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需要重点理清融合发展的机制机理,以及实施“两化融合”的路径与方法。从而通过其作用机制和机理,采用适合其自身发展的路径与方法,最终实现“两化融合”的目的,达到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
3.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机理分析
研究“两化融合”发展的机理,正是为了掌握力量的变迁,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从而赢得未来。
3.1.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机理的相关理论
1.产业融合论
产业融合(Industry Amalgamation)是在技术进步和时代发展的情况下出现的,表现在产业原有固定边界逐步模糊甚至消失,多个产业由于大量业务交叉,以及多个企业由于战略联盟、并购、重组而造成原有产业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相互交叉、渗透,重新组织,形成新的产业,或者原有产业具有新的内涵和范围,最终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化。它是时代变迁在产业层面上的表现。
例如,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大发展,推动了通信、邮政、广播、报刊等信息通信业、信息内容业、信息传播媒体业间的相互融合,其中,原有的电报等传统业务逐渐消亡。这方面融合的案例很多,例如,新千年伊始,全球最大的因特网服务公司美国在线(America Online)与老牌传媒帝国时代华纳(Time Warner)宣布,以互换股票方式实施合并,交易价值高达1830亿美元,创下全球并购之最。该合并不仅造就了美国在线-时代华纳(Aol‐Time Warner)这一新兴的媒体巨子,更代表着传统媒体产业(内容供应商)和网络产业(渠道供应商)之间的融合,在产业融合历史上划上了亮丽的一笔。2001年,联想和西门子签署协议,将计算机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结合,合作生产集无线通信功能的笔记本电脑产品。
产业融合思想最早源于Rosenberg对于美国机械装备工业技术变迁的研究(Rosenberg,1963)。随后,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逐渐引起研究者和产业界、企业界相关人员的广泛重视。在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Negrouponte就用三个重叠的圆圈来代表计算机、印刷以及广播这三者之间的技术、业务边界,且认为这三者之间交叉的区域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
多学科交叉领域往往最容易出高水平创新性成果,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交叉融合领域同样由于其交叉性、融合性和新生性,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较快的成长速度。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哈佛大学Oettinger和法国作家Nora、Mince 创造了Compunctions和Telemetriqu这两个新词来描述新涌现的数字融合现象。
早在90年代初期,苹果电脑公司总裁JohnSculley就指出,通信、办公设备、消费电子产品、媒体、计算机等将日益融合。这些先见者已经预见到“能通信的计算系统”、“能计算的通信系统”等融合型产品的诞生。1994年,哈佛大学商学院举行第一次产业融合国际论坛,主题是“计算机、电信以及消费电子学”,这是第一次从经济学意义上对该问题的重要关注。对于新闻媒体行业,他们也关注到这一历史发展的趋势。1995年,USA Today 报的专栏作家KevinManey在《大媒体潮》(Megamedia Shakeout:the Inside Story o f the Leaders and the Losersinthe Exp loding Communications Industry)一书中论述了大媒体的概念,“大媒体”是一种全新的传播概念和传播方式,向人们提供包括通信、影视、音乐、商业、教育等内容覆盖面极广的全方位资讯和娱乐,包括上述资讯和娱乐生产的全部内容、设备和过程。显然,这个“大媒体”融合了信息内容业、信息传播业、信息处理业、通信技术等。在2000年关于信息技术的报告上,苹果电脑公司总裁JohnSculley展示了用椭圆代表产业,然后几个椭圆相互融合,催生新兴产业,如“虚拟现实”、“按需信息”、“双路电视”等。到今天,产业融合实践和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出现了大量创新性成果和理论成果。
产业融合的主要形式有: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技术渗透型融合,如电子商务、电子广告、现代物流等;产业间的互补、延伸型融合,例如红色旅游、体育旅游、农家乐等,在旅游过程中整合体育、农业、思想政治等;新产业替代旧产业,或旧产业部分业务逐渐萎缩或消亡,又为其注入新兴服务,例如手机短信、E‐mail部分替代了传统的书信、电报等业务,邮政又增加了EMS快递等新兴业务。
产业融合动力主要来源于如下两大方面。
(1)源于技术变革和技术创新。由于技术变革和创新,导致原有技术被替代,新的技术通过渗透、融合等方式进入相关领域或行业,造成原有相关行业或领域技术路线被替代,水平被提升,生产成本下降,与此同时,也改变了自身行业与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从而导致产业融合。
(2)市场竞争的压力以及对范围经济的偏好产生产业融合动力。由于相邻行业进入本行业,或者本行业竞争对手使用了更为先进的技术,造成对本企业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本企业加快融合,应对市场竞争。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同时生产两种相似或相近产品的费用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的费用,从而使平均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产生范围经济,促使产业融合。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属于产业融合范畴,是产业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企业、产业、社会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案例】
苹果公司产业融合之路
