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书立方4-弟子规
5906900000004

第4章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译文

做兄长的一定要爱护自己的弟妹们,做弟妹的也要尊敬自己的兄长,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这就做到了孝。

许武教弟

汉朝时候有个人叫许武,他的父亲死得早,剩下他和两个弟弟,两个弟弟年纪都还很小,一个叫许晏,一个叫许普,许武就承担起养育弟弟的责任来。每当许武去山中耕田的时候,他就叫两个弟弟跟过去,站立在一边看着学习如何耕种庄稼。晚上回家许武看书习字时,他也教两个弟弟一起读书学习。要是哪天弟弟们不听他的教导,顽皮贪玩什么的,他就自己去跪在家庙里向先辈告罪,直到弟弟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止。

慢慢地,许武养育弟弟的事情传开了,大家就推举许武为孝廉。

但许武长大成家立业时,两个弟弟年纪还小,在地方上都还没有名望,许武却提出要分家。许武分家时把家产分作了三份,自己却拿了最好的田地和最多的房屋,其他的坏地烂屋统统给了两个弟弟。因为许武这时已经做了官,乡亲和宗族里的人怕得罪他,谁也不敢站出来说个不字。而许武的两个弟弟在许武的教导下,忠厚孝悌,分了不好的家产也没有什么怨言,反而替哥哥说好话,所以当时社会上的人,都称许他的两个弟弟,反而看轻许武了。

随着两个弟弟慢慢长大了,他们的忠厚孝悌也在四乡传遍,大家就又推举他们为孝廉。这时候,许武才通知宗族和亲戚们聚在一起,哭着告诉大家,当初分家时他之所以要那样做,是为了给他弟弟显扬名声,现在弟弟也长大成人,名传乡里了,他愿意把所有的家产都让给两个弟弟。然后他真的把家产都让了出来。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译文

钱财是身外之物,轻看一些,别人对自己的怨言又会从哪里产生呢?说话做事时懂得忍让三分,自己若有什么不满愤恨,自然也会消失。

管仲和鲍叔牙

管仲和鲍叔牙是一对好朋友,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管仲年轻的时候家境贫寒。作为他的好朋友,鲍叔牙知道管仲贤明、有才干,但世人却不了解他,也没有机会让管仲施展生平抱负。

管仲很照顾鲍叔牙,就像大哥照顾弟弟一样。有一次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但每次到最终分账时,管仲总是想办法占点便宜,给自己多分一些。鲍叔牙很能忍,就当没看到,管仲想怎么分都可以,他对管仲总是一如既往。有人就去劝说鲍叔牙别做冤大头,鲍叔牙说:“管仲多拿一些不是因为他贪财,而是因为他家贫,要照顾的人多啊!”管仲和鲍叔牙有几次一起上战场,冲锋号吹响时,管仲总是磨磨蹭蹭最后一个冲上去,撤退号一吹,管仲却总是第一个往回跑。有人就笑管仲懦弱怕死,鲍叔牙解释说:“不是这样的,管仲那样做,只是因为家中有八十岁的老母放心不下,他若有个三长两短,那母亲怎么办?”管仲自己也说:“我当初贫困时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总是多分给自己一些,他体谅我家贫。我曾经替他出谋划策,事情结果却事与愿违,鲍叔牙不认为我愚笨,而只说运气不好。我曾经多次做官又多次罢官被驱逐,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才能,只说我没遇上好时机。我打仗多次逃跑,鲍叔牙不认为我胆小,而同情我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被杀,我没有从容赴死以身相殉,被囚禁后反而辅佐公子纠的死敌,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廉耻,而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能称霸诸侯又何必在乎个人一时的名声。真是生我养我的是父母,但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

