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超越课程表
5926900000008

第8章 路径学术自由,对学业充满内在的热情

记录片《世界各国的教育》中有一组画面,美国学校的课堂,学生们在教室里围成一圈而坐,各种坐姿都有,有的学生甚至居然坐在地上而不是椅子上。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学生在底下七嘴八舌地随便发言,没看见有举手的。中国学校的课堂,只见所有的孩子都是腰板挺直、双手背后、两脚并齐。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学生们鸦雀无声,老师提问的时候,学生们无声地举手且举手的姿势都是统一规范的,即曲小臂成直角。试想,一味追求表面的整齐划一,而没有内在的精神自由,怎么能有效地学业习?

无所顾忌地想

科学家伊瓦尔·贾埃弗说,我相信科学发现的道路很少是笔直的。事实上,某个领域里的新手往往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因为他无所顾忌,不会被各种复杂的原因所束缚而不敢对特定的实验做出“天真”或“无知”的尝试。

爱迪生看见小鸟在天空中飞翔,联想到家中做面包的发酵粉能产生气泡,让面包变轻变软,人要是吃了发酵粉,是否也能使身体变轻飞上天呢?正因为他对大自然的种种奇观异象都充满好奇,所以,他从一架儿童玩具中得到启发,如果把照片连起来快速移动,就会在眼中构成连续的动作,因此发明了电影放映机。爱迪生这一生发明无数,像留声机、电灯、喷气机车、有声电影等。这些发明强烈地冲击着现代文明,使人类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生存境界。

郭沫若在1978年发表的《科学的春天》一文,就把“异想天开”作为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异想天开”实际上是人探索科学真理,创造人间奇迹的前提。

其实,人类社会的进步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不断“异想天开”的过程。美国莱特兄弟小时候“异想天开”要上天,1903年,他们制成飞机实现了人类的首次机械飞行,真的上了天。人在几千年前就幼想过“顺风耳”和千里眼”,1895年俄国波波夫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份电报,1925年美国贝尔德明发明了机械扫描电视,人真的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看到了千里之外的形象。

“玉米的某些遗传基因是可以移动的,能够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上,甚至可以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这种自发转移的基因叫做‘跳跃因子’。跳跃因子除了可以在染色体间移动之外,还具有控制其它基因开闭的作用,所以又称为‘控制因子’。控制因子可以插入到玉米染色体上的颜色基因附近,控制颜色基因的开闭。这种遗传现象的理论被称为‘转座理论’。”它是科学家麦克林托克研究出来的。

基因竟然会在染色体上“跳来跳去”?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当1951年麦克林托克在冰泉港的学术讨论会上向与会者宣读她的论文、介绍了自己呕心沥血研究6年的成果“转座理论”之后,会场上先是出现了令人难堪的沉默,接着又出现了一阵窃窃私语声,人们认为这个人一定是疯了!

传统的理论一直认为基因是稳定的,每个基因在染色体上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它们像被线串起来的珠子一样排列不动。麦克林托克的理论太超前了,距离人们的传统观念实在太远了,科学界还没有做好接受它的准备。而若干年以后,事实证明了她的理论的科学性。

每个人从小就对客观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想象力在蓬勃发展,都能成为有出息的人。我们应该为自己能有有大胆的想法而感到高兴。

其实,敢于求异思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是一个人成材的必备条件。在学习上,我们应该多动脑筋,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要自我设限,阻碍开阔的视野。

亚洲某地区在训练大象时,为了防止大象跑散,有时会用绳围出一个圈。按说,这个“障碍”对于大象是毫无阻拦作用的,但奇怪的是,大象却将之视为不可逾越的阻隔,从来不设想去跨出樊篱。由大象而联想到我们人类,在我们生活中,又有多少这种实际上并不具有障碍作用的障碍使我们望而却步?