苹果公司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身负盛名的计算机公司。它有很多辉煌的历史:1976年第一次展出Apple Ⅰ;1977年发售最早的个人计算机Apple Ⅱ,引发个人计算机革命;1984年推出了Macintosh,彻底改造了个人计算机……。该公司更让人敬佩之处,在于其具有卓越的时代发展眼光,富有远见地觉察到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苹果电脑公司总裁JohnSculley就指出,通信、办公设备、消费电子产品、媒体、计算机等将日益融合。这些先见者已经预见到“能通信的计算系统”、“能计算的通信系统”等融合型产品的诞生。在2000年关于信息技术的报告上,JohnSculley就展示了用椭圆代表产业,然后几个椭圆相互融合,催生新兴产业,如“虚拟现实”、“按需信息”、“双路电视”等。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苹果公司于2001年10月推出第一台iPod,正式进军MP3/MP4播放器这一个人移动娱乐设备市场,取得了高速的收入增长。
截至2008年4月,全球iPod总销售量突破1亿部。2007年美国销售的汽车中,70%配备了iPod连接功能。与此同时,苹果公司开通了与iPod配套的网络音乐服务iTunes网上商店。
更难能可贵的是苹果公司更意识到融合发展趋势,认为苹果公司未来的赢利需要压在一个集个人移动娱乐设备+个人移动计算设备+个人移动通信设备的新型融合性产品之上。于是,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体现上述思想的iPhone,真正融合了“革命性的电话”+“触摸式iPod”+“突破性的上网设备”,具备了手机、网络浏览器、媒体播放器、电子邮件收发、搜索、地图等功能,首创VisualVoicemail(可视语音信箱)功能,并配置了先进传感器。2008年7月,苹果公司又推出3G版iPhone。在其2G版和3G版首发期间,全球各国都出现了消费者提前数天排长队购买的惊人现象(如图3‐1所示),引起了手机生产厂商的恐慌。
这一新兴产品跳进了手机这一竞争激烈的巨大红海市场,获得了巨大成功。
在苹果公司网站上,苹果总裁乔布斯这样评价iPhone:“iPhone是一款革命性的、不可思议的产品,比市场上的其他任何移动电话整整领先了五年,手指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终极定点设备,而iPhone利用它们创造了自鼠标以来最具创新意义的用户界面。”iPhone成就了苹果公司融合事业的巨大成功。
除了iPhone,苹果公司还推出了瞄准家庭娱乐终端市场的Apple TV,重新诠释了电视的概念,实现个人计算机、iPod、电视功能的融合,它可以让我们的电视播放音乐、照片,甚至播客。
2.“两化融合”机理的其他相关理论
(1)新产品、新技术扩散的理论模型。
随着技术的进步,政府管制的放松,产业间的壁垒被打破。电视数字媒体领域,传统的电视媒体企业与新兴的互联网数字内容企业都想占领这一市场,从而造成剧烈的市场竞争。在剧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技术创新以及新技术的扩散速度很快,从而推动产业融合,改变原先的生产方式、技术路线以及服务方式。
对于新产品、新技术的扩散已有部分相关研究。
1903年,法国的Gabriel Tarde开始研究该问题,并绘制了原始的S形扩散曲线。其后,1962年,Rogers在Diffusion of Innov ations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创新扩散理论。他认为新事物扩展会经历五个阶段:了解阶段、兴趣阶段、评估阶段、试验阶段和采纳阶段。在开始时,使用用户少,扩散进度慢;其后,随着了解人数增加,扩散速度增大,在接近饱和点后,又开始慢下来,从而呈现S曲线。该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电话、电视机、计算机、网络、博客等新事物的扩散过程。
1969年,美国管理心理学家Frank M.Bass提出Bass 扩散模型。其后几十年,众多研究者在放松Bass模型诸多假设前提下,扩展出一系列的扩展模型,常用于耐用消费品市场分析,新产品、新技术需求预测分析。它在预测宽带、计算机、手机、3G上,具有较好应用效果。Bass 模型假设新产品投入市场后,其扩散速度主要受到两种传播途径的影响:①外部影响,如传播媒体的广告等;②内部影响,即已使用者的口碑。前者称为创新系数p,后者称为模仿系数q:p往往表示产品在初期用户中的发展速度,q往往表示跟随者使用产品的持续程度,或者是产品在潜在用户中的扩散速度。从而得到如下所示的公式:
dF(t)dt=[p+qF(t)][1-F(t)]其中,F(t)表示时间点t累计发展的用户在潜在用户市场的比例。
此外,Bhargava用将元胞自动机来模拟技术创新的扩散(Bhargava,1992)。
另外,还有Fourt‐Woodlock模型、Mansfield模型等。
(2)范围经济理论。
范围经济是指经济效益由厂商的经营范围而非规模所带来的,把两种或多种产品合并在一起生产比分开来生产具有更低的成本,这样的情况就属于范围经济。范围经济采用“品种-价格”分析维度,即品种越多,成本越低,通过加强协作和协调,提高经济收益。范围经济使得很多传统的规模经济形式转向信息时代的范围经济。例如,许多浙江中小型企业,主动选择做多样化、能做大但不做大的隐性冠军策略,实施定制、差异化、小众市场、利基营销(Niche)等。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实施,从其中一个视角来看,就是希望通过信息技术来增强现有传统工业的灵敏性、自动化性、可定制性、柔性,实现范围经济,获得收益。
也用范围经济促使产业融合,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3)自组织理论。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复杂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会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自动自发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走向高级。它主要包含了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Structure Theory)、哈肯的“协同学”理论(Synergetics Theory)、托姆的“突变论”(Morphogenesis Theory)、艾根等提出的“超循环”理论(Hypercycle Theory)等理论共同组成的。
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系统与环境之间物质及能量的交换以及对自组织系统的影响等,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在系统内部某个参量的变化达到一定的域值时,通过涨落,系统可能发生突变即非平衡相变,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协同学是指许多子系统能以自组织的方式组成宏观空间、时间、功能等有序结构的开放系统。突变论可以用于解释不连续现象,为自然界中形态的变化和演化提供数学模型。
用上述自组织理论可以解释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怎样进行自组织的,新的融合型产业是怎样自组织形成、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