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全本《黄帝内经》珍藏本
57461200000003

第3章

阴阳应象大论篇

【导读】

阴阳,既指天地四时之阴阳,又指人体之阴阳。应,即对应、相应。象,指的是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各种现象。阴阳是中国传统医学以及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本篇内容将天地间的各种物象归属于阴阳,又结合五行学所将其分属于五行,所以名为“阴阳应象大论”。

【原文】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1],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2],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3]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腑。

【注释】

[1]生:生长。杀:杀伐,消亡。本始:根本。[2]阳化气,阴成形:这里的气指能力、力量。形,指形体、物质。[3]逆:病的异常称“逆证”。从:病的正常称“顺证”。

【译文】

黄帝说:阴阳,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领,是万物发展变化的起源,也是一切事物新生、成长、变化、毀灭的动力源泉,所以治疗疾病的时候,必须以阴阳为根本去进行考察。用自然界的变化来比喻,阳气积聚而上升,就成为天;阴气凝聚而下降,就成为地。阴主静,阳主动;阳主生发,阴主成长;阳主杀伐,阴主收藏。阳能化生为力量,阴能够成就万物的形体。寒达到了极点就会生热,热达到了极点就会生寒。寒气的凝聚能产生浊阴,热气的升腾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在上,如果不能上升,就会发生泄泻症。浊阴之气在下,如果不能下降,就会引发胀满之病。这就是违背了阴阳运行规律,因此疾病也有顺证和逆证的区别。

清阳之气变为天,浊阴之气变为地。地气蒸腾上升而成为云,天气凝结下降而成为雨。雨从天而降,但却出自于地气,云由地气形成,却出自于天气。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阳之气出于耳、目、口、鼻等上窍,浊阴之气出于前、后阴下窍。清阳从腠理发散,浊阴内注于五脏。清阳使四肢得以充实,浊阴使六腑能够相安。

【原文】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1],形食味[2]。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3]。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4]之气衰,少火[5]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注释】

[1]精食(sì)气:精的生成要仰求营养物质。食,仰求、给养或依赖。[2]形食(sì)味:形体有赖食物的营养。[3]味伤形,气伤精:味和气也会伤害人体的形和精。[4]壮火:过于亢盛的阳气,这种火实质上已经不是生理性的而是病理性的邪火。[5]少火:正常的阳气,这种火属于生理性的,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译文】

水主阴,火主阳。阳是无形的气,阴则是有形的味。食物进入身体中的胃腑,经过腐熟蒸化能化生出水谷中的清气。清气进入五脏而与五脏精气结合,而化生出人体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精依赖于水谷清气的补养,形体依赖于饮食无味的补给。食物经过生化而成为精,精气化后用来充养形体。如果饮食不节制,就会损害形体,气偏盛,也会损伤精。精血充足,又能够化生为气,五味太过又能够伤害气。

属阴的五味从下窍排出,属阳的真气从上窍泄出。五味之中,味浓厚的属纯阴,味清淡的属阴中之阳;阳气之中,气醇厚的属纯阳,气薄弱的属阳中之阴。五味之中,味浓厚的会使人泄泻,味薄弱的能使肠胃通利。阳气之中,气薄弱的能渗泻邪气,气坚厚的能助阳发热。阳气亢盛能使元气衰弱,阳气正常能使元气旺盛。因为亢盛的阳气会侵蚀元气,而元气有赖于正常的阳气,所以过盛的阳气会耗散元气,正常的阳气能使元气增强。气味之中,辛甘而有发散作用的属阳,酸苦而有涌泄作用的属阴。

【原文】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1],湿胜则濡泻[2]。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3]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注释】

[1]浮:浮肿。[2]濡泻:延久的泄泻。[3]厥气:逆行之气。

【译文】

如果阴气偏胜,阳气必然受到损害而引发病变。同样,如果阳气偏胜,阴气也必定受到损害而引发病变。阳气偏胜就会表现为热性病,阴气偏胜就会产生寒性病。寒到极点,又会出现热象;热到极点,又会出现寒象。寒邪能够损害人的形体,热邪能损伤人的真气。真气受伤,会引发疼病;形体受到损害,就会因为肌肉壅滞而肿胀。所以,凡是先痛后肿的,就是因为气病而伤及形体;凡是先肿后痛的,就是因为形体先受到了损害,然后影响了真气。体内风邪偏盛,形体就会动摇、颤抖,手足痉挛;热邪偏盛,肌肉就会出现红肿;燥邪偏盛,津液就会出现干枯;湿邪偏盛,就会出现泄泻。