物理学家鲁道夫·L·穆斯堡尔说,一个人获得成功的要素是多方面的。人的个性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人要对工作有激情。年轻人要有好奇心,要敢于应对挑战。如果是我,我今天就不会选择物理,因为今天生物领域有很多新的东西可以进一步探索。新的领域并不是一座不可跨越的大山,通过实验,通过新的方法,可以探索出很多新的未知的东西。

在创造性人格中,“敢”字很重要。卓有成效的学习,首先要突破思想的牢笼,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大胆地、无拘束的想……

年轻人要有个性,肯超越、肯跳跃

一个人不能始终缺乏自信,也不能过多依赖别人。学习中,首先要对自己树立信心,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要大胆表达自己认为合理的思想。

巴巴拉·麦克林托克1902年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她的母亲是纯粹的美国血统,父亲的双亲则是凯尔特族移民。

麦克林托克小时候,很早就表现出了自己独特的思考问题的方式。一天,麦克林托克见母亲正在碾草莓松饼时,她盯着草莓流出的红汁,拍着手说:“妈妈,现在我知道血从什么地方来的,是从草莓里来的。”母亲没有批评女儿的解释,笑着对巴·麦克林托克说:“好孩子,血不是从草莓里来的,是从人体里来的。”巴·麦克林托克眨巴眨巴双眼,“噢、噢”地点着头。

因为学校有太多的限制,巴·麦克林托克不愿去上学,因为在巴·麦克林托克父母的眼里,学校仅仅是培养孩子“成长的一小部分”,他们居然允许孩子就可以暂时不去。

由于遗传因素的关系,她继承了父母性格中“桀骜不驯”的一面。麦克林托克处处显得与众不同:她像男孩子一样喜欢去打垒球、踢足球、爬树等,而不像女孩子玩布娃娃、过家家。她更不愿意在服饰和化妆上花功夫。在麦克林托克的少年时代,女孩子是不能像男孩子那样遍地“撒野”的,她们普遍穿着束腰的裙子。但喜欢运动的麦克林托克却不喜欢穿裙子,因为裙子妨碍她的运动。为了活动方便,她请求母亲允许她让裁缝给她做几条适于运动的肥大灯笼裤。20世纪初的美国,穿裤子还只是男性的“专利”,女性时兴穿裤子是十几年后的事。但勇敢的母亲同意了女儿的请求,这样麦克林托克就拥有了好几条灯笼裤。

一次,麦克林托克穿着灯笼裤去打球,邻居的一位妇女看不惯麦克林托克的穿着打扮和举止,把她拉进屋内说:“你应该学习如何做一个女人。”母亲知道此事后马上拿起电话,警告那位多管闲事的妇女:“别再干那样的傻事了!”在父母的纵容之下,麦克林托克自然而然地与那些爱穿漂亮花裙子、玩布娃娃的女孩子不那么合群。对此,邻居家的女孩子经常叽叽喳喳地议论她:“芭芭拉不喜欢同我们在一起,她不是女孩,她肯定是个男孩子。”麦克林托克对此从不解释,因为她确实只爱玩男孩玩的游戏。

一天,麦克林托克所在社区的少年足球队要与另一社区的球队比赛,麦克林托克穿着灯笼裤早早地就来到了赛场。但没想到平时一直在一起踢球的队友今天见了她却像没看见似的,麦克林托克觉得很奇怪。正在她纳闷的时候,队长过来告诉她:“你是一个女孩,今天不能上场。如果让你上场的话,别人会笑话我们的。”队长的话让麦克林托克一时不知所措,抱着一个足球不知道是该走好,还是留下来好。正在她局促之际,只听见身边有一个声音问她:“你会踢球吗?”“你是在问我吗?”麦克林托克有点吃惊。

原来,对方的球队恰好少一名队员。一心想踢球的麦克林托克喜出望外,立即加入了对方的队伍。比赛的结果是她原来的球队输了。在回家的路上,队友们把输球的怨气全发到了她头上,说她是一个“叛徒”。麦克林托克对同伴的指责颇不以为然,因为她认为自己只是干了一件普通女孩子想不到要干的事罢了。

这件事成为麦克林托克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她从此“特立独行”,既不愿与女孩子一起玩,又不能与男孩为伴。她不在乎这些,也不在意别人怎样议论,只管我行我素地干自己喜欢的事。

