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5‐1
发展循环农业,建设新农村——广西贺州的经验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切入点。近年来,广西贺州市积极探索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贺州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以沼气池建设为农村新能源建设的突破口,大力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生态家园。2003年以来,贺州市在农村全面推进沼气池建设国债项目的实施,把沼气池建设与改圈、改厕、改厨结合起来,初步形成“猪-沼-果”、“猪-沼-菜”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此同时,全面推广省柴节煤灶。目前,全市共建沼气池11.24万座,入户率达38.3%,年产气量为4909.7万立方米;建成省柴节煤灶43.68万座,改燃节柴普及率达93%。两项合计每年可节柴102.2万吨,节约能源达58.4万吨标准煤,按实物量计算,折合木材127.8万立方米,相当于42.8万亩森林。
发展小水电和林电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
贺州市中小水电站已建成发电的有163座,在建的有62座,预计2008年全部建成后,全市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均提高一倍,总装机容量达90.5万千瓦,年发电量32.77亿千瓦时。同时,贺州市还利用众多的溪流河沟大力发展微型小水电。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开发利用微水电7907台,总装机8917.9千瓦,供应11200户农户生活用电。“十五”期间政府共投入资金24071万元支持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已经形成“以林蓄水、以水发电、以电生财、以财补林”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
培育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产业循环经济。贺州林业资源丰富,活立木总蓄积量超2690万立方米。在抓好脂松树林和速生丰产林两大基地建设的同时,建立起林纸、林板、林化三大企业集团,协调森林资源培育、加工利用、销售创收等环节的关系,初步形成林产业持续良好发展的循环体系。
推进农业企业化,正确选择农业循环经济的有效载体。贺州市以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农业企业化经营初具规模。全市已培育马蹄加工龙头企业5家,其中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马蹄加工系列产品年加工能力达7万吨,出口量占全国的60%,仅马蹄种植一项,当地农民年收入就增加3600多万元。此外,贺州市积极发展大米、蔬菜的加工和深加工及各类专业市场,延长水果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增值能力。
评论:贺州市充分发挥当地的特点,发展林业蓄养水分,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小水电和林电结合的农业循环经济,以电生财、以财补林,实现了“林、水、电、财”的良性循环和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发展,堪称中国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一个典范。
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技术供给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投入不足和科技投资效率较低。从目前来看,一方面投资分散、科技资源不能实现有效合理配置,致使十分有限的科技资金不能流向最有实力的科研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及对策研究机构;另一方面,有科技优势的研究机构又由于财力瓶颈而无法使人才资源、学科积累等有效组合。此外,农业科技队伍不稳定、高层次农业科技人员流失严重,都直接导致农业技术供给的不足。
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应通过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增加技术的供给。
第一,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措资金,加大农村与农业环保技术研发与推广投入,通过技术创新来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一般而言,投入与产出是一个正向相关的关系,只有投入的增加,才有可能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功组织实施了“星火计划”、农村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和农村科技园区、科技富民等科技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国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很低,还不到0.1%,远低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应强化科技政策,增加投入,如设立“863”农业领域在农村环境污染防控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等专题研究,加强农村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农村中小企业环境友好型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又如在农业综合利用技术、农村清洁生产技术、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农村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农村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技术、节水、节能、节土、生态农业技术等,使农村经济发展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例如,农业部2005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了施肥成本。2006年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00个项目县实施该项目,实施面积2.6亿亩,减少不合理施用化肥50万吨,化肥利用率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亩平均节本增效25元以上。
农村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靠政府投入是不够的,要形成政府补贴与农民自筹相结合的资金筹措机制。农业部门在农村技术创新过程中,坚持“国家扶持为辅,地方和群众自筹为主”的投入原则,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吸引地方政府和农民自筹资金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逐步形成了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共同投入的机制。
同时,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增强利益驱动,引导微观主体积极投资。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完善环境资源的有偿使用机制,使治理污染“有利可图”,可强化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从而增强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其二是完善各项专利技术制度、环保产品资质许可制度等,加强对科研人员的成果保护强度,引导技术人员积极从事技术研究与开发。
案例5‐2
咸宁:借助外部银行支持、发展自己的“绿色银行”
湖北咸宁利用“世界银行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贷款发展绿色产业,种植竹子、兴建生态茶园,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也得到有效保护,昔日的“荒山茅山”正成为当地农民的“绿色银行”,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从1990年开始,咸宁市实施了国家造林项目、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林业持续发展项目等4期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累计投资24047.5万元用于植树造林,其中世界银行贷款13721.1万元、配套资金10326.4万元。咸宁市共有9855户2.8万人利用“世界银行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贷款造林,在山上建起了“绿色银行”。
