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讲什么?第一句似乎可以看出点眉目。
子罕不是一个人,这有些奇怪。或者说明《论语》各章名字是非常随意的,或者基本没有意义。
我还是把它看成课堂实录。
简单的理解,“子罕”,指孔子少说、不经常说,不是说孔子不说。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这句话有很多解读,典型者有四:
朱熹:“罕,少也。程子曰:‘计利则害义,命之理微,仁之道大,皆夫子所罕言也。’”也就是说,关于利、命、仁的问题都是大问题,不好说清楚,所以孔子平时很少谈论。
钱穆:“先生平日少言利,只赞同命与仁。”其解释是“《论语》言仁最多,言命亦不少,并皆郑重言之。”“与”被解读为“赞同”。
李泽厚:“孔子很少讲利。许命,许仁。”其解释是“《论语》一书极少讲‘利’。但屡次讲‘命’,讲‘仁’最多,超过百次以上。但多数注疏均释作少讲利和命和仁,与原书不合。”贾庆超:“子罕在论及利的时候,总是能够和命和仁联系起来。”他认为子罕是人名,指春秋中叶宋国的子罕。
我赞同朱熹的解读,即:
孔子很少谈论名利、命运和仁德。
不同的是,我认为这是记录人给这堂课的导读。即是说,孔子平时很少谈论利、命、仁,这堂课将着重谈论这些问题。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课还是从故事开始。
达巷党人,如果是指达巷这个地方的一个具体的人,是谁呢?没有记载,说明此人并不是达官贵人,也不是社会名流,把一个不知名的人谈论孔子的话放在《论语》里,难以令人信服。达巷党人指达巷这个地方的人,比较好理解。“臣闻良玉不琢,资质润美,不待刻琢,此无异于达巷党人不学而自知也。”说明达巷是一个比较有名气的地方。党,古时五百户为一党。
这个故事是说:达巷这个地方的人议论说孔子是个伟大的人物,博学多才,却没有名利地位。孔子知道后,对学生调侃说:“我应该在哪方面成名呢?当司机?还是当射手?我就当司机吧。”
故事表明孔子对待名利的态度,就是坦然面对。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孔子向学生报告自己对待礼仪的态度。
麻冕,用麻布做的用于治丧的帽子。现在南方闽南地区还保留这样的习俗,民间比较简单,就是用赤色薄麻布做成的三角帽。汉语还有成语,叫做“披麻戴孝”。
纯,“丝也。”此处当指黑色的丝带。就是用黑色的丝带围捆在头上。现在则用黑纱捆在左臂上。
拜下,古时大户人家的房屋都有前厅和后厅,求见大人时要在前厅拜帖,得到大人同意之后,再由家丁领到后厅拜见。类似于现在进人家家门或进别人办公室前要先敲门,待主人同意之后才进去。
拜乎上,不经过前厅拜帖,径直到后厅拜见大人。类似于现在不敲门就直闯人家家门或进别人办公室。
泰,意即“娇纵”、“傲慢”。
孔子说:“过去参加丧事用麻冕是礼,现在用黑丝,比较节俭,我就随俗了。过去见大人要先在前厅求见,递拜帖,这是礼节;现在直接就到后厅见面,是傲慢;虽然与大家不同,但我还是坚持要先在前厅递拜帖的礼节。”
在对待礼的问题上,孔子说自己既有所坚持也能灵活处理。
如果理解为孔子主张丧事简办,那么就直接生命关怀问题,是命运的命题。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记录人对孔子讲课内容的归纳。这个句式与“子不语怪力乱神”相似,其实并不好理解,绝,毋都是否定词。
“子不语”好理解,“子绝四”不好理解,如果说是孔子摒弃四种毛病,那显然行不通。朱熹注:“绝,无之尽者。”如果作“没有”,则“毋”又如何理解呢?毋,古字与无通用,这句话变成否定之否定句,也就是“有四”。
子绝四,即子四绝,就是说孔子有四种别人没有的绝招,也即是圣人的品德。
意,即是主观臆断。
必,俗话说的追求必然。
固,指“固执”、“顽固”。我,指“自私”、“自以为是”。
孔子有四种品格:不主观臆断,不追求必然,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也可以这样说,
孔子不臆断、不绝对、不固执、不自私。
子畏于匡。
曰:“文王既没,文不在茲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孔子介绍自己在匡这个地方的遭遇,谈及命运的问题。
孔子要到卫国,经过匡这个地方。“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孔子曰:‘来!吾语女。
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人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无几何,将甲者进辞曰:‘以为阳虎也,故围之。今非也,请辞而退。’”孔子在匡这个地方受到生命威胁,但临危不惧,坦然面对危难。
孔子在匡这个地方受到生命威胁,面对威胁。孔子说:“文王一走,这里的道统就不存在了吗?如果天要让文王的道统消失,我就不会继承这一道统了。既然天不让文王的道统消失,匡的人民又会对我怎么样呢?”
