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我的《论语》
49471400000002

第2章 为政第二

这是一堂什么课呢?

标题是“为政”,似乎是讲政治的问题。其实,这堂课不讲政治。

朱熹注:“政之为言正也,所以正人之不正也。”纵观全章,我以为,这是一堂关于道德教育的讨论课,讨论的话题很开放,包括德育的内容、方法和作用。

老师:孔子。

学生:樊迟、孟武伯、子游、子夏、子贡、子张、子路……还有几位当官的,孟懿子、哀公、季康子,都属于客串进来的角色,就像现在学校上课,学生家长到课室来,向老师提个问题,然后就走人;有巧遇的,随便提个问题,也有专门参加听课的。

这堂课的教学方式比较特别。孔子在课室里向学生说明这堂课要讨论的内容,突然孟武伯的父亲孟懿子闯进教室,问孔子什么是“孝”?上课思路被打断,孔子干脆带领学生,由樊迟驾车,一边郊游一边上课,优哉游哉,其乐无穷。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开始上课了。孔子开门见山地给出德育的一种目标、内容、方法和例子,作为学生讨论的话题。

孔子说,同学们,我们平时观察天象,看到北斗星安居其所,而群星却都围绕着它旋转。人也一样,品德能够规范行为。

那么,人需要什么品德呢?从哪里获得这种品德呢?孔子告诉弟子,其中一种品德叫做“思无邪”,《诗经》里说的就是“思无邪”。

什么是“思无邪”呢?

“思无邪”就是“思虑不移的品德”。因为,“思无邪”来自《诗经·鲁颂·》,《诗经·鲁颂·》借马赞颂僖公的四种品格:广阔的视野、深邃的思维、永不疲倦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品德修养。

那么,怎样使人获得某种品德行为呢?孔子给出两种答案。

第一种:“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要把人导向正途,若以刑罚来推行官方的道德规范,虽然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并不能使人因为做了不道德行为而感到羞耻。

人因为害怕惩罚才遵守道德规范。

第二种:“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通过礼来约束人的行为,导人从善,能使人知善恶,弃恶从善。

两种方法,正如老子所言:“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我以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应当成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德育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法。今日之校园已不再是一片净土,所谓德育并不尽如人意,孔子两千多年前所说的“民免而无耻”的现象并不鲜见。民免而无耻,就是学生会变得油滑,并使尽各种办法来规避纪律,逃脱惩罚。在这样的过程中,学校的道德系统会逐渐崩坏。用道和礼来引导,不仅能让学生遵从,并且也能建构道德价值体系。学生的规矩应该建立在“礼”之上。

接下来,作为品德教育目标的例子,孔子为自己做了一个人生规划。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千古名句,解释纯属多余。

细品之,我感觉,孔子非常注重自我修养。这是德育的第三条路,是一条更加艰难的道路。古往今来,只有如老子、孔子、耶稣、亚伯拉罕、释迦牟尼等圣哲能够做到。这条道路强调品德修养从做学问开始,不断追求,一个目标实现了,又有新的目标,新的方向,直至“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孟懿子闯进教室,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无违。”

孟懿子何许人也?何以闯进教室问孝?

这关系到另一个人,孟武伯。孟武伯名声并不好,据说他骄奢淫逸,有声色犬马诸多切身之疾。“据记载:孟武伯为孟孙氏之后,孟懿子之子。孟武伯曾与辖地成邑有怨,孟懿子死后,孟武伯竟拒成邑之人奔其父丧,其为人之不孝,为人之傲不知礼,可见一斑。”孟武伯不是一个孝子,孟懿子气不过,跑到儿子上课的地方,当着儿子的面,责问老师什么是孝。

试想一想,一位中央高官,亲自到教室,当着儿子的面,指着老师的鼻子问:“你说说,什么是孝?你这老师怎么当的?”

你怎么回答?

孔子平静地说:“无违。”

我常为这个回答拍案叫绝。它既照顾了作为父亲的威严,又保护了作为学生的儿子的自尊,还批评了为官者对老师的不敬。

孔子不愧是一位有高超教学艺术的老师。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这么一闹,上课的进程被打断。孔子干脆把课搬到室外去上。他让樊迟驾马车,优哉游哉,一边郊游一边上课。

既然孟懿子问孝,那就先讨论有关孝的问题,于是有了接下来一段关于“孝”的讨论。

孔子说,樊迟,刚才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说“无违”。你知道为什么吗?

