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流纪事:同室操戈皖南事变
49526200000003

第3章 挺进皖南(2)

1938年4月18日,项英致电中央,说叶挺同蒋介石交涉不能解决问题,想撇开叶挺由他本人同蒋介石打交道。但是,中央没有同意,并且认为叶挺的意见是可行的,新四军不妨出南陵。5月4日,毛泽东电告项英,要他同叶挺保持良好的关系。但是,项英没有听从中央的劝告,同叶挺的关系没有什么改善,对叶挺处处冷淡,甚至连中央的一些重要指示也不告诉他,以致叶挺在新四军无法待下去。1938年8月,叶挺表示要辞职。周恩来到达云岭后,向军部领导干部传达了中央关于叶挺的意见,并多次找项英谈话,对他提出批评,劝他同叶挺搞好关系。尽管项英作了自我批评,但事实上并没有消除对叶挺的成见,叶挺的处境依旧没有得到改善。

在云岭期间,周恩来还在中村乡石头尖村召开地方党员干部会议,把400余册宣传共产党团结抗日政策的小册子发给到会的党员干部。周恩来在云岭军部工作了3个星期。3月14日,周恩来和副官邱南章、警卫员刘九洲,以及从军部调配的速记员方卓芬、吴博一行,在粟裕、张云逸带领的警卫排的护送下,离开云岭,经章渡、三门,于3月16日到达屯溪,3月17日到达金华,然后经绍兴、湖南衡山、广西桂林等地,于5月1日返回重庆。

(四)外国记者的云岭情结

云岭作为新四军军部所在地,吸引了不少外国记者和进步人士。

1938年11月,美国记者、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女士,以国际红十字会记者的名义,从重庆来到云岭访问。项英向史沫特莱详细介绍了新四军的历史和发展、在敌后开展游击队战争、利用战斗间隙进行训练、培养干部等方面的情况。项英特意提到教导总队有个女生队,有100多人。她们当中,有些还是红军,大多数来自江南敌后,都是有知识的爱国青年,抗日热情很高,学习非常努力,军事操练认真。

史沫特莱很感兴趣,表示要去看一看。在新四军教导总队教育长冯达飞的陪同下,史沫特莱来到女生队采访,女生队队长于晶向史沫特莱介绍了女生队的训练方针、内容、方法和生活情况。史沫特莱察看了女生队的宿舍、操场。当她看见学员们坐在草垫上,把书本放在膝盖上,聚精会神地听课、记笔记时,她很受感动。史沫特莱发现有些学生手上生出疥疮,就问于晶:“学员们经常洗澡吗?”于晶回答说:“天热的时候好办,就在河里洗澡,天冷时缺少用具,缺少燃料,只能少洗或者不洗了。

一个班10多个人,睡在一张大铺上,又不能经常洗澡,生疥疮就难免了。”史沫特莱把她的参观记事和学员们持枪操练的情景拍成照片,寄给美国进步刊物和上海《良友》画报发表,宣传新四军的抗战业绩,宣传新四军女战士的风采。史沫特莱还将她的一部分稿费捐赠给女生队,帮助她们修建了淋浴室,解决了女战士天冷时的洗澡问题。

在云岭期间,史沫特莱还救了一位放牛娃的命。1939年7月的一天,4架日军飞机偷袭云岭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罗里村,大家都躲进了防空洞。这时,有个放牛的孩子被飞机吓呆了,不知所措。史沫特莱发现后,立即丢下手里的打字机,奋不顾身地跳出深沟,一把抓住放牛的孩子往壕沟方向跑。就在这时,敌机投下了一枚炸弹,炸死了那头牛,军部一座小楼的后墙也被炸塌了。

1938年12月,美国《大美晚报》记者杰克·贝尔登随上海民众慰劳团来到云岭,多次采访了项英。回到上海后,贝尔登在《大美晚报》上连续发表了10多篇报道,介绍了在云岭的所见所闻。贝尔登称赞新四军是抗日的模范,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死敌,是中国未来的希望。贝尔登还在《大美晚报》上发表了他在新四军驻地拍摄的战士操练、讲演、慰劳团活动等情形的照片。后来,贝尔登又将他在《大美晚报》上发表的10多篇文章整理成单行本,取名《新四军》,由大美晚报社出版。

