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红流纪事:血浴黄浦江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49532100000011

第11章 重整旗鼓(2)

随着工人纠察队的扩大,筹集武器成为当时最为紧要的任务。工人纠察队原有100多支短枪,在第二次暴动中丢失了一部分,实际能够使用的枪支已不足100支,人多枪少的矛盾非常突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别委员会想了很多办法。购买武器是工人纠察队武器来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当时军阀部队军心涣散,不少官兵把枪支、弹药拿出来,秘密卖给工人纠察队。南市、闸北、浦东凡有驻兵的地方,都可以买到武器。可是,当时党的经费相当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特别军委还是想方设法筹集经费,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购置武器。3月初,共产国际驻上海代表支援7000元;武汉工人阶级在刘少奇、李立三的领导下,为援助上海工人罢工,决定捐献全市工人一天的工资约2万元,3月10日前后派专人送往上海。共产党就利用这些资助,购买了100多支枪和一批弹药,武装了工人纠察队。到第三次武装起义前夕,上海工人纠察队已经有了近300支枪。购买到这些武器弹药,已经临近武装起义的发动,及时地把这批武器运送到各区的工人纠察队手中,就成了极紧迫的任务。这个工作也相当艰险,因为敌人早已草木皆兵,到处都有敌人在巡逻。可是工人们还是想出种种巧妙的办法,躲过敌人的巡逻队、警察的检查。有一次,要把武器送到浦东去,周恩来想出了个办法,把枪支拆了,装进留声机内,送了出去。就这样,工人们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及时地把武器分送到了武装起义的地点。

武器筹集后,特别军委开始加强对工人纠察队的训练,以提高工人纠察队的战斗力。上海区委也专门制定了武装暴动的训练大纲,对工人纠察队员进行政治训练和军事训练。训练大纲规定,纠察队员必须具备坚定勇政、不怕牺牲、沉着冷静、行动敏捷、遵守纪律、服从指挥等条件。训练班上,特别注意对纠察队员勇敢机智的精神和机动灵活的战术的培养,教育每个队员在起义时,要根据所处的环境机敏地处理一切情况,做到随机应变,一切行动要服从整个起义的目标,不可因部分的变动而牵涉到全体;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决心既定,虽有牺牲也在所不惜,做到勇往直前,消灭敌人,去夺取胜利;要一切行动听指挥,指挥者要沉着冷静,纠察队员要以指挥命令为视听,做到令必行,禁必止;要行动迅速,攻其不备,做到兵贵神速,速战速决。在军事训练中,注意巷战战术和使用武器的训练,纠察队员们学习了战斗中的联络、袭击和堵截,冲锋、隐蔽和缴械,以及单独作战、瞄准射击等基本战术;掌握了驳壳枪、步枪、手榴弹等武器的使用方法。在武装起义的前夕,各区的工人纠察队都有计划地进行了侦察活动,熟悉地形,了解敌情,对起义时准备进攻的目标,制定了作战方案。各区警察署周围的地形,什么地方可以设置障碍,什么地方可以割断电线,什么地方可以隐蔽射击,以及从哪个方向哪条道路进攻最容易获得成功等等,工人纠察队都调查得清清楚楚。这对于武器不多,但革命热情高涨的工人纠察队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后来,赵世炎对这些技术训练的评价时说:上海工人阶级第三次的暴动,尽量地使用了革命的技术,勇敢、真诚地遵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导,练习出两日一夜巷战的经验。在全面调查敌情的基础上,各部制订了武装起义的作战计划。在各区的作战计划中,对攻占的主要目标,起义时纠察队员的分工、武器的分配、进攻的方法、地形的利用、联络的暗号、群众的接应、指挥的位置等等,都有周密的计划和明确的安排。