樊迟说,我不知道。您说,‘无违’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无违,就是不要违背常理。

父母健在,如何做才是“事之以礼”?父母逝世,如何做才是“葬之以礼”?随后逢年过节如何做才是“祭之以礼”?这些都不是容易说清楚的。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是这一插曲的主角,他先发言。老师,不好意思,我父亲给您添麻烦了,正如您所看到的,好像我这样,怎么做才算是孝敬父母呢?

孔子说:“你父母只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

这是孔子式的典型回答:“告诸往而知来者”。孔子告诉孟武伯,你父亲什么也不缺,他只担心死后你能不能接好他的班,所以他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既然如此,如何做才是行孝你就应该知道了。

在这里,我把“父母唯其疾之忧”理解为“父母唯忧其疾”。我认为,这是比较符合孟懿子与孟武子父子关系的解读。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对于其他学生而言,孔子与孟武伯关于孝的对话犹如打哑谜,局外人难以明白。子游出来说话了。老师,你们说什么呢,我都听不明白,您说怎样做才是孝呢?

孔子说,今天人们认为所谓孝就是能养活父母。但是,犬马也能为养活人而出力,如果人对父母没有敬爱之心,那么人与禽兽有什么区别?

子游问孝,何以引来孔子如此大的感叹?

子游出身平民,面临供养父母的问题。与孟武伯的情况不同。

孔子说:“小人皆能养其亲,君子不敬,何以辨?”朱熹注:“世俗事亲,能养足矣。狎恩恃爱,而不知其渐流于不敬,则非小失也。子游圣门高弟,未必至此,圣人直恐其爱踰于敬,故以是深警发之也。”孔子把不尊敬父母的所谓“孝”比作禽兽。

对父母,养而不敬,禽兽不如。

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孔子回答子游说孝敬父母重在尊敬,然而如何做才算尊敬呢?

孔子没有说。

子夏接着问孔子:先生,您说对父母不但要供养,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尊敬,这样才算是孝。那么,怎样做才算是尊敬呢?

孔子说,尊敬,就是无论什么时候,对父母都要做到和颜悦色。

这是很难做到的。帮父母做事,有好吃的东西就送给父母吃,你认为这就是孝吗?

经子夏这么一问,孔子与弟子们关于孝的讨论就暂时到一段落,这一插曲也可以暂时结束了。这一段关于孝的讨论,总结起来,大致可以用孔子的话来表达。

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重新组织教学,把学生引导回这堂课原先的主题上。那么,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要培养怎么样的人呢?怎样评价一个人的教育效果呢?孔子这一次用学生作为例子:

孔子说:你们都看到的,我每次与颜回说话,他都没有反驳,没有提出不同意见,看样子颜回有些迟钝。但我观察他与你们的讨论,以及他日常的言行,他也能够发挥所学的内容。颜回并不迟钝。

孔子为什么选择颜回作为例子?

首先,孔子强调品德修养要从做学问开始。颜回可以为其他学生提供一种如何学习如何做学问的榜样,“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其次,作为将要讨论的如何评价学习效果的一个引子。这里孔子为下面的讨论准备了一个例子。

那么如何评价一个人呢?

孔子说,评价一个学生不外乎看三个方面:他学了什么?他如何学以致用?他学而后如何安身立命?

当前之洋思、杜郞口,还有所谓“跨越式教育”,结果只能留下令人难以跨越的后遗症。

因材施教,前提就是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在这里,孔子给出了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之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孔子评价学生的方法,似乎比现在更全面,更科学。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自从朱熹注四书以来,孔子的这句话都被解读为:“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这个解读已经成为我们的标准解读。

这个解读有不妥之处。首先,如果如此解读,这句话放在这里,难以和上下文衔接。其次,《礼记·学记》曰:“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为人师”是孔子表达“可以成为老师”的说法。“为师”和“为人师”并不相同。也即是说,“可以为人师”并不是指“可以成为老师”。

那么如何解读这句话呢?

