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5月24日深夜,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宁波市,解放了宁波。27日,上海市宣告解放。6月2日,解放军进入青岛市区,并宣告解放。
随后,毛泽东抓住有利时机,调整部署。7月16日,毛泽东针对敌人力避决战的新特点,提出了对中南、西南诸敌实行远距离迂回围歼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他指示二野:
刘邓共五十万人,除陈赓现率之四个军外,其主力决于九月取道湘西、鄂西、黔北入川,十一月可到,十二月可占重庆一带。另由贺龙率十万人左右入成都,由刘、邓、贺等同志组成西南局,经营川、滇、黔、康四省。
刘伯承、邓小平深感毛泽东韬略高明,谋虑深远,根据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指示,于8月19日拟定了向川黔进军的基本命令:
甲、敌情如野战军司令部关于西南敌人的综合通报。
乙、本野战军主力(除四兵团)之任务在于攻略贵阳及川东南,以大迂回之动作,先进击宜宾、泸县、江津地带之敌,并控制上述地带以北地区,以使宋浠廉、孙震及重庆等地之敌,完全孤立于川东地区,尔后即聚歼这些敌人,或运用政治方法解决之。以便协同川北我军逐次解决全川问题。
丙、各部队之行动部署:
(一)五兵团并附特纵之炮四团及一个工兵营,应于十月十日以前到达武冈、邵阳、湘潭之线,争取以十天时间补齐棉衣,于十一月二十日前攻占贵阳、黔西,尔后以一个军留置贵阳地区,捕剿散匪,维护交通,兵团主力则应于十二月十日以前经毕节进击宜宾至纳谿地带之敌,协同三兵团作战。
(二)三兵团并附特纵之炮九团及一个工兵营,应于十月十日以前到达常德、江陵之线,争取以十天到半个月时间补齐棉衣,于十一月二十日以前攻占遵义、彭水、黔江,尔后除以一个军控制咸丰、黔江、彭水监视与牵制涪陵至万县等地之敌,待机作战外,兵团主力则应于十二月十日以前进击泸县至江津地带之敌,协同五兵团作战。
(三)完成渡江攻占宜宾至江津地带后,应顺势攻占富顺至壁山之线,并调整队势,切实侦察掌握各方情况,准备下一步之行动。
(四)以沅陵、思南、遵义、泸县、荣昌为两兵团之分界线,线上属三兵团。
(五)三、五兵团应遵上述方针,根据实际状况,作更具体的部署,并报告本部备查。
(六)特纵除配属各兵团之三个重炮团和一个工兵团外,其余于八月二十三日以前集结花园地区待命。
丁、本部拟于十月底移武汉附近,尔后位置临时确定。此为基本命令,尔后之变化,视情况另以命令行之。
这个命令创造性地把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关于“远距离包围迂回”的歼敌方针加以具体化,对大迂回的战略意图、进军方向、兵力部署、具体要求都做了非常明确的规定。
刘、邓首长要求两兵团协同作战,完成渡江攻占宜宾至江津地带后,顺势攻占富顺至壁山之线。这是战役谋划的大手笔,是一个双层大迂回包围歼敌的计划。第一层大迂回包围由三兵团实施,第二层更大范围的迂回包围由五兵团完成。一旦这个双层大迂回包围的计划实现,川东和重庆之敌南逃云南之路将被彻底截断,我军瓮中捉鳖,四川境内之敌被全歼的命运也就完全注定了。
“8·19命令”很好地体现和补充完善了毛泽东关于进军西南力求全歼敌人于国境之内的战略思想。因此中央军委于8月20日迅速回电,对刘伯承、邓小平拟定的“8·19命令”表示完全同意。
9月12日,毛泽东致电二野和四野领导人再次指示说:
二野的两个兵团以主力一直进至重庆以西叙府、泸州地区,然后向东打,占领重庆。
总之,我对白崇禧及西南各敌均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之方针。
至此,大迂回大包围歼敌部署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