孔子相信命运的安排。
面对威胁,不惧怕,不抱怨。这个例子正好印证了:“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孔子介绍另一个故事,故事里有四个人。大宰,就是某位官员,是谁无关紧要;子贡和孔子;还有一位第一次出现的牢。牢,孔子弟子。他应该是在课堂里听课。
大宰无故跑去找子贡打听孔子的事干什么呢?朱熹注:“大宰盖以多能为圣也。”大宰也想能多才多艺,又不肯刻苦学习,为自己找借口,故有此问。
大宰问:“子贡,你的老师是圣人吗?他怎么这么多才多艺呢?”
子贡说:“我的老师是上天选定的圣人,当然多才多艺了。”
子贡欺负大宰,大言不惭。
这件事传到孔子耳朵里,孔子对子贡的胡说八道颇为不满。
孔子说:“大宰才是我的知音。我小时候因为贫贱,所以学会做很多卑微的工作。君子能做这么多卑微的工作吗?不会的。我连君子都不是,怎么就说我是天生的圣人呢?”
琴牢听到这里,或者是自言自语吧。总之是记录人把他的话给记了下来。
琴牢静静地说:“老师说过,我无所求,所以我艺术。”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孔子用例子进一步解释自己并非多才多艺,更不是什么圣人,仁道而已,“仁者人也,道者义也。”从教学角度看,孔子在此指出一个教学原则。如何表达这个原则?
我认为“空空如也”表达两层意思,其一,鄙夫问的问题并不在孔子的知识范围内。孔子说的是实话,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别人问你也不会专挑你懂的来问。孔子这里想说明的,就是当别人问你,而你又不懂的时候,怎么办?这里以鄙夫问是有深意的,鄙夫以为你什么都懂,才来问你,你能以“我不知道,别问我”将人打发走吗?这是仁道的问题。其二,鄙夫没有把问题说清楚。
“叩其两端而竭”,“两端”指“鄙夫”与孔子双方,“其”指鄙夫所问之事。通过问诊,使鄙夫和孔子都弄清问题,再引导鄙夫解决问题。
从教育的角度来理解,“叩其两端而竭”应该是一种有效的问答式教学手段。现在我们常看到某些教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自己还没有弄明白,就急忙给出答案,结果答非所问,教师不能解惑,学生便会对学习丧失信心。
孔子说:“你们别以为我什么都懂,我懂的并不多。曾经有一位鄙夫来问我,他问的问题我也不懂,我只好跟他一起弄清问题,并引导他解决问题,使问题获得解决。”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孔子的叹息。谈命运。
有一种解读,“《周易·乾凿度》曰:仲尼,鲁人偶筮其命,得旅,请益于商瞿氏。曰:‘子有圣智而无位。’孔子泣而曰:‘天也!命也!凤鸟不来,河无图至,天命之也。’”说孔子因为没有做大官而悲叹。
与《论语》的格调不相符。我不同意这样的解读。
我认为,孔子是基于当时社会礼崩乐坏,哀叹自己力不从心。
课堂上,说到别人把自己当作圣人,自己却无力改变现状,所以孔子有此感叹。面对学生的感叹,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希望。
孔子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文明不再,我已经尽心尽力了。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又是记录者的点评。
这不是孔子独有的习惯,粤东地区的人至今保留有这样的习俗,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齐衰(zīcuī),丧服,由麻布织成,见到这样的人群通常是有人办丧事,民间认为办丧事是不吉利的,会站起来走开。
冕衣裳,官服。百姓怕官,这是中国人根底子的认识,视官如治丧者,并非全是礼。
瞽,盲。民间传说盲人善于占卜,能通晓阴间的事,多数人不愿意接触盲人,见到盲人,会选择回避。
遇到这三类人,不论他们年龄大小,大家都会站进来,有意走开。
孔子看到穿丧服的人、穿官服的人和盲人,就会站起来,而当这些人走过来的时候,孔子就会避开。
这个习俗表明人是趋利避害的,难道当时只有孔子遵循这样的习俗吗?为什么值得如此记载呢?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颜渊听了老师的感叹,也发出一声长叹,还是为命运而叹,既为老师也为自己。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弥,即“更加”、“越发”。越望越高,高不可攀;越钻越硬,硬不可入。高深莫测。看他在你前面,忽然又在你后面,前后左右,浑然一色。在颜渊眼里,孔子就是一个神。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老师教学时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教学内容的融会贯通,精湛的教学技巧。
有一种教师,能使学生每天都期待着来上他的课。我无数次反复读这句话,我无法再作解释,只能感悟。
这是一个老师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老师“充分发掘了我的才能”,而我却永远也无法达到老师的水平。颜渊发出的哀叹,有“江郎才尽”的颓然。
钱穆先生的解读甚好,引用如下:
颜渊喟然叹道:“我仰望它,愈望愈高。我钻研它,愈钻愈坚。一忽儿看它在前面,一忽儿又像在后面。先生循着次第,一步步地诱导我,他是如何般的善教呀!他以文章开博我,以礼行节约我,使我欲罢不能。但我才知已尽,像见它在前面矗立着,高峻卓绝,我想再向前追从,但感到无路可由了。”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孔子为什么把这件事拿到课堂来讲呢?