麦克林托克长大后从事遗传学的研究工作,1951年提出了著名的“跳跃基因”学说。但当时的遗传学界难以接受她的新观点,对她采取了排斥的态度。没有人邀请她参加学术讨论会,撰写的论文也难以在著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她甚至无法和别人谈论她的理论。尽管麦克林托克显得是那么独立无援,但她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继续实验和研究,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理论。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跳跃基因”的理论是正确的。麦克林托克在坐了近30年的“冷板凳”之后,终于获得了承认,并荣获了诺贝尔奖。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有一次说过下面这段话:

中美学生之间最主要的差别,就在于西方的学生从小就不把“听话”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而中国学生则相反。如果对一个美国小孩说,你应当做功课,他会反问你,我为什么要做功课?而让中国的小孩做功课,他就乖乖地听着。美国小孩头脑中没有“乖乖的”这个观念。

美国小孩与中国小孩相比,从小就喜欢这样搞一下,那样搞一下,结果是耐心不够。美国小孩可以知道很多东西,但每样东西都不深入。中国的小孩则很听话,让做三角习题就乖乖去做,如果天天做,做了一个星期以后,美国小孩的水平就没法与之相比了。

美国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从小就让孩子做种种决定,这当然有它的坏处,可是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以清华学生为例,现在的清华学生考进来很不容易,念书都念得很好。但是将来要想取得成就,仅靠念书念得好是不够的,他还必须能向新的方向发展。小孩从来“乖乖的”,所得出来的一个后果就是小孩比较胆怯,不肯向新的方向走。比较相信所有重要的东西书上都写了,这不是有形的,几乎是下意识的,觉得已经有这么多人研究这么多东西了,我怎么能跟这些人比呢?这一点是所有跟中国学生有过接触的西方人都认同的现象。

我当初在西南联大念书的时候,根基打得非常好,到美国去读书时,跟美国的同学比,他感到自己比他们知道的东西多多了。更为幸运的是,我到了一所研究空气极浓的芝加哥大学,当时芝加哥大学有全世界最好的物理系,在那我接触到了最重要的教授费米和泰勒,我也知道他们是怎样在新的领域发展创新的。这两者结合起来,对我后来的影响非常之大。

希望大学学生都能够吸取这一经验,一方面对于他们过去扎扎实实打下的根基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也不因为这样子就变得太小心,而要肯超越、肯跳跃。我认为把这两点结合在一起,将来就可以做出最好的工作。

在思维方面,肯超越的人强调“直率,创造性,思路开阔”,比较注重独特的东西,约束规矩较少。例如,遇到一个待解决的问题,他们会先肯定自己有了一个想法,再来一步步论证这个想法是好是坏,好在哪里,又坏在哪里,怎么去克服困难。总之就是勇于去尝试解决。

在生存竞争激烈的现实中,只有充分展示自我的个性和才能,才能处于有利的位置。我们在强调自己个性的同时,让自己真切体味到有个性的思想带来的欢愉。有时,即使有错误,也不可怕,不能因为存在问题就扼杀自己的个性,自己要尽量发展自身的长处。

对自己喜欢的事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

在坎特学校一间教室里挂着一句古老的格言:“如果一个人只满足于完成别人所要求的事情,他只能是个奴隶。只有当他超越了这个限度,才会成为一个自由人。”学习,不要局限于老师的要求、考试的范畴,还要充分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

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为难自己去学,而是兴致所致,随兴而学。哈佛大学的杰拉尔德教授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主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是愉快主动地去探究它。只要有兴趣,干什么都可以干好,甚至想起来就要喜形于色。于是,对于兴趣之外的内容自然会有所放弃,但是在兴趣的陪伴下,对所关注的内容的学习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加强。

杰出的科学家1958年和1980年两次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从小就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虽然桑格热爱生物学,并投入了很大精力,使他在这方面的知识和水平远远超出了同龄的孩子,然而生物学并不是学校所要考核的课程,这对于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没有多大帮助,所以他的学习成绩平平。桑格对分数高低并不在意,他的父母也没有要求他为追求好成绩而放弃自己的爱好,而是任凭他畅游在生物学知识海洋里,自得其乐。

