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农业科技与推广体制的改革中,一方面要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鼓励科技人员“下海”,组建自负盈亏的农业科技研究、咨询与推广公司(企业);另一方面对那些公共(共享)性强、难以完全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成果,在推广时仍采取政府全额或部分补贴的办法。但即使如此,也要引入相应的竞争机制和绩效挂钩机制。
此外,考虑到自然因素对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影响,还应建立相应的农业科技推广风险基金。
第三,市场培育。秸秆、畜禽粪便污染的治理和秸秆、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不是纯粹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事业,而应是一种市场经济行为。市场利益是秸秆、畜禽粪便利用诱致性制度变迁的根本诱因,市场培育是创新秸秆利用制度的核心。因此,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农户、企业、消费者在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及其制品市场的主体地位,制定必要的市场规则,确保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市场的有序运行。
案例4‐12
对赣榆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一个考察
农村经济市场化是通过对原有农业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完成的,但环境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要素参与农业生产活动,很难从根本上完全市场化,因此,在农村微观经济主体为追求经济利益进行资源再配置的时候,可能会出现资源配置的外部性效应,影响乃至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
但是,农村经济要实现快速增长,并非一定要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江苏省赣榆县通过构建以秸秆资源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实现了农民增收、生态环境保护多重目标的兼容。
赣榆县是一个农业大县,每年出田秸秆达70余万吨,以往生活用能中直燃秸秆既造成室内污染,利用率又低,并且时常发生滥烧乱焚秸秆的现象,不但破坏了土壤生态环境,还有可能引发其他灾难。为了改变传统的秸秆资源利用方式,赣榆县积极推动秸秆循环利用技术,并把秸秆的循环利用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以生态型秸秆产业推动全县的生态农业和生态示范区建设。首先在广大农村地区建成了2万余座“四位一体”微型循环经济链,将秸秆处理还田、沼气能源制造、生产有机肥和种植绿色食品组合在一起,同时解决了农村生活用能更新、绿色生产和秸秆的高效利用问题。对于一些含有高营养成分的农作物秸秆,该县则进行青贮饲料、微贮饲料和氨化饲料的加工,以此发展畜禽养殖业。一年就可以加工饲料20余万吨,可供养9万头牛、50万只羊,实现产值2亿多元,利润8000余万元。赣榆县还引导和扶持农户利用秸秆进行食用菌栽培,每年可消耗秸秆2000多吨,实现产值400多万元。近些年来,该县又不断开发出秸秆利用新途径,引进和改进了秸秆编织机,墩尚、宋庄和青口三个镇成立了工厂化草编企业100余家,拥有草帘、草绳编织机1600余台,销售额达亿元,一年可利用秸秆30多万吨。此外,该镇还大力推广秸秆汽化、粉碎还田和沤肥还田等秸秆利用技术,形成了以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为基础的循环型“秸秆经济”。目前,有2万余户农民从事农作物秸秆加工工业,既实现了农户增收,又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生产方式。
评论:以秸秆的循环利用所建立起来的经济体系,是一种循环经济,它把传统的“资源-产品-秸秆”的单向物质流动经济提升为“资源-产品-秸秆-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将产业链和生态链结合在一起,保持了农业经济循环圈和生态循环圈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流,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
案例4‐13
青海生态型能源与农业模式探析
青海省是我国实施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主要省份之一。
如何在退耕还林的同时保证农民的经济利益,将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兼得,选择恰当的经济模式是关键因素。青海省采取的生态型能源模式,既解决和改善了农村地区的能源问题,还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配合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是一种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经验。
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青海省政府部门从一开始就制定并实施了农村生态型能源模式方案,通过建立以沼气新能源为纽带的“猪-厕-沼-蔬”能源生产模式,将猪舍、厕所、沼气池和蔬菜大棚组建在一起,并与农户住宅配套建设,形成了肥料、能源和农产品生产的精细产业链。这种模式首先减少了当地的人畜粪便污染面源;其次,调整和提升了农村生活用能结构,既避免了直接燃烧薪柴的传统用能方式所造成的室内污染和浪费,也避免了乱砍滥伐林木植被作薪柴的行为;最后,沼气池废料作为一种优质的有机肥,不仅节约了化肥的使用,还可以种植出绿色农产品。
在青海省互助县,一些农户采用了温棚养猪、沼气、种植相结合的模式。温棚养猪使生猪出栏周期缩短,经济效益大为提高;猪粪用来生产沼气,沼气替代传统能源,效率高,而且属于清洁能源,每年每户可节约买煤开支500多元;利用沼肥种菜不仅可以节约化肥支出,还可以用来栽种绿色蔬菜,绿色蔬菜市场好且价格高。生态型能源模式整体可以给农户每年带来大约2000元的收入,比一般农作物的经济效益高出数十倍。