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时的更替和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变化,形成了生、长、收、藏的规律,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种气候。人有五脏,五脏化生出五气,产生出喜、怒、悲、忧、恐这些不同的情志。所以,过喜过怒,都会伤气,寒暑外侵,则会损伤形体;大怒会伤阴气,大喜会伤阳气。如果气逆上行,血脉阻塞,就会神气浮越,脱离形体而去。如果喜怒不节制,寒暑不调适,就会危害人的生命。所以说,阴气过盛就要走向它的反面而为阳,阳气过盛也要走向它的反面而为阴。因此,冬季感受的寒气太多,到了春季就容易患上温病;春季感受的风气太多,到了夏季就容易患上飧泄症;夏季感受的暑气太多,到了秋季就容易患上疟疾;秋季感受的湿气太多,到了冬季就容易发生咳嗽。

【原文】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1]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2],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谿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3]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注释】

[1]列别:分别,分辨。[2]六合:四方上下为“六合”。另外,十二经脉的阴阳配合也称“六合”。这里包含两个意思。联系自然界的四方上下六合来类比十二经脉的阴阳六合。[3]能(tāi)始:变化生成之本原。能,通“胎”。

【译文】

黄帝问:我听说古代圣人,谈论人体的形态,辨別内在的脏腑;审察经脉的分布,联系会通六合,各按其经络循行起止;经气所注入的部位,各有它的名称;肌肉及骨骼相连结的部位,都有各自的起点;连属于骨骼的谿谷,都有各自的起点;分属部位的逆顺,各有它们的条理;四时阴阳的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外在环境与人体内部的对应关系也各有表里。是否真的是这样呢?

岐伯回答说:东方生风,风能滋养木气,木气可以生酸味,酸味可以养肝,肝血能够养筋,而筋又能养心。肝气与目相关联。它在天为风气,在地为木气,在人体中为筋,在五脏中为肝,在五色中为青,在五音中为角,在五声中为呼,在人体的病变中为握,在七窍中为目,在五味中为酸,在情绪上为怒。大怒会伤肝,但悲伤能够抑制愤怒;风气能伤筋,但燥能够抑制风气;过食酸味能够伤筋,但辛味能够抑制酸味。

南方生热,热能生火,火能生苦味,苦味能滋养心气,心生血,血养脾。心气与舌相关联。它的变化在天为热气,在地为火气,在人体中为血脉,在五脏中为心,在五色中为红,在五音中为徵,在五声中为笑,在人体的病变中为忧,在七窍中为舌,在五味中为苦,在情志的变动上为喜。过喜会损伤心,但惊恐能抑制喜悦;热气能损伤气,但寒气可以平抑热气;过食苦味会伤害气,但咸味能抑制苦味。

中央生湿,湿能使土气生长,土能产生甘味,甘味能养脾气,脾能够滋养肌肉,肌肉强壮能充实肺气。脾气与口相关联。它的变化在天为湿气,在地为土气,在人体中为肌肉,在五脏中为脾,在五色中为黄,在五音中为宫,在五声中为歌,在人体的病变中为干呕,在七窍中为口,在五味中为甘,在情志变动上为思。思虑损伤脾,但怒气能抑制思虑;湿气能损伤肌肉,但风气能抑制湿气;过食甘味能够损伤肌肉,但酸味能抑制甘味。

西方生燥,燥使金气旺盛,金能产生辛味,辛味能充养肺气,肺气能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又滋生肾水。肺气与鼻相关联。它的变化在天为燥气,在地为金气,在人体中为皮毛,在五脏中为肺,在五色中为白,在五音中为商,在五声中为哭,在人体的病变中为咳嗽,在七窍中为鼻,在五味中为辛,在情绪上为忧。忧虑损伤肺,但喜能抑制忧;热能损伤皮毛,但寒能抑制热;过食辛味能够损伤皮毛,但苦味能抑制辛味。

