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年薪百万是规划出来的
5902700000023

第23章 鱼群特点——解析职业特点

在今天,创投的压力被数倍放大,一个投资经理通常一个月要关注几十个项目,往往最后有投资意愿的只有一两个,而且通常都是好多家在抢,去晚了一个小时,可能就被其他人抢先一步,价钱更是水涨船高。而在市场形势不好的时候,一级二级市场出现了股价倒挂的现象,这时候投资人的压力可想而知。很多投资人常年失眠,有的是因为基金投完后,后续的募资情况不佳,难以为继;有的则是因为出现亏损,投出去的公司不知道何时退出;尤其是IPO被叫停,令很多PE的管理人陷入焦虑。

创业投资人“点石成金”靠的是眼光和努力——项目挑选和投资后管理的能力尤为关键。点石成金不是不择手段推动企业上市,千方百计抬高发行价然后“功成身退”,投资人要具备眼光和耐心,除了资金的投入,还要通过对行业的理解,对于前景的准确判断,对行业资源的整合和对于创业团队的信任和帮助,通过对企业进行扶持,共同发展,最终共享回报。

日常工作内容

要了解风投的日常工作,首先要了解它的结构和运作方式,以及结构和决策过程。一轮风投基金要投十几家到几十家公司,在这个过程中,投资经理们需要考察几百家公司。平时基金运营的费用来自管理费,一般占整个基金的2%~3%。负责具体管理的普通合伙人(G P)①会从有限合伙人(L P)②的收益中留取一部分。由于风险投资公司设立时的募集协议通常以5~7年为清算期,投资的钱必须在第1~3年投资出去,并且在投资后3~4年之内退出。投资家们必须要寻找在3~4年内从早期发展为成熟期并达到IPO 资格的企业,这意味着一定要在高增长领域中寻找机会。所以,风险投资公司最关注的往往是与高科技、网络等关联比较密切的公司。

投资方面的重要工作环节包括选评项目、对项目实地调查、交易谈判以及后期管理等。而基金本身的重要环节包括内部投资决策、风险管理、团队建设和激励约束,以及与基金投资者、被投企业的信息沟通。这个群体工作时间较长,经常出差加班,回报周期比较长,且回报更多来自于项目投资。但同时回报可能很高,工作也相对自由。从业者很多是从投资银行转过来的,或者是在企业做到高管,从而转为成功的创业者。

投资机构的核心构成是投资经理(或总监)。他们负责不断地评估商业计划书,找合适的投资项目,并对选中的项目进行调查,等等。他们需要不停地打电话,不停地看项目,不停地和合伙人开会,说服他们认识到被投资公司的价值;需要参与投资后管理,例如参加董事会,开行业会议,用各种方式给企业家一些建议或帮助。企业在特定阶段会有特定的需要。例如公司正在准备上市,投资人就会和上市团队一起推动这个进程。

在风险投资公司里做一名投资经理,每天的工作是细致而琐碎的。某知名基金合伙人在尽量缩减自己出差时间的情况下,仍然需要至少一周飞一次,还有无数个周末被工作占据。有些人英姿飒爽地进入这个行业,5年后,除了收获金钱和经验,还有白发和皱纹。操盘巨额资金的压力绝不是外人能够体会的,来自投资基金的期望、被投公司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同行的竞争等压力,让许多投资大佬常常失眠。

不过,以很多人的观点来看,做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经理比起投资银行的项目经理,更有趣、更自由。活跃的投资人通常不会待在办公室,他们在咖啡厅、球场,甚至旅游途中都可以工作。他们有很多机会和不同的创业者接触,听到各种各样的商业故事,个人可以发挥的空间也更大。但从事风险投资经理人的工作实在不容易,投资经理一开始就有“投钱”的压力——首先得先找到好项目,然后要能让企业参与投资并做好尽职调查。搜集充分的资料信息后,这个项目必须通过投资公司自身投资决策委员会和风控部门的审核,最后确定大家能接受的价格和条款,达成共识。

钱投出去后,项目越多,压力越大,心情会越沉重。你要花更多的时间在所投资的项目上面,毕竟没有一个企业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当然,公司临近上市时的兴奋感和成功退出后的收益和成就感或许会让你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职业发展

总的来说,中国的股权投资行业目前处于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国内PE机构将在数量上锐减,而在存活下来的PE机构中,品牌效应也会愈发明显。尽管整个行业的前景不太乐观,但对于有些优秀的基金管理团队以及一些真正潜心积累的投资人来说,却是极好的机会。国外风投机构平均存活期是15年,2%的机构赚了98%的钱,强者愈强,这在中国也将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虽然行业的同质化竞争加剧了行业风险,投资行业仍然属于新兴行业,市场上并没有足够的有投资经验的专业人才。创业板开启后,海外资金、国内拥有大量长期闲置资金的民间机构和个人、各种金融机构、社会资本一窝蜂涌进,大批PE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各种金融机构凭借优势进入这个行业,但他们对这个行业缺乏深刻理解,并不懂得其发展规律和特点,缺乏对被投企业的管理、业务、外部资源的整合,他们对PE的认识仅限于:“有了钱投进企业,等着在一定期限内上市,然后就可以收取投资收益。”其实,这只能算是财务投资,花钱买股份,坐地分钱。这样的模式只可能在混乱的初期存在,当越来越多的PE出现问题甚至清算后,行业会经历洗牌的过程。在此之后,PE公司的投资战略和内部治理、投后管理和增值服务会成为竞争力所在。在投资企业后,PE还需要帮助企业改善管理,整合资源,创造新的价值。有些PE已经开始进入某些地方的传统产业,整合整个产业链,并培育一支管理团队,待到几年发展成熟之后,再以并购等途径退出。这样的投资模式,需要眼光、能力和耐心。

