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大谈轮回业报,缕述生死之苦,乃至分析心识,检讨认知,都出于一个战胜生死、超脱生死之苦的理想或信仰,超越生死,是佛教生死观乃至全部教义的立足点和核心。佛家明确将“了生死”作为自家之标帜,作为解决一切人生问题、精神心理问题、社会问题,进行社会教化的根本。了生死之“了”,有了彻生死的真实本面及了结被动的生死流转两个方面的含义。佛家不仅指出、突出了生死问题,尽力探究生死轮回的因果本末,而且指出了超越生死的正道,提供了超越生死的具体操作技术和无数成功范例。佛家自信:自家所昭示的解脱生死苦恼系缚之道,并非假设、空想,并非只是一种主观的信仰,而是经佛陀及其圣弟子们的修行实践所证明的真理,是生命本然规律的发现,不管是谁,只要肯依佛法勤苦修行,都可以或快或慢地达到超越生死的自由境地。
佛教生死观的基本思想,可以归结为由畏惧生死、直面生死而超脱生死。
佛教首先承认:畏惧生死,是人类的本性,《杂阿含经》卷二六等将畏惧死亡列为凡夫众生普遍具有的五种恐怖之一。畏惧生死而且会考虑这一问题,未必是懦弱的表现,没有什么不光彩,正是具有很强理性的人类的一大特点。生老病死,生死轮回,在佛教看来确实是苦,是应该畏惧的。当然,人不应只是消极地畏惧生死,而应把本能的畏惧变为智慧的畏惧,从对生死的畏惧,激发出战胜生死、超出生死,从而彻底解除死亡畏惧的强烈愿望和坚毅意志。畏惧生死,可谓佛教的出发点。《太子大善权经》载,佛陀出家后对父王的表白说得明白:我今不为生天乐故,亦复非不孝顺父母,亦无忿恨瞋恚之心,但以畏彼生老病死,为除断故,来至此耳……老病时至,岂有定时,人虽少壮,焉得免此!后来佛教徒中,很多也都是从对生死轮回的畏惧出发,思求超越之道,建立起佛教信仰。西哲说死亡乃产生一切宗教的母胎,确实是有道理的。
畏惧生死尤其畏惧死亡,虽然是人普遍的本性,但大概因为避免这一命运的困难性,使人及人所创造的世俗文化,总是有意无意地掩盖生死苦恼,回避对死亡问题的考虑。这其实也是对死亡焦虑无意识消极抗拒的一种表现。一些哲人提供的生死观,则以种种理由,论证死亡不足畏惧,生死问题不值得考虑,教人用理智遮掩死亡焦虑。如西哲伊壁鸠鲁说:“我们活着的时候没有死亡,我们死亡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了”,故不必考虑死亡,最经济的是获得现前的快乐。帕斯卡则将无法回避的死亡委托给神去解决。现代的无神论存在主义者萨特认为:生、死都是虚无荒谬,故死亡亦无须畏惧。弗朗克的意义疗法教人以幽默和好奇心排遣死亡恐惧。此类达观哲学和心理疗法,大概多少具有减轻死亡焦虑的作用,然亦不无自我麻醉以回避死亡命运之嫌。
第七章超越生死之道佛教生死学多数宗教及一些大哲,则认为死亡问题应该慎重考虑。如基督教有“不断凝视死的宗教”之称,道教亦以战胜死亡为出发点;古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主张不断用正确的态度想到死亡,压榨出生命中精华,以活得好、感谢生命而战胜死亡畏惧。现代大哲海德格尔主张“先行到死”,通过思考必死的命运而赋予生命和死亡以意义,态度颇为积极。但对生死问题的重视程度,及解决死亡恐惧的彻底性,显然不及佛教。