故事发生在孔子病重期间。
门人,孔子弟子。孔子病重,子路安排同学照顾孔子。用“臣”字,可能子路强行让小门生以君臣之礼照顾孔子。正是这一点引来孔子的批评。
间,间隔。病间,病情好转的时候。说明孔子已经病到不能自理,任人摆布的程度。
用“诈”不用“欺”,这里的“诈”应该是“骗”,说明子路事先征求过孔子的意见,但做过了头。
孔子说:“我病得太久了。在我生病期间,子路欺骗了我,我不应该受到君王般的照顾。我骗谁呢?欺骗老天吗?我宁可就这样死在你们面前,也不愿在君王般的照顾之中死去。难道我得不到隆重的葬礼,就会死在路上,没有人为我收尸吗?”
孔子为什么为这点事而大动肝火呢?钱穆认为:“孔子有言:‘人而不仁,如礼何?’此章子路使诸弟子为孔子家臣,亦其平日尊亲其师之意,其心有仁,而终未达一间,则若不为仁而为诈。”孔子既谈命,也谈仁。生死有命,不必拘泥于形式,仁义才是最要紧的。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贡的提问,有为子路叫屈的成分。大体上,弟子们都认为孔子有当君王的资格。朱熹注:“子贡以孔子有道不仕,故设此二端以问也。”用词之妙在“求”与“待”。
子贡问:“老师,这里有块美玉,是藏在柜里,还是寻找出高价的人来将它卖了呢?”
孔子说:“卖吧,卖吧,我就是待卖的人呵。”
对照孔子的另一个说法,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这里,孔子哀叹自己命运不济,只能待价而沽。
联系上面的故事,孔子告诉学生,求官要走正道。
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九夷,“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当指荒蛮之地。
孔子想要到荒蛮之地,自己不是为了游玩,可能是想办教育吧,就像现在为民工子弟办私立学校一样。有人说:“那些地方非常简陋,怎么办?”
孔子说:“君子居住的地方,哪有什么简陋的?”
这是如我们常说,一所乡村小学能净化全村的风气。
其实,孔子不是甘于寂寞之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孔子周游列国,其中包括居九夷,都是主动行为,“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这是多么伟大的气概啊。孔子一生都在为命运而抗争,难怪他的学生那么杰出。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反,即返。朱熹注“鲁哀公十一年冬,孔子自卫反鲁。是时周礼在鲁,然诗乐亦颇残阙失次。孔子周流四方,参互考订,以知其说。
晚知道终不行,故归而正之。”是年约为公元前484年,孔子68岁。
如果朱熹所注为真,孔子真了不得。以68岁高龄自卫返鲁,完成修订“乐”的工作。
孔子向学生报告自己的工作,是对“君子居之何陋之有”的补充说明。也就是,君子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孔子说:“我从卫国回鲁国后,便开始修正音乐的工作,直到《雅》与《颂》恢复它们本来的面目为止。”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真想不到《论语》里还有这样的话语。孔子说完自己返回鲁国所从事的纯粹理论工作之后,话锋一转,就转到一个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上来。讲四件事:
“出则事公卿”,在孔子年代,读书只为了做官。孔子培养的学生,就要能做好官。如果从现在的角度看,就是要求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达到熟练的程度,走出校门就能把本专业的事情做好,为社会创造财富。
“入则事父兄”,就是回到家里,要尊敬父母,尊重兄长。不要把官场的习气带回家里,无论你的官位多高,回到家里,你就是父母眼中的儿子,兄长眼里的弟弟,不能坏了礼数,破坏家庭的和谐氛围。
“丧事不敢不勉”,勉即“尽力”。办丧事要尽力,不能敷衍了事。
“不为酒困”,酒喝多了误事,不要贪杯。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能对自己的弟子提出这样的警告,现在则用法律强制不准“酒后驾车”。
“何有于我哉”,我就只有这本事了。学生能做到这样,教育也就成功了。
孔子说:“走出校门就能做官;回到家里能孝敬父母,兄弟友爱;为人办丧事能尽心尽力;不要酒后乱性。弟子们若能做到这样,我还有不满足的吗?”