评论:生态型能源模式充分地将农业产业链与生态链接合在一起,实际上意味着生态环境资源部分地被直接纳入农业生产之中,农业生产的产出效率可以借助生态链得以提高,同时,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外部负效应被降至最低。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该种模式将生态环境资源与一般的农业资源投入有机地联系起来,最终实现了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的兼容,而且还实现了实验区域内农户生活用能的革新。这种战略不仅对青海省而言是一项明智的选择,而且对全国而言都是一个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明智选择。
案例4‐14
浙江宁海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宁海是全国生态示范区,森林覆盖率达到62.5%。宁海县变废为宝,将上游产生的废物作为下游的原料,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两手抓”,既减少了浪费和污染,经济效益也十分显着。宁海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2006年,宁海实现生产总值161.5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1.32亿元,全县人均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
宁海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农业循环经济和工业循环经济的共同发展。
东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面积占宁海县农业用地面积的1/3以上,园区内有大棚西瓜基地1.5万亩,西兰花、雪菜、榨菜等为主的订单蔬菜基地3万亩,柑橘基地1.5万亩和优质米基地2万亩。
宁海县的西兰花主要出口销售,西兰花采摘后,大量的菜叶该如何处置成了一道难题。西兰花菜叶对菜农没有用处,却是养牛所需的上好青饲料。宁海利丰牧业公司收购“废”菜叶发展奶牛业,不仅增加了菜农的收入,而且降低了饲料成本,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利丰公司饲养了1500多头奶牛,年产牛奶1500吨,日产奶制品3吨,年产值上千万元。
2005年利丰牧业公司收购当地菜叶、秸秆等8710吨,2006年达到9000多吨,奶牛产生的3000多吨粪便则被加工成半成品有机肥卖给附近的有机肥料加工厂,进入循环链条的下一个阶段。通过“农业废弃物-奶牛、猪等家畜饲养动物排泄物-有机肥加工-农作物”的循环经济模式,园区内70%~80%的菜叶、秸秆被利用,每年为周边农民增收200万元。示范区里,菜叶、秸秆通过直接还田、过腹还田和用作奶牛饲料等,综合利用率达到了99.7%。
宁海临港工业带则是工业循环经济的典型。临港工业带地处宁海县东北部的强蛟镇,是一个由火力发电厂、水泥厂和建材厂构建的循环网络。国华宁海电厂共有两期工程,采用了国内电厂中最高的环保标准,一期工程80多亿元投资中有20亿左右花在环保设施上,排放的烟雾除尘效率、脱硫效率和脱硝效率分别达到99.3%、95%和80%以上,发电产生的主要废物粉煤灰和脱硫石膏分别用来生产水泥和石膏板。
宁海经过精心选择、多次努力,引进了水泥行业的龙头企业——海螺水泥、石膏板行业的龙头企业——北新建材。电厂一期工程每年产生的粉煤灰60万吨、脱硫石膏20万吨、硝6000吨完全能被海螺水泥和北新建材消耗掉。石膏板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耗用脱硫石膏25万吨左右,产值将达到2亿元。
评论:宁海坚持“变废为宝”的思想,将上游产生的废物作为下游生产的原料。从一个地区整体而言,不能仅仅只有农业的循环经济,而且还必须有工业的循环经济,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农业循环经济和工业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应成为循环经济较完整的内涵。
第四节小结
从总体上看,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可分为以下五个层次。其一,通过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并积极运用清洁发展机制(CDM),逐步将区域环境代价内部化于微观经济主体的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借助微观经济主体逐利的内生激励,将可促进环境代价的降低,并使区域内减排与治污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其二,发展基于生态农业的绿色食品产业,使农村生态环境的“隐性”价值得以显化,以此可提升消费者对农村较好质量生态环境的支付意愿,并补偿生产者对生态农业的较高投入,从而为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激励。
其三,提高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动性,改革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并促进农村居民生活布局在空间上的集聚以及农业生产(如种植、养殖)的规模化经营,以此实现农村生产生活污染的集中治理和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快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其四,改革现有财税体制,加大政府对农村转移支付的力度和对农村生态环境类“公共品”的投入以及建立制度保障,对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共性技术则由政府牵头攻关并推广应用。由此可构建起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使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和生态投入有明确的资金来源保障,从而促进农村循环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其五,改革地方政府的现有“政绩”考核体制,细化落实地方官员的环境问责制和民众对生态环境的知情、参与及监督权,以此加强地区间生态环保领域的协调与合作,实施地区间、流域上下游间的生态、环保补偿。以上五个层次又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应该强调,上述五个层次的“良性互动”都需要共同的推动者,即由顺市场化导向(而不是逆市场化导向)的改革推动我国农村的科学发展,舍此将难以实现“良性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及对策研究互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