桑格从小学到大学所获得过的惟一奖励是“全勤奖”,从未显示出过人的才华。但他却在日后的科学研究中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成为诺贝尔化学奖历史上仅有的一名两次获奖者。而他从事研究的生物化学领域,正是他儿时爱好的生物学的深入与发展。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198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日本化学家福井谦一等人的身上。福井谦一甚至还不如桑格,因为他小时候体弱多病,连“全勤奖”也没有获得过。福井谦一的学生时代一直是在一种宽松的环境下度过的。在他上大学时是工业化学专业的学生,但他最感兴趣的是物理学,他经常跑到物理系去听量子力学的课程。正因为如此,福井谦一后来运用量子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理论问题,为现代化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分子轨道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使他这个一贯成绩平平的学生成为日本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从事自己所爱好的事,会使一生都过得愉快,而且事业成功的可能性最大。学习上,我们有权在一定范围内做出自己的选择,并对主动选择的结果负责,在新鲜的自足的环境下进行自我控制,以享受精神的自由。

哈尔斯回忆起儿时和小伙伴在大风的野外张网捕鸟时的情形时很兴奋地说:“那时整个村子里的小孩子们都有捕鸟的爱好,白眼鸟、信天翁、山雀都喜欢捕来养起来。”而他和小伙伴赫尔塞对此事更是乐此不疲,别人养两三只,他们非养二三十只不可,总要比别人多十几倍。“因为我们比一般的孩子强得多,现在我想起来,还兴趣盎然。”也许是兴趣变成动力的缘故,在那样的大风天气里,他们竟然忘掉了寒冷,躲在大树的背后,双眼紧紧盯着捕鸟网,等待着那些呆头呆脑的家伙飞入网中。哈尔斯说:“那一刻,好像世界上什么也不存在了,我和赫尔塞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种令人兴奋而激动的爱好上了。别人捕鸟要用一个多小时,而我们俩仅用半小时就可以,一下子就养二三十只,这该有多神气!”哈尔斯好像又回到了儿时。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对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是希望没完没了的进行下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心理需求现象,只有在达到它的阀值时,我们才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在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当我们专注于一件事的时候,往往会调动自己的全部心理和智力水平,很容易有所突破。事实证明,许多伟大的科学发现都是在一种持续的兴奋中完成的。据一些老师的观察,那些被家长称为“调皮”、“自作主张”的孩子,都没有什么大毛病,与同年龄孩子相比,他们的社会经验更丰富,智力水平高、接受新潮思想快,思维更趋向成熟,很多在课堂上的“不良”表现,只是因为他们听懂了课程。

约翰·C·波拉尼是加拿大著名化学家,因发现用于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红外线化学发光技术,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并因此荣获了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波拉尼的父亲是一个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他性情开朗,富有开拓精神。大概是遗传基因在起作用,波拉尼小时候也是一个极富开拓精神的人,甚至比父亲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波拉尼是一个绘画爱好者,因为在绘画中,他的“开拓精神”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可以尽情驰骋自己的想象。父亲对于他的这一爱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同时也给予了充分的自由,只要波拉尼喜欢,他画什么都行,怎么画都行。于是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便不断地在小波拉尼的画笔之下被勾勒出来。

说起波拉尼的绘画,他小时候还有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故事:

一天,当波拉尼坐在画架前准备画画时,眼光无意中落在了墙角的一把大毛刷上,他突发奇想:为什么不尝试一下用大毛刷画画呢?他扔掉了画笔,拿起大毛刷蘸了些颜料,就在画布上画起来。可是毛刷实在太大了,小波拉尼还来不及运“笔”,“笔尖”就已经到了画布的边缘。“要是有一张特大号的画布就好。”自言自语中,雪白的墙壁——一张特大号的画布就出现在了他的眼前。于是,波拉尼拿着大毛刷,来到了雪白的墙壁前,没有经过太多的考虑,就尽情地在墙上画了起来。

“你疯啦!把墙弄成什么样了,爸爸妈妈不打你才怪呢!”