北方生寒,寒生水气,水气能产生咸味,咸味能充养肾气,肾气能滋养骨髓,骨髓又能养肝。肾气与耳相关联。它的变化在天为寒气,在地为水气,在人体中为骨髓,在五脏中为肾,在五色中为黑,在五音中为羽,在五声中为呻吟,在人体的病变中为战栗,在七窍中为耳,在五味中为咸,在情绪上为恐。恐惧损伤肾,但思虑能平抑恐惧;寒气损伤血,但燥气能平抑寒气;过食咸味会损伤血,但甘味能抑制咸味。

所以说,天地上下是负载万物的区宇;阴阳是化生血气形成男女生命的本源;左右是阴阳运行的通道;而水火则是阴阳的征象;阴阳变化是一切事物生长的原动力。所以说,阴阳是互相为用的:阴在内,有阳作为它的卫外;阳在外,有阴作为它的辅佐。

【原文】

帝曰:法[1]阴阳奈何?

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2]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3],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4]也。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5],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6]。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惔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注释】

[1]法:取法,运用。[2]能:同“耐”。[3]清:通“凊”(qìng),寒。[4]形能:能通“态”。[5]七损:指房事中损伤人体精气的七种情况。八益:指房事中对人体精气有益的八种情况。[6]“智者”两句:聪明人在生病之前注意养生,愚蠢的人发病之后才知道调养。同,指健康。异,指疾病衰老。

【译文】

黄帝问:人该怎样取法于阴阳呢?

岐伯说:阳气太盛,身体就会发热,腠理紧闭,呼吸困难,俯仰反侧。手脚厥冷汗出不来并且发热,牙齿干燥,心中烦闷,如果还出现腹部胀满的现象,就是死症。患者能够耐受住冬天,而经受不住夏天。阴气太过,身体就会发冷,出汗较多,身体时常觉冷,常常打寒战,最后就会出现手足厥冷的现象,手足厥冷之后再有腹部胀满,就是死症。患者能够耐受住夏天,而经受不住冬天。这就是阴阳偏胜失衡在人体上的病变反映。

黄帝问:那么,怎样才能使阴阳调和呢?

岐伯说:能够掌握七损八益的道理,就可以做到阴阳调和;如果不知道借用七损八益,就会提早衰老。就一般人而言,到了四十岁,阴气已经减损了一半,起居行动上就会显得衰老了;到了五十岁,就觉得身体笨重,耳不聪,目不明;到了六十岁,阴气痿弱,肾气大大衰减,九窍功能减退,阴虚于下,阳浮于上,还会不时出现流鼻涕、淌眼泪的现象。所以说:懂得了这个道理去调摄阴阳的人,身体就强健;不懂得调摄阴阳的人,身体就容易衰老。因此,同样都出生和生活在世上,结果却不相同。懂得养生之道的人洞察一般规律;不懂得养生之道的人只知道身体衰弱时和强壮时有所不同。不知道调摄阴阳的人,常感到精力不足;注重调摄阴阳的人,却感到精力有余。精力有余,就会耳聪目明,身轻体壮,即使身体本已衰老,也可以变得很健硕,本来就强壮的人,就更强壮了。所以,圣人顺应自然而不做无益于养生的事情,以恬静快乐为旨趣,在清虚的环境寻求最大的幸福,因而能延年益寿,与天地同寿。这就是圣人的养生方法啊!

【原文】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1]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2]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3],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人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注释】

[1]并:聚集。[2]人事:日常饮食和情志。[3]嗌(yì):喉下食管处,即咽。

【译文】

天之阳气在西北方是不充足的,所以西北方属阴,而人与天气相应,右耳也就不如左耳敏锐。地之阴气在东南方是不充盈的,所以东南方属阳,而人左边的手足也就不如右边的灵活。

黄帝问: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东方属阳,阳气的精华聚合在上部,上部旺盛了,下部就必然虚弱,所以才会出现耳聪目明,手足却不便利的情况。西方属阴,阴气的精华聚合在下部,下部旺盛了,上部就必然虚弱,所以才会出现耳不聪目不明,而手足却灵活有力的情况。所以,同样是说,感受了外邪,如果是在上部,身体右侧就会病得较重;如果在下部,身体左侧就会病得较重。这就是天地阴阳之气不能分布均衡,而人的身体也有阴阳盛衰的区别,所以邪气才能乘虚侵袭并滞留在人体。