人不是神仙,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在这里,孔子充分展现他的教育思想,也即是生活教育,全人教育。出能为仕,入能孝悌,卑事尽力,不为酒困。
这是多么宝贵的教育遗产啊!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正如前面所说,孔子的课堂是整个大自然。这日,他们师生来到黄河边,看到滚滚东流的河水,孔子有感而发,过去就像这样,日夜不停地向前奔流。
翻译出来就失去韵味了,不如不译,就这样:
子在川上呼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过去了的人和事。孔子期望自己开创的事业能如黄河之水川流不息。
为什么是水?杨树达引注:“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何也?’孔子曰:‘夫水,大遍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向,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这句话很直白,就如白话文一般。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好德如好色的人。”
这是孔子观察人类行为而得出的论断。好色是人类繁衍的自然需要,好德是维系人类群居的基础,好色属于全体人类,好德只属于君子。
孔子这句话,是要求学生要有使命感。谈仁的问题。
君子者,好德如好色也。难怪古时候的士大夫都是三妻四妾。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举例说明:不能重色轻友,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
君子坦荡荡,当止则止,当进则进,进退有据。
孔子说:“譬如造山,一筐土都没有,要停止,我就停止;譬如平整土地,虽然只填一筐土,要继续,我也继续。”
这是符合孔子的原意的,如前,“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主张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总感觉孔子不主张与命运抗争,要走中庸之道。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这两句都是说颜渊的,放在一起看,意思比较连贯,以回应上一句话。历来大体上是说颜渊多么了不起,孔子在学生面前赞扬颜渊。
朱熹引注:“惰,懈怠也。范氏曰:‘颜子闻夫子之言,而心解力行,造次颠沛未尝违之。如万物得时雨之润,发荣滋长,何有于惰,此群弟子所不及也。’”我在这里却读出孔子对颜渊的批评。孔子以颜渊作为例子,教育学生要知所进退。
孔子对学生谈颜渊。孔子说:“只有颜渊不违背我的教导,但很可惜,他只知道前进,却不知道停止。”
这才是孔子教育之道,也合上下文。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比喻,承接上面的话,既是评论颜渊,孔子对颜渊并不太满意,也是对学生的警示,希望学生走中间道路。
孔子好像是在描述当代的教育。现在教育的竞争已发展到幼儿园,所谓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是上天价幼儿园的孩子,到了初中也还是平平常常,甚至还不如没有上过幼儿园的人,这正是苗而不秀。同样的,有的人上天价名初中名高中,并有幸上了重点大学,可结果还是庸人一个,这就是秀而不实。
换一个角度可能更好理解,孔子说:“有些苗不好看,有些好看的苗却不实在。”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这话很通俗易懂,已成为中国人的千古名言。
中国现代的一位伟人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他们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年轻人具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所以后生可畏。
另一方面,年轻人要努力,出名要趁早,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的人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讲如何应对“法语之言”和“巽与之言”的问题。
法语之言,我认为是忠言,忠言逆耳,你听不听?最好能改。
巽与之言,我认为是恭维的话。听到恭维的话很高兴,但不要高兴过头,要搞清楚别人为什么恭维你,“绎”就是把恭维话的本意找出来,就是反思。
孔子说:“听到恭维的话而不反思,听从忠言却不改正,对这样的人,我是没有办法的。”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这句话孔子在《学而第一》里说过,整句话是:“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当时子夏说了过头的话(“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孔子批评子夏。
现在是就“法语之言”和“巽与之言”而提出的,针对性更强。