哥哥的惊叫使小波拉尼挥舞大毛刷的手猝然停了下来。看到弟弟这一怪事,哥哥跑过来警告道。是啊,把好端端的墙弄得一塌糊涂,爸爸妈妈一定会生气的。但“大画布”对他的诱惑实在太大了,波拉尼好像被什么驱使着,还没来得及想清楚就又身不由己地又在墙上画了起来。哥哥见阻止不了弟弟,无奈地摇摇头,走出了屋子。

波拉尼丝毫没有感觉到哥哥的无奈,仍旧认真地、用心地画着,小波拉尼的“杰作”终于完成了。平生第一次拿着如此巨大的“画笔”在如此巨大的“画布”上画画,波拉尼觉得简直是爽极了。正当他背着小手开始欣赏自己的“杰作”,陶醉在自己的作品中忘乎所以时,背后却传来了父亲的声音:“约翰,你在干什么?”波拉尼听到父亲的叫声,兴奋地回头问父亲:“爸爸,你看我画得怎么样?”随即他突然想起了哥哥的警告,不由得低下了头,仿佛知道做错了事。没想到父亲却在此时却笑了。波拉尼奇怪地看着父亲,父亲笑着把他拉到了一面镜子前,镜中出现了一张五颜六色的脸——沾满了各色颜料,活脱脱一副小丑的模样,波拉尼不好意思地笑了。回头看父亲,父亲却已经在认真地打量儿子的“杰作”。父亲幽默地对儿子说:“看来咱家以后不用再请人来装饰墙壁了。”波拉尼的父亲没有像绝大多数家长那样因孩子搞污一面墙面斥责孩子。

人类的思想总是会牵引着相偕并容的心灵悸动,从而产生巨大的自我激励的感染力。拿破仑·希尔告诉我们,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产生巨大的热忱,而这种精神状态能够鼓舞我们对工作采取积极努力的行动。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都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度过的,为什么他们不能取得伟大的成就呢?实际上很多人要么没有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要么也没有认真发现工作中蕴涵的乐趣,只是一味的去做工。这样一来就不能把自己内心深处的热情和智慧释放出来。

一个人假如没有在意识的深处,用热情去激发自己的潜能,就可能会一事无成。你如果是不甘于平凡的人,让自己时刻怀抱热情,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

超越表面的聪颖,沉醉于思索

爱因斯坦小时候,他的父亲喜欢郊游,经常兴高采烈地带着全家人到野外去游玩。爱因斯坦十分喜欢这种活动,那美丽动人的湖光山色,那耸入云霄的参天大树,那颂歌般的松涛,那金色的阳光,都使他沉醉。他的小妹妹象一只百灵鸟,一路上欢快地唱着、叫着。他却沉默不语地沉醉其中。

爱因斯坦小时候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客厅的角落里玩搭积木,一玩就是老半天,然后默默地坐着欣赏自己的杰作;他还喜欢静静地坐在客厅里,歪着脑袋认真地倾听从母亲的指间流淌出来的优美动人的音乐……邻居家的孩子们经常在一起玩游戏,小家伙们在一起尽情地唱呀、跳呀、叫呀,可这里面却没有爱因斯坦的身影。

爱因斯坦的小脑瓜里,充满了对这个陌生世界的百思不解,几乎没有安宁的时候……

一天,爱因斯坦的爸爸送给他一件小玩具——罗盘。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爱因斯坦为此心花怒放,立刻爱不释手地摆弄起来。

罗盘中间有一根指北针,尖端一头涂着红色,颤巍巍地抖动着,总是顽固而坚定不移地指向北方。爱因斯坦小心翼翼地转动盘子,想偷偷改变指针的方向,但无论他怎样转来转去那根针就是不听指挥,红色的那端依然牢牢地指向北方。爱因斯坦急了,猛的一转身子,从朝北转向朝南,心想:“这个指北针总该跟着我走了吧?”但是定睛一瞧,他不由大吃一惊:红色的一端依旧指着北方!“太奇怪了……”爱因斯坦不知所措地喃喃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他想去向父亲询问,可灵机一动,他马上自己做出了解答:“对,这根针的旁边一定有什么东西在推着它,所以它能永远保持一个方向。”于是他翻来覆去地研究罗盘,想在指针周围找出那神秘的东西。爱因斯坦的童年有了罗盘这个有趣的伙伴,他整天精神恍惚,越发沉默不语。

