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闻乘证道的圣位,分为初、二、三、四果,每个果位又分向位(接近)和正果位,合为八个阶梯,称“四双八辈”。
初果须陀洹,意译“预流”,初入圣者之流义。于世第一位,在定中继续深入观察四谛,于四谛现前证见,称“圣谛现观”,现观,谓真理自然显现于直觉中。由亲自证见从来所未曾见到过的真实,故名“见道”、“见谛”。见,是以直觉“证知”,而非仅由理性推论而知。
证初果的过程,分无漏十六心,前十五心为见道,断三界见惑尽,名“预流向”;第十六心为须陀洹果,永断三恶道之流转,最多只经欲界人、天中七返生死,必证阿罗汉果。一说观四谛得八种“忍”(完全接受)为初果向,亦称“八人(忍)地”,得“信解脱”(确立了对三宝的正信),于命终前必得初果;得八种智为初果,亦称“见至”,得“见解脱”(确立了正见)。《杂阿含经》卷十六第440经佛比喻说:如是多闻圣弟子具足见谛,得圣道果,断诸苦根,如截多罗树头,于未来世成不生法,余不尽者,如彼士夫发毛指端所滴之水。同经卷五第104经佛言,须陀洹人见谛所断众苦,如50由旬方、深的池水,未断者如人以毛、草或指甲所蘸之水。
二果斯陀含,意译“一来”、“一往来”,谓证此位者命终生欲界天,只须再来人间一次,必证阿罗汉果。以见道所见智慧修治自心,渐断思惑,至烦恼微薄。三界思惑各分九品,已断欲界三四品思惑的初果人,名“家家”,谓还须于天上受生三次(天三人二或人三天二)、二次(天二人一或人二天一)。断至欲界五品思惑尽,名一来向;断欲界六品思惑,名一来果。一来向、一来果人,只须于人天中再受生一次。《瑜伽师地论》卷一说:初、二果人命终之际,我爱虽然也现行,然“于此我爱,以智慧力,数数推求,制而不着”,就像壮汉制伏羸弱之人。
三果阿那含,意译“不还”,谓此位圣人已断尽欲界思惑九品,命终后上生于色 界、无色 界天,再不来人间受生,在天上证阿罗汉果。由不还人间的方式不同,又分为中般涅槃(死后于中有位证阿罗汉)、生般涅槃(生于色 界天不久证阿罗汉)、有行般涅槃(生于色 界天后久修方证阿罗汉)、无行般涅槃(生色 界天后懈怠不修而自然入涅槃)、上流(于色 界四禅天依次转生递升至色究意天方证阿罗汉)、行无色(直接生于无色 界天而证阿罗汉)、现般涅槃(继续进修于此生即证阿罗汉)。《瑜伽师地论》卷一说,三果人命终之际,我爱不会现行,因而不会再生于欲界。阿那含得“心(定)解脱”,成就正定,可以入“受想灭尽定”。
四果阿罗汉(Arhat),亦译“阿罗呵”,略称“罗汉”,意译无生(不再入生死轮回)、应供(人天应当供养)、杀贼(杀尽烦恼贼)等。与前三果称“有学”(于解脱道尚未修学完毕)相对,此位则称“无学”,意谓已修完声闻乘道的一切课程而毕业,亦称“无极果”,即声闻乘的最高果位。修至此位,断尽了三界的见思二惑,消灭了再生于三界的因,心自然与空、无我的真实相应,不起烦恼,解脱自在,称“无功用道”(不作主观努力自然而然)。从阿那含果向上进修,从初断色 界烦恼,到断尽无色 界非想非非想处(有顶)烦恼而超三界的“金刚喻定”(像金刚一样无坚不摧能断灭一切烦恼的禅定),名阿罗汉向。
已证阿罗汉果者,据《俱舍论》等说,有退法(有可能遇缘而退)、思法(时时害怕退失果位)、护法(精进防护不令退失)、安住法(安住所证不进不退)、堪达法(能迅速达不退转)、不动法(不再退堕)六种,前五种皆有可能因遇强缘(如生重病等)退至下三果,但不会再退到凡夫位。
从所证解脱的角度而言,阿罗汉又分慧解脱、定慧俱解脱二种。慧解脱阿罗汉,仅依初禅未到地定等浅定修慧观见道,断尽见思二惑,解脱三界生死,尚未必成就禅定及神通。(定慧)俱解脱阿罗汉,不仅断尽见思惑,而且禅定、神通自在,能入“灭尽定”,具六通、三明等神通智慧。六通:一宿命通,知自他宿世前生,最远可追溯到八万四千大劫以前;二天眼通,见六道众生及其生死去向,超越时空而前知、遥视;三天耳通,能闻常人不闻的障外之声(遥听)及所有六道众生之声;四他心通,知晓他人的心意;五神变通,能速疾来往、飞行、穿山透壁,变化无方;六漏尽通,断尽一切烦恼,能自主其心。六通中唯漏尽通,只有阿罗汉才得证得。六通中,宿命、天眼、漏尽三通的直观能力与智慧结合,称“三明”:知宿世多生的经历及业报因果,称“宿命明”;见自他生死去向及因果,称“天眼明”;知自他烦恼是否断尽及其因果,称“漏尽明”。
