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思想,是否来源于老子,在其论述中,并没有明显的痕迹,可能由于孔门之后,特别推崇“子曰诗云”,而其他各家各派,并不是特别尊崇先师的言论。如果说,老子庄子同属原始道家思想,那么,他们的思想充满了对道的体认,并不是简单的师承关系;庄周思想自身的创造性,确实要大于思想的继承性,特别是庄周所创造的寓言形象,确实比道德反思更富有思想批判力量。与此同时,在他的思想对话中,儒家向清虚得道的道家宗师学习,形成鲜明的对比,即道家的通脱达观与儒家的愚昧鲁莽,构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就是庄周书留给我们的丰富性想象。“庄周书”,由内篇、外篇和杂篇所构成,历来论者喜议论哪些篇章为庄周原作,其实,这易于判断,也殊难判断。可以肯定,寓言叙事法与思想对话法,属于庄周思想的原创性方法。“寓言叙事法”,即通过叙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将道家的思想价值观念清晰地予以呈现;“思想对话法”,则通过两组人物之间的对话,让优胜组表达道家的思想,让劣势组表达儒家的思想,从而对儒家价值观进行深刻否定。因此,在我看来,庄周书内篇,严谨完整,更重视其文学性与哲学性的统一,而外篇和杂篇,则更重视哲学性的深度,因而,内篇、外篇和杂篇,构成混然统一的思想整体,彼此之间相互映照,甚至可以说,外篇和杂篇中的一些精彩篇章,其哲学性表达比内篇更具思想影响力。因此,不能以庄周原作与庄周后学之作,来判断庄周书诸篇章的高下,甚至人为地构成庄周书内在的思想分裂。
庄周书的基本价值立场是明确的,即自然之道乃万物之本,是万物之宗师;在《人间世》中,庄周说得很明白:“然则我内直而外曲,成而上比。
内直者,与天为徒;与天为徒者,知天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成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言虽教,谪之实也,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而不病,是之谓与古为徒。”在《大宗师》中,庄周进一步说:“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
通过这些表述,可以看到:“与天为徒”,是庄周思想的核心,如何“与天为徒”?这就需要心斋、虚静、澡雪精神、破执、扫除一切陋见,特别是要破除儒家的圣人观和功利观。其实,生死、荣衰、祸福,皆是相对的,庄周告诉我们:只要勇于怀疑习俗的陈见,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世俗真理;只要加以怀疑,就可以看出俗世功利主义价值观的虚妄之处。
首先,“与天为徒”,就是要崇“道”。在《大宗师》中,庄周通过女偊之口指出:“不然,以圣人之道告圣人之才,亦易矣。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在《大宗师》中,庄周还论道:“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在《天道》篇中,借老子之口说:“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乎其不可测也。形德仁义,神之未也,非至人孰能定之!夫至人有世,不亦大乎?而不足以为之累。天下奋,而不与之偕;审乎无假而不与利迁。极物之真,能守其本,故外天地,遗万物,而神未尝有所困也。
通乎道,合乎德,退仁义,宾礼乐,至人之心有所定矣。”这里,“与天为徒”,就是强调自然的优先性,从自然万物中体验生命的秘密。向天地学习,向自然学习,即通过伟大的自然来确立人生的价值立法。
其次,天地之德与天地之和,乃“至乐无乐”。在《天道》篇中,庄周指出:“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饶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休则虚,虚则实,实则伦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以此处上,帝王天子之德也;以此处下,玄圣素王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闲游,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进为而抚世,则功大名显而天下一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庄周进而说道:“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故曰: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魄)不崇,其魂不疲,一心定而万物服。言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此之谓天乐。天乐者,圣人之心,以畜天下也。”“夫帝王之德,以天地为宗,以道德为主,以无为为常。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故古之人贵夫无为也。”“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上与下同道则不变。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也。”“故古之王天下者,知虽落天地,不自虑也;辩虽雕万物,不自说也;能虽穷海内,不自为也。天不产而万物化,地不长而万物育,帝王无为而天下功。”“故曰:莫神于民,莫富于地,莫大于帝王。故曰:帝王之德配天地。此乘天地,驰万物,而用人群之道也。”这里,自然之道的神秘广大,构成了生命的神圣信仰,把生命的审美德性完全说透了!
