那些长于内心体验的艺术家,渴望通过灵修的方式,达到对生命的本原把握。更多的现代派艺术家,则面对着绝望的深渊。例如,蒙克的《呼唤》、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都是这种在绝望之深渊的真实处境。从审美价值体验的内向化倾向来看,封闭的自我体验者与时间的三维关系,正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多重关系基础之上的。艺术家力图通过内心的体验展示生命的时空,体验者在生命沉思和艺术沉思之间,循环思索,一朝彻悟。雪莱说过:“单写一句诗”,也需要体验过许多人物、走兽、飞鸟、花草,享受过无数次狂欢,亲历过哀痛和悲伤。可见,体验何等重要。诗人只有处处深入到生命内部,深入内心体验,才有可能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韵律,因此,个体生命体验,是封闭的自我体验者的创作起点。但是,封闭的自我体验者也极易走向极端,或者表现绝望,加强了人世的疏离感和异化感;或者表现神境,对精神世界充满超越现实的浪漫和幻想,淡化了现实的生存困境。前者过于悲观,后者又过于乐观,所以,在审美价值或生存价值的深度体验背后,隐藏着内心脆弱和现实逃避感。

2.2.3广度体验与审美的现实文化价值探索

如果说,封闭的自我体验者始终沉溺在内心生活之中,那么,开放的自我体验者则始终面向社会,即外向型的审美价值体验者,喜欢在社会的每一阶层,体验不同人物的喜怒哀乐,显示了广阔现实生活的无限复杂性。从文学艺术的时代责任承担意义上说,开放的自我体验者,肩负着社会和历史的使命,力图改造社会、改造世界。他们思考社会问题、分析社会问题,并借助艺术形象表现社会问题,对现实社会进行探索并指引道路。尽管他们不是人们的政治向导,但是,他们的创作确实具有现实意义,他们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所以,开放的自我体验者,其艺术体验十分复杂,他们既具有广博的知识,又有对理想人物的塑造和想象。

开放的自我体验者,其艺术创作,通常能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引发强大的社会轰动,并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精神读物。例如,中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开放的自我体验者,自觉地深入到生活中间,现实地、客观地并充满理想地去表现客观现实社会生活。在西方现实主义艺术历史画廊中,巴尔扎克这位开放的体验者,其艺术观察和生活记忆超群出众。据说,为了写出真实的巴黎生活历史,他熟悉皮埃尔大街的每一扇门窗,熟悉每一块基石,并能出色细致地描绘出来。他熟悉贫民生活并熟悉贵族之家的所有礼仪和生活习俗,上至王公贵族、美人妖妇,下至手工艺人、浪子与乞丐,他都能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写出他们的生活命运和情感世界。再如,另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托尔斯泰,他的现实体验领域,是俄罗斯上流社会以及他自己的农庄,在他的农庄,其中许多农奴都与他交往频繁,他试图与农奴保持友好关系,实行他的社会改良理想和基督教宗教精神。他参过军,并与彼得堡贵族和达官显贵有着密切而又广泛的接触,所以,他能出色地描写俄罗斯上层社会的生活。

更值得一提的是,伟大的写实主义艺术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类生存境遇中的罪恶,那种心灵的原罪与社会生活中的原罪,在他的创作中,皆获得了深刻而广泛的诠释。他经历过疾病的折磨,并有过走向断头台的亲身经历,以及流放西伯利亚与苦役犯一起生活的遭遇,所以,他能洞察下层社会,特别能理解犯罪者的复杂心理。他对最肮脏的浴室、地下室的生存境况之出色描绘,都根源于亲身经验,他的生存价值体验本身,就是最残酷、最惊心动魄的文学。嗜赌的恶习、癫痫病发作的恐惧,都足以使他拥有其他作家没有的私人经验。对罪犯和俄罗斯司法、警察和劳改制度的深入洞察,使他深刻地预见了俄罗斯沙皇专制统治的极度残酷性,所以,他力图消灭苦役犯制度并解决人世间的仇恨与对抗。这些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的广度审美价值体验,不仅发掘了生活的现实广度,也揭示了生活真实的深度。