阿罗汉虽然断尽烦恼的现行,但尚未断尽烦恼的习气,因而会因各人宿习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个性,有时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有烦恼。如佛典中所载佛大弟子舍利弗,宿世曾为蛇,多瞋,证大阿罗汉后尚有瞋习,因应“六群比丘尼”之请赴斋,被佛批评,遂誓不应请;孙陀罗难陀长老宿世喜爱女人,证罗汉后有贪习,入大众中问讯致意时,先女后男;毕陵伽婆磋罗汉有慢习,称恒河神为“小婢”,河神不高兴,到佛那里告了他的状;蜜婆和咤罗汉曾五百生为猕猴,证道后尚喜跳跃上树。与烦恼不同的是,习气虽然使罗汉们貌似有烦恼,但并不致于造能引起三界生死的有漏业。
二乘道修证所需时间,《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五佛言:比丘若精进修持,“六年成六通”。若十一年学十一头陀法成就,“即于现身成阿那含,转身便成阿罗汉。”《杂阿含经》佛说九年至三月精进修四念处者可得阿罗汉果或阿那含果。佛经中多处记载,佛弟子有的听佛说法后当下证阿罗汉果,不少人观修不久即证阿罗汉果,如《中阿含经》卷二十九《大品请请经》、《杂阿含》卷四十五第1212经佛告舍利弗:当时在佛身边的五百比丘中,得三明、得俱解脱阿罗汉者各有90人,其余皆证慧解脱阿罗汉。《增一阿含经》卷三五佛言:他的出家弟子中,最下者也证初果,“不过七死七生而尽苦际”。同经卷三九说佛在罗阅城耆婆伽梨园中: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弟子俱,尽是罗汉,诸漏已尽,六通清彻,唯除一人:阿难比丘也。同经卷三《弟子品》、《比丘尼品》(一译《阿罗汉具德经》)中,佛赞叹了他的百余名阿罗汉比丘、比丘尼弟子们各具的德行,其中不乏神通智慧不可思议的俱解脱阿罗汉。如善肘比丘“恒飞虚空,足不蹈地”,大目犍连比丘“神足轻举,飞到十方”,阿那律“天眼第一,见十方域”。果衣比丘、跋陀迦毗离比丘尼“自忆宿命无数劫事”,谶摩比丘尼“神足第一,感致诸神”,奢拘利比丘尼“天眼第一,所照无碍”。同经卷四十佛言:又此朱利槃特比丘,能化形作若干形,复还合为一。《杂阿含》卷二十三第605经记目犍连“以足指践地,地即震动,至于天宫”,又降伏难陀、跋难陀二大龙王。
即在家佛弟子,也有不少人当世证到初、二、三果。《杂阿含》卷三十四第964经佛言,有三千名乃至更多的优婆塞、优婆夷(男女居士)“居家妻子,香花严饰,畜养奴婢”,而分别证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同经卷三十第856经载,佛住那梨迦聚落(村镇)时,此聚落中有多人命终,其中有500名优婆塞得第三阿那含果,250名优婆塞得第二斯陀含果,500名优婆塞得初须陀洹果。《增一阿含经》卷三《清信士品》、《清信女品》,佛列举了他的在家男女弟子中的佼佼者。
由此看来,证果迟速,应由各人根器和修学勤怠所定,不应有固定的时间。追求当世解脱乃至当下解脱,不远推于来生后世,可谓声闻乘法的基本精神。《杂阿含》卷三十九第1099经载,诸比丘自言:他们不像婆罗门教等信徒“舍现世乐求他时非时之乐”——舍弃今生的幸福乃至修苦行以求死后生天,而是“舍非时乐就现世乐”,以智慧如实观察而现前获得解脱之乐。部派论典中一般说声闻乘最快三生证果,第一生入顺解脱分(资粮道),第二生入顺抉择分(加行道),第三生见道乃至证阿罗汉果,最慢者须修行六十小劫方证阿罗汉。缘觉乘最快四生证果,最慢百劫。