后来鲍叔牙在齐国侍奉公子小白,管仲想去投奔他。鲍叔牙说:“以后继承齐国君位的,不是公子小白就是公子纠,这样吧,我已经在辅佐公子小白,我介绍你去辅佐公子纠,将来无论谁继位,我们都要互相帮一把。”于是管仲去侍奉公子纠。在小白和公子纠争夺帝位时,管仲和鲍叔牙各为其主。管仲带兵伏击公子小白,自己一箭射中小白身上的衣带钩,小白装死才躲过一劫。小白即位成为齐桓公后,十分痛恨管仲,想杀他出气。鲍叔牙说:“大王若只想称王齐国,有我帮忙也差不多,若要争霸天下,非管仲辅佐不可!”最终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地位还在鲍叔牙之上,但鲍叔牙毫无怨言,只认认真真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后来齐桓公在这两人的辅助下称霸天下,但大家都不去称赞管仲的治国才能,反而去赞美鲍叔牙是个贤人。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译文

不论是吃饭还是走路,或者其他的事,都应该谦虚有礼,让年长的人优先,年幼的人在后面才对。

孔融让梨

孔融是东汉曲阜人也,圣人孔子的二十世孙,他很有祖辈遗风,《三字经》中也记载了“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过人,口齿伶俐,大家都夸他是神童。四岁时,孔融已能背诵许多诗词歌赋,并且十分懂得礼节,父母亲都非常喜爱他。

有一天,正好碰上爷爷六十大寿,天南海北的宾客济济一堂,四面八方送来的贺礼堆满了屋子。客人们坐着谈天说地时,有仆人端上来一盘黄澄澄的大鸭梨,放在寿台上。孔融父亲准备起身把梨分给众人时,有个客人笑着说:“听说孔融从小聪慧过人而且知书达礼,我们也难得来见上一面,何不让他来给我们分了这盘梨呢?”大家都说好,孔融母亲就含笑呼唤孔融过来,让他来把这盘梨分给在场的人。

孔融乐呵呵地走上来,略想一想,就按客人们的长幼次序,把梨一个个分下去,人人都有一份,各得其所,只是因为在场的人中他自己最小,所以排到了最后,自己得了一个小小的梨。父亲觉得非常奇怪,就问他:“为什么你把那些大个的梨都分给了别人,最后给你自己留下个小个的?”孔融从容不迫地回答:“这世界上,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长,是为人之道啊!”父亲大喜,客人们也交口称赞他名不虚传。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译文

要是长辈因事呼唤某人,自己听到了要代为传话,要是长辈呼唤的人不在现场,自己就应该主动去询问长辈是什么事。

彭德怀接见教师

8月1日是中国的建军节,1957年建军30周年时,彭德怀接见了北京市的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

这天一大早,工作人员就为彭德怀准备好了接见客人时穿的元帅服。可彭总却有点不高兴,指示工作人员拿一套平常便服来换上。工作人员小心地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家的元帅,又是国防部长,接见客人应穿军服才好。”彭德怀说:“这个我知道!但今天不是会外宾,而是去见老师。我不是以国防部长的身份来接见他们的,而是以一个晚辈、一名学生的身份来会见尊长和老师,他们都是教育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应穿便服。而且有些人受旧思想的影响,把读书人当臭老九,瞧不起中小学教师,目无尊长,我们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就应该从自己身上做起。”于是彭总就穿了一套便服接见老师,还频频向老师们问好致意。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译文