所以,天有精气,地有形体。天有八节的节序,地有五方的布局。因此,天地能成为万物生长的根本。阳气轻清而升于天,阴气重浊而降于地。因此,天地的运动和静止,是以阴阳的变化莫测为纲领的,因而能使万物的生、长、收、藏,循环往复,永无休止。只有通晓这些道理的人,能配合天气来养护头颅,顺就地气来养护双脚,依傍人事来养护五脏。天之气与肺相通,地之气与咽相通,风木之气与肝相通,雷火之气与心相通,溪谷之气感应于脾,雨水之气滋润于肾。六经好像大河,肠胃好像大海,九窍就像水流灌注的地方。假如以天地的阴阳来比喻人身的阴阳,那么人的汗,就好像天上降下的雨;人的气,就好像天地间的暴风。人的暴怒之气,就好像雷霆;人的逆上之气,就好像久晴不雨。所以,养生如果不符合天地之理,疾病就一定要发生了。

【原文】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

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1],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2];其下者,引而竭之[3];中满[4]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注释】

[1]尺:尺肤。寸:寸口。[2]越之:使用涌吐方法。[3]引而竭之:使用通便方法。[4]中满:胸腹胀满。

【译文】

所以,邪风的到来,就像暴风骤雨一样迅猛,所以善于治病的医生,在病邪刚侵入皮毛的时候,就给予治疗;医术稍差的医生,在病邪侵入到肌肤时才治疗;医术较差的医生,在病邪侵入到筋脉时才治疗;医术更差的医生,在病邪侵入到六腑时才治疗;医术最差的医生,在病邪侵入到五脏时才治疗。如果病邪已经侵入到五脏,那么治愈的希望与死亡的可能性就各占一半。人们如果感受到了天的邪气,就会伤及五脏;如果感受了饮食的或寒或热,就会损伤六腑;如果感受了地的湿气,就会伤害皮肉筋脉。

所以,善于运用针刺的医生,要观察经脉虚实,有时要从阴引阳,有时要从阳引阴。取右边的穴位以医治左边的病,取左边的穴位以医治右边的病。以自己的正常状态来比较病人的异常状态,从表面的症状去了解内在的病变,这是为了观察病得太过和不及的原因。如果看清了哪些病是轻微的,哪些病是严重的,再用以指导治疗实践,就不会失败了。

善于治病的医生,观察病人的气色和按察病人的脉搏,首先要判断疾病属阴还是属阳。审察五色的清浊,就能了解病变发生在哪个部位;通过观察病人的呼吸情况,听病人的声音,从而知道病人的痛苦所在;看四时不同的脉象,从而了解疾病生于哪一脏腑;诊察尺肤的滑涩和寸口的浮沉,从而知道疾病所在的部位。这样,治疗的时候就可以没有过失了,诊断也不会出现失误了。

所以说:病在刚发生的时候,用刺法就可治愈;在病邪盛时,就需要等邪气稍退后再去治疗。所以,病情较轻的时候,要加以宣泄;病情较重的时候,要加以攻泻;在病邪衰退正气也虚的时候,则要用补益的方法去治疗。形体羸弱的,应当设法温暖其气;精气不足的,应该用味道浓厚的食物补之。如果病在膈上,可以用吐法;病在下部,可以用疏导之法;病邪在中部,胸腹胀满的,可以用泻下之法;病邪在体表的,可以用汤药浸渍的方法发汗;病邪在皮肤的,可以用发汗的方法使病邪外泄;病情发展太重的,可以用抑收法;病属实证的,可以用散法或泻法。诊察病的阴阳,来决定用柔剂还是用刚剂。病在阳的,也可治其阴;病在阴的,也可治其阳。判断病邪在气还是在血,防止相互紊乱,血实的就用泻血法,气虚的就用升补法。

阴阳离合论篇

【导读】

离合,即分合的意思,在本篇中意为阴阳既可以合为一体,又可以分成十、百、千、万乃至无穷之数。本篇主要论述了人体的经脉分为阴经与阳经,阴经包括太阴、少阴、厥阴,阳经包括太阳、少阳、阳明,同样符合阴阳离合的规律,即合则为一,分则为三,故以此名篇。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1]。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2]。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注释】

