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堂课,孔子从头讲到尾,期间只有曾子和游子各插一句话。这样上课,现在叫做“满堂灌”。
采用什么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孔子是深谙此道的。
《里仁》讲什么呢?“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讲“仁”自有其艰难之处,本课没有记载孔子说过什么是仁,而对一种理论没有多少把握的时候,最保险的讲课方式就是自己讲,避免讨论。
在这里,“里”是双关语,做邻居、社区、社会均可。“里”也可作里面、内部和自我解。这种不同的理解可能是由于两千多年的不同解读造成的。孔子在本课中说过一句话:“德不孤,必有邻。”孔子为什么不说“德不孤,必有里”呢?这是否暗示,孔子用“里”来表达“仁”得以安放的地方?我将从教学的角度,并从学生(人)的道德修炼视角来解读孔子的这堂课。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开门见山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孔子说:“一个人内心有仁,自然就美。”
品德教育,都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内在美。“美”不是美丽的美,而是一种气质。那么,内在美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常说“内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意思。孔子认为内在美的内容是仁。
孔子说:“一个人不选择归于仁,是明智吗?”
也即是说,一个学生不选择向仁修炼,那是不明智的,社会上的人也一样。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为什么不归于“仁”便不明智呢?孔子接下来从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孔子说:“不仁的人不可能久居简约的生活,不可能有长期的快乐。因为仁者依仁行事,智者却利用仁作为手段以谋利。”
不仁的人看什么都不顺眼,什么都拿来跟别人比,“小人比而不周”,如何能过上简单、舒适、幸福的生活呢?如何能够快乐呢?
“约”作“简约”解,取简约而不简单,没有理由认为孔子是一个苦行僧,他不可能要求他的学生归仁而过贫穷的生活。
智者会利用仁作为手段欺世盗名,有时满口仁义道德,却干出男盗女娼的勾当。中国民间所谓“智叟”就是这类智者。现代社会正是智者横行的社会。
关于这句话,孔子还有更完整的表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强仁。”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其次,孔子说:“只有仁者能辨别好人与恶人。”
仁者因为依仁行事,不受利益左右,不以貌取人,因此能辨别好人与恶人。
再次,孔子说:“假如你有志于仁,你就不会产生厌恶情绪。”
一个人有志于仁,他既能辨别善恶,也能容忍世上的各种事情,无论是好事坏事,好人坏人,也即是说,仁能够使人产生宽容之心。
此处,“苟”不作“诚”解,而作“假如”解。孔子的这两句话,前句说已成为“仁者”的人,后句说有志于成为“仁者”的人,这两者是不同的。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恰如“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若非无想,我皆令人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第四,孔子举例说:“人都想富贵,但来路不明的富贵是守不住的。同样,人都不想贫贱,但靠歪门邪道是无法摆脱贫贱的。”
谁也无法靠巧智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
孔子说:“一个人除了仁之外的成名都是令人厌恶的。”
君子不仁而成名,因此遭人厌恶。
孔子说:“君子时刻也不能违背仁,无论处于顺境,还是处于逆境,君子都不能违背仁。”
用“无终食之间”来表达“无时无刻”真有些莫名其妙,古汉语不是有个叫“须臾”的词吗?我只能理解为老师给学生上课,课堂上用一些口语表达,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否则,只能理解为故弄玄虚。
如果用课堂语言来表达孔子的这句话,还可以有更加形象的说法:“同学们,我们在吃饭的时候不能违背仁,大家吵闹的时候不能违背仁,我们游学路上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不能违背仁。”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第五,孔子说:“我还没有看见过好仁的人厌恶不仁的人。”
这是对“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的进一步发挥,一个人要不厌恶不仁的人,甚至不厌恶自己的敌人。这是正面的表达。孔子不用正面表达,一方面说明他是一个谨慎的人,另一方面也说明他自己对仁还没有准确地把握。
为什么好仁的人不会厌恶不仁的人呢?孔子解释说:“好仁者的道德品格已经非常完善,他之所以不厌恶不仁的人,是因为仁,他不想因为不仁的人影响自己对仁的追求。”
“好仁者”与“仁者”仍然有所区别,好仁者之所以不厌恶人,目的仍然是自己,是自私的。此处,两个“其”字都代表“好仁者”。
我把这“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末见也”重新标点为:“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孔子深知追求仁的艰难,他说:“有人能一天到晚倾尽全力于仁了吗?我没有见过。有时致力于仁的人大概有吧,但我也没有见过。”
“中心安人者,天下一人而已矣。”社会上“好仁者”非常稀有。正因为稀有,才要致力于办教育。
孔子指出这种现象,目的是鼓励他的学生去追求仁。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为什么人不好仁呢?我们又从哪些方面观察人是否好仁呢?