在加强起义武装准备的同时,鉴于第二次武装起义的经验教训,特别委员会决定建立党的特别宣传委员会,在工人和市民中加强政治宣传工作。特别宣传委员会由中共上海区委主席团委员、宣传部长尹宽为首,郑超麟、高语罕、贺昌、徐伟等人参加。特别宣传委员会成立后,根据党的特委会议关于武装起义的各项要求和决定,运用各种形式,把党的指示及时地传达到工人和市民群众中去,做到了党对宣传工作的要求:尽量组织宣传,编发宣传品,以取得本党在民众中思想领导的地位。同时发布为上海总同盟罢工告民众书和告工友书,揭露了军阀刽子手孙传芳、李宝章屠杀工人及革命民众的罪行,特别宣传委员会还制定了政治宣传大纲,指导各级党的组织和各革命团体开展政治宣传工作;创办了各种报刊,在工人和市民群众中广泛传播。高语罕与郑超麟编辑的《平民日报》内容新,出版快,传播广,影响大,主要内容有社论、平民革命消息和政治消息等,在工人群众和小资产阶级的市民群众中很受欢迎。上海总工会编辑的《工人快报》、《每日通讯》,报道本市的政治军事消息,以及上海工人运动的情况。上海总工会还油印出版了不定期的《上总通讯》、《上总消息》,报道工人消息、工会工作等。同时,在特别宣传委员会的领导下,由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市总工会、青年团、学联、妇联等分头组织了宣传队、讲演队。参加宣传队的人数达5000多人,上海学联组织的学生演讲队就有150多个,上海市党部也组织了250多个演讲队,每个队3~5人,躲过敌人的军警岗哨,深入到大街小巷,在工厂,在居民区,散发传单,发表演说,进行鼓动和宣传。这样,就使党在第三次武装起义中的指导思想和斗争策略,诸如关于工人阶级必须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思想,关于夺取武器、建立工人武装、进行武装起义的思想,关于成立上海市民革命政权的思想,关于警惕国民党新右派的活动和既斗争又联合的策略等等。经过这样的宣传,中国共产党确定的总口号——“罢工、罢市、罢课、武装暴动,打倒直鲁联军,响应北伐军,建立上海革命民众市政府”,已经广泛地深入人心。

(三)武装起义

抓准起义的时机,是起义胜利的关键。第一次武装起义是在夏超战败,误信九江攻克的传闻时发动的;第二次武装起义是在总同盟罢工后第三天才发动的,两次起义在时间上的选择都不恰当,因此贻误良机,致使起义失败。鉴于这些经验教训,3月3日,特委会就起义时机进行了讨论。经过集体研究讨论,特委决定:如果松江攻下,或苏州攻下,或麦根路与北站兵苏州撤退,三个条件具备其一,就决定发动起义。

要准确掌握起义时机,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弄清楚北伐军的动向,并催促北伐军攻打上海。中国共产党一直对北伐军的力量相当重视,但进军东南的北伐军在蒋介石的指示下,一直拒绝与上海工人发生联系。周恩来负责特别军委的工作后,曾利用他在国民革命军中的影响,想方设法与北伐军取得联系。2月25日,特委会议在决定发动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后,决定派总工会代表去北伐军东路军指挥部,直接向前敌总指挥白崇禧报告上海工人罢工的意义,敦促他们从速进兵上海,配合暴动,同时派人与第二军联络。26日,周恩来亲自写信给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劝他继续前进,并向他说明上海罢工的情况,特别将武装起义“响应北伐军”的口号告诉他。27日,上海区委召开党团会议决定,派出代表以上海市党部和江苏省党部的身份到杭州欢迎北伐军。

但是,老谋深算的蒋介石,并不急于进军上海,而只是在外围列阵,保持对军阀统治的威胁,其目的无非有两个:一是可以拖延时间,借机与帝国主义暗中联络,谋求达成某种政治交易;二是他不愿意让共产党直接领导和影响下的上海工人,借北伐军的军威发展力量。3月3日,蒋介石给北伐军总指挥部发了一份密电,指示:北伐军如攻上海,至龙华、南翔、吴淞之线为止,军队不越此线为妥。听说某党有上海革命政府的组织,对此应勒令取消。3月上旬,北伐军在经过几天的观望之后,分两路进逼上海:一路由西向东,经宜兴取常州;一路从南向北,由嘉兴攻松江。特委会感到,整个局势越来越紧迫,起义的时机也越来越迫近了。