1939年,德籍著名记者汉斯·希伯以美国太平洋学会《太平洋事务》月刊记者的身份来到云岭,采访了周恩来、叶挺、陈毅,后来又到苏北新四军军部采访了陈毅、刘少奇。在苏北,希伯完成了一本8万字的书稿《中国团结抗战中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他还撰写了大量报道,向全世界介绍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真实情况。

加拿大护士琼·尤恩在《曼彻斯特卫报》上阅读了史沫特莱的报道,得知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充满苦难的战争,特别是在收到史沫特莱呼吁医护人员前往中国的油印信后,她千方百计要求到中国参加抗战。经加拿大共产党的介绍,琼·尤恩来到纽约,找到了美国共产党和加拿大共产党共同组成的“援华委员会”。她被安排在白求恩医疗队里,并担任白求恩的翻译和助手。1938年2月,琼·尤恩随白求恩来到延安,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同年12月,琼·尤恩回到上海。应新四军的请求,她答应帮助募集药物并送往新四军驻地。1939年元旦刚过,琼·尤恩一行从上海出发,将募集到的药物和医疗器械运抵泾县小河口新四军后方医院。随后,她来到云岭。在云岭期间,尤恩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新四军培训医务人员,治疗伤病员。在新四军后方医院,她协助新四军的医生给伤员做手术。她还和史沫特莱一起,进行了新四军中第一例尸体解剖。对此,琼·尤恩感到非常自豪。项英会见了尤恩女士,对尤恩女士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尤恩女士给予新四军的无私援助,表示衷心感谢;特别对尤恩女士准备帮助新四军医务人员,大加称赞。1939年夏天,尤恩在返回加拿大之前,叶挺专门为她送行,感谢尤恩为新四军的伤员所做的一切,并说他和他的战士永远都不会忘记琼·尤恩。

(五)云岭保卫战

1940年10月2日,日军第十五师团及一一六师团各一部,加上伪军,共1万余众,组成步、骑、炮、空联合兵种,在三木石太郎的指挥下,向皖南进犯,企图“围剿”云岭。当时,驻守皖南的新四军部队只有7000余人,分布在泾县、南陵、繁昌、铜陵等地。10月6日下午,日军步兵5000余人、骑兵800余人,携炮20多门,向云岭发动进攻。在空军的配合下,日军骑兵在前面开道,步兵、炮兵紧随其后,气势汹汹地向云岭扑来。驻防南陵峨岭的国民党第五十二师一枪未发便逃之夭夭,使日军得以长驱直入。此时,驻云岭的新四军部队不足600人,其余部队还在中村、茂岭等地。叶挺、项英召开紧急会议,分析当前的敌情,研究作战部署。叶挺建议,鉴于日军大队人马沿公路推进,我军应在日军来犯的必经之地设置纵深阵地,采取层层堵截、相机反击的积极防御方针,消耗并战胜来犯之敌。10月7日,日军攻占了南陵三里,随即以5000人的兵力分3路向南进犯,企图攻占云岭。当晚,日军攻占了泾县汀潭。新四军老一团一营一连在左坑与日军进行血战,消灭敌人近100人。8日凌晨,汀潭残敌在炮兵的掩护下攻占了大岭。新四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法,新一团、老一团在枫坑四周山堵截敌人,把敌人打得抱头鼠窜。日军见久攻不克,从芜湖调集援兵。日军在1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渡过青弋江,进犯泾县县城。新四军乘胜追击,于9日晨收复泾县县城,并与友军合击西峰山日军。日伪军拼命抵抗,企图突围。新四军坚守阵地,连续作战6个多小时。最后,日军分头向南陵、宣城逃窜。经过大小数十次战斗,10月11日,云岭保卫战结束。新四军粉碎了日军扫荡皖南、侵占徽州的企图。这场战斗,新四军共歼敌3000余人。