从这句话的上下文来看,这句话应该是指学习方法,或做学问的方法,道德修养的方法,或者是修身的方法。

对于读书做学问,对于道德养成而言,指出一条途径是重要的。

课堂上,老师需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授方法。“温故而知新”就是孔子向学生传授的方法。学习上,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达到理解新知识的目的。学问上,没有不依赖于其知识前史的学问。个人的道德修养更离不开历史文化积淀。

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又回到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作为教育家,这是孔子最关心的问题。孔子是启发式教育的艺术家,面对学生,他没有直接说出教育要培养什么人,而是用比喻,从反面把问题提出来。

在这里,“君子”泛指读书人,狭义上也却是现在的学生。“君子不器”就是说教育不要使学生成为某种定形的东西,不要使学生成为某种工具,不要使学生成为书呆子。现在我们在高中就把学生分成文科和理科,早早就给学生定形,就是“君子成器”。

孔子的教育是通才教育。

另外,我读孔子的这几句话,隐约感觉还有一些弦外之音。孔子当着学生说这些话的时候,颜回并不在其中。“我每次与颜回说话,他总是唯唯诺诺,好像什么都不懂。可私下里他却滔滔不绝,颜回不笨!同学们,看人不要只看表面。我们要从这个人所处的环境出发,观察他的所作所为,体验他的所思所想。我们要从历史事实中吸取教训,不要钻牛角尖,不要走进死胡同。”

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孔子说“君子不器”,但是君子应该怎么做呢?

孔子没有说。这是上课时老师留下一个悬念,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提问。

这是启发式教学的技巧,这是孔子课堂教学的常态。

子贡知道老师的意图,便问:老师,那您说君子(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孔子说,先照老师说的去做,通过做来判断老师说的对不对,对的再遵从。

也就是说,学习不是盲目信任老师说的东西。

教育家的情怀。

“子贡问君子”这句话,历来都理解为“子贡问什么是君子”。如果把《论语》当作政治哲学,或当作励志小册子,这样解读可以接受。

然而,如果把《论语》当做一本教育学著作,这样的解读便大谬了。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也即“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学习知识,要先做,再用自己的话说,最后再决定是否值得吸收。也即是说,先行后知。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很不好理解的说法。尤其是放在课堂里。

李泽厚解读:“君子普遍厚待人们,而不偏袒阿私;小人偏袒阿私,而不普遍厚待。”钱穆解读:“君子待人以忠信,但不阿私。小人以阿私相结,但不忠信。”放在课堂上,按照常理,孔子的话不可能如此解读。我以为,孔子要表达的,是另外的观点,是关于读书做学问的观点。

“比”字古文写作“夶”,两个人肩并肩在一起,相比较,目的在于求同。

“周”是周全,完备的意思。

孔子说,君子(学生)读书做学问,要敢于对老师的思想发表不同的意见,不要一味迎合老师的思想。

在这里,君子和小人只是一种比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告诉学生,做到“君子不器”的第三个办法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教育界的千古名言,言简意赅,意蕴深刻,通俗易懂,任何译成白话文的意图都是多余的。

这是孔子针对当时教育实际而提出的一个学习原则。当时的情况是:“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才;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这段话的意思大致是,老师只知道要学生念诵书本,一味进行知识灌输,急于追求快速进步,不顾学生能否适应。学生只能死记硬背,学完就忘记,忘记知识也忘记老师。

我每次读到这段话就非常感慨,古人好像是在说今天的事,古今教育何其相似。可见教育之难,并非全由教而生,人性贪、嗔、痴、慢、疑才是教育问题的根源。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众说纷纭,不一而足,我只信如下之说:

“端,头也。凡事有两头,谓之异端。言业精于专,兼攻两头,则为害耳。”孔子说,同学们,做学问不要钻牛角尖,否则危害无穷。

这句话是孔子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补充,也即是“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都属于钻牛角尖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深一层的思考,这里实在已有“凡是能够言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对于不能谈论的事情,就必须保持沉默”的思想。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很有意思。它充分展现孔子的课堂教育艺术。

由,即子路。孔子曾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子路是敢于批评孔子的学生,也是一个敢于在课堂上捣乱的学生,可能在课堂上有时也会信口开河。所以,孔子讲课讲到这里,可能想活跃一下气氛,便拿子路开涮。

孔子说,子路,我上面说的东西你明白了吗?我告诉你,对待学问,懂了就说懂,不懂就说不懂,不要不懂装懂,这才是对待学问的正确态度。

子张学干祿。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

据说,子张属平民子弟,肚子问题是首要问题。

教育有什么用?