孔子说:“我们要秉承忠信之道,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面对自己的缺点错误,孔子反复强调“过则勿惮改”,那么是否有什么东西值得人去坚持呢?在这里,孔子以至尊和至卑两者相比较来说明问题。
又一句通俗易懂的千古名言。
然而这句话也常被人当作遁词,以抗拒灵活变通。所以,不应该脱离上下文来理解这句话。
其实这也是一种课堂语言,现在还在运用,那就是,在强调某种观点的同时,担心过度强调而产生不良影响,从而补充说明例外的情况。
三军之帅为什么可夺?当遇到更加强大的军队时,为了避免重大伤亡,三军之帅是可以放弃的,“三军可夺帅也”说明孔子对生命的尊重。
匹夫之志为什么不可夺?夺其志,则人将不人。意志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重要标志,也是作为生命个体的标志,“匹夫不可夺志也”是对人个生命的尊重。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子路终身诵之。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这句话有些意思。孔子说子路,有人插话,孔子再作点评。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穿破棉袄的人与穿貂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衣”是动词,即“穿”。“缊”(yǜn),古代衣分三种,单衣叫“禅衣”,夹衣叫“褶衣”,絮衣叫“复衣”。“缊袍”属于“复衣”。“袍”分两种,里面衬茧絮的叫“茧袍”,里面衬麻絮的叫“缊袍”。
“忮,害也。”
“臧,善也。”“是道也,何足以臧?”“道”指诵读,这样诵读,就能为善吗?
孔子说:“穿破棉袄与穿貂皮大衣站在一起,而并不以为耻的人,就子路一个人吗?《诗经》里说,不害不贪,何忧不善。”
孔子很少这么直接表扬子路,这时有学生插话说,难怪子路一直都在背诵这两句诗,原来老师引用这两句诗表扬过子路。
孔子听到议论,马上给子路泼冷水:“这样诵读,就能为善吗?”
这里谈的是仁,大智若愚。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对子路的要求非常严格,时常批评子路。
这一句接上句,批评子路不要一受表扬就飘飘然,要加强修养。
当然也是对全体学生说的。
孔子说:“寒冷的冬天之后,才能知道松柏不会凋谢。”
这也是千古名句,是中国人力量的源泉。钱穆评论道:“道之将废,虽圣贤不能回天而易命,然能守道,不与时俗同流,则其绪有传,其风有继。本章只一语,而义喻无穷,至今通俗皆知,诗人运用此章义者尤广。吾中华文化之历久常新,孔子此章所昭示,其影响尤为不小。”中国教育同这种意境已越来越远了,父母怕孩子吃苦,孩子自己更怕吃苦。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要从知、仁、勇三个方面进行修养。为什么呢?
知者不惑。知,即智。智者有自己的目标、方向,知所进退,有所为有所不为,自然不惑。
仁者不忧。在孔子心目中,仁者很少,颜渊是仁者,“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能做到这样,自然无忧。
勇者不惧。孔子心目中的勇并不是莽汉。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有勇有谋,自然不惧。
朱熹注:“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此学之序也。”我以为是。
千古名言,何须再做无谓之解读?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我把这句话当作“知者不惑”的进一步解释。孔子对人性的把握是非常准确的,否则他无法给出这样的忠告。
孔子说:“可以一起读书,发展方向未必可以一致;发展方向一致,未必可以一起共事;可以一起共事,未必可以共谋大计。”
这就是人的复杂性。所以人需要智慧,才能不惑。毕竟,孔子的学生大多数也只能成为君子,并非圣人,所以孔子有此忠告。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本课的引导语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结束语却来这么一句,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把这句话与“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放在一起读,我感觉孔子是引用诗歌对“知者不惑”作进一步说明。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唐棣,一种植物,什么植物关系不大,这种植物会开花,华即是花。这种植物的花与通常植物的花不同,它不是向外绽放,而是“偏其反而”,偏向一边并且反向伸展。唐棣的华丽,就在它的与众不同。唐棣之美,美在另类。
“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尔思,即思尔,就是思念你。不是不想你,实在是各处一方,遥不可及。常人把另类的东西当成邪物,或弃之如敝屣,或想弄清楚又望而却步。岂能不想,实因遥远。
孔子借助诗歌,指出学生不思进取,疏于学业的情况。面对未知的知识,不是“格物致知”,而是抱怨其难。是没有思考嘛,有何遥远?
这堂课就这么结束了。孔子谈命运,由命运而带出利益和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