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把哲学叫第一哲学。第一哲学还有一个名称叫形而上学,这是后来的人们给它起的名字。
我们现在所说的形而上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当中的形而上学,它是和辩证法相对的思维方法。辩证法是用发展的变化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是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与辩证法相对应的思维方法叫形而上学。注意,这个提法是黑格尔提出的,它并不是形而上学概念的本意,本意就是指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那么,为什么第一哲学又叫形而上学呢?第一哲学又怎么成为与辩证法相对应的一种思维方法呢?这里面有个问题,需要说明。据说亚里士多德去世后,他的弟子在整理他的著作时(他的著作很多,在一起零乱地放着)要给它分类,讨论后决定把有关物理方面的手稿就叫物理学,讨论动物的手稿就叫动物学,讨论植物方面的手稿就叫植物学,以此类推。分到最后发现有一部分手稿无法归类,什么手稿呢?这就是亚里士多德讨论第一哲学的手稿,放在哪儿都不合适,最后就将这类手稿归在一起,放在物理学后面,起名叫《物理学之后》。后来,亚里士多德的这些著作出版了,传入中国后,中国学者在翻译时发现,物理学之后不像书名,给它起了个名字,就叫形而上学。中国学者很聪明,他们根据中国古代的一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道器之辨)。它的意思就是在具有有形的万物之上的是统治这个万物的道,道之下的万物就是道所管辖的器。第一哲学讨论的是道理、本质、规则、规律的东西,所以把物理学之后的书名就翻译为形而上学。
哲学要把握的是具体事物的那个本体,怎样才能达到事物的本质呢?形而上学理论就讨论这个问题——亚氏的形而上学,表明西方本体论哲学的最初确立。形而上学这个理论从此成为西方本体论的代表,这门学科就一直发展了下来。最后到了康德那里,康德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认为脱离了我们感觉的东西是无法认识的,我们只能认识现象,现象背后和现象以外的东西,人们是无法认识的,如本体。亚里士多德说本体是世界的本质,我们看到的是具体事物、现象、经验,人们对现象经验进行整理,一步步推导出规律性的东西,最终可达到作为世界整体的那个本体,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康德认为,世界本体是脱离感官和经验的,是不可知的。康德终结了西方历史上的形而上学。
康德以后,又出了一个哲学史上的大人物叫黑格尔,他舍不得放弃形而上学,他要挽救,怎么挽救呢?他说,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方法是不可能认识世界本质的那个本体的。但是请读者注意,是康德的方法不对,我们如果能找到一个好的方法的话,就能达到对本体的认识。角度变了,换个角度。那什么方法能达到对本体的认识呢?这就是辩证法。他认为,通过辩证的方法就能实现亚里士多德的目标,达到对世界本体的认识。所以黑格尔有一本书叫《逻辑学》,它专门论述的是辩证法,论述了辩证法的所有问题,创立了一个完整的辩证法体系。他自认为他用辩证法挽救了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相对的是形而上学理论的方法。形而上学理论方法就是亚里士多德在第一哲学中所论述的方法。形而上学开始作为一种理论,后来成为一种方法,现在人们所知道的是这种方法,作为理论的形而上学反而不为人知了。
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研究的问题是存在本身。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作为有的有)。第一个存在指存在物,第二个存在指存在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和根据,即世界的本质。同时还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的各种体系(存在物的存在它们有何种属性)。
亚里士多德的第一个观点,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
“柏拉图的伟大在于发觉了有一个‘理念世界’的存在,但是,他没有说清楚‘理念世界’如何分有了‘虚幻世界’,显然,这种分有至少包含两种方式:一种是生成的分有,另一种是认知的分有。另外,柏拉图的问题还在于,他将‘理念世界’当做最真实的存在,也是最根本的存在,并将之等同于巴门尼德多次谈及到的‘存在’。这一点并不正确,而是对巴门尼德存在的下降。他对巴门尼德所做的,亚里士多德也对他做了,亚里士多德将‘理念’又下降为形式——即理念世界并不是不同于感觉世界的另一个世界,而仅仅是感觉世界中个别物体的存在形式而已。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类概念并不是理念本身,从量而言,类是所有个体的总和,从质而言,类是个体的共同本质,从而,是后于个体而存在的。”
我之所以引用这么一大段话,是因为它明确地阐述了“存在”这样一个西方哲学上非常重要的概念,在这三位大师的思想中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亚里士多德批判老师的核心理论,有人说你对你的老师怎么可以这样?他说了一句有名的话:“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从十七岁时就入师柏拉图的门下开始求学长达20年之久,他对老师也是十分尊敬,这可以从他写给老师的一首小诗中看出:“在众人之中,他是唯一的,也是最初的,这样的人啊,如今已无处寻觅!”这意味深长的感慨,让我们有理由相信,亚里士多德对老师一往情深!然而,作为哲学家的亚里士多德,他在对真理的求索中,却有着真正独立的思考和个性。因此,他批评老师的观点也是毫不留情。