阿罗汉大多出在佛在世时及佛灭度后约500年间的所谓“正法时期”,据《法住记》等言,正法即“证法”,这一时期以多有证得阿罗汉果者为特征。此后,进入“有修无证”(无证得阿罗汉果者)的“像法”时期(约1000年),证得阿罗汉果的记载越来越少。佛教于像法初期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至唐宋,证得初果至三果乃至显现神通的高僧,犹不乏其人。如《高僧传》载昙猷依安世高修行证果,佛陀跋陀罗(觉贤)证三果,神迹不测,罽宾僧求那跋摩临终前自言证得二果,北齐僧稠禅师证须陀洹果,智旷自言证阿那含果。宋代以后,进入佛教所谓的“末法”时期,史传中所载证得圣果、显现神通者虽然尚非没有,也是寥寥无几。这自与佛教的衰落、社会的日益世俗化、修行条件的恶化有关。
阿罗汉断尽烦恼后证得的境界,称“涅槃”,或译“泥洹”,词义本为息灭,指息灭烦恼的扰动而证得心性的本来寂静。《杂阿含》卷十八第490经说:贪欲永尽,瞋恚永除,愚痴永尽,一切烦恼尽,是名涅槃。涅槃有“寂灭”(不生灭),“不生”(不再轮回)、“圆寂”(圆满的寂灭)、“无为”、“不死”、“无热恼”、“无炽燃”、“解脱”(解除、摆脱烦恼生死的束缚)、“归趣”(究竟归宿)、“避难所”等数十个异称。据佛经所述,那是一种迥然不同于凡夫众生生灭妄心的心境,超越了生灭、有无、时空、物质和精神,不可以言语诠表,只好用否定众生意识分别的“遮诠”(否定表述法)描述,如《本事经》卷三描述:如是清净无戏论体,不可谓有,不可谓无,不可谓彼亦有亦无,不可谓非有非无,唯可说为不可施设,究竟涅槃。从肯定的角度“表诠”,则涅槃境界被描述为“毕竟寂静,究竟清凉”、“实极安乐”、“涅槃是常”等。
阿罗汉所入的涅槃,又分有余依、无余依二种。《本事经》卷三佛偈云:漏尽心解脱,任持最后身,名有余涅槃;诸行犹相续,诸所受皆灭,寂静永清凉,名无余涅槃。有余依涅槃,谓虽已断尽再生于三界之因,但尚有宿世有漏业所感召的苦果如肉身等残留,或者还须酬偿宿世的冤债,这主要指证得阿罗汉果后尚生活于人间者而言。无余依涅槃,谓已灭尽宿世业残留的苦果,完全获得解脱的清净心恒常相续,永享清凉自在之乐,这主要指死后的归宿而言。无余依涅槃由于常被用遮诠法描述得不可思议,寂灭不生,往往被人们误解为一死永灭的代称,僧尼的死都被美称为涅槃、圆寂、寂灭。《杂阿含经》卷五第99-100经焰摩迦比丘起邪见,谓漏尽阿罗汉命终更无所有,众比丘批评,经舍利弗教化,认识到漏尽阿罗汉“苦者寂静,清凉永没”。
实际上,涅槃的实义更近于永生不死。对其永生不死的境界,一些大乘经论中描述得相当清楚。如《瑜伽师地论》卷八十说,入无余涅槃的阿罗汉:彼以所留有根实身,即于此界赡部洲中随其意乐远离而住,一切诸天尚不能睹,何况其余众生能见!说此类圣者死后还是以具眼耳鼻舌身意的有实质的身体而存在,就住在这个世界上僻静之处,不过其身体结构或生存空间发生了变化,非肉眼、天眼所能看得见。大乘经论中称阿罗汉们所住之处为“方便有余净土”,或说出三界外专门有阿罗汉所居净土,或说阿罗汉多往生于诸佛净土。《楞严经》卷九说:如今世间旷野深山、圣道场地,皆阿罗汉所住持故,世间粗人,所不能见。据《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等:释迦牟尼在世时,曾命大迦叶、君屠钵叹(降龙罗汉)、宾头卢、罗睺罗四大阿罗汉不入涅槃,须等佛法灭尽后再般涅槃,其中大迦叶持释迦佛衣钵入摩竭国毗提村鸡足山中入定,等待弥勒出世时出来为作证明,中国佛教界以云南宾川县鸡足山为大迦叶入定处。或说释迦佛命宾头卢等十 六 大阿罗汉“留形住世”,其中宾头卢罗汉常住此南赡部洲,其他或住于其余三洲、天上等处。《杂阿含》卷二十三第605经载,佛灭度后二百余年,宾头卢尊者“头须皓白”,来见阿育王,“以手举眉毛视王”,人称“长眉罗汉”,自言与六万阿罗汉共住于北方犍陀摩罗山。中国佛教界据唐道宣《律相感通传》等记载,认为浙江雁荡山为八百罗汉道场,天台山为五百罗汉道场,四川彭县三昧水为迦腻色迦罗汉道场,等等。
