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乘,为声闻乘、缘觉乘的合称。声闻乘之“声闻”,谓听闻佛说四谛法,依法修行,证得涅槃。缘觉,一译“麟觉”,梵语辟支迦佛陀(Pratyekabuddha),略译辟支佛,意为由观因缘和合(主要指十二因缘)而觉悟得道,有两种:一是听佛说十二因缘法,自己观修而得觉悟;二是出于无佛之世,独自观察事物的因缘和合本质而得觉悟,这种缘觉圣人称“独觉”。大乘佛教称二乘为“小乘”(语出《增一阿含经》等),意谓其愿力、果证比大乘要小,义理比大乘浅。阿底峡称二乘道为“中士道”,说它是专求自己超出生死的中士所修。修学二乘道的共同前提,是深发“出离心”——即切感生死轮回苦、志求超出三界的愿心。在声闻乘法中,出离心通过思维无常(思人决定有死、思死无定时、思死时无可依怙)、思维世间诸苦而生起。
二乘道的见地,一般归纳为“业感(惑)缘起”或“爱非爱缘起”,即四谛、十二因缘,阐明“染净因果”。四谛为声闻乘法的纲宗,亦可看作佛教诸乘诸宗教义的纲宗。四谛,即四条真实不虚的谛理:一苦谛,谓人生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五阴炽盛等苦,这些苦确实是苦;二集谛,集谓集起,指苦谛所言苦果,由自心所起贪瞋痴等烦恼为因而集起;苦、集二谛,为染缘因果。三灭谛,谓息灭烦恼,即入涅槃,不生不灭,寂静安乐;四道谛,谓寂灭涅槃,由修三学、八正道等为因而实现;灭、道二谛,为净缘因果。
十二因缘,亦称“十二缘起”。为缘觉乘法的内容,为阐明染净因果的十二个因果链条,分生起、还灭二门,生起门述染缘因果,从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果,追溯其成因,见老病死等因“生”而有,生因“有”(能感三界果报的业)而有,有因“取”(希取追求)而生,取因爱(贪爱)而生,爱因“受”(领纳)而生,受因“触”(接触外境)而生,触因“处”或“六入”(六根之窗开放)而生,处因“名色”(五蕴)而生,名色因“识”(能知之心)而生,识因“行”(意欲、所作)而生,行因“无明”而生。利用缘起法则“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的规律,从自心中追寻到最后,发现无明为造成老病死苦的渊源。
十二因缘还灭门,是据缘起法则“此无则彼无”、“此灭故彼灭”的规律,逆观如何消灭老病死苦,如《过去现在因果经》佛言:若灭无明,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三有业灭,三有业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诸苦灭。总之,灭掉自心所起无明,则老病死的苦果永灭,臻于不生不灭之涅槃。
十二因缘,也为大乘经典所宣说,如《大乘宝雨经》卷二讲菩萨行六度中般若度中的“舍离生死善巧智”说:谓诸菩萨如是思惟:离无明故不着诸行,舍诸行故则无有爱,远离爱故则无有取,能离取故有不相续,舍彼有故则无有生,能离生故永断老死忧悲苦恼。由是菩萨以正般若如实了知,是名菩萨得舍离生死善巧。无明或痴的寂灭,只有依靠如实观察真实的智慧,所谓“以智慧剑,断烦恼根”。这种智慧,被概括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佛法的三大标帜)。如实观一切行(生灭变迁的现象)无常,念念生灭,无常一自在的实我,便能不受色声香味触法、五欲六尘的诱引,厌离世间,息灭无明、烦恼,乃至断尽能产生烦恼的根子,改造凡夫无明烦恼的心理模式,重铸成清净无染的出世间心理结构,证得超越生灭的寂静涅槃,所谓“以智慧火,成涅槃食”。如《杂阿含》卷一第9经佛言: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于受想行识,厌者不乐,不乐则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此说法,为《阿含经》中反复宣说的解脱法要,不仅如是观五蕴,而且如是观六入、十二处、十八界,从而厌离五蕴十八界,厌离世间,心不受世间一切的束缚,获得解脱,解脱之心,即是涅槃。苦、空、无常、无我,为声闻、缘觉二乘法的基本见地。
声闻、缘觉二乘所修的道,即四谛中道谛的内容,佛归纳为八正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共三十七项,称“三十七品助道法”、“三十七道品”,以八正道为本。八正道为:
一正见,树立佛家所说因果业报、缘起无我等正确的见地;
二正思维,依正见思考抉择;
三正语,不妄语等;
四正业,不行杀盗淫等恶业;
五正命,按佛家所说如法正确地生活;
六正精进,精勤修学善法;
七正念,时时摄护自心,不忘失正见,念念行于正道;