投资后的服务向来是有着多年经验的外资 PE所注重和擅长的。国外VC/PE历史悠久,会投资很早期的公司,团队里有很多人有企业实际运营经验,在投资后也会提供许多增值服务。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老牌风投公司手里总是攥着一把优秀的人才——从CEO到某领域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或是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或是该风投公司以前投资过的公司的创始人、执行官或高管。一个风投公司的成功因素里,除了资金和投资人的眼光外,还要储备许多能派出去管理公司的人才,这也是著名风险投资公司比小投资公司容易成功的原因之一,因为前者手中攥着更多、更好的管理人才。有些知名的外资投资机构,本身就有猎头出身的合伙人—总监—经理团队,既为本公司的人才体系建设服务,也服务于被投资企业的人才工程。

前几年市场的火热使投资人才需求扩张。大部分投资公司的人数为10~30人,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国内投资机构开始出现了几百人的超级规模,而且越来越多的公司都在大规模招聘和扩张。如此短的时间,如此迅速扩张的行业,去哪里寻找有专业水平、有经验、有职业操守的投资经理?人才奇缺是目前所有机构要面对的主要问题,靠猎头挖墙脚的资源十分有限,于是许多机构把目光投向了具有专业行业背景的实业界人士。

在人才来源方面,投资初级分析师通常是名校商学院毕业生。中高层通常来自三个方面:银行和证券公司的高管(其中来自投资银行的最多)、创业公司成功套现后的创业者以及财务等会计行业的人才。基金合伙人主要负责投资项目的最终判断并与被投资公司谈判,同时也需要负责募集资金。当然,很多基金的合伙人是有分工的。随着投资行业的发展,一些有规模的知名投资机构的招聘需求也从前端的投资项目人员向中后台延伸。有些公司非常注重企业的整个成长阶段,包括上市以后的发展。于是,公司团队中甚至有1/3人员是不参与投资的,而是将时间和精力花在招聘人才、战略咨询、财务顾问、法律等各个层面上,帮助公司发展。

随着市场的推动,外资PE开始招聘具有更多本土经验或者投行经验的人。而本土公司则更多地寻找拥有海外背景的人。券商系公司希望找专业投资基金的人积极加入,而专业投资基金的人则在积极寻求投行背景的人。

从薪酬福利看,外资 PE/VC 开出的基本工资几乎是国内机构的2~3倍,普通的投资经理年薪平均在40万元以上,有的机构可以有上百万,但跟投机制和后期收益分成方面激励相对偏少。本土PE/VC在基本工资方面确实比外资低,投资经理的一般年薪在20万~60万元,同时增加了灵活的跟投机制和后期收益分成的奖励。

案例

知名风投机构出了名的难进,以至于很多人觉得,如果没有关系,没有名校背书,是不可能进去的,但凡事都有例外。

H一直是个聪明、好人缘、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女生。H的家境非常一般,但她的父母对她一直很信任和期许,这使得H一贯自信、谦虚、积极、乐观并对自己有很高期许。

H生长于一个海岛,作为高中时候的优等生,她的愿望就是去上海念书。高考后,她顺利去了上海读大学,但是并非名校。这一点没有影响她享受国际大都市的大学生活。她积极参加学生会活动,练习英语,和师兄师姐交朋友。大三的时候,当同学到处找实习时,学院一个在证券公司工作的师兄告诉她,自己的公司要招聘实习生给公司外聘的海外人才当助理,但只要一流名校的硕士。

初生牛犊不怕虎,H做足了准备,凭借着亲切和用心的态度、流利的英语和基本的金融知识,她赢得了这个机会,这个机会也成为她光鲜的职业生涯的起点。对于这份实习工作,H 付出了百分百的努力。她当助理的对象是公司高价聘请的海外金融精英,对 H的要求非常高,而H总是能面带微笑积极地完成工作。哪怕受了委屈或批评,她也会带着笑容改进工作。H 赢得了这位海外专家的喜爱,她欣赏这个积极努力聪明的女生,于是当她跳槽到了某知名风投公司的时候,正值毕业的H经她推荐,顺利地成为该公司一名初级分析员,而她的薪水是同级毕业生中最高的。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但也只是开始。

H进入行业后,深深感受到自己的不足。她既没有海外名校的学历,也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积极努力工作之外,她善于社交的能力也得到了发挥,积累了丰厚的人脉。为了积累企业内的经验,H 进入了某著名外资奢侈品公司的战略部,获得了有关战略、营销、策划的第一线经验,并在申请美国著名商学院的时候获得了老板和诸多校友的推荐。

学成归来的 H有相当好的资源:知名的商学院毕业,一流风投的工作经历,丰富和高端的人脉(除了校友资源外,由于入行早,她毕业时一起在风投行业工作的投资经理很多已经成为了各个投资机构的合伙人),加上她身上始终保持的乐观、自信、坚定、谦虚、努力的态度,这个20多岁的女生前途灿烂。

H的例子并不鲜见,她的成功也并非不可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