入无余依涅槃的阿罗汉,还有因厌离世间,自身出火焚尽肉身,入于息灭一切感知活动的“受想灭尽定”者,其住处在非想非非想天(无色 界之顶),此类罗汉恒住定中,以清净心恒缘真如,寿命无量。大乘不主张这种入涅槃法,贬称为“灰身灭智”,批判他们是偏执于空的钝根阿罗汉,大乘号召阿罗汉们“回小向大”,发大乘心,去济度、利乐众生。
缘觉乘的修证,与声闻乘大同小异,其修证阶次,大乘经中有缘觉十地(十阶位)之说。其极果称辟支佛,因其观修的智慧要比声闻乘四谛法较深细些,故而智慧胜阿罗汉一筹,能断一些烦恼习气。《增一阿含经》卷三二佛言:他所住灵鹫山(耆阇崛山),亦名仙人窟山,佛未出世时,有五百辟支佛居此。
按声闻乘道修行,虽然未必能解除肉体上的老病等身苦,却起码可以解除精神上的“心苦”。《杂阿含》卷五第103经中,佛弟子舍利弗向那拘罗长者解释佛说“于此苦患之身常当修学不苦患身”云:佛弟子以智慧如实知五蕴等,不执五蕴是我、我所,心不随色身之衰老变异及老病之苦恼而转,不恐怖、不顾念、不贪恋,因而即便有苦,也不能障碍,“是名身苦患心不苦患”。
若断尽烦恼,证得阿罗汉果,则现前获得永恒的生命,自信“所作已办,永不受后有”,永远超越了生死之苦,彻底解除了死亡畏惧,真实“视死如归”,坦然接受肉体这暂时住宅的坏灭。即便还有宿世的业报应受,也绝不逃避,而是主动欢喜承受。《杂阿含》卷十三第324经:富楼那罗汉欲赴西方输楼那弘法,佛问他:彼地之人凶恶轻躁,若杀汝,当如之何?答言:彼西方输卢那人贤善智慧,于我朽败之身以少作方便,便得解脱。同经卷九第237经载:佛弟子优波先那罗汉独自在内室坐禅,被一毒蛇所啮,唤舍利弗赶快扶他到外面,“莫令内身坏败如糠糩聚”,舍利弗见他“色貌诸根,不异于常”,然外出后,“身中毒,碎坏如聚糠糩”,时舍利弗说偈赞叹,谓其:久植诸梵行,善修八圣道,欢喜而舍寿,犹如弃毒钵。又“如人重病愈”,“如出火烧宅,临死无忧悔”。
证得定慧俱解脱的阿罗汉,还能随愿延长或缩短寿命。若欲延寿住世弘扬佛法,将自己的衣钵等财物布施,发愿延寿,即得遂愿,这叫“留多寿行”。或以神足通延寿,《增一阿含经》卷十八佛言:若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欲住寿经劫者,亦可得耳。同经卷三十七佛说神通第一的摩诃目犍连比丘“欲住寿至劫,亦复能办”,然他不愿这样作,而主动酬偿宿业,遭击杖外道打成重伤,阿阇世王欲烧死打他的外道,被目犍连劝止,说这是自己的宿业报应,乃先于佛而圆寂。若不想住世,可随时便走,称“舍多寿行”,走得极为利落神奇,与凡夫之自杀大为不同。如《杂阿含经》卷三八等载,陀骠摩罗子阿罗汉请示可否在佛前入涅槃,得到佛许可,乃入定,自 焚其身而入无余涅槃,“譬如空中燃灯,油炷俱尽”。佛说偈赞叹:譬如烧铁丸,其焰洞炽然,热势渐息灭,莫知其所归。
如是等解脱,度烦恼淤泥,诸流永已断,莫知其所之。
逮得不动迹,入无余涅槃。又《增一阿含经》卷四九载:大爱道等五百比丘尼欲先佛而灭度,得佛许可,乃腾身虚空坐、卧、经行,现身上下出水火等十八种神变后,入四禅而灭度。尔时天地大动,四面吹来凉风,诸天在空中作伎乐,涕泪悲泣,如春雨降,诸神散花散香,以表赞叹供养。
即便未得证果解脱,只要依法精勤修行,积累了福德资粮,具备了正见,也不必畏惧死亡,当视死亡如旅客归家,如参加法会,如《大毗婆沙论》偈云:待死如寄客,去如至大会,多集福德故,舍命时无畏。又以佛法无常观观察,死亡,无非是念头之灭。实际上生前念念都在灭,如果临终一念之灭可怕,那么当下的念念生灭,皆应畏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