孔子说:“人的过失,源于他偏私。观察一个人的过失,就能知道他是否好仁。”
人的自私本性使得人难以时刻按仁的要求行事,甚至做出不仁的行为,过失便因此而产生。观别人的过失,就能认识一个人,也才能提高自身仁的修养。子曰:“仁者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与仁同功,其仁未可知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可知也。”至此,孔子完成他关于“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的论证。
这个认证的全过程简要表达如下:
论点: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论据:
第一,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第二,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第三,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第四,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第五,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通过认证,孔子指出要做到“里仁为美”的难度。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见也。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关于仁,孔子只是指出:“仁者能……”“不仁者将会……”“志于仁者会……”“好仁者会……”也就是说,孔子指出哪些行为是仁的行为,哪些行为是不仁的,仁的行为有哪些结果,不仁又有哪些结果?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我们可以想一想孔子上课到这里的情景。孔子松了口气,看着表情沉重的学生,嘴角露出诡异的微笑。“同学们,我刚才讲仁,其中提到一个‘道’字,那么,‘道’是什么呢?”孔子边说边环视面面相觑的学生,突然提高声调说:“关于‘道’,我只能告诉大家我的感受:朝闻道,夕死可矣!”结果引来哄堂大笑。
这句话无须翻译,或者说,谁也没有能力比孔子说得更好。如果不信,请比较下面的三种翻译:
钱穆的解读:“先生说:‘人若在早上得闻道,即便夕间死,也得了。’”李泽厚的解读:“孔子说:‘早晨体认了真理,当晚死了也值。’”南怀瑾的解读:“他说,一个人如果真正得了道,早晨得了道,晚上死了都合算,人生就是怕不闻道。”孔子大讲“仁”,突然转而讲“道”,我百思不得其解。子曰:“仁者右也,道者左也。仁者人也,道者义也。厚于仁者薄于义,亲而不尊;厚于义者薄于仁,尊而不亲。”孔子似乎把“仁”和“道”当作一个人的左右,须臾不分离。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忘;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为闻道而不惜献出生命,“道”在孔子心目中的地位比生命还重要。
孔子说:“在你们这些有志于道的人当中,如果有不安于现状的,那就没有达到谈论道的条件了。”
“士”不是指一般的人,“天子之元士,诸侯之上士,中士,下士。”孔子这里说的士,系指自己的学生;“恶衣恶食”,用来形象说明孔子与其弟子当时的贫困境况;这也间接说明了孔子的学生对艰难生活多有怨言。“未足与议也”系指志于道者的内在条件。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那么有志于“道”的学生应该怎么做呢?孔子用对比的方法,指出三个方面。
首先,孔子说:有志于道的学生,“对于天下苍生,他应该是一种榜样;他应该能适应一切生活环境,随遇而安;他做事一心一意,有所为有所不为。他把‘道’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其次,孔子说:“有志于道的学生要光明正大,常怀敬畏之心;不要自以为是,斤斤计较。”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我怀疑这句话故意省略了一些重要的信息。孔子在上面曾经说过,“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也就是说,以道得之的富贵,便可得之。那么,何谓“不以其道”呢?孔子在此进一步作出解释:为自己追逐利益的行为,不是一种道德行为,必然会招致更多怨恨。这是有志于道的人务必克服的行为。孔子从反面指出有志于道者的第三个条件,也是最难做到的条件。
孔子说:“不要以追逐利益作为志于道的目的,否则会多生怨恨。”
君子不与他人谋利,担忧遭到怨恨,这样的君子有何用?
孔子并不反对求利,而且,如果没有利益关系,孔子的学说也不可能有如此深入人心而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文化。我觉得,理解《论语》无需抛弃利益观点。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为国,如礼何?”似乎可以这样断句:“能以礼让为国乎?有何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也就是说,可以进一步转换成为:“为(了)国(家)(你)能礼让乎?有何不能。为国礼让,如何礼(让)?”
孔子说:“有志于道的人,要能礼让为国。那么,如何做到礼让为国呢?”