这件有关罗盘的童年往事,给爱因斯坦留下深深的印象,甚至在许多年后,他还常津津有味地回忆。也许,爱因斯坦日后对电磁场的深入研究,还有相对论,其灵感就是源于童年时代那谜一样的小玩具——罗盘。

对知识的痴迷状态是安静的,它跟没有思考时的安静状态看起来很相近,但却有本质的不同。为什么一些“活跃分子”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呢?因为他们缺少沉静的学习状态。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表面上看的确十分活跃,积极地参与了课堂活动,然而在热闹的背后,还缺少了一份沉静。如果对待学习只有表面的聪颖,没有深层的思索,也难以取更得好的效果。

投入学习,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下面是几位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的谈话:

·科学家科恩说,我自己为什么喜欢上科学呢?我觉得它们是非常美丽的,它们充满了神奇:为什么物理这么美,为什么数学能以它的方式解决问题,帮助人们理解这个世界……因为有很多问题我很想了解,所以我非常崇敬科学。“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是英国哲学家培根的名言。知识确有强大的功能,它能充实人的精神世界,改变人,使人更加完美。

·科学家保罗·伯格说:“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求自己的幸福之路。1980年,我在瑞典接受诺贝尔奖时曾说过,我是获得了双重幸福的人。除了诺贝尔奖给我的声誉和名望外,研究工作本身也给了我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欢乐——新的发现、开创新的事业和进入无人涉足过的新领域,都使我感到无比激动和愉悦。这种巨大的幸福不仅科学家能够得到,从事文学、音乐、艺术甚至商业的人,也可能获得可与之比拟的回报。每一个愿意在未知领域里冒险的人,都有可能获此殊荣。这种冒险极富挑战性和诱惑力,值得我们为之竭尽全力。

对我来说,这种冒险开始于青少年时代上中学的时候。那时我与一些非常聪明的学生一起拒绝那种不费脑筋的学习方法,提出了各种问题。但老师很少给予我们直接的回答,而是鼓励我们到有关的书籍中自己去寻找答案,老师还经常教我们通过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和做实验的方法寻求答案,因此我们得到的收获比预想的还要多。进入高等学府后,老师鼓励我们提出超出我们和他们知识和经验以外的问题,思考那些还得不出答案的事情。此后,我成为课外科学俱乐部的成员,在这里要求我通过实验解决某些与自然界有关的问题。开始是重复已经做过的实验,随后就要求我设计新的实验方法来解决我自己提出的难题。在任何时候,思维创新都是最宝贵的,也许正是这些早年的经历,激发了我探索未知世界并找出答案的欲望。”

·198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加拿大化学家亨利·陶布在一次演讲时说:“作为年轻的你们,至少希望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能手,这或许会对你们日后的生活有用。但是,需要获取的知识实在太多了。所以,就在现在,你们必须学习充分地锻炼你们的大脑,使学习真正成为一种乐趣,你也因此而成为一名终生的学生。

通过探索别人的思想,掌握、评价这些思想,你们可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种满足感是需要训练的。而且,除这以外还有另外一种层次上的探索,我希望你们当中的一些人会选择这种探索方式。如果你的学习使你对事物理解达到了某一境界,也就是理解得很深入,你就会发现你能超越以前无人能企及的水平。这种经历是令人振奋的,这种振奋是不可抗拒的,这种振奋带你进入一种研究的生活。

这种投入到研究或学业当中的生活是与许多其他值得称赞的目标和谐共处的。这一点是很有启发的,它也是内心满足的源泉,甚至当生活的其他方面令人失望时,只要你投入到研究中去,你也会感到满足的。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弃学校提供给你们的学习机会以及从生活中获取最多的知识的机会。”

在学校的环境中,我们常常漠视了主动的探索和研究,在单一的环境中接受统一的思想,造成自己内心空虚:有时刻意迎合主流文化的口味,有时做着未来的幻梦,教条的框架分析事物,漠视自己的真情实感……结果,一旦走出教育的襁褓,需要释放思想力量时,就显得沧白无力,在进入到社会中常被现实的洪流击得一败涂地。其实,我们在学校不仅要含辛茹苦地学习,还要自己去探索,研究,在这一过程中为自己建设一个精神的乐园,自己的世界,在内心与他人、与社会的融汇中不断成长,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