极度正视死亡、直面生死,将对生死问题的考虑解决,当做人生的头等大事,是佛教的突出特征。中国佛教徒常说:“生死事大”,强调生死问题是做人应予严肃对待的头等大事。王羲之《兰亭集序》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此言精炼地表达了佛教徒重视生死问题的态度,曾引起过许多人心弦的共鸣。佛教不但不掩盖、回避死亡,而且极带感情而又无情地揭露甚至渲染生死之苦,教人如实地观察生老病死及轮回之可畏。如《杂阿含》卷三十六第1001经佛偈云:冥运持斧去,故令人短寿,为老所侵迫,而无救护者,观此有余过,令人大恐怖!此类言句,在佛经中比比皆是。多种佛典中,详细描述、列举、归纳了老病死的苦况。从佛法的眼光看来,老、病、死、恩爱别离、怨憎相会、所求不得、贫穷、灾祸、战乱等诸苦,也都罢了,最苦、最应该畏惧的,乃是生死流转之苦。自无始以来,众生被业力驱迫,没有休止地轮回于六道中,若非修行超出三界,这一过程永远不会完结。《本事经》卷一,《杂阿含经》卷三十三、卷三十四,《增一阿含经》卷四八、卷五十等载,佛说每一众生于无始生死长夜轮转,劫数不可算计,“积骨成山,髓血成流”,所出身血、所饮母乳多过恒河水,死此生彼,“无有穷尽,不可限量,无有边际,无有出期”。无尽轮回途中,若生于人、天善道,倒也罢了,可怕的是世间多诸恶缘,造恶堕落易,行善上进难,何况业有等流果,恶业等流,相续成习,恶性增殖,驱人堕入三恶道受剧苦,长劫难出。《杂阿含》卷十六第442经佛说,无尽轮回中,生于人道者、中国者、知佛法者、持五戒者、从地狱饿鬼畜生命终生人中者、人道中死还生人中者、从天上命终还生天者,少如佛指甲上土,生非人者、生边地者、不知佛法者、不持戒者、从地狱饿鬼畜生命终还生地狱者、人中死生三恶道者、从天上命终生三恶道者,多如大地土。同经卷四十二第1146经佛说,众生多时是:从暗入暗,从厕入厕,以血洗血,舍恶受恶,从冥入冥。无穷无尽生死轮回,犹如急流、大海、深渊,佛称之为“生死流”、“生死海”、“生死渊”。而每一众生出生入死,始终是孤独的,如《无量寿经》所说:“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在三界六道的生死苦海中沉浮漂泊,孤苦凄惶,无依无怙,找不到一块永恒安乐的归宿之地。纵有所作为,有幸福欢乐,也难免被无常铁轮所碾碎,找不到一个真正自我作为安立、创造一切价值的基础。对有理智、有佛性的人来说,这无疑是极为可悲的事。佛经常说,众生轮回生死“无义利”——没有意义和价值。
佛教将如实观察人生诸苦,如实观察生死轮回之可怕、无义利,列为佛教徒修行的重要内容。诸乘通修的“十念”(十想)法门中有“念死”,内容为想象死亡的痛苦,《增一阿含经》卷三五佛教导弟子“当于出入息中思惟死想”——在呼吸时思考“一息不来,即属后世”。禅定二大门之一的不净观,其“九想”、“十想”观,内容为想象人从死亡到尸体肿胀、腐烂、虫食、骨散、火化等过程的可怕可厌,其中的“白骨观”(想象自他身为一具白骨)修习者颇众。
深观人生诸苦、轮回生死苦、无常苦,是修行最核心的慧观中四谛观第一苦谛观的内容,观到证得一种深切体认、直观苦谛的智慧,为最初“见道”。《说一切有部根本毗奈耶》卷三十四谓佛陀规定:寺院墙壁上,应画“五趣生死轮”图,以警觉佛弟子思考生死轮回之可怖。此图为车轮状,五毂表五趣,各画其形,中间画佛像,佛前画分表贪瞋痴三毒的鸽、蛇、猪,又画罗刹、陶家轮、猕猴、人乘船、六根、男女爱抚、男女受苦乐、女人抱儿、男子汲井、大梵王、女人生育、衰老、病、死、忧戚、啼哭、受苦、男子调伏骆驼,依次表十二因缘。轮顶端画无常大鬼张口吃人,鬼头上画一白色圆坛以表涅槃,两旁写警策偈云:汝当求出离,于佛教勤修,降伏生死军,如象摧草舍!鼓励人们依佛法努力修行,降伏生死魔军。印度阿旃多石窟第17窟现存古代五趣生死轮图。这种图所表示的内容,实际上是佛教教义的总摄,为一种曼荼罗(表示佛法密义的图像)。近代力弘净土宗的印光大师教人“要时常将‘死’字贴在额颅上”。藏传佛教更重视深观生死轮回无义利、六道众生苦而发起坚定的出离心、菩提心。生死轮图,在今西藏各地的寺院中都可以看到。
