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我的《论语》
49471400000016

第16章 季氏第十六

这章由“子曰”变成“孔子曰”,有什么讲究吗?

这是一节品德课。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毀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沿用孔子上课的一贯作风,先讲一个故事。这故事比较沉重,讲到战争与和平,国家文化建设,人的品德,等等。

兕(sì),野牛。柙(xi被),木笼。

季氏准备出兵征伐颛臾。

冉有和子路同在季氏当大官,他们来向孔子透露相关消息。

冉有说:“老师,季氏和颛臾可能有事发生。”

子路说:“是的,老师,季氏要对颛臾用兵。”

孔子说:“冉求,你不觉得你有些过分吗?颛臾在哪里?它是先王分封管理东蒙的宗主国,目前仍然属于鲁国的管理范围,颛臾人都是鲁国的臣民,为什么要征伐颛臾?”

冉有说:“季氏想征讨颛臾,我们两人都不想,可是,我们是季氏的下属,我们也没有办法呀。”

孔子说:“冉求,你别推脱。你不记得周任说过的话吗?‘尽职尽责,无能者下。’国家有危险你不能护持,国家被颠覆你不能扶持,要你这个宰相干什么?你说得太过分了。老虎和野牛从笼中逃走,龟壳和宝玉在柜中毁坏,这是谁的错?”

冉有说:“您看现在的颛臾,政权稳定,城墙坚固,又紧邻费国,今天不把它拿下,后代子孙必有隐患。”

孔子说:“你个冉求!我最痛恨说假话的人了,明明是你的主意,你还找托辞。据我所知,无论是国家还是家庭,人不怕钱少就怕不平均,不怕贫穷就怕不安定。财产平均了,人就不觉得贫困;和睦相处了,人就不觉得钱少;生活安定了,人就不会倾轧。也就是说,如果外国人或别人对我们不服气,我们就要反思,就要加强文化建设来吸引人,人来了,还能安心留下来。可现在,冉求啊,子路啊,你们辅佐季氏,外国人因不服气而不来往,国内人心涣散,社会分崩离析,你们不但不能使国家安宁,还想发动内战。我告诉你们,季孙要担忧的,不在颛臾,而在他们兄弟之间。”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故事反映什么问题呢?在国家层面。季氏作为地方诸侯,无权作出战争决定,而现在竟然作出讨伐颛臾的决定,显示鲁国权力已经旁落。大而论之,则是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互相征战,各诸侯国内部则是权臣专横跋扈。

从这个故事中,孔子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天下有道,国泰民安,则文化、政治和军事政策都由国家统一制定,令行禁止;天下无道,兵荒马乱,国家政策无法贯彻执行,地方诸侯擅权,挟主行令。”

孔子说:“纵观历史,如果国家政策出自诸侯,诸侯擅权,那么不出十世国家就会丧失;如果国家政策出自大夫,权臣干政,那么不出五世国家就会丧失;如果国家政策出自陪臣,家臣执政,那么不出三世国家就会丧失。”

这是历史的教训,“天下有道,国家政权不会落入大夫之手;天下有道,百姓不会非议国家政权。”

孔子的说法有根据吗?那么分权制呢?国家政策法令也由总统颁布。

天下有道,是指政通人和,法度严明。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据此推算,诸侯擅权,已经历鲁宣、成、襄、昭、定五世;大夫干政,已经历季武子、悼、平、桓子四世;季氏三兄弟为桓公之子,属第五世,已到强弩之末。

孔子说:“中央没有财权,诸侯擅权,已经历五世;大夫干预政事也有四世了,现在的季氏三兄弟是桓公的后代,已经是第五世了,他们很快就将衰微。”

这不是赌气的话吗?

