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塘沽协定》之后,国民党政府以为可以稳住日军,于是,腾出手来,征调大批军队去南方“围剿”红军。可是,日本侵略者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的目标是占领整个华北,继而占领全中国,而国民党政府的软弱无能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恰好给他们提供了可乘之机。
《塘沽协定》使日本鬼子尝到了“桌边阴谋”的甜头,他们深知,在谈判桌上,国民党政府是不敢说“不”的。于是,他们开始策划更大的动作,力图一步步将国民党势力赶出华北,不战而得华北。
1935年,发生了两件事情,日本鬼子找到了借口。
《国权报》社位于天津日租界内,是一家汉奸报纸,社长胡恩溥也是有名的大汉奸。
5月2日,像往常一样,报馆人员下班了。为了保证胡恩溥的安全,平时下班,都有专车来接送胡恩溥回家。可是这一天有些特别,天都快黑了,接他的车还没有到。
这时天开始下起了小雨,这个季节里下雨,在天津可不多见。胡恩溥怕雨下大了回不去,于是夹起皮包,匆匆走到大街上。很快,一辆黄包车从对面跑了过来。“先生,坐不坐车?”车夫有点外地口音。雨越下越大,胡恩溥一步跨上了黄包车。车夫似乎很老实,胡恩溥向哪里指,他就向哪里跑,而且疾步如飞。雨帘中,胡恩溥隐隐地看见前边的街边停着一辆黑色的轿车,他当然不会注意轿车是干什么的,因为再过一个胡同口,他就到家了。但就在这时,车夫的脚步明显放慢,并很快停了下来。胡恩溥正要向车夫问个究竟,车夫却猛地从腰里拔出一把短刀。“狗汉奸!”说着向胡恩溥连刺数刀,胡恩溥当即毙命。车夫杀了胡恩溥后,上了那辆黑色轿车,一阵风似的消失在雨幕中。在胡恩溥被杀的第二天,天津另一家汉奸报纸《振报》社长也在家中被击毙。两个铁杆汉奸在日本租界毙命,让日本鬼子大大地吃了一惊。当时,河北省的省会就在天津,所以,日本鬼子说河北省府事先是知道这件事情的,拒不向日军报告,是有意搅乱日租界的治安,是对日本帝国的挑衅行为,中国政府要为此付出代价。
日本鬼子垂涎河北已久,还在暗杀事件发生前,就曾指责河北省主席于学忠支持抗日的义勇军、破坏《塘沽协定》,企图找借口扩大《塘沽协定》所得利益。这次两个汉奸被杀,他们更是有了把柄。
日本代表酒井隆、高桥坦气势汹汹地赶赴北平,会晤北平政务委员会秘书长俞家骥和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提出追查凶手、罢免河北省主席于学忠、河北省政府迁出天津等无理要求。
就在酒井隆等人与何应钦会晤的同时,日本鬼子调兵遣将,实行武力恐吓。何应钦被吓破了胆,连忙劝于学忠辞职。于学忠抗日的态度是坚决的,他一口拒绝了何应钦的劝说。何应钦情急之下,建议中央出面逼于学忠下台。
6月初,于学忠突然接到军委会命令,要他带领他的五十一军(于学忠是五十一军军长)移防甘肃天水,河北省主席的职务由河北民政厅厅长代理。
接令后,于学忠仰天长叹。赶走于学忠,满足了酒井隆提出的各项条件后,何应钦自认为事态已经平息,哪里知道仅隔3天,酒井隆和高桥坦再次来访。酒井隆和高桥坦来得较早,何应钦尚未起床。何应钦官邸的仆人们匆匆端来茶点招待。高桥坦一巴掌打掉茶点,恶狠狠地说:“我们不是来吃点心的!我们为别的事来的,快叫何应钦出来见我们!”
这两个人不耐烦地坐了下来,他们把鞋脱下来放到桌上。何应钦边走边整理着衣服,一溜小跑进了厅堂。
酒井隆和高桥坦见何应钦进来,都没有起身打招呼。
“好香的一觉啊!”酒井隆挖苦何应钦说道,“我们来此是想告诉何委员长,尽管于学忠被撤了职,但是河北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我们的侨民普遍反映,在这里居住不安全。鉴于此,我们要求中央军全部离开河北,不仅对河北的排日活动要加以禁止,而且,对全中国的排日活动,都要加以限制,以实现日中两国永远亲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拟定了4项要求,请何委员长于12日上午予以答复。”
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日本鬼子对何应钦、对国民党的软弱是太了解了。
酒井隆将4项要求交给何应钦后,甚至都不想听何应钦说几句,转身就走。临行前,高桥坦竟然还在何应钦官邸长廊的柱子下小便。
拿着日本鬼子的新要求,眼睁睁地看着日本鬼子当面侮辱他,在老百姓面前从来就是作威作福的何应钦,这时却不敢发作。
离要求答复的期限还有一天,酒井隆又匆匆赶到北平军分会。他告诉何应钦,以4项要求为根据,华北驻屯军司令官梅津美治郎签署了“备忘录”,中国方面只需照“备忘录”抄写一份,由何应钦签上名即可。
何应钦当然明白,酒井隆这样做的目的,是想把前几日提出的几项新的要求,通过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
这么重大的问题,何应钦不敢擅自做主。对于逼到眼前的酒井隆只好采取缓兵之计,要酒井隆给他两天时间考虑。
回到府中,何应钦越想越觉得害怕。这些天来,在华北苦于应付,已经落了个亲日派的臭名;日本鬼子欲壑难填,而全国人民的反日抗日呼声日紧一日,再签署一个这样的卖国条约,将会是什么结果呢?何应钦不敢再想下去。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何应钦最终觉得逃走是最好的一条路子。
6月13日凌晨,天还没有亮,两辆汽车悄悄地驶出永定门,向南开去。何应钦逃离了北平城!何应钦的逃跑,更助长了日本鬼子的猖狂气焰。
日本鬼子的新建议几乎与何应钦同时到达南京城。这一次,他们不再要求必须在“备忘录”上签字了,而是要南京政府发一份书面“通知”,承认他们的侵略条件。
日本鬼子的这个提议,尽管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改变,但是,南京政府认为,发“通知”要比签什么“备忘录”更好听一点。
书面通知依然由何应钦署名。何应钦署名的这个“通知”和梅津美治郎的那份“备忘录”,后来就被合称为《何梅协定》。通过《何梅协定》,日本鬼子达到了将国民党势力赶出河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