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在最初设定目标的时候,比别人更高一筹,成功者的目标一定比别人更正确,更远大。当拥有奋斗的目标之后,他们做事比别人眼光更敏锐,脑筋更灵活,决策更准确,从而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谋划远一点,绝不安于现状
俗话说,“有志飘过四海,无志寸步难行”。身在职场,没有远大的理想,就像一部没有马达的机床,生命将失去意义未来也一片渺茫。所以作为职场中人,一定要有更远、更深、更全面的谋划,一定不要安于现状,否则人生将流于平庸。
狼群在捕猎的时候,他们不只是盯着一个猎物,有时候它们会将整个猎物群作为自己捕猎的目标。在蒙古草原,草原狼会一次将目标锁定在几百只甚至更多的黄羊身上,它们将猎物赶到巨大的营坑中,然后很长一段时间,它们都可以吃到天然冰箱保存的新鲜食物。
狼群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它们比别的动物多了一点长远的谋划。
诚然,设定目标有一定风险,因为它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和发展方向,但是如果不去设定目标,风险更大。每个人只有敢于设定更高的目标,才有可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否则只会使自己走向失败。戴尔·卡耐基说:“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身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置身职场我们更应该知道目标的重要。然而,一般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只是朝着阻力最小的方向行事,他们只会“和老鼠比较”,他们只能成为大多数的普通人,而不是第一流的人物。
电脑行业龙头企业联想的前总裁柳传志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联想要做百年老字号!”将自己的企业办成“百年老字号”并不是每一个企业家都有勇气立下的目标,尤其是在我国科学技术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国情下,谁还敢说创百年老字号呢?但柳传志敢。
针对当时不少人对中国计算机产业“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柳传志在各种场合都阐述了同一个观点:联想应该是一个长久性的公司。对于联想来说,立长志是第一位的,联想绝不做短跑运动员:今年的利润很高,明年就垮掉。
1995年11月30日,联想惠州板卡基地举行开业典礼。在这个本应欢庆的日子,柳传志结合联想的志向与当时的形势发表了一篇语气颇为沉重的演讲:
“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正面临着大兵压境。我们曾经面临过八国联军,现在则变成了十二国联军,三十六国联军,这种感觉之所以如此沉重,是因为我们还来不及壮大自己就必须承受重压。我们现在是科技不如人家,奖金不如人家,基础不如人家,人才、奖金、实力统统不如人家。这个仗怎么打?民族工业到底怎样生存?现在我们还没有体会到收获的喜悦,但我们坚信今后会有收获!因为我们心中毕竟有一口气——中华民族要求进取的志气!”
“扛起民族工业这杆旗,将联想办成百年老字号,逐步融入国际竞争”,这就是联想的战略目标,也是柳传志的志向所在。
提到柳传志的志向,就不能不说起联想创业阶段的第一次“年终分红”。
1985年底,联想集团的前身——中科院计算所公司的20多名员工以“卖苦力”的方式赚到了70万人民币和7万美元。按规定,这笔钱中的一部分可以作为“红利”分配给每个员工。根据当时中国人的收入,这笔红利对每个人都是很大的一笔收入,是相当有诱惑力的。
在年终会议上,联想的创业者专门就这笔钱的分配进行了一次讨论。有人主张分掉,有人主张存起来……柳传志始终没有表态,等到大家都发表了意见,柳传志站了起来:
“首先,大家都清楚,这笔钱是大家流血流汗挣来的,对于它的处理一定要慎重。”
“其次,我们办公司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改善一下生活条件吗?”
“还有,我们想不想得到长远发展?我们的‘汉卡’靠什么去开发,推广?……”
短短的几句话,拨云见日,把大家的意见归为一流。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柳传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把“事情做大”的志向。
远大的志向可以说是每个强者都具有的素质。
所以说,你的目标决定了你成功的高度。
如果你不想浪费自己的青春和生命,那么,你就要为自己定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这个人生目标就会影响甚至决定你以后的生活。
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明白使你成功或失败的不是某种职业,而是你对自己以及职业的态度。伟大的目标应是“你必须在实现之前,先看到它的伟大”,这时,你就会远离和一般人做比较的心态,并拥有十足的自信心。
如果你期望伟大,你就必须每天朝着目标工作。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过多打搅,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伟大的目标不放。
志高一点,人生拒绝平庸
俗话说,“胸中有了大目标,泰山压顶不弯腰”。的确,小草只要有根就能长出芽来,人只要志向高远,就能做出事来,有纵观古今、有伟大理想的人,生活永远闪着光芒。
既要有高远志向,又要有切实的努力过程,这是一种人生智慧。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治学而不入仕,在当时孔子没有太高的地位,但他看到了礼崩乐坏的时候,新兴统治者不断产生,新兴统治者为表明自己执政的合理性,往往要援引传统理论,以说明自己行动的正确性。他想通过掌握了“道”的人士去影响并改造统治者,于是便将“道”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这就是后来的治学和讲学。志求高远,必然带动充实的人生,孔子一生以治学为核心,终成“大家”,也算充实。