孔子由诸侯擅权,进而分析社会发展的规律。

中国古代政权更替是没有数学规律的。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冉有、子路看到不到历史发展的趋势,协助季氏征讨颛臾,试图通过战争挽救其衰败的命运。冉有和子路之过,在于交朋不慎。

从这个故事中,孔子得出的第二个结论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类,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类。正直、宽容、博学的朋友是益友;脾气暴躁、优柔寡断、花言巧语的朋友是损友。”

冉有和子路与什么损友相交呢?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由交友而讲到娱乐,讲到人要注意生活细节。

此处有十一个“乐”字,除“礼乐”的“乐”读yuè,指礼乐的音乐外,其他“乐”字均读lè,指快乐。

“道”不作“讲”、“说”解,而作“导”解,指“引导”。

快乐有损有益,声色之乐,精神之乐,娱乐与品德息息相通。

孔子说:“有益的娱乐有多种,有害的娱乐也有多种。以礼乐节制为乐,以导人向善为乐,以多交益友为乐,这是有益的娱乐;以骄奢淫逸为乐,以恣意放纵为乐,以吃吃喝喝为乐,这是有害的娱乐。”

两千五百多年了,人性竟然如此相似。传统也?现代也?

三益乐:乐节、乐导、乐多贤;三损乐:乐娇、乐佚、乐饮宴。今日也然。

从教育角度看,乐娇、乐佚、乐饮宴是儿童不成熟之乐,乐节、乐导、乐多贤是君子之乐,教育就是要把学生从损乐之态导向益乐之态。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愆(qiān),过失。

这是对故事中的“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的发挥。孔子告诫学生,对君子说话要注意分寸。

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抢先发言,或抢话头,或时常打断别人的发言,这是犯急躁的过失;轮到自己发言,却吞吞吐吐不肯说,这是犯隐讳的过失;不管领导高兴不高兴,脸色好看不好看,滔滔不绝地说,这是犯睁眼瞎的过失。

孔子说:“侍候君子常犯三种过失:没让你说话你抢话说,这叫急躁;让你说话你不肯说,这叫隐讳;不顾君子脸色好不好看,滔滔不绝地说,这叫睁眼瞎。”

闻过则改,无论对谁,说话时都要避免犯这三种过失。要注意倾听,不要抢话说;要知无不言,不要隐瞒想法;要观颜观色,不要做睁眼瞎。

从教育的角度看,老师对待学生也应该如此。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故事里,冉有和子路是主张伐颛臾。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这是好斗。

孔子由此发挥出来,说君子三戒,说戒的理由,但没有说如何戒。

孔子说:“君子应当有三戒:青少年血气未定,要戒好色;中年人血气方刚,要戒好斗;老年人血气既衰,要戒好得。”

孔子用“血气”来划分人的一生,青少年、中年和老年。好色、好斗、好得,血气使然,人皆如此;戒色、戒斗、戒得,志气使然,君子养志气,遵三戒。

岂止君子有三戒,此三戒,人人都应修持。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畏,敬畏。狎,戏谑。

冉有和子路不听孔子劝告,无力阻止季氏伐颛臾,颛臾为季氏吞并。冉有为人处事,对人对事多有冒犯,对孔子的冒犯更是家常便饭。

孔子由此引发出“敬畏”的问题。

孔子说:“君子应当有三种敬畏:一要敬畏天命,二要敬畏位高权重的人,三要敬畏圣人说的话。小人不知天高地厚,天不怕地不怕,戏谑位高权重的人,侮辱圣人的话。”

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

敬畏,人就有了依托,有了归属感,无有恐惧。

教育,既要教人勇往直前,亦应教人有所敬畏。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有的人是天才,生而知之,不学而知,能畏,能戒,不愆,这是优等学生;有的人是贤才,学而知之,一学就会,亦能畏,亦能戒,亦不愆,这是良等学生;有的人是专才,困而知学,学而能知,或能畏、或能戒、或不愆,这是及格学生;有的学生是蠢材,困而不学,学而不知,不畏,不戒,愆尤,这是差生。

冉有屡教不改,不畏,不戒,愆尤,是差生。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同学当切记。

孔子说:“人的学习能力可以分为四类:生来就知道的,是一流的人;学然后知道的,是二流的人;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是三流的人;遇到困难都不学习的人,是最差的人。”

多数人是遇到困难才学习的。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做孔子的学生真难。

眼见不能为实,非礼勿视,视了,就得想明白。我看明白了吗?

