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教生死学
5886500000050

第50章 大乘共道

大乘(菩萨乘、佛乘)是在所谓“弹小叹大”——批评小乘、赞扬大乘的旗帜下兴起的,大乘反对小乘只顾自己解脱的“自了汉”路子,宣扬一切众生互相缘起,解脱生死束缚,应该以普报众生恩的报恩心和拔苦与乐的无限慈悲心,率领、度化一切众生共趋解脱之域。《大日经》卷一云:大悲为本,菩提心为因。菩提心,被强调为修学大乘直至究竟成佛的因、种子。菩提心,即普度一切众生皆悉趋于最圆满究竟的大觉之域——无上菩提或成佛的志愿。发菩提心(又译“发道意”),为大乘入门必修的最重要“加行”(准备)。大乘、密乘,有通过观察众生苦、轮回苦、众生恩、诸佛功德、自心佛性等而发起菩提心的具体修习方法。

在见地方面,大乘也批评小乘法未能将诸法无我之义阐发得圆满彻底,有执着于空之嫌,“空见不除”,障碍断尽所知障。大乘将小乘义理深入发挥,其见地大体可分为空、相、性三宗。

空宗,亦称中观宗、般若宗,主要依《般若经》阐释发挥,由印度龙树、提婆师徒开创,中国三论宗、天台宗和藏传迦当派、格鲁派等的见地,皆属于空宗一系。空宗立“一实相印”为大乘教义之标帜,以对实相不如实觉知而生的种种“戏论”(片面、偏执的名言概念分别)为起惑造业之本,以离绝戏论、觉证实相为解脱成佛之要。所谓诸法实相,即依缘起法则观察一切现象,见一切皆依缘而生,无实自性而空,空的观念亦空,依有为法建立的真如、涅槃等无为法亦空,名“毕竟空”。不着有,不着无,不着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离绝一切名言概念分别,“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即与实相相应而见道。以与实相相应的心修六度四摄等大乘各种菩萨道,如《金刚般若经》所说: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耧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所得”为诀要,以“无所住”的解脱心,不断主动地利乐众生、济度众生,功德圆满,福智双全,才能证得佛果。

相宗,亦称“有宗”,主要依《解深密经》等阐释发挥,由印度无著、世亲兄弟开创的瑜伽行派,中国摄论师、法相唯识宗(慈恩宗)等,皆属此系。相宗在空宗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分析心识和认识的角度着眼,说众生有八识或九识,由于不如实了知认识的缘起关系,不知相、名非真,执为实有,起分别、俱生两种我、法二执,为起惑造业之本。解脱成佛之要,在于如实觉知相、名之非真,我、法之非有,知内外一切皆心识变造,离我、法二执,转凡夫有漏有着有碍的诸识为清净无染无碍的圣智(“转识成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即究竟成佛。转识成智,须以观万法唯识、心识亦空的正见为指导,修大乘菩萨行,在利济众生中圆满福智,渐臻佛果。

性宗,核心思想为如来藏缘起论、真如缘起论、法界缘起论等,源出《楞伽》、《华严》、《法华》、《涅槃》等大乘经。中国华严宗、禅宗、真言宗等,皆依其义发挥,建立一宗之学。藏传宁玛、迦举、萨迦、觉朗诸派的密法,见地亦多属性宗一系。性宗大略立一本觉真心为成佛依据,谓众生、诸佛,皆同一本觉真心,众生本来具足三身四智乃至三十二相等佛性功德,不欠不亏,只因迷昧本觉真心而起无明,造有漏业,才轮回三界,妄受生死。若离妄想执着,识自本心,见自心佛性,则可解脱。

大乘诸宗对生死的看法,皆以生死与涅槃不二的中道观为宗,三论宗名曰“不二正观”。如《摄大乘论》卷下偈所言:生死即涅槃,二无彼此故,是故于生死,非舍非非舍;

于涅槃亦尔,无得无不得。谓与生死涅槃本来不二的真实相应,于生死非舍亦非不舍,于涅槃无得亦无不得。即使自己已断烦恼,已出三界,而不住于涅槃,主动出生入死;虽然出生入死,而由般若慧力,不起烦恼,不造恶业,不住着于生死。这样才是真正的超出生死,圆显法界、自心佛性的体相用,与二乘圣者仅仅依法界体性而自己独享涅槃颇有不同。《华严经》卷七十二谓菩萨:以波罗蜜船,于生死流中,不依此岸,不着彼岸,不住中流,而度众生无有休息。从这一精神出发,大乘要求菩萨为度化、利乐众生,一方面以生死涅槃不二的般若智慧转化自心的烦恼,其心不住三界,超越生死,如《大集经》卷九十偈云:常行生死即涅槃,于诸欲中实无染。一方面“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不畏生死,于无量劫主动入于生死之中,生为众生的亲友眷属,与其同事,乃至为众生奴仆,为众生服务,逐渐与众生广结善缘,将他们引向成佛之路。《心地观经》卷四厌舍品谓“世间最上大丈夫,虽入死门不生畏”。为了入生死度众生,菩萨已见道者甚至不忙于断尽烦恼,而特意“留惑润生”(留一点烦恼作为入生死度众生之因)。《华严经》卷十一偈云:为一一众生,轮回经劫海,其心不疲懈,当成世导师。虽处生死海中,而以超越心,将出入于生死大海看作游览园林,谓之“游戏生死”。《华严经》卷五十七云:生死是菩萨园林,无厌舍故。称“生死是菩萨器杖,不断菩萨行教化众生故”。不但来往人间天上,而且出入地狱等三恶道,《法华经·譬喻品》谓菩萨:常处地狱,如游园观。其典型为地藏菩萨,他主动长住于地狱中度化罪苦众生,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大乘诸宗所修之道,包括小乘的三学、三十七道品等,主要为大乘特有的六度、四摄。