正是在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启示下,现代中国作家大都以开放的自我体验者的姿态介入到中国社会生活中去,并写出了具有深刻震撼力的现实主义作品。例如,茅盾对农民和金融资本家的生活体验,老舍对车夫和四世同堂的生活体验,无不显示出他们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开放的自我体验者敞开心灵,对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兴趣,尤其是对社会理想,对人的精神的探索,成了他们创作的中心主题。开放的自我体验者熟悉他人的情感、他人的生活、他人的痛苦欢乐和社会理想,他们异常关注人的命运和人的幸福。他们关心现实,执着于现实,并坚信现实主义才是艺术的正确道路;执着于现实,并不是默认现实而不去改造它,不求变化。事实上,他们对现实的探索,既包含着对真善美的肯定,又包含着对假恶丑的批判。例如,巴金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真诚地探索中国时代青年的困境和出路,洋溢着现实主义的理想精神。巴金的《家》、《春》、《秋》,不仅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更反映了大家庭即将破灭之前的斗争和倾轧,对封建礼教的牺牲者寄予无限同情。作者借小说创作,体验时代青年的苦闷,并成为诞生在封建中国家庭的新青年的精神指南,引导他们寻找新生活。老舍小说创作中始终贯彻着基本原则:即关注下层人民的生活痛苦。他的作品对下层民众充满无限同情,深刻地揭示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他在写《骆驼祥子》时,与北平的车夫有着长期而深入的接触。总之,现实主义作家决不在象牙塔中生存,也决不在象牙塔中写作,他们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表达民众的真切呼声。开放的自我体验者,尽管面对社会腐败与黑暗,但是,从未丧失斗争的勇气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真正理想。

艺术家在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之中充满着社会责任感,怀抱社会道德的良知,信奉着正义的哲学,他们总是以积极的进步的姿态面对现实生活,把个人的命运和时代的进步,把个人的理想和民族的前途联系起来。

正如杜勃罗留波夫在评价谢德林的现实主义作品时所指出的那样:“谢德林非常动人地对人民中间纯洁无垢、质朴单纯的阶级,对俄罗斯的一切清新又健壮的事物表示着同情。”“最有美感经验、最热烈的人,是懂得来凝神观赏这幅描绘一群巡礼和游方者在教堂的广场上,等待圣像出现底概括图画的”,“这里没有什么伤感的成分,也没有什么虚伪的理想化,民众就以原来的样子,带着他的缺点、粗野、不开通而呈现出来。”“然而这些贫穷而无知的游方者,这些迷信的农民,在我们这里引起的不是嘲笑,不是厌恶,而是怜悯与同情。”杜勃罗留波夫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取向,所以,能把创作者那广阔的社会生活体验的内容,进行具有现实价值的社会学阐释。作家正是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取向,把自我的体验投注在社会生活的每一生活现象之上。正因为作家关注社会生活、关心社会变革、关注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作家才忽视个人的悲痛和欢乐,而把注意力集中在民众的自由上。这种现实主义创作精神,总是推动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进步。从审美价值体验类型上来看,开放的自我体验者,其创作倾向是现实主义,而不是现代象征主义,或者古典浪漫主义,他们给现实主义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这种开放的自我体验者,在创作过程中,是极富历史现实主义精神和现实战斗精神的,他们总是把文学当作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去唤醒民众,去推动社会生活的历史进程。他们的创作情绪从总体上说,是偏于激昂慷慨,并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这种创作精神,在我国文学批评和创作中,一直被奉为主导精神。

开放的自我体验者,对现实问题的思索富有历史主义精神,因为任何现实问题都是历史问题,而任何历史问题皆可以转化成现实问题。开放的体验者,在体验过程中总是从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中建立起精神联系。