听见不能为真,非礼勿听,听了,就得辨真伪。我听清楚了吗?

脸色不能严厉,对人对己,事前事后,我的表情温和吗?

举止不能倨傲,对上对下,人前人后,我的行为谦恭吗?

言论不背圣言,不违天理,我说话忠诚吗?

事业不辱使命,不事敷衍,我做事敬业吗?

有疑问就想如何向人请教,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

有怒气就想一想生气的前因后果,世事艰难,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有所得就想得之是否合理,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孔子说:“同学们,君子要反思九件事:看见了要反思是否看明白;听到了要反思是否听清楚;会客要反思脸色是否温和;待人要反思态度是否谦恭;说话要反思是否忠诚;工作要反思是否敬业;遇到疑难问题要反思是否向人请教;生气的时候要反思前因后果;见到好处要反思是否该拿。”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九思”会不会使人战战兢兢,裹足不前呢?教育要培养什么人呢?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基本要求。

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像颜渊、曾子,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志士仁人,古今中外,志士仁人并不多见。

孔子说:“看到别人做善事,就迫不及待也要做善事;看到别人施恶行,就避之如不及。这样的人我听说过,也亲眼见过。为了追求自己的志向,隐居修炼;为了达到自己的道德,行侠仗义。这样的人我听说过,但没有亲眼见过。”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例如,齐景公,以幼继位,得益于宫廷政变。虽有治国之才,但贪图享乐。贵为国君,富甲一方,他死的时候,百姓评价他无德。百姓因为齐景公的不善而嫌弃他。

伯夷、叔齐不同,兄弟让国,只为孝道,他们虽然穷困潦倒,饿死他乡,但百姓至今仍然在称颂他们的事迹。百姓因为伯夷叔齐的善而铭记他们。

历史自有公论,公道自在人心。

孔子说,齐景公拥有千乘之国,死后,百姓称他无德;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至今称赞他们。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呢?

“九思”既是反思,也应思之在前。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这堂课孔子对学生提出许多要求,陈亢怀疑老师是否自己能够做到。陈亢不如子路耿直,不敢直接质问老师,“亢以私意窥圣人,疑必阴厚其子。”陈亢偷偷问孔子的儿子伯鱼:“伯鱼,老师教给你什么学习秘诀吗?”

伯鱼说:“没有呀。记得有一次我回家时,父亲站在家里不知道想什么,我怕惊动他,悄悄溜了进去,没想到被父亲发现。父亲问我:

‘你学过《诗经》吗?’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诗经》,你就没有发言权。’从此以后,我就认真学习《诗经》。又有一次,父亲还是站在同样的地方思考问题,我更加小心翼翼地溜了进去,结果还是被父亲发现。父亲又问我:‘你学过《周礼》吗?’我说:‘没有。’父亲说:‘不学《周礼》,你就无法在社会立足。’从此以后,我就认真学习《周礼》。就这么两次,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学习秘诀。”

下课后,陈亢高兴地对其他同学说:“我问伯鱼一个问题,得知三件事:一是老师要伯鱼读《诗经》;二是老师要伯鱼学《周礼》;三是老师教学没有私心,对儿子和对我们一视同仁。”

在《论语·述而第七》里,孔子自己曾经做过表白: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看来,不止陈亢怀疑孔子教学有私心,其他学生也曾提出同样的问题。

问题可能出在教学方法上,孔子实施因材施教。从公民享受教育权利的角度讲,因材施教的确是不公平的,但从人的个体学习的角度讲,因材施教是最公平的。看似矛盾的因材施教,却能达到教育效能的最大化。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就在快下课的时候,孔子突然想起什么,他对学生说:“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称呼的问题。国君的结发妻子,国君自己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外国称她为寡小君,外国人也称她为君夫人。这是一礼节,大家一定要记住,特别不要把国君的妾也称为君夫人。”

这是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教育无小事,课堂何处不教育。孔子重视教育细节,此处也是一个例证。

这节课有些沉闷,可能是孔子一开始就狠狠地批评冉有和子路,使其他学生不敢出声。

平日里温良恭俭让,涉及战争与和平,就换了一副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