称呼长辈或尊贵的客人时,不能直呼其名。在尊长面前要谦虚谨慎,不能因自己有某方面的才能就拿出来炫耀。

毛主席尊师

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毛主席不忘师恩、尊敬师长的故事更是传为佳话,为世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毛泽东的启蒙老师是毛宇居,虽然毛泽东只在他的门下读了10个月的书,但对这位启蒙老师的恩情却始终没有忘记。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一走进韶山招待所,毛泽东就对韶山派出所所长和招待所所长说:“把你们这里的‘山神’、‘土地’找来,把我大哥也接来。”这里的“山神”、“土地”指的是韶山公社、大队的负责人,“大哥”就是毛宇居了。不一会儿,毛宇居夫妇和他们的女儿就被人接来了,听说老师来了,毛泽东急忙迎了出来,并安排他们留宿在招待所以叙师生情谊。第二天晚上,毛泽东用自己的稿费设宴招待韶山的父老乡亲,毛泽东的亲属、师友、烈属、老地下党员齐聚一堂,毛宇居被特意安排在上位。席间,毛泽东端起酒杯来向毛宇居敬酒,毛宇居急忙站起来连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泽东笑了笑,一边扶老人坐下,一边说:“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徐特立是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老师,毛泽东称徐老是他“最敬佩的老师”,对他敬如长辈。1937年2月1日是徐特立60岁的生日,当时正忙于抗日救国的毛泽东百忙中抽出一点时间,怀着对师长的尊敬心情写了一封信给徐特立,为他祝寿。他在信中说:“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等到建国后毛泽东身为国家领导人,日理万机,仍忘不了他与徐特立之间的师生情谊。一次毛泽东特地请徐特立去中南海他家吃饭。饭桌上并没有多少菜,只有专备的几样家乡风味的小菜:一碗湘笋、一盘青椒等。毛泽东不好意思地说:“徐老,我请你来吃饭却没有好菜吃。”徐老笑着说:“人意好,水也甜嘛!”毛泽东请老师坐上席,徐老说:“你是全国人民的主席,应该坐上席。”毛泽东马上说:“您是主席的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您更应该上坐。”硬是请徐老坐在上席。席间,毛泽东见老师穿得还像当年那样简朴,就将自己身上穿的一件呢子大衣脱下来送给老师,以表心意。毛泽东作为人民的领袖,这样尊敬师长,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学习呀!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译文

在路上要是遇见了长辈,应该小步快走,上前问好。长辈没什么事要求你做,就恭敬地退在一边,站立等待长辈离开。

兄弟争孝

清朝时,在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住有吴氏四兄弟。在他们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父母不得已把他们卖给富家做童仆,以求得一条生路。

长大后,他们个个勤奋节俭,都赎出了卖身契,回到家乡,合力盖起房舍,娶妻成家。这时,他们已理解当日父母之苦心,不但不记恨父母,反而争相供养父母,以示不忘养育之恩。开始大家说好每家供养一月,后来,贤惠孝顺的妯娌们认为要隔三个月才能轮到自己供养,时间太长了,就改为每家供养一日。以后又改为自老大起每人供养一餐,依次排下。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养父母。席上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顺。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寿近百岁,无病而终。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译文

不管骑马还是坐车,路上遇见了长辈均要下马或下车问候,长辈走开后不能立刻离开,要等长辈走了大约百步后才可以离开。

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非常尊敬他的老师。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刘庄继承皇位做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

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遇到桓荣正在讲学。桓荣见皇上来了,正想下跪拜见,明帝连忙制止他,还扶他坐在东面的尊位上,把桌椅板凳像当年桓荣给他上课一样摆好,然后自己还像当年做太子时一样,坐下来聆听老师的指教。不但自己听讲,他还把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都召到太常府来,大家一起向桓荣行弟子礼,拜桓荣为老师。

后来桓荣年世已高,多有疾病,明帝就专程派人多次去他家慰问,自己如果有空闲时间,甚至亲自登门看望老师。而每次明帝去探望老师时,都是一到桓荣家门前那条街的街口便下令停车,自己下车步行前往老师家,以表示对师长的尊敬。进门后看到老师因生病而日渐消瘦,明帝便拉着老师枯瘦的手,垂泪不已,每次都要陪老师说很久的话才离去。因为皇帝来看桓荣都是走路进门的,所以那些诸侯、将军们来探病的,没有一个敢骑马坐车到桓荣家门前,都是步行而来。

等到桓荣去世时,明帝非常悲痛,他换上吊唁用的衣服,亲自去给老师送葬。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译文

长辈们站在那里,那做晚辈的就不能先坐下;长辈坐下以后,晚辈也要在得到长辈的命令后才能坐下。

程门立雪

杨时是宋朝剑南将乐的人,他从小就很聪颖,显得与众不同,四岁时入乡塾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能作赋。年纪稍大一点后,杨时潜心学习经史,宋熙宁九年(1076)科举,他考上了进士。他一生立志著书立说,曾多次外出寻访名师,居家时就在龟山书院潜心攻读。