[1]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正与主为互词。指阴阳各司其职。有阳气,万物才能生长,有阴气,万物才能成形。[2]天地四塞:指自然界中四时阴阳之气失常的情况。

【译文】

黄帝问道:我听说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大月和小月合起来三百六十天而成为一年,人体也与此相对应。但如今人体的三阴三阳,和天地阴阳之数不相符合,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回答说:天地阴阳的范围,极其广泛,在具体运用时,经过进一步推演,则可以由十到百,由百到千,由千到万,再演绎下去,甚至是无穷无尽的,然而其总的原则仍不外乎对立统一的阴阳道理。

天覆盖于上,地承载于下,万物初生,未长出地面的时候,叫作居于阴处,称之为阴中之阴;如果已长出地面,就叫作阴中之阳。有阳气,万物才能生长,有阴气,万物才能成形。所以,万物的发生,是因为春气的温暖;万物的生长,是因为夏气的炎热;万物的收成,是因为秋气的清凉;万物的闭藏,是因为冬气的寒冷。如果四时阴阳失序,气候无常,天地间的生长收藏的变化就要失去正常的顺序。这种阴阳变化的道理,于人而言,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可以推测而知的。

【原文】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

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1],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2],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3],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

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4],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5],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阴阳[6],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

【注释】

[1]结:指经脉在上部的终结点。命门:指睛明穴。《灵枢·根结》:“命门者,目也。”[2]厉兑:穴名。在足大趾侧次趾之端,为足阳明经起点穴位。[3]窍阴:穴名。在小趾侧次趾之端,是足少阳经起点穴位。[4]隐白:穴名。在足大趾内侧端,是足太阴经的起始穴位。[5]大敦:穴名。在足大趾外侧端,为足厥阴经的起始穴位。[6]□□(chōng):阴阳之气运行不息。张介宾:“言阴阳之气,运动无已也。”,同“冲”。

【译文】

黄帝说:我想听你讲讲三阴三阳的离合情况。

岐伯说:圣人面向南方站立,前方名叫广明,后方名叫太冲,循行于太冲部位的经脉,叫作少阴。在少阴经上面的经脉,名叫太阳,太阳经的下端起于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其上端结于睛明穴。太阳为少阴之表,所以称为阴中之阳。如果就人身体的上部和下部而言,上半身属于阳,称为广明,广明之下称为太阴,太阴前面的经脉,名叫阳明,阳明经的下端起于足大趾侧次趾之端的厉兑穴。阴阳是太阴之表,所以称为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叫少阳,少阳经下端起于窍阴穴。少阳居于厥阴之表,所以称为阴中之少阳。因此,三阳经的离合情况分别是:太阳主表为关,阴明主里为阖,少阳介于表里之间为枢。但是,三者之间并非各不相干,而是相互协调、紧密联系着的,脉象搏动有力而不虚浮,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阳。

黄帝说:希望再听你讲讲三阴的离合情况。

岐伯说:在外的为阳,在内的为阴,所以在里的经脉称为阴经,行于少阴前面的称为太阴,太阴经的下端起于足大趾之端的隐白穴,称为阴中之阴。太阴的后面称为少阴,少阴经的下端起于足心的涌泉穴,称为阴中之少阴。少阴的前面称为厥阴,厥阴经的下端起于足大趾之端的大敦穴,由于两阴相合而无阳,厥阴又位于最里面的位置,我们称之为阴之绝阴。因此,三阴经的离合情况是:太阴为三阴之表为开,厥阴为主阴之里为阖,少阴位于太、厥表里之间为枢。但三者之间并非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协调紧密联系着的,所以合起来称为一阴。阴阳之气,往来运行不息,依次相传注于全身,气运于里,形立于表,这是阴阳离合、表里相成的缘故。

阴阳别论篇

【导读】

别,区别、分别之意。本篇所论是以阴阳学说来辨别脉象,诊断疾病,推测预后情况,因为篇中的阴阳专指脉象而言,与一般的阴阳概念有所区别,所以称为“阴阳别论”。

【原文】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十二从,何谓?