第三,庄周书处处以寓言叙述和思想对话言明:虚静无为,道通天地之理,就建立了庄周的基本价值立场。就生命有为而言,他采取怀疑主义的态度来反思。鲲鹏展翅九万里,蜩与学鸠对此,这就是“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也就是说,不要用自己的价值标尺去判断他者,其实,你根本不理解他者的伟大深邃。世上万事万物,皆各有其性,各有其理,并没有统一的标尺,所以,用仁义和圣人有为的标尺去判断世界,就会使世界充满争斗,从而使世界陷入混乱。在《齐物论》中,庄周曰:“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是因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祸,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庄周书,给予了我们丰富的人生观察方式,提供了大量人生体验之事例,极具形象性,也极具思想说服力。然而,也应看到,庄周并没有建立完整的世界观,以庄周所论,无法构建完整的人生世界与审美世界。世界之为世界,既有天地之法则,又有生物之法则。既然物物皆有法则,那么,人作为无数物的聚合,亦应有自己的法则。人的法则,就在于人性具有丰富多样性,有善性,亦有恶性,有静性,亦有动性,有超越性,亦有世俗性。庄周只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庄子所构建的世界,是为了纠弊,也是为了敞开心胸,构建更为博大顺遂之世界,如流水之喻,包容乃大。庄周之世界,立足于心灵幻象,万物齐平,故而,批判否定解构多于建构肯定认同。庄周的世界,是艺术家的世界,庄周书,亦是艺术家的圣经,但庄周书不是好的政治学,他也没有构建出自由的政治生活与理想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评定庄周思想所具有的现代意义,基于此,应重点分析庄周书否定儒家思想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
4.4.3剽剥儒家与孔门价值观解构的道家智慧
在庄周书中,庄子及庄子后学的主要思想任务,就是批判孔子乃至孔门儒学思想的荒诞性与危害性。在寓言叙事和思想对话中,庄周的思想,有许多方面,涉及“老孔对话”,孔子虚心向老子请教,而老子则教之以虚心无为或乐生得道之理。庄子的虚构,并不是凭空虚构,而是有一定基础的。虽然,孔门学说在当时之世并不见重视,但是,孔门思想在当时社会极有影响力,君主虽不重视孔子,但孔子的思想,乃西周思想之集大成。
可以说,儒家思想,是在俗世生活之基础上建立的古典价值观之一。在日常生活与社会生活中影响极大,孔子成为后世之宗师,并不是突然的,而是因为他的思想,符合世俗社会或现实社会的要求。也许因为孔门学说影响极大,孔子学说及孔门弟子基本上垄断了当时的教育,或者说,在战国诸侯之中,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的方略,几乎都是孔学之教材。诗书礼乐易,是古老的文化遗产,是西周文明高度发达之象征,这些经典,本来就有巨大的影响力;孔子在此基础上加以整理,这整理之功极大。一方面承继了传统,承续了道德;另一方面又奠定了思想价值基础,符合社会发展和政治秩序的需要。孔门学说,以仁爱教育为根本为宗旨,发挥巨大影响是必然的。孔门学说,是历史继承的学说,是文化综合的学说,是保护西周文明的实践,因而,孔门学说,理应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因为孔门学说影响巨大,对孔门学说的批判,也就成了诸子百家的重要目标。
在历史的想象中,老子并没有批判孔门学说,但是,从老子的谈话中,可以看到,老子学说高于孔门学说一筹,以孔子谦虚好学包容综合之精神,向老聃问学也具有可信性。问题在于:“孔子向老聃问学”,老聃只问孔子学说的大要,并不了解孔门学说的实际和全部。也就是说,在道家那里,孔门学说并没有多少新的创造性的东西;孔门学说的核心在于“仁义”,所以,老子只就“仁义”质问并进行思想价值否定。其实,孔门学说,更多的方面是历史地继承了西周礼乐文明价值观,保护了历史的合理性的文化遗产。对于这一工作的价值,老子并未评价,老子学说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虚静无为,可以解决社会冲突和人世争端,而孔门学说的仁义和敬爱理论,并不能真正解决社会矛盾和争端。从个体自由意义上说,道家学说,显然,比原始儒家学说更具说服力。问题在于:仅仅解决个体自由和快乐还不够,社会的秩序和人所组成的集团生活,必然会产生矛盾。
社会进步的法则,是由个体走向社会的联合,而不是社会的联合向个体回归。道家学说,确实能解决个体自由问题,但根本不能解决社会公正有序问题。因此,从社会公正有序而言,儒家学说显然要优于道家学说,而从个体快乐与自由而言,道家学说显然要高于儒家学说。在面对道家学说有关个体生命自由方面的价值畅想和价值准则时,孔子确实提不出反对的意见,倘若从社会公正而言,儒家学说显然更具建设性,也更具务实精神。也许正是由于儒家学说畅行于世,道家学说处于边缘,因而,强调孔子向老聃问学就极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庄周书中的老子与孔子的思想对话,孔门子弟问学求教于道家仙人,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