咸宁的造林总规模达到112.48万亩,其中人工造林87.74万亩,楠竹垦复24.74万亩。据测算,在二十年的经营期内,项目林累计可产木材68万立方米、竹材142万吨、竹笋15万吨、林果2.6万吨,实现产值13.6亿元。按受益农户9855户2.8万人计算,相当于人均在“绿色银行”存入资金4.9万元,每户年均可获纯收入近2000元,年人均获纯收入近700元。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全部建成后,咸宁市森林面积将达到616万亩,活立木蓄积876万立方米,楠竹立竹量2.2亿根,森林覆盖率达52.3%。
咸宁市已建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竹类、杉木、意杨速生丰产林基地,其中连片万亩以上的有20多处。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当地森工企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林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05年全市林业产业社会总产值达25亿元,利税接近2亿元。此外,楠竹垦复项目实施后,竹林质量的提高促进了“星星竹海”、“楠竹生态走廊”、“山水生态圈”等着名的森林旅游风景区的发展,来九宫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
评论:技术创新需要多方筹措资金予以投入,巧借外力不失为有效途径之一。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的普遍难题是缺少资金投入,湖北咸宁借助外来资金——世界银行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贷款,实施人工造林工程,实现了竹(笋)、木、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相当于在山上为自己建起了“绿色银行”,这种善于利用外部资源的思路值得借鉴。
案例5‐3
“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效益惊人
近年来,我国农村因大量秸秆就地焚烧、畜禽粪便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导致环境污染,以及水体和大棚二氧化碳严重亏缺、土壤退化和连作障碍等现象频发,成为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和农民利益的严重问题。
数年前,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的教授率领研究小组开始了“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添加高效产气菌使有机废弃物生物发酵,对大棚进行二氧化碳施肥,既解决了大棚中二氧化碳严重亏缺问题,又可利用发酵残渣在田间直接堆制生物有机肥料,解决大棚土壤退化和连作障碍等问题。这一办法大幅度提高了蔬菜产量和品质。
经过连续3年的田间试验证明,该项技术可使5种大棚叶菜增产110%~320%,硝酸盐含量降低50%左右,vc、粗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等品质指标显着提高,每亩可增收4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着。这一方法在草莓、番茄大棚种植的试验中也都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
采用这项技术,每亩大棚每年可对2000公斤干稻草、4000公斤猪粪进行再利用,可有效防治因秸秆焚烧和畜禽粪便随意排放对大气环境和水体造成的严重污染。此外,发酵残渣就地施入土壤后,可大幅减少化肥施用,因而有望探索出一种进行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新模式。专家们认为,这一技术在国内外率先开辟了一条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新途径。
这一技术目前已取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受理2项。因其研发的发酵装置非常简单,且具有成本低、简便易行的特点,农民只需花几十元成本就可自己搭建,只需花几分钟就可学会操作和日常管理技术。
评论:我国高等院校的涉农科研为社会服务是实现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举措。高校的科研不仅要有追求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即“顶天”),而且更要面向现实紧迫问题贡献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实际应用成果(即“立地”)。
第二,加强农民培训体系和培训能力建设,促进农村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
应确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广泛开展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和科技普及教育活动,大力开展创建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等活动,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环境保护知识,掌握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及法规。积极利用举办展览、发放环保书籍和宣传手册、表演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农民环保忧患意识,培养农民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的理念。
农民是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的主体。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农民掌握技术知识。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教育,就是要帮助农民掌握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可通过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各类培训机构,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知识及标准化生产技术、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等为主要培训内容,在提高农民农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从而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第三,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信息化对发展农村适用技术的传播和推广作用。
当今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在农村适用技术推广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建设农村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农村提供技术支撑、咨询、培训等公共服务,提升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提高环境科学技术水平和改善环境信息获得手段,使农民获得有利于环境的生产技术和必要的环境信息。农业信息化可以使农民充分利用技市场化进程中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理及对策研究术和信息,提高农业生产率,有效化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减少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让农民更好地掌握各种政策信息与经济信息,有效维护农民自身的合法权益。但是,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程度还较低,主要表现在有效信息资源不足、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和设施投入不足、人员素质低下和组织机构薄弱等。因此,我国应通过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发和应用适用于“三农”的各类信息技术、产品和系统等,推进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