历史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皆活在作家的记忆之中,艺术家所要表现的人物都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异常熟悉的。借这些熟悉的人物,作家演化成生命的悲壮交响曲,艺术家总是用具有生命力的语言符号,把这些“熟悉的陌生人”重新塑造出来。鲁迅的阿Q、老舍的祥子,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这些典型,既可以说是现实人物,又可以说是历史人物。生活中的人物转变成艺术形象,正是通过作家深刻的思想洞察力和现实的强烈体验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家笔下的船夫与农夫,皆出自作者深刻的思想洞察和概括,所以,现实主义作家大都是开放的自我体验者,这已为艺术史实所证明。对于开放的自我体验者来说,他们不仅要把现实历史中的人转变成典型,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要把现实历史人物转化成为文学的艺术形象。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农民运动、学生运动、政治运动,通常是社会历史转折的契机,对于自我封闭的体验者来说,通常无法直接表现这些重要的历史人物;而对于开放的自我体验者来说,这些重大的历史人物总是艺术表现的根本问题。正是由于他们对生活历史与生存真实的价值体验与价值反思,他们总能再现历史的史诗。例如,中国“文化大革命”,开放的自我体验者,总是借助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深刻地揭示这一政治历史时代对中国社会的巨大破坏性和人们精神遭受的巨大创伤。这种体验,不可能是封闭式的,只可能是开放性的,对于艺术家来说,历史人物正是探索人性的社会标本。只有真实地展现这些特殊时代的特殊人物,艺术才会显示出真正的穿透力,这种开放的视野必须具有广阔的生活体验。

现实主义文学,之所以为许多作家和理论家所积极提倡,就是因为现实主义文学最真实地建立起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表现了艺术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通过多维社会关系和文化关系的揭示,艺术家们才真正雕塑出历史的巨像,写出真正的英雄史诗。除此之外,开放的自我体验者,最注重建立艺术与未来的联系,因而,审美理想问题也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中心问题。开放的自我体验者是极富斗争精神的,他们敢于同黑暗社会和封建势力相对抗,不仅深刻地反映和表现人民群众的社会斗争史,而且表现了人民大众的美好社会理想,总是洋溢着激进的民主主义精神和乐观的自由精神。开放的自我体验者,总是以积极乐观的奋斗精神鼓舞人们正视现实、反抗现实,并坚信胜利和希望的实现。开放的自我体验者,正是通过审美理想去鼓舞人们、召唤人们、教育人们,在艺术作品中,审美理想总是通过新人形象表现出来,新人总是闪耀着理想主义的光芒。只要与封闭的自我体验者进行一些比较,就可以看到,开放的自我体验者所具有的一些特点:那便是积极、勇敢、乐观,正视现实,批判现实,并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愿意深刻地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表现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描绘社会生活复杂而又冲突的景象。开放者的心灵是直面生活的勇敢体现,开放者是力量的象征,但是,开放者的自我体验,由于忽略对社会繁华背后的深刻精神本质的洞察,所以,对未来生活的理解又通常过于乐观,这无疑减弱了对现实的批判力量。

2.2.4价值互补与审美自由体验类型的内在整合

在审美价值体验与生存价值体验的自由想象与思考中,价值论美学的许多有意义的问题,皆可以通过创作解释本身获得深刻说明。事实上,通过对审美价值体验这两种不同体验类型的分析和比较,可以发现,体验类型的形成,取决于作家的社会态度、生活遭遇、个性气质、审美趣味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体验类型之间,显然,是存在巨大差异的。任何体验类型都具有独特的价值,但也具有不可避免的弱点,重要的是,我们要正视不同体验类型的独特性,从而显示独特的创作取向。作家只有在人类精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开拓上作出不懈的努力,才能开拓艺术表现的无限可能性,从而揭示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审美价值体验类型,决定并制约了作家的创作取向,而作家的创作取向又表现出作家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精神形态差异,更为重要的是,揭示了生活的多重价值。我主张不同的体验类型和不同的创作取向之间,应该具有精神渗透力,从而凸显艺术精神的丰富性、复杂性和深刻性。从价值论美学的方法和目标来看,一方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又必须看到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通过比较,就有助于正视审美问题本身,并有助于回归到生命本体的把握。从这个意义上说,审美价值体验问题,在价值论美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也是作为基本思想线索贯穿在我的论述中。因而,通过价值论美学的探索,作为富有创意的“体验哲学”之建立,也就有了现实可能。通过体验哲学的系统阐释,创作体验的形态和特征与创作体验的复杂取向,也就会获得深刻的说明,这就是价值论美学所追求的在整体中求差异和在差异中进行整合的思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