对于北伐军进军上海,国民党驻沪全权代表钮永健开始持“迅速进军”的态度,他亲自写信给蒋介石,提出包抄上海和南京的计划。蒋介石收到计划后,大动肝火,斥责钮永健无能,并怀疑他是否已被共产党赤化。以后,钮永健逐渐领会了蒋介石的意图,对上海第三次武装起义不仅表示出不支持的态度,而且常常表示反感。原先钮永健曾答应支持暴动的经费,迟迟不肯拿出,后来勉强同意给铁路工人罢工5000元的帮助,其余不愿拿出。3月18日,北伐军的前锋到达松江,革命形势有利,上海工人准备立即罢工,钮永健则按照蒋介石的指示向中共上海区委宣布:“我代表蒋总司令,不赞成罢工。”但钮永健对于得到上海罢工的领导权还是颇为热衷的,他通过杜月笙等人,想方设法拉拢毕庶澄投降,以求增加自己的政治、军事砝码,只是由于毕庶澄所提条件过高,这场策动倒戈的活动,才慢慢地冷落下来。

为了壮大革命的力量,避免工人阶级孤军奋战,特别委员会还是尽力争取钮永健方面同意工人举行武装起义。3月5日,罗亦农主动去找钮永健,婉转地提出:“钮先生,现在工人情绪高涨,不可抑制,我看罢工欢迎北伐军,罢工维持上海治安,防止打劫,未尝不是好事。”钮永健找不出反驳的理由,最后同意不反对工人举行总罢工,只是表示:李宝章已退南通,毕庶澄退苏州,松江已下,这样暴动就无对象,并说工人暴动是应该的,但不要徒然牺牲。尽管钮永健表示不反对工人举行总罢工,但在召开市民代表会议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同钮永健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并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对于市民代表会议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明确指出:市民代表会议是民众的直接政权,必须以工人阶级为主体。钮永健方面则提出以党治国或委任制,试图夺取市民政权的领导权。基于在本质问题上发生分歧,双方在代表名额、代表产生的方式等方面也是矛盾重重。

为了在北伐军到来之前,造成浓厚的民选气氛,中国共产党一边与国民党又联合又斗争,一边以最快的速度开展市民代表会议工作。3月6日,《上海市民代表会议之组织法及其职任(拟)案》制定出来,经上海总工会、上海学联、全国学总、苏浙皖三省联合会及各马路商联合会五大团体的联合会议通过,开始付诸实施。上海的民众已经全面发动起来了。3月中旬,北伐军攻克宜兴、溧阳之后,开始向上海进军,逼近松江。一时间,上海群情高涨。13日,沪宁、沪杭两路的工人举行了罢工,毁坏了沪宁路常州至南京的铁路,使敌人得不到增援,陷于孤立。

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的时机到了!

3月18日,松江发生激战,宜兴已被攻下,在起义时机完全成熟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不再理睬国民党右派的干扰,决心义无反顾地举行武装起义。19日清晨8点,上海区委主席团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一开始,周恩来就目前的形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目前形势于武装起义有利,但毕庶澄有可能迅速败退,也有可能做最后的挣扎。所以如果罢工后面没有武装起义,就会受到镇压。”与会的其他主席团成员表示同意周恩来的看法。周恩来接着说道:“我的意见是,迅速做好准备,一旦有毕军溃退的消息,即一面下令罢工,一面准备武装起义。”在革命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决定牢牢掌握武装起义的领导权。

19日上午9时,上海区委召开活动分子大会,赵世炎在会上作了《革命的现状与我们的责任》的报告,指出:“目前革命的潮流与现象,就是民众运动。我们党现在还不是抓得民众运动的最高领导权。……我们的责任必须是要拿住民众力量。”随后,罗亦农在会上做演讲,他情绪饱满,慷慨激昂,对与会的活动分子说:“现在,我们的党已到了领导夺取政权的时期,每个同志都应该挺起胸膛,做革命的领导者,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丝毫不能退让。”他的演讲赢得了活动分子的一片掌声。下午2点半,上海区委召开各部及各产业总工会联席会议,罗亦农在会上下达了第三次武装起义的预备动员令。晚上7点,上海区委再次召开特别会议,研究上海形势和准备市政府成立问题。当日,中共上海区委还发布了《行动大纲——总同盟罢工应注意之点》,对上海的民众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20日上午8时半,上海区委再次检查暴动的准备。罗亦农对各部委、各产业总工会的负责人说:“目前统计的罢工人数是28万,跟上次差不多。各部委、各产总还要继续做工作,争取罢工人数至少到五六十万人。”各方人员分头去做最后的准备,只等一声令下,一致行动。

3月20日傍晚,北伐军攻入上海近郊新龙华,中共上海党组织决定立即举行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并在宝山路横滨桥南商务印书馆(即东方图书馆)职工医院内,设立了起义前总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