岐伯对曰:四经[1]应四时,十二从[2]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

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3]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凡持真脉之脏脉者,肝至悬绝急[4],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注释】

[1]四经:指肝、心、肺、肾四脏及其对应的正常脉象。从脉象讲指四时的正常脉象,即春脉弦、夏脉洪、秋脉浮、冬脉沉。之所以不包括脾,是因为脾为孤脏,寄旺四季。[2]十二从:手足三阴三阳之十二经脉,从肺手太阴经起顺行至足厥阴肝经,与一年十二月相应。从,顺从。[3]胃脘之阳:脉之胃气源胃脘所生的阳气。[4]悬绝:孤悬断绝。张志聪:“悬绝者,真脏孤悬而绝,无胃气之阳和也。”指肝部真脏之脉独现,与其他各脏差别悬殊。以下心、肺、脾、肾悬绝同此。悬,相距遥远、距离很大。绝,断绝。急:指脉象劲急,无冲和之象。

【译文】

黄帝问道:人有四经十二从,这是什么意思?

岐伯回答说:四经,是指肝、心、肺、肾及其与四时相对应的正常脉象;十二从,是指与十二个月相对应的十二经脉。

脉有阴有阳,能了解什么是阳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阴脉,能了解什么是阴脉,就能知道什么是阳脉。阳脉有五种,就是春微弦,夏微钩,长夏微缓,秋微毛,冬微石。五时各有五脏的阳脉,所以五时配合五脏,就成为二十五种阳脉。所谓阴脉,就是脉没有胃气,称为真脏脉象。真脏脉是胃气已经败坏的表征,败象出现,就可以断定必然会死亡。所谓阳脉,就是指有胃气的脉象。辨别阳脉的情况,就可以知道病变的所在;辨别真脏脉的情况,就可以知道死亡的时期。三阳经脉的诊察部位,在结喉两旁的人迎穴,三阴经脉的诊察部位,在手鱼际之后的寸口。通常在健康状态之下,人迎与寸口的脉象是一致的。辨别属阳的胃脉,能知道时令气候和疾病的宜忌;辨别属阴的真脏脉,能知道病人的死生时期。临证时应谨慎而熟练地辨别阴脉与阳脉,就不致疑惑不决而众议纷纭了。

脉象的阴阳情况是这样的:脉往为阴,脉来为阳;脉静为阴,脉动为阳;脉慢为阴,脉快为阳。凡是诊断到的没有胃气的真脏脉,肝脉的形象与其他各脏之脉悬殊极大,或者来得急促而生硬,十八天后就会死亡;心脉来时,孤悬断绝,九天后就会死亡;肺脉来时,与其他各脏之脉悬殊极大,十二天后就会死亡;肾脉来时,与其他各脏之脉悬殊极大,七天后就会死亡;脾脉来时,与其他各脏之脉悬殊极大,四天后就会死亡。

【原文】

曰:二阳[1]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2]者,死不治。

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3];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

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4],其传为隔。

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5],名曰风厥。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支不举。

【注释】

[1]二阳:指阳明经,即胃与大肠二经。从量上划分,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张介宾:“二阳,阳明也,为胃与大肠二经。然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故此节所言,则独重在胃耳。”[2]息贲:喘息气逆。贲,通“奔”。[3]痿厥:足膝逆冷,痿弱无力。腨(shuàn):小腿肚,足太阳经循行部位。?(yuān):酸痛。[4]心掣:心虚牵引而痛。张介宾:“心动不宁,若有所引,名曰心掣。”[5]噫:嗳气。欠:呵欠。

【译文】

说:胃肠有病,就会影响心脾,病人往往有难以告人的隐情,如果是女子就会月经不调,甚至闭经。如果时间长了病变转移,就会形体逐渐消瘦,成为“风消”,或者是呼吸短促,气息上逆,成为“息贲”,就都无法治愈了。