柏拉图的理念论说的是有一个理念世界,还有一个现实世界,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摹仿和分有。另一方面,理念是不动的、唯一的。现实是运动的、变化的、多样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些观点都不成立。他认为他的老师弄反了理念与现象的关系,让人对这个世界中人类的想象与真实的世界混淆不清了。亚里士多德逻辑研究中涉及到个别和一般的关系问题。这不仅仅是逻辑问题,当然更是一个哲学问题。柏拉图的理念论直接导致了可感世界与理念世界之间的分离。对此,亚里士多德进行了批判和反驳。他认为,人类灵魂中存在的事物只是自然事物的影子,因而,自然就是真实的世界。这个观点正好与他的老师柏拉图的观点相反。他指出,人们对于未曾经验过的事物是不可能有意识的,意识肯定是来源于感觉,即通过人的感官感知的东西。人们所拥有的每一个意念都是因为我们看到或听到了某个事物才进入我们的意识的。这样针锋相对的两种理论观点,必然会导致他们师徒二人因学术而产生矛盾。亚里士多德所从事的哲学研究其任务就是要消除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之间设置的鸿沟。正是基于这样的真理追求,他发现的“逻辑学”对人类知识领域的贡献和影响是巨大的。作为一种演绎科学,我们说“逻辑学”和后来他发现的“欧几里得几何学”为科学奠定了现实的基础。“它标志着人类思维逐渐摆脱了直接的感觉经验,开始从事纯粹的思维操作。”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可以看作是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分道扬镳的真正开端,即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区别。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这句名言之所以流传至今,是因为这是人类理性反思的结果。是人摆脱本能状态,走向智慧和独立的一种姿态。当然,这是人类理性胜利的象征。有了这样一种理念,就意味着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又进了一步。人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包括伟人也不能免除。特别是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必须要有自由思想与独立精神的指引,当然,批判精神最为难能可贵!
亚里士多德的第二个观点,实体说。
范畴是描写存在物最基本的性质、最普遍的存在形式的概念,亚里士多德关于范畴的概念、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是他在工具论——逻辑学中提出的。
他提出了十大范畴:实体、数量、性质、关系、意义、何时、何地、何处、姿态、状况、所有、动作、承受。但有一个中心就是“实体”。只要是存在物无论怎样描述,都逃不脱这十个范畴,只能从这10个方面去描述。不同的哲学家对范畴有不同的规定,康德就存在的内容划分为12个范畴,但我们不能忘记一个核心,即实体。
形而上学,作为存在的存在,亚里士多德得出的结论是:具体事物存在的原因和根据是什么呢?是实体。正因为有了实体,世界万物才能存在,世界万物都是以实体为根据的。古希腊哲学家就是要找到事物存在的原因和根据,这是他们永恒的主题。比如米利都学派,关于水本原说,火本原说、原子说、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本原说,再到后来的巴门尼德的存在论,本体的转向,再到苏格拉底以后,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万物存在的根据是实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想从整体上把握世界,体现了哲学家的胸怀和气魄。
实体有什么性质呢?实体是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不依赖于其他任何东西,而其他东西都依赖于它。亚里士多德用逻辑术语来说明这个关系。如果说实体是主词的话,别的都是副词,都依附于它。另外,亚里士多德还在讨论本体实体时,总是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讨论。对具体事物来说,它的实体是什么?他说是形式。
亚里士多德的第三个观点,四因说。
柏拉图的理念论并不能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事物的运动变化必须通过事物本身去找原因。他认为事物的形成变化发展是四个原因作用的结果,这四个原因都存在于事物内部。
第一质料因,第二形式因,第三动力因,第四目的因。具体说来,质料因就是指构成事物的原始材料。形式因是指事物的结构和整体。动力因是指一定质料取得它的结构形式的力量。目的因是指事物为什么形成,即它所要达到的目的。
后来他进一步分析认为,目的因可以归结到动力因,动力因可归结到形式因。因此,最后四个原因可分析成为两个:质料因和形式因。这两个因构成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在此两因当中,形式因说明了事物的本质。因此,事物的本质就是形式。如果说质料因是被动消极的话,那么,形式因就是积极主动的。形式使一个事物成为其本身的原因和根据。由此得出实体就是形式。
四因说的具体过程:第一推动因。万物追求自己的目的,实现自己的目的要有一个条件和手段,目的和手段构成了事物实现自己、发展自己的两个方面的因素。
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它的最初目的之后,还要实现更高层次的目的,它就要把前一个目的作为更高阶段目的实现的手段。目的、手段这是事物实现自我、发展自我的一个链条。但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无限地推演下去,最终有一个最高的目的(形式),这个东西是不能动的,永恒的,它能够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它就是第一推动者,第一动因,它就是神,它是万物的第一动因,是万物追求的最高目的。亚里士多德的这个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他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思想呢?他不是反对他的老师柏拉图提出的不动的理念吗?他却为什么要找到一个永恒不动的万能的神来说明动的来源呢?我们说,任何理论,它都要找一个最后的终极依靠,即这个理论的支撑点。如果没有这个支撑点的话,这个理论就不能自圆其说。如果无限地要找到物质运动的链条的话,无限地延续下去的话,运动就无法停止。因此,最后这一点可以设定。牛顿说,支撑点就是上帝。
这个理论在基督教中,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们在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时,就用了亚里士多德的这个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