当时,河南人程颢和弟弟程颐讲授孔子和孟子理学,盛况空前,河南洛阳这些地方的学者都去拜他们为师,杨时也以学生的礼节拜程颢为师,师生相处得很好。杨时深得程门学术精髓,他回家时,程颢目送他说:“我的学说将向南方传播了。”

后来程颢去世了,杨时正在赴任浏阳县令途中,他就不辞劳苦,绕道洛阳,去拜师程颐。有一天,杨时与好友游酢在交流学术时对某问题产生了分歧,两人为了弄个一清二楚,就相邀找老师程颐请教一二。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一路走来,冻得打战,冷嗖嗖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来到程颐家时,不巧先生正坐在火炉旁闭目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过了好久,程颐一觉醒来,却惊奇地发现门外不知被哪家调皮的小孩堆了两个高大的雪人。程颐走出去一看究竟,才发现那两个雪人居然是真人。杨时二人侍立在风雪中已多时,全身上下都让白雪盖住了,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仅仅留下眼睛、鼻子露在外面,程颐急忙接他俩进屋。

杨时尊敬师长,勤学苦读,学问大进,四方之人不远千里都来与之相交,大家都推崇他为“程学正宗”。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译文

在长辈的面前,说话的声音要低而清晰,但不能只注意声音低,搞得听不见也是不合适的。曾参受杖曾参是春秋时期鲁国南武城人,孔子的学生,从小他就很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有一天,曾参与父亲曾皙一起在瓜田里锄草,曾参一不小心把瓜苗的根锄断了。曾皙非常生气,觉得这个孩子一点都不懂事,举起手上的大杖就向曾参打去。曾参本来就尊敬长辈,这一次又是自己不小心做错了事,惹父亲生气,心里很惭愧,所以他连忙跪在地上受罚。当时天气很热,父亲打了他几杖后,曾参承受不住便晕倒在地,过了很久才慢慢醒过来。

曾参一清醒过来,就想到了父亲可能会因为责罚自己太重了而担心后悔,就一骨碌爬了起来,高高兴兴地向父亲行礼,还问父亲:“父亲啊,刚才孩儿犯了错,让父亲费力来教育我,不知有没有把您老的身体气坏?”父亲见曾参行动还算敏捷,知道刚才的责打并没有造成什么后遗症,也就放下心来了。

听到这个故事的人都很敬佩曾参对父亲的孝顺,可当他的老师孔子听了这件事后,非常不高兴,对其他的弟子们说:“下回曾参来了,不准让他进来读书。”

弟子们都觉得奇怪,告诉了曾参,曾参极为敬重老师,见老师这样生他的气,内心惶恐不安,可仔细检点反省,自己好像没有什么过错让老师如此生气啊!于是,曾参就拜托其他同学去向老师请教。

孔子就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吗?从前舜的父亲瞽瞍,舜在侍奉他的时候非常孝顺,每当瞽瞍需要舜时,舜都能及时地出现;而当瞽瞍要杀他的时候,却没有一次能成功。父亲打罚,是小小的棍棒,能承受的就等着受罚;可如果是很大的棍棒时,就应该先避开。如今曾参侍奉他的父亲,不知爱惜自己的身体,让暴怒的父亲打死也不知道回避。倘若真的打死了,那不是陷父亲于不义吗?这是天底下最不孝的啊!曾参难道不是天子的子民吗?杀了天子子民的人,他又该当何罪呢?”

弟子们听了之后都恍然大悟,曾参也一下子醒悟过来,感叹说:“我真是犯了一个大错啊!”于是就很诚恳地去向孔子拜谢悔过。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译文

上前拜见长辈时要小步快跑上去,而离开时则要慢慢退下。长辈问起什么时,要马上站起来回答,回答时眼睛不要东张西望。

黄石老人

张良出生于韩国世家,祖上五代做过韩国的丞相。韩国被灭亡后,张良一心图谋复仇,弟弟死了就简单安葬了,把全部财产都用来寻求勇士刺杀秦王。张良曾经在东方找到了一个大力士,为了一击必杀,他们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锤。在秦始皇东游经过博浪沙时,张良与大力士用大铁锤袭击秦始皇。但秦始皇出游时,队伍里会有数辆一模一样的御车,张良无法确认秦始皇在哪一辆,结果击中了副车。秦始皇大怒,在全国通缉捉拿刺客,张良就隐姓埋名逃到了下邳。