我以为,“礼让为国”并非“用礼让来治理国家”,而是有更加广泛的涵义。“为国”可以理解为“为了国家的利益”,孔子这里指的是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的利益。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对学生说:“礼让为国,就是要做到,不要担忧自己有没有官做,而是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做这个官;不要担忧自己在社会上有没有地位,而是考虑自己是否值得获得这个地位。有志于道者,不要担忧自己是否得道,只要用心探索就能获得道的真谛。”
读《论语》不考虑上下文的关系,孤立地就一句话而展开解读,这样的解读,只能增加现代人对《论语》产生零碎感。
此处,“莫己知”不可能是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或“自己不出名”,因为这与本课的宗旨是不相符的。联系上文,我把“不患莫己知”这句话理解为“不要担忧自己是否得道”,这样一来,“求为可知也”也就清楚了。孔子下一个幽默举动,是我如此解读这句话的直接导引。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是上课过程的一个小插曲。通过小插曲,我们可以体会孔子教学的艺术。这节课用的教学方法,用现在的语言说,叫做演讲法,俗称“满堂灌”。这样上课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有经验的老师会在上课过程中,设计一些幽默的小插曲,以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精神,提高上课效率。孔子是这方面的艺术家。
课上到这里,孔子突然对着曾参说:“曾参啊,我说一以贯之。”
曾参说:“我知道。”
孔子说完就走出课室,可能是口渴出去喝口水吧,或者临时做别的什么事,总之是留下曾参暂时看管课堂。这时有学生问曾参:“曾参,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曾参回答说:“老师说的只是忠恕而已。”
孔子的潇洒,孔子与曾参师生间的默契,曾子敷衍了事的神情跃然纸上。
对这句话的解读,可用众说纷纭来概括。此处,“吾道”当作“我说”而不作为“我所说的道”,最简单的理由是孔子不会把“道”据为己有,他所说的道是天下大道。另外,古人引用别人的话,常用“某某曰”,引用自己说的话,不说“吾曰”,或“我说”,而是说“吾道”。“一以贯之”作为一个观念,表达孔子对道、仁的态度,我认为无须拆分解读;“忠恕”当作一个词,孔子曾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不在教室时,学生们可能不服曾参的解释,“一以贯之”与“忠恕”?课堂里议论纷纷,谁也说服不了谁。孔子回来看到这种情况,他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别争吵了。我只是作个比喻,就像我“把君子比喻为仁义,把小人比喻为私利”一样。曾参能够用‘忠恕’来解释我的说法,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同学们要互相学习,“见贤思齐,见不贤则自我反省”,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志于道的人。
此处,“喻”作比喻。孔子用这个字,多用作“比喻”,“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我们注意到,把“君子”与“小人”比较的句式已出现过三次: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我以为,“君子”与“小人”只是对社会上不同人群的称谓而已。
这也是我把“喻”解读作“比喻”的原因之一。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这节课,孔子从仁讲到道,现在又开始转到孝的话题上来。在《学而第一》和《为政第二》里,孔子都讲到孝。这似乎可以看出孔子对孝的重视。
孔子在上面讲过“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然而,父母有过,怎么办?
孔子说:“孝不是一味地迎合父母的想法,当父母有过错的时候,要指出来,即使父母不听劝告,也要不怕辛劳反复劝说,只要态度上尊敬父母就可以了。”
孔子下面两句话说得更具体:
子云:“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劳而不怨,可谓孝矣。”“为人臣之礼,不显谏,三谏而不听,则逃之。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随之。”三谏而不听,哭也要劝你听。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曾说,“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槞两句话对比来解读,可能比较自然。
为什么父母在不远游?如果远游是父母所要求的呢?我以为,在这里,孔子是借“远游”来表达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联系,即为人子女,不要游手好闲,不要随意就杳无音信。孔子周游列国,不远游是不可能的,也即是孔子不可能要求自己的学生“父母在不远游”。
因此,孔子这句话强调的是“游必有方”。也就是,父母在的时候,如果有必要远游,那么要把游的事情告知父母,包括游的目的、方式、方法等等。其实,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能远游的人并不多,而恰恰是“读书人”远游的机会最多,孔子在课堂上把这个问题提出来,无疑是告诫学生,读书不能忘本,不能一面读圣贤书,一面抛弃父母。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在《学而第一》里,孔子说过:“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此处又重复一次,为什么?难道这个观点很重要吗?表面看来,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例如,父亲当小偷,死后儿子要当三年小偷才可谓孝子。孔子是这个意思吗?