(六)黄桥之战

为了执行“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1940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对新四军发展方针的指示,要求大江南北的新四军部队在现有地区力求发展,江南陈毅部应努力向苏北发展。毛泽东也指示中共东南局:八路军、新四军或华南游击队,虽然各有特殊性,但均有同一性,即均有敌人,均在抗战。因此,我们均能够发展,均应该发展。这种发展的方针,中央曾多次给你们指出来了。所谓发展,就是不受国民党的限制,超越国民党所能允许的范围,不要别人委任,不靠上级发饷,独立自主地放手扩大军队,坚决地建立根据地,在这种根据地上独立自主地发动群众,建立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权,向一切敌人占领区域发展。例如,在江苏境内,应不顾顾祝同、冷欣、韩德勤等反共分子的批评、限制和压迫,西起南京,东至海边,南至杭州,北至徐州,尽可能迅速地,有步骤有计划地将一切可能控制的区域控制在我们手中,独立自主地扩大军队,建立政权,设立财政机关,征收抗日捐税,设立经济机关,发展农工商业,开办各种学校,大批培养干部。中央以前要你们在今年一年内,在江浙两省敌后地区扩大抗日武装至10万人、枪和迅速建立政权,不知你们具体布置如何?过去已经失去了时机,若再失去今年的时机,将来就会更困难了。邓子恢后来在《新四军的发展壮大与两条路线的斗争》一文中提到,刘少奇分析当时的情况后认为,要开辟苏北,建立以苏北、皖北为中心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单靠新四军江北第四、第五支队力量是不够的。因此,刘少奇在淮南根据地反摩擦斗争后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如果我们要向东发展,解决苏北问题,最大的障碍是顽军韩德勤。韩是国民党中央委员,江苏省主席,又是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所属部队号称10万,声势不小,要扫除这个绊脚石,全面解决苏北问题,单靠现有江北部 队显然力量不足,因此,建议中央从华北调八路军一部分南下,并命令江南陈毅、粟裕部队北上,归中原局统一指挥。

中共中央同意了刘少奇的建议,指示陈毅、粟裕率苏南部队渡江北上,调八路军第五纵队3个旅南下,进入苏北,归中原局统一指挥。

6月,苏南新四军击退国民党军队的阻拦,积极部署北上,执行建立苏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6月底,在韩德勤的教唆下,李明扬、李长江袭击驻扎在郭村一带的新四军挺进纵队。新四军进行自卫战斗,迫使二李退守泰州。为打开苏北的抗战局面,扩大统一战线,7月3日,陈毅派人与二李取得联系,重申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并让出郭村,释放了俘虏,归还枪支。二李颇为感动,同意恢复原来建立的合作关系。7月中旬,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改称苏北指挥部,下辖3个纵队,共7000余人,建立了以黄桥为中心的根据地。

自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以来,蒋介石反共、限共的态度日趋明朗化,制造的反共摩擦日趋白热化,国民党军队同共产党军队的地区性军事冲突时有发生。1940年6月,周恩来向国民党递交了一份《中共关于解决目前危机,加强团结抗战的提案》,这个提案被称为“6月提案”。提案要求将新四军增编为7个支队。7月21日,国民党就中共6月提案提出“国民政府提示案”,只准许新四军增编为2个师,而且要求在江南的新四军集中到黄河以北河北、察哈尔。这个提示案遭到中共的拒绝。9月,周恩来向国民党递交了“8月复案”,同时提出“调整作战区域及游击部队办法”。但是,蒋介石仍然坚持八路军、新四军集中到黄河以北。结果,使两党的谈判陷入僵局。

就在这时,日本对太平洋地区的英、美、法等国的殖民地发起军事进攻,以夺取这些地区的资源。与此同时,日本的盟国德国、意大利诱劝蒋介石向日本投降。而且,日本也在拉拢蒋介石。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国民党顽固分子以为当前的局势对自己十分有利,因而加紧制造新的摩擦。在苏北,韩德勤企图乘陈毅、粟裕率领的新四军立足未稳,将新四军一举消灭在黄桥附近。9月中旬,韩德勤要新四军首先退出姜堰。为了顾全抗日大局,陈毅率领部队撤出该地区。可是,韩德勤得寸进尺,立即调动主力部队向黄桥进逼。同时,他还命令李明扬、陈泰运等部 和一些保安部队参加围攻,兵力达到25个团,3万余人。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新四军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争取李明扬、陈泰运保持中立。

10月4日,新四军采取诱敌深入的办法,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来犯之敌。经过3个昼夜的激战,新四军歼灭进攻黄桥的韩德勤部 11 000人,韩德勤率残部逃回兴化。黄桥一战,使苏北根据地得到了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