现实社会中的很多人都在立志,但是不敢立大志,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其实我们应当深信:志当存高远,要立志就要立大志。俗话说“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们有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相信终有一天,我们能够实现它。
创立陈氏定理的数学家陈景润,在中学时期就立下了志向,一定要证明出哥德巴赫猜想,为祖国争光,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为此,他始终刻苦学习,努力钻研,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他顶着狂风恶浪,忍受着疾病的折磨,坚持斗争,始终不懈,终于部分地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大大地推进了基础数学的研究,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中华五千多年历史中,立志成才的人物举不胜举,他们都成了当时社会的人杰,他们的志向也鼓舞了很多的人。
林则徐自幼聪敏过人,年仅12岁就郡试第一,13岁就考中秀才。父母决心把他培养为报效国家的优秀人才,所以不顾家中贫苦难支,毅然地把儿子送进当时福建的最好学府鳖峰书院,拜不阿权贵、不肯向和申屈膝而愤然辞官教学的郑光策为师。在父母及良师益友的教诲引导下,林则徐在鳌峰书院发愤攻读了七年,博览群书,大开眼界,读书报国的思想日渐明确。他曾在札记中写道“岂为功名始读书”,摒弃了学而优则仕、读书为当官的传统思想。
在林则徐20岁中举之后,父亲又经常带他参加本地一些知名学者组织的主张革新礼仪,反对繁文缛节、庸俗泥古,具有开明进步倾向的率真会的研讨活动。同时还把他引荐给从小就向他时常赞叹的,仗义敢言、勇揭贪官而被诬下狱、发配新疆却始终不屈的学界先辈林雨化,鼓励他向这位有骨气、敢抗争的前辈学习。
在父母爱国思想的熏陶下,少年时代的林则徐就对诸葛亮、李纲、岳飞、文天祥、于谦等爱国英雄深怀景仰、立志效仿。他曾多次邀集学友到越王山麓的李纲祠凭吊,赋诗填词抒发报国之志、爱国情怀。22岁那年,他又和学友一道发起集资捐款修葺李纲坟墓的义举,进一步表达爱国情操。终而以在虎门焚烧外国大量鸦片,沉重打击了侵略势力的嚣张气焰,成为中华民族的英雄。
我们在现今的社会中也存在志求高远的人才,但同时也有一些人,他们常常立志,但从不立长志,而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又退缩了,他们不愿付出艰苦的劳动,结果一事无成。这样的人,没有自己的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为社会献身的可贵精神,他们永远也不能对人类做出更多贡献,永远也享受不到经过艰苦奋斗而得到的欢乐。
成功者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不畏艰难,志存高远的作风。
成功的人永远把“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奉为人生之土臬人生,有益于当时,死,闻达于后世,这是一个成功者最大的心愿。
身在职场,我们同样要以成功者为榜样,树立自己的远大目标,继续前人的成功道路。
好奇心多一点,机遇应时而生
生活中,我们一直把“两耳不闻窗外事”当作至理名言,然而,当今社会我们更提倡的却是“两耳多闻窗外事”。我们如果能“两耳多阅窗外事”,多些好奇心,努力地去钻研探索,就一定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成绩。
据说在所有动物中,狼是最具好奇心的。狼对周围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它们常常竖起灵敏的耳朵,倾听自然界里的每一种声音;它们的眼睛总是那样雪亮有神,仿佛可以穿透一切。野兽的嚎叫,鸟儿的飞行,甚至一只小虫啮草的声音,狼都侧着耳朵去听,睁大眼睛去看,并伺机对它们下手。狼比其他竞争对手容易发现猎物,其原因就是它们具有十足的好奇心,善于观察和探索。
置身职场,如果我们也拥有狼那样的好奇心,我们就能比其他人更能注意到事物发展的动向和趋势,比别人更快捕捉到极其微小的机会,这样我们一定能创造出更好的成绩。
对于好奇对成功的重要作用,几乎所有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伟大发明家爱迪生的事迹。
1847年,爱迪生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市的一个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时候,爱迪生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和非凡的钻研精神,只要遇到弄不明白的事,他就拽住大人的衣角问个不停。
一天,他看到家里的母鸡正在孵蛋,就跑去问妈妈:“母鸡为什么要把屁股坐在鸡蛋上呢?”妈妈笑着说:“孩子,那是鸡妈妈在孵小鸡呢!”吃晚饭的时候,家里人发现爱迪生还没回来,就急忙去找。大街小巷、左邻右舍都找遍了,可就是没有他的踪影。谁也没想到,最终竟在鸡窝里把他找到了。原来,他正蹲在鸡窝里,把许多鸡蛋放在屁股下面孵小鸡呢!爸爸妈妈被搞得哭笑不得,连忙把他拉出来,给他洗澡,又给他洗衣服。
还有一次,爱迪生看到肥皂泡在天上飞,就想:既然肥皂泡能飞,那么人为什么不能飞呢?于是找来洗衣粉给小伙伴吃,试图让他们也像肥皂泡一样飞到天上去。结果,几个小伙伴差点儿丧命,爱迪生因此被父亲狠揍了一顿。
爱迪生只在学校学习很少时间,他一生只读过3个多月的书,然而,他却比那些读过很多书的孩子还有出息。由于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爱迪生一直在搞些小规模的发明创造。十三四岁的时候,他发明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他曾在斯特拉得福铁路分局当过夜班报务员,那段期间,按照局里规定,夜班报务员不管有事无事,到晚上9点后,每小时必须向车务主任发送一次讯号。为了能够较好地休息,爱迪生设计了一个电报机,用来自动按时拍发讯号。这就是电报机的雏形。此后,他又几次对电报机进行改进,最终研制出一架新式的发报机。
爱迪生还有一项最大的发明,那便是给人类带来光明的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