有一回张良路过下邳桥,有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老人,故意来到张良面前,把他的鞋子丢到桥下,然后对张良说:“那个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莫名其妙,觉得他无礼想打他,又看他年老,就勉强忍着把鞋捡上来。老人得寸进尺地说:“给我把鞋穿上!”张良想,既然已捡了鞋,干脆好事做到底,就跪着替他穿上鞋。老人穿好鞋后笑着离开了,张良十分惊讶地看着老人离去的身影。老人走了约有一里路又返回来说:“你这个孩子值得教导。五天后天快亮时来这儿和我相会。”张良觉得这事很奇怪,就跪下来答应了。

五天后的黎明,张良应约而往,结果老人已先到,他生气地说:“跟老年人约会,怎么能迟到,五天后再来!”五天后公鸡一打鸣,张良就起来赴约,结果还是老人先到。老人生气地说:“五天后再早点来。”五天后,张良不到半夜就出发,终于赶在老人前面了。老人来了后很高兴,拿出一部书给张良:“用心研读此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十年以后你会发迹,十三年后去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老人说完就不辞而别,张良从此没有见到过这位老人。天明翻开老人送的书,是一部《太公兵法》,张良用心诵读,不久就能倒背如流。

刘邦起义攻占下邳以西的地方时,张良率一百多壮士投奔他,被任命为厩将。张良多次活学活用《太公兵法》,为刘邦出谋划策,刘邦心领神会,言听计从,但别人都不能领悟理解。公元前202年,刘邦建汉,大封功臣。张良虽不曾有攻城略地之功,但作为刘邦的智囊团,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刘邦并没有忘记他的功劳,在齐国封了三万户给张良做封邑。张良推辞了:“当初主上和我在留县相会,采用我的计谋,有幸经常生效,这都是天意使然,我不敢居大功封赏三万户,能受封留县就心满意足了。”于是刘邦封他为留侯。……

与老人别后十三年,张良随刘邦过济北,果然在谷城山下看到黄石,就把它取回放在家里供奉。张良去世后和黄石安葬在一起,后人扫墓祭祀张良的时候,也同时祭祀黄石。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译文

对待叔伯等家族长辈要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对待堂、表、姨、舅兄弟要像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一样。

姚里天伦

辽国被元朝灭亡以后,原来辽地部落的人就推举留哥作为首领。留哥向元朝称臣,把部落里的金银布帛都敬献给元朝,元朝就命令留哥在辽地为王,统领辽人。

后来留哥病死了,元朝就继续让留哥的继妃姚里氏接替他,掌管兵权,管束部下的人马。姚里氏却上了一道奏章给元朝,她在奏章中说:“留哥是你们任命的头领,现在他死了,辽地的百姓没有了头领。但他的大儿子薛阇,一直在朝廷里随从皇帝护驾。父死子替是天理伦常,现在我身边有个亲生的小儿子善哥,虽然不成器,但我愿意让善哥到朝廷里来顶替了他哥哥的职务,请皇上叫薛阇回来接替他父亲的官爵吧!”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元朝不肯放薛阇回去,姚里氏也不愿意接替丈夫的职位。朝廷就又下了一道圣旨,命令善哥来接替他父亲掌管辽地。没想到姚里氏又一次上奏章,她说:“皇上明鉴!薛阇是留哥前妻所生的嫡子,他应该继承父亲的官爵。而善哥是我自己和留哥生的小儿,是庶出的,如果现在朝廷把善哥立作辽王,那么天下的人都会说我为给自己儿子谋取利益,蔑视长幼天伦的大道理了,而且朝廷这样做也会导致长幼无序,不能去做后世的楷模啊!”姚里氏的奏章让皇帝恍然大悟,于是,朝廷就答应她的请求,立薛阇为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