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及对策研究
49397200000014

第14章 中国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的机理分析(4)

可见,我国农村中的微观经济主体若能积极参与CDM模式,将可更有效地从利益上调动国际、国内两个层次微观经济主体的节能减排积极性,更好地消化、利用世界上成熟的节能、减排与治污先进技术,为更快、更多地减轻相关“环境代价”提供内生激励,获取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由于这一途径在利益机制上可使相关方达到激励相容,故运作上是经济的、可持续的,且具有普适性。

2007年末,英国的麦德林国际碳基金公司带来一纸诱人的订单,以每吨8.5欧元的价格,买下了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一批小水电站五年17.7万吨的CO2减排量。25个山区小水电站,被捆绑成5个项目包。浙江景宁县以这样独特的方式,申报“国际清洁发展合作机制”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外交部等六部委的联合审查。这一做法,可以称得上市场化(含国际化)进程中中国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一个典型先例。

总体上看,政府应积极培育排污权交易市场,通过利益机制引导企业珍惜稀缺的环境容量资源,督促农村微观经济主体(包括乡镇企业)增强保护环境的内在自觉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激励相容。

二、生态农业与绿色食品产业

所谓绿色食品是指经指定机构检测、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无污染、安全、优质、富有营养的食品。广义的绿色食品包括无公害、绿色(A级)、有机(AA级)三个层次。一般来说,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三个显着的特征:一是产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对产品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三是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绿色食品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从保护、改善环境入手,将农产品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协调环境-资源-食品-健康之间的关系,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生产出安全、优质、营养丰富的无污染食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自身健康的日益重视,绿色食品产业正成为受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化肥、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的呼声日益增高。

我国传统的农业是有机农业,具有一定的生态合理性,但其生产力水平低下,难以解决我国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故必须向现代农业转变。40多年来,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实际上走了一条常规的高能耗、高污染的无机农业道路。作为农田“主餐”的农家肥“让位”给了化肥,造成土壤结构的破坏、板结,土壤的有机质下降。而且,施用的化肥只有一部分被农作物吸收,大量的则从土壤中淋失,流入水体,造成水污染。同时,农药的大量使用也污染了农产品和环境,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我国的农业若不改变此发展方式,则不仅化肥、农药等高能耗生产资料的边际报酬将大大降低,而且将造成水、土、林、草等农业资源和生态平衡的进一步破坏,农业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

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建立的能自身维持土壤肥力、减少对环境污染、控制病虫害的一种现代农业。它的优点在于能因地制宜、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资源,并对太阳能生物质进行多级、分次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农副产品、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的目标。生态农业通过沼气厌氧发酵,可以把作物秸秆、树叶、农副产品下脚料等转变为优质有机肥料,再加上种草养畜,以畜积肥、以肥促粮,就能在农业生产中不用或少用化肥。在防治病虫害方面,生态农业提倡采用生物治虫、以虫治虫、培养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等措施来不用或少用农药。由于生态农业既继承发扬了我国传统有机农业的经验,又吸收运用了现代科技和生态学的知识,故不仅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还能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实行基于生态农业的绿色食品制度、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对于资源、环境保护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它可以促进市场需求(消费者)、微观经济主体(生产者)和社会生态环境(管理者)三大目标之间的内生三重“激励相容”机制的形成,是解决我国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具体来讲:

第一,对消费者而言,由于近年来受环境污染和片面追求产量等因素的影响,粮食、蔬菜及畜禽产品、食品加工品的化肥、农药残留超标,威胁人体健康,食品污染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意识的强化,人类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正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于绿色食品避免或最大限度地限制化肥、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动物饲料添加剂等化学合成物的使用,而尽量以高新生物技术和传统农业技术生产加工,具有安全、营养、无污染、有利于人体健康的特点,因而绿色食品受到消费者青睐并成为食品消费领域的新热点。

第二,对生产者来讲,从事绿色食品生产也有较强的利益激励。其理由主要有三:其一,市场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已逐步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对食品的要求不仅是有无、多少和常年供应,人们更关心花色品种和内在质量,包括营养成分、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等。绿色食品将逐步成为广大消费者最直接的基本要求,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其二,产品竞争力提高的需要。一些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近年来,我国出口的一些农产品由于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技术指标超过外方的限量标准,被拒收、扣留、退货、索赔和终止合同的现象屡有发生,部分传统大宗出口创汇商品被迫退出国际市场。由于绿色食品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具有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丰富的特点,可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其三,绿色食品食用安全,有益人体健康,改善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尤其在消费者环保观念和环保意识日益强化的背景下,消费者愿意购买高价绿色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绿色食品的价格一般要比普通食品高20%~50%,超市中的蔬菜水果则一般是普通的2倍。例如,在日本市场上,山东省部分绿色食品企业的花生制品、油炸花生仁、烤花生果吨价为1200~1400美元,比普通出口产品价格高80~110美元,提高幅度10%左右。在国内市场,江西绿色籼稻和有机籼稻开始叫板泰国香米,吉林绿色食品黏玉米每穗售价2至3元,比种普通玉米效益提高十几倍;有机胖头鱼每千克售价50元。较高的价格无疑能够给生产者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也使生产者在绿色食品上的投入得到了较强的激励。