六度之度,梵语为“波罗蜜多”(Pramita),意为到彼岸、抵达目的地,六度,指六种能使自他抵达涅槃、成佛目的地的途径。

第一布施度(檀那波罗蜜多),为人天乘法所倡布施行的深广化。分三种施:一财施,以财物,包括自己所有的身肉骨血、眷属妻子等,毫无吝惜地施予需求者;二无畏施,解救急难,施予众生安全感;三法施,以佛法、善法(包括经书等)开导人,使众生获得“法益”,这在三种布施中功德最大。

第二戒度(尸罗波罗蜜多),为人天乘、小乘道持戒一行的深广化。大乘所持的戒,除与小乘相共的在家五戒、八关斋戎,出家沙弥、沙弥尼戒,比丘、比丘尼戒外,还有大乘特有的菩萨戒。这些戒律分三类或三个方面:摄律仪戒,其精神是约束言行,“诸恶莫作”,如五戒、比丘戒等;摄善法戒,其精神是积极地行善,“诸善奉行”,如十善戒等;饶益有情戒,其精神是以利益、济度众生为必尽的职责。

第三忍度(羼提波罗蜜多),锻炼坚韧不动的毅力。分三种忍:一耐怨害忍,忍受众生的毁谤、欺辱、打骂、毒害、扰恼而不动肝火,忍受赞誉颂扬而不起骄慢;二安受苦忍,忍受寒热饥渴病痛等诸苦而修道不懈;三谛察法忍,对甚深难解的佛法义理,能以坚韧的意志观察思索,穷研彻究,承受甚深空理而不惊惶疑惧。

第四精进度(毗离耶波罗蜜多),以勇毅不懈的精神修习诸度及一切善法。分三种精进:一被甲精进,于所修法生大誓愿、大决心,决意成功,有如入阵作战,先着好甲铠;二摄善法精进,正修诸行时精进不息,不疲不懈;三饶益有情精进,于济度利益众生的事积极投入,勇猛不懈。

第五禅定度(禅那波罗蜜多),为小乘道增上定学的深广化。所修禅分三种:一安住静虑(禅),离昏沉散乱等,摄心安住于正定而不动;二引发静虑,依所得正定,引发神通、智慧;三办事静虑,能利益众生,为众生解决现实问题,如能消灾免难、治病、益智开慧等的禅定。

第六慧度(般若波罗蜜多),为小乘道增上慧学的深广化,所修学的智慧主要有三种:一缘世俗谛慧,通达世间的哲学、医学、语言声韵、工程技术等种种知识、学问、技艺;二缘胜义谛慧,与实相相应,自内证人法二无我真实的超越性智慧,此为断烦恼、出世间之本;三缘饶益有情慧,通晓利益济度众生的种种方法、技巧的智慧。

六度的修习,前五度必须以第六般若度为导首,有“般若如目,五度如足”之喻。以般若度为导首,主要在于以与实相相应的心,修布施等五度,虽然精进修习,却心无所着,不执着能修、所修及修行功德,如修布施度则不分别所施对象和所施物,不见能施之我,不计所得功德大小,心与空性相应,无所牵挂,叫做“三轮体空”,这样才能算波罗蜜,才能内断烦恼,外集福智,度到涅槃彼岸。若非如此,于能修、所修有所执着,便成世间有为法,不能出生出世间的功果。

《解深密经》、《华严经》等还在六度之上加四度,共成十波罗蜜多。后四度系从般若度所开出:七方便善巧波罗蜜多,掌握度化众生的种种巧妙方法;八愿波罗蜜多,成就上求佛果、下度众生的宏大誓愿;九力波罗蜜多,获得思择、修法的智慧力;十智波罗蜜多,获得受用法乐、成熟众生的智慧。

四摄,为四种摄引、度化众生修德行善、趋向佛道的方法,源出《阿含经》,是佛所示在家佛弟子应修的课目之一。一布施,满足众生的需求,施以恩惠而获得其信任感激;二爱语,以亲切关怀的话语赢得众生的喜爱;三利行,从事和助成有益于众生的种种善举,以取得众生的拥戴;四同事,走到众生中去,和他们打成一片,同甘苦共患难,以平等的态度,获得众生的信赖。菩萨行者须用这四种方法,主动与众生结缘,建立友好感情,逐渐将他们吸引到佛法中来。

六度被分为两大方面:前五度合称“方便”,旨在修福,第六般若度旨在修慧,福慧双修,般若与方便不二,方便为般若指导下的方便,般若是运用于方便行中的般若,在济世度人中圆满功果,是大乘菩萨道的根本精神。阿底峡《菩提道灯论》据《维摩经》说:般若离方便,方便离般若,俱说为系缚,故二不应离。菩萨道六度四摄等的修行,要求行此道者(皆称菩萨)走到众生中、社会上去,在济世度人的活动中,将自度与度人结合为一,是为自度与度他不二之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