说:太阳经发病,多有寒热的症状,或者是下部发生痈肿,或者是两足软弱无力而逆冷,腿肚酸痛。如果时间长了病变转移,就会皮肤干燥而不润泽,或是变为颓疝。

说:少阳经发病,生发之气就会减少,或是容易患咳嗽,或是容易患泄泻。如果时间长了病变转移,就会导致心虚掣痛,或者是饮食不下,阻塞不通。

阳明与厥阴发病,主要症状是惊骇,背痛,常常嗳气,打呵欠,称为风厥。少阴和少阳发病,主要症状是腹部胀满,心下满闷,时常叹气。太阳和太阴发病,则会出现半身不遂的偏枯症,肌肉萎缩无力,或者是四肢不能举动。

【原文】

鼓一阳曰钩,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阴阳相过曰溜。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1],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阴之所生,和本[2]曰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3]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

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已。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4],死不治。

结阳者,肿四支。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5],少腹肿;二阳结,谓之消;三阳结,为之隔;三阴结,谓之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6]。

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阳虚,肠澼死。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7]。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死。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不得隐曲,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注释】

[1]魄汗未藏:肺主藏魄,外合皮毛,肺失治节,卫表不固,故汗液外泄。[2]和本:阴阳的平衡为人体阴气生化的根本。[3]淖(nào):湿润,指阴盛。[4]辟阴:肾属水,脾属土,土本克水,今肾反伤脾,故称为“辟阴”。辟,此有反克之义。[5]石水:病名。水肿病的一种。[6]喉痹:病名。症状为喉肿闭塞不通。[7]崩:下血急而多,血下如山之崩,所以称“崩”。

【译文】

按压脉搏时,脉搏在指下鼓动,来势有力,叫作钩脉;脉搏在指下无力,来势轻虚而浮,叫作毛脉;脉搏有力而紧张,如同按压琴瑟的弦,叫作弦脉;脉搏有力而必须重按,轻按不足,叫作石脉;脉搏不是十分无力,又不是过于有力,一来一去,脉象和缓,流通平顺,叫作滑脉。

阴阳失去平衡,就会导致阴气争盛于内,阳气扰乱于外,汗出不止,四肢厥冷,下厥上逆,寒气就会伤肺,使人喘息有声。阴精之所以能够不断生成,是由于阴阳两气的调和。如果以刚与刚,有阳无阴,不能生化,则阳气破散,阴气也会随之消亡。阴气独盛,刚柔不和,会导致经脉气血的衰绝。

患上属于死阴之类的疾病,不超过三天就要死亡;患上属于生阳之类的疾病,不超过四天就会痊愈。所谓生阳、死阴是这样的:肝病转移到心,为木生火,母病传子,得其生气,叫作生阳;心病转移到肺,为火克金,金被火消灭,叫作死阴;肺病转移到肾,少阴传太阴,两阴相加,叫作重阴;肾病转移到脾,水反过来欺侮土,叫作辟阴,是不能治愈的死证。

邪气郁结于阳经,就会引起四肢浮肿,因为四肢为诸阳之本;邪气郁结于阴经,就会引起大便下血,因为阴络伤会导致血下溢,轻的便血一升,重的便血二升,更严重的便血三升。阴经阳经都有邪气郁结,而偏重于阴经方面的,就会发生“石水”病,症状是少腹肿胀;邪气郁结于二阳,即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就会出现肠胃俱热的症状,多为消渴之症;邪气郁结于三阳,即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通常会引发上下不通的隔证;邪气郁结于三阴,即足太阴脾、手太阴肺,通常会引发水肿膨胀的病;邪气郁结于一阴一阳,即厥阴和少阳,会引发喉痹之病。

阴脉搏动有力,与阳脉有明显的区别,是怀孕的现象;阴阳脉(尺脉、寸脉)都虚弱而患痢疾的,是死证。阳脉远胜于阴脉的,会有汗流出,阴脉虚而阳脉强盛,火迫使血妄行,如果是妇女就会发生血崩。三阴,即手太阴肺、足太阴脾之脉,都搏击于指下的,大约到二十天后的半夜时死亡。二阴,即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之脉,都搏击于指下的,大约到十三天后的傍晚时死亡。一阴,即手厥阴心胞络、足厥阴肝之脉,都搏击于指下,而且鼓动剧烈的,十天后就会死亡。三阴三阳之脉都搏击于指下,心腹胀满,阴阳之气发泄殆尽,大小便不通的,五天后就会死亡。二阳,即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之脉,都搏击于指下,如果患有温病,就会无法治愈,不超过十天就会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