这许多问题我也搞不清楚。但从课堂教学方面看,由于教学过程中常会发生一些偶然事件,根据事件的性质,重复一两句话也是常有的事。这其实也可以看成教师的教学风格。孔子重视孝道,而且孝道的主体是子女与父母,因此,“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可视为孔子的口头禅。也就是说,这句话并无太确切的含义,勉强可以理解为父亲死后,保持三年对父亲在世时的言行和遗留问题的尊重,就可以称为孝子了。
这句话,其实也蕴含着孔子重视传统文化的思想。也许孔子时代就如同现在一样,好标新立异,把保持传统视为守旧。在教学过程中,孔子重复这个观点,也有告诫学生注意尊重和保持传统文化的意思。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在《为政第二》里,子游问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那么如何尊敬父母呢?孔子借助孝的话题,告诉学生尊敬父母的一种方法,那就是,“为人子女,要记住父母的年龄,记住父母的生日。子女为父母举办生日活动,一为庆祝,二为反思。”
“喜”作“庆祝”之喜,为父母的健在而庆祝,所以全家高兴。“惧”作“反思”之惧,反思自己是否对父母尽孝,所以惧;一年又一年,反思自己是否实现父母的心愿,所以惧。为人子女,借助父母的生日“三省吾身”,所以又喜又惧。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这节课孔子讲了许多大道理。我猜想,孔子可能突然想起自己曾经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的话,马上转移话题,谈起知易行难的问题来。
孔子这句话是对学生说的,目的指向非常明确。一般而言,一个人说过的话不一定是非做不可,就事论事或点评时事,都不是言之必行的问题;而对于市井之徒,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谁也不会当真。
“君子有五耻: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均而倍焉,君子耻之。”也就是说,孔子这句话中的“古者”是指他上课时说过的“志于仁”者或“志于道”者,而古者之言,即是指诺言。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古时候有修养的人不轻易做出承诺,因为他们对无法实现的诺言感到羞耻。”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约”,作约束解。
子云:“故君子约言,小人先言。”又,子云:“小人贫斯约,富斯骄;约斯盗,骄斯乱。……故圣人之制富贵也,使民富不足以骄,贫不至于约,贵不慊于上,故乱益亡。”槡又“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也即是,此处的“约”当指对言行的约束。“失”当指失去颜面,也即是“受辱”。孔子说:“君子因约束自己的言行而受辱的情况是很少见的。”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在《学而第一》里,孔子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对比下面三个句子:
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
“讷”,《康熙字典》注:“【说文】言难也。【玉篇】迟钝也。”“慎”的本义是“小心”、“当心”,常用词有“慎重”、“谨慎”,等等。也即是说,“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和“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能言而不畅所欲言,慎重选择言说的内容和方式;后者即可能自身就是缺乏言说能力的人。
于是,问题就在“欲”字上。“欲”,《康熙字典》注:“【说文】贪欲也。……又【增】爱也。”现代汉语作“欲望”、“想要”、“需要”解。总之,“欲”就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有“装聋作哑”的嫌疑。也可以《道德经》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理解。
孔子说:“为人处世不要锋芒毕露,不要信口开河,要善于隐藏自己的想法,但技术上要精益求精。”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君子讷于言,则不容易为人所知,不容易被社会所承认,当今社会连82岁老人救人都自己要求找媒体报道(2010年8月1日《京华时报》),何况有志于道者。
课堂上可能有学生不同意孔子的说法,提出不同意见,于是,孔子补充说:“只要你行的是正道,你的思想不是邪说,不是歪门邪道,就必定有人跟随你。”
我猜想,孔子可能还用现身说法,以消除学生们的疑虑。
此处,“孤”作“孤立”、作“偏离”,也即是思想方面的邪说。“邻”作“聚”,也作“跟随”解。朱熹注:“德不孤立,必有类应。”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在现在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总是要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听课后的收获,并将此一教学环节称之为新课程改革的新教学模式。其实,在孔子时代,这样的教学模式就已经存在,它是极具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
这节课,孔子就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我们设想,临近课的结尾,孔子问学生:“同学们,听了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孔子环视课堂,说:“子游,你来说一说。”
可能是子游分心,在做别的小动作,孔子专门提问他,想教训一下不认真听课的学生。果不其然,子游站起来,可能还挠着后脑勺,嘿嘿地傻笑。子游说:“如果下属经常与上司持不同意见,那是自取其辱;如果你经常批评你的朋友,那你的朋友就会疏远你。”
我们看到,子游是针对“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前半句回答孔子的提问的。从现在的观点来看,子游的回答是贴切的。孔子是如何评价子游的回答,是否获得如“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的高度评价,我辈不得而知。
这节课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