八正定,以正见为导,摄心专注不散,深入禅定。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四念处被强调为总摄一切佛法,经中佛说此法若精勤修行3个月至9年,即可以证得阿罗汉果,称“一乘道”。
四正勤:已生恶令断、未生恶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四如意足:为欲(意欲)、念、进、慧四种修禅定、神通之法。
五根、五力:信(确信三宝)、进(精进)、念、定、慧五法,在内心生根,名五根,由五根生长出自然断灭烦恼恶业的强大力量,名五力。
七觉支,亦名“七菩提分”:为念(牢记正法)、择法(选择适宜自己修习之法)、精进、喜、轻安、定、舍(放松),是七种修习禅定、调节自心、获得智慧的要点。
三十七道品,被概括为“三无漏学”(能断灭烦恼的三大方法),简称“三学”:一增上戒学,恪守佛教所制定的各种在家、出家的戒律;二增上定学,亦译增上心学,修习四禅八定等禅定;三增上慧学,用正见观察思维(修观),证得与真实相应的智慧。三学为一阶梯式结构:由戒生定,因定发慧,以智慧断烦恼。三学的修习次第,大略如《杂阿含》卷二二第599经偈所言:持戒明智慧,自修习正受,正直心系念,炽然忧悉灭。
得平等智慧,其心善解脱。此偈前两句今译“住戒有慧人,修习心(定)与慧”,意谓在持戒的基础上,以“闻思慧”(对佛法义理的知晓理解)为指导修定(三摩地、奢摩他),依定心修观(毗婆舍那),证得堪断烦恼的真实智慧(“修慧”)。
声闻乘法的修证次第(程序),南传佛学依据《中阿含经·七车经》,分为戒、心(定)、见、度疑、道非道智见、行道智见、智见七种清净,所修内容依次为四清净戒律(戒清净)、禅定(心清净),及名色分别智(见清净至智见清净)等十六种观智。北传佛学《瑜伽师地论》等归纳为七贤、四圣凡十五个阶梯,十五阶梯又分为顺解脱分、顺抉择分、见道、修道、无学道五位,如下表所示:七贤五停心别相念总相念暖顶忍世第一顺解脱分。
修行者入门之初,须受三皈依,发增上心、出离心,具备修行所需的种种资粮——如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严持诸戒、调节饮食睡眠、乐住静处等,才能进入修学的“正行”——禅观。
首先修的,北传佛教为“五停心观”——即五种止息妄想杂念波澜的方法:
一不净观,观想尸体及自身中诸物,思惟肉身污秽不净,以止息性 爱 情 欲的躁动。
二慈悲观,想象众生受苦的情状,产生增长怜悯慈悲、护助拔救之心。
三因缘观,观十二因缘的流转还灭。
四界差别观,观析自身由地水火风四大及十八界集成。
五持息念,梵语阿那波那,又译“数息观”,由默数呼吸入门,止息杂念,渐入正定。
一说五停心观为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念佛观(思念佛的相好、功德等),分别对治五种粗重烦恼,有云:多贪众生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愚痴众生因缘观,多散众生数息观,多障众生念佛观。五停心观中以不净、数息二门最为重要,有“二甘露门”(两道长生不死之门)之称。
经过五停心的反复修习,躁动难制之心逐渐平息,能渐渐入定,此时在定心中修四念住(四念处)观,此观分别相念、总相念两步。别相念,于身、受、心、法,一一分别如实观察其苦、空、无常、无我;总相念,通观身、受、心、法皆悉苦、空、无常、无我。
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三个阶位的修学,都是以闻、思所得智慧为指导,随顺、学习趋向解脱之道,故名“顺解脱分”,亦名“资粮道”——初步积集向涅槃境地前进的资粮。
此后所入“顺抉择分”,抉择,指以智慧观察而决定取舍,此位还只是随顺、学习修观,故名。其修习是在定中观修四谛,依所观修的深浅而分为四个阶位,称“四善根位”、“四加行”(预备位):
一、暖位,如钻木取火,虽然尚未出火,而已见暖热,比喻虽然尚未得无漏智,但不久将得。《禅秘要法经》说修至暖位,恒常在定中:出定之时顶上温暖,身毛孔中恒出诸香,出定入定恒闻妙法;续复见身体温暖,悦豫快乐,颜貌熙怡,恒少睡眠,身无苦患。二、顶位,以山顶、人之头顶等,比喻在尚未坚固的善法中,已登峰造极。《禅秘要法经》称修至顶位:出定入定,恒见顶上火出,如真金光,身毛孔中亦出金光,如散粟金,身心安乐,如紫金光明,还从顶入。三、忍位,谓于四谛能信解认同,完全接受,毫不动摇。
四、世第一位,谓于世间,此为最上第一,即将超出世间。《俱舍论》颂总结修至四善根位的功德说:暖必至涅槃,顶终不断善,忍不堕恶趣,第一入离生。谓修到暖位,将来必定会趋向涅槃;到顶位则不会再断了善根;到忍位不会堕于恶道;到世第一位,必然会继续前进进入见道位。
五停心观等三资粮位与暖等四加行位,虽然逐渐坚固了对佛法的信解,力行诸善,不作诸恶,并渐入正定,但还未真正证到堪断烦恼的智慧,故称“七贤位”,又称“七方便位”——为见道证圣果作预备工作的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