第三,由于生产者在生产和加工绿色食品过程中,不仅要保证食品的质量,保护消费者健康,而且要兼顾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这就要求生产者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并达到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标准,产品标准,产品包装、标签及储藏、运输标准等。因此,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促使更多的农户和企业重视其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环境效应,把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据统计,2003年全球仅欧洲、北美、日本和澳大利亚的有机食品市场销售额就已达到250亿美元,预计2005年将达到290亿~310亿美元,如加上其他国家,全球有机食品市场销售额可望达到320亿~350亿美元,其近10年来的年均销售增长率为25%~30%(同期世界商品出口年均增长率为5.76%,其中农产品为2.56%)。在我国,自1989年以来,绿色食品的生产和销售已起步。据统计,到2006年12月10日,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总数达到4615家,产品总数达到12868个;产品实物总量7200万吨,年销售额突破1500亿元,出口额近20亿美元;环境监测的农田、草场、林地、水域面积1.5亿亩,从1996年到2006年,全国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总数、产品总数、产品实物总量、年销售额、出口额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5%,其中绿色食品出口额年均增长速度达70.77%。

但是,与巨大、潜在的社会需求相比,我国的绿色食品贸易发展严重滞后,目前绿色食品的年产量仅占食品市场份额的3%。尽管近年来我国的有机食品出口额一直呈逐年增加的态势,但在国际市场的份额尚未达到1%,并在国内外市场上存在诸多问题。

从国内市场来看,绿色食品贸易主要存在如下问题:其一,假冒伪劣层出不穷,消费者难辨真假,导致销售不畅。其二,产品产地污染及各种人为因素威胁食品安全(如农药残留的果蔬、受污染的水产品、激素超标的畜产品等混在绿色食品中)。例如,全国每年仅因蔬菜农药残留量过高导致的中毒人数就达数千人。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高达95%,故我国现有此类资料可能只是实际发生数的“冰山一角”。人们正从强调“民以食为天”而进一步关注“天有不测风云”。据调查,近年来我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度一度低于50%。其三,在国际贸易中,我国频遭技术标准、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健康标准、食品标准等一系列绿色壁垒,出口损失严重。据统计,2002年我国食品土畜类出口损失达91.8亿美元。可见,这些问题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甚至已影响其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又扭曲了绿色食品供给者的利益激励机制,从而影响农产品生产者投入生态环保的积极性,制约了我国绿色食品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虽然上述问题表现的形式各异,但根本的症结可归结为绿色食品贸易中存在的某种特殊信息障碍。

即在一般产品贸易中,由于买卖双方拥有的产品品质信息的不对称,市场机制在配置产品时会“失灵”;在绿色食品贸易中,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特征更明显,它不仅可能会产生一般产品贸易中由主观、人为机会主义行为所致的信息障碍,而且可能会产生由客观自然环境影响所致的信息障碍,还可能会产生由上述两种原因共同所致的信息障碍。由于绿色食品贸易中存在的信息障碍具有上述特殊性,因而给交易的帕累托改进的实现带来更大的难度。

化解绿色食品贸易中信息障碍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1.建立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者的红黑榜制度与诚信档案,并实施有效的奖惩制度

这一对策的有效性仍然要依靠确切的信息。其来源有两个方面:

其一,采用最新网络与编码技术,对绿色食品实行“身份证”制度。政府应建立“绿色食品网站”并将相关网络链接,要求绿色食品的所有生产方、加工方、销售方将相关信息全部上网,并用类似于日本“二维条形码”的方式附在产品上。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条形码“追根溯源”,清楚地了解到绿色食品的产地、种植时间、营养成分、种(养)植过程中使用过什么投入品(如肥料、杀虫剂、除草剂、添加剂等),甚至包括提供方的信息和照片在内的与产品相关的详细信息。通过这一“电子身份证”,建立一套从生产到加工、贮存直到销售的全程标准化质量监管体系,消费者可以买得放心,吃得放心。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利于生产方维护合法权益,增加产量;有利于销售方进真货、卖真货,增加销量;有利于监管部门源头治理、全程监管,对造假售假快速发现,快速处理,快速通报,快速打假。这一制度可让绿色食品信息更加透明,在给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能对生产、加工方起到监督、约束作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其二,开展绿色食品的群众监督。应该说近年来政府一直在查处和打击绿色食品产销各环节上的“问题产品”,但执法部门的监管力量毕竟有限,面对分散的众多绿色食品,管理难免有疏漏。浙江省可借鉴日本“食品安全监督员”的经验,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政府可聘用一批“市场卧底”,经质检部门培训后上岗,专门查看、监督绿色食品(食品)的状况,一旦发现造假或违规现象,立即向当地政府监管执法部门举报。监督的眼睛多了,能使许多容易被忽视的假冒伪劣产品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