深观生死轮回之可怕、无义利,旨在厌离生死,力求超出生死,证得“常乐我净”的涅槃,是佛教生死观的精髓。在佛教看来,具有很强理性、意志力的人类,理应反省人生的缺陷和生死轮回的无义利,追求超出生死。《杂阿含》卷三第63经佛言:云何超越境界?谓究竟无始生死。超越境界,即超越生死,了结无始生死,这才是难得易失的人生之意义和价值所在。缺乏对自身存在的理性审视,不谋求超越自己存在的悖论——生死,“与畜生同死,自投黑暗”,《中阿含·箭喻经》被佛看作做人的耻辱;缺乏有关生死问题解决之智慧,被佛斥责为未超出动物界的“人身牛”。能思考生死问题而追求超越解脱,是人与动物之间的一大区别。
在佛陀看来,了却生死,应当作为最重要、最急切的大事,精勤修行,争取利用这宝贵的人生,乘佛法智慧之舟,渡过险恶的生死流。《杂阿含经》卷七第162——175经佛反复教诫弟子:头衣烧燃,尚可暂忘,无常盛火,应尽除断灭!应该把渡过生死流看作比头和衣服着火更为急迫,“起增上欲”,“殷勤方便,时救令灭”。因为人身难得,人命无常,今生若不能获得解脱,死后堕入轮回,则再得人身、重遇佛法,殊为不易。中国禅师将明心见性而获得解脱生死之把握,称为“大事”,常讲:“大事未明,如丧考妣”——未开悟时,像父母双亡失去依怙那样悲伤。
佛教不仅大讲了生死,更具体提供出经过佛及无数佛弟子修行实践验证的了生死之道。佛教的修行之道,系根据众生的不同根机而设,有八万四千法门之多,大乘对众多法门予以总结,分为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五乘法——即五种载人抵达目的地的车船。五乘道的内容,正好构成一个从浅入深的阶梯式结构,下乘道为登上上乘道的必经台阶。藏传佛教迦当派的开创者阿底峡,将五乘法归纳为分别适宜于下、中、上三种根机所修的“三士道”。五乘法、三士道的基本内容,可以藏传佛教诸派通用的见(见地)、行(所修之行)、果(所证之果)为纲宗,三士道又依次以增上心、出离心、菩提心三种心为因。
佛家所谓了生死,往往被误解为专门解决死亡问题亦即“了死”,学佛,甚至被一些人称为“学死”。实际上,佛法之了生死,虽然大谈死亡,而着眼、着手处及其效应,实在现实人生乃至当下。诸乘诸宗的修行,其实质无不在以如实知见的智慧自净其心,而获得现前的利乐。晚近提倡人间佛教的大德,特别强调了生死的关键在于“了生”,如太虚《人生佛教开题》说:所谓死,实即生之一部分;我们要能了生,才能了死。相反的,若只了死,非唯不能了生,而且也不能了死。宋智明《漫谈从生死解脱到返归人生》一文认为,从解脱尘累的意义上,人亟需“死过一回”,只有在真正参透了生死的本面后,从新的高度高瞻远瞩,投入人生的建设,才能了生死。了死在于了生,“如果能够好好地了生——使生得光明,生得洒脱,生得自在,生得有意义,也就对死毫无恐怖与执着了。”
当代圣严法师《108自在语》提出超越死亡的三大原则:不要寻死,不要怕死,不要等死。不要寻死,谓万不可轻生自杀;不要怕死,谓不可只是消极地畏惧死亡,明白死亡是可以战胜的;不要等死,谓好好修行,做好积极的死亡准备。又说:“死亡不是喜事,也不是丧事,而是一件庄严的佛事。”要把死亡当作一项佛法的关键性修行,通过求生净土、为人助念、为临终者说法安慰等,将临终当作禅机、道场,将死亡这件常人视为可悲的事情,变为了脱生死的殊胜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