子张不是问如何做官。孔子时代读书都是为了做官的,教学也都围绕当官而展开,子张没有必要问这样的问题。况且,孔子自己的仕途并不顺利,也没有多少做官的经验,问孔子如何“求仕”,显然问错了对象。

“干”,作“求”也即“立”、“建立”;“禄”,作“福”、“善”解。

子张学干禄,即子张问孔子,教育何以使人获得幸福?

孔子说,教育能使人“言寡尤,行寡悔”,人因此能获得幸福。

那么如何能做到“言寡尤,行寡悔”呢?

孔子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多闻阙疑’,疑,疑惑之事也。言人居世间必多有所闻,所闻之事必有疑者有解者,解者则心录之,若疑者则废阙而莫存录,故云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其余谓所心解不疑者也,已阙废可疑者,而所余不疑者,虽存录在心,亦何必中理,故又宜口慎言之也。‘则寡尤’,寡,少也。尤,过也。既阙可疑,又慎言所不疑,能如此者则生平之言少有过失也。‘多见阙殆’,殆,危也。言人若眼多所见,阙废其危殆者,不存录之也。‘慎行其余’,其余谓自所录非危殆之事也,虽已废危殆者,而所余不殆者,亦何必并中其理,故又宜慎行之也。‘则寡悔’,悔,恨也。既阙于危殆者,又慎行所不殆,能如此者则平生所行少悔恨也。”这是我见到的最好的解读。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哀公是鲁国国君。他关心权力,关心如何加强统治的问题。

上面说到,孔子和学生驾车出游,正在车上上课。他们“巧遇”哀公。

哀公问孔子,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应该怎么使民众易于统治(何为则民服)?

孔子回答说:教育就是要使人能够实事求是地辨别事物的是非曲直,这样的人就容易统治;如果人都是非颠倒,就不容易统治了。

“直”,作“正见”;“枉”,作“违背”;“歪曲”。

通俗说,就是弘扬正气,摒弃邪气,则民服;反之,则民不服。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陪着哀公。他也向孔子提出一个问题。

季康子说,教育如何使百姓敬畏、忠诚和勤勉?

孔子从三个方面回答季康子的提问。

孔子说,首先,要教育百姓正确对待阴间的事情,庄严的祭祀能使人产生敬畏之心;其次,要教育百姓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子孝父慈的家庭关系能使人养成忠诚的品格;第三,要教育百姓正确看待社会问题,推举德才兼备的人,去教育其他人,办真正的教育,就能使百姓勤勉。举贤任能,大众自然勤勉。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

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这时不知是谁问一句,先生为什么不当官呢?

道理一套套,何以不为政?这可能是哀公或季康子问的话。

孔子不是不想做官,而是不愿同流合污。

孔子的回答很有意思。他说,《尚书》上说,“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维持好和睦的家庭,就是为政了,何必当官呢?

孔子引用《尚书》的话,说自己有家人,有学生,管理好这一大家子人已经不容易了,家庭和谐已是最大的政治了,已经很幸福了,又何必当官呢?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没有受到影响,继续说明他的教育目的。

孔子说,教育的目的,就是坚定信念、树立信心和培养信用,人而无信,那就不知道他是否值得为人了。就像大车没有,小车没有,这样的车如何能行走呢?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张可能没有认真听课,走神了。他突然问孔子,老师,您相信未来三百年的事能预测吗?

古时说一世是三十年,十世便是三百年。

孔子看着子张,你小子怎么问这样的问题呢?

孔子说,从夏朝到殷朝几百年,社会文化变化并不大,通过研究文化变迁的内容,便能知晓夏朝。而从殷朝到西周也是几百年,通过研究其文化变迁同样能知晓周朝。将来社会如果继承周朝的文化遗产,就是再过三千年,我们依然能够通过研究其文化变迁而知晓它。

孔子以历史为例,启发引导子张思考。

结论是,从社会文化的变与不变的角度看,社会是可以预测的。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把这节课的内容总结为两点。

第一,孔子说,拜祭不是自己列祖列宗的鬼是一种谄媚行为。

为什么?

“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人因为敬而祭,非敬而祭必有所求,非分之求必谄。

孔子反对没有人格的行为。

第二,孔子说,见义不为的人,没有勇气。人要见义勇为。

孔子的结论是:道德教育要培养诚实、忠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