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超越课程表
5926900000009

第9章 路径广泛涉猎,完成一定程度的学习量

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自第8届开始增加了综合素质考核单元。多数选手在这个单元中表现不佳。比如有把苏东坡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写成“狼逃尽”的,有不知京广线是从北京到广州的,还有将邹韬奋说成了邹奋韬的……在才艺表演方面,有的选手除了会唱歌,更没有其它特长。歌手们的综合素质水平高低成了观众议论的话题。曾担任评委的余秋雨认为,大赛素质考核中出现的测试题并不难,而参赛选手基本上都有大学学历,这些基本的东西答不上来,显然说不过去。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我们常常为答对题而反复地在一些知识点上废寝忘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来为考试而学习,却很少用时间去为增长知识。可是,一定程度的知识量对学习和今后的人生都很重要!

知识愈多愈有利于学习

任何形式的学习都是人类在既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越有利于学习。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奥劳伯尔认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这里讲的“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指的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的知识,贮存于学习者长时间记忆中的原有知识和技能是从事新的知识学习的前提条件。

科学家尼古拉斯·布洛姆伯根说,我12岁的时候进入了乌得勒支的市立中学。这所学校是1474年作为拉丁学校建立的。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课程设置非常严格,并强调人文科学:拉丁文、希腊文、法文、英文、荷兰文以及历史和数学。只是到了中学二年级的后半学期,我对科学的偏爱才显现出来,那时老师们把基础物理和化学课讲得很生动。在学校时,我发现物理是最难学的。但我喜欢向它挑战,喜欢用有限的概念和数学公式去描述观察到的事物。我的祖父是数学物理博士,他在一所中学任校长。也许我有些遗传的因素吧。在描述物理现象时,数学方法的适应性太神秘了,因此我对数学与物理之间的联系最为入迷。

我国古代就有“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的说法,而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学习者要习得新知识,只有将新知识与头脑中的既有观念结合起来,构成观念团,才能获得并理解新知识。

科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这里讲的实质性联系就是新学的知识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网络中的符号、表象、概念、命题有直接的联系。缺乏这种联系,也就是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缺乏相应的知识储备,从而导致机械学习。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网络中的有关观念建立合理的合乎逻辑的联系,缺乏这种联系,一些学习材料就会缺乏逻辑意义,就必然导致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不了实质性的联系。这样,学习者学习起来,一不好理解,二也难以记忆,少慢差费。

每天保证一定的学习量

在现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仅靠学习有限的知识,是不足以应付需要的。要想掌握足够的知识,必须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保证一定的学习量。

以英语的学习为例,阅读这部分是平时要重点练习的。单词是阅读的基础,如果你的单词量很少,那很可能成为你做阅读题的瓶颈。虽然阅读允许有少量的生词,并且不知道词义也不影响理解,但是如果因为单词不认识影响了你的阅读,这时首要的任务是加大单词量。每天保证一定的阅读量是提高阅读的好方法。

据报道,在美国,过去那种“带着孩子玩,让孩子自由发展”的教育理论越来越受到质疑,更多的教育专家和家长倾向于适当地给孩子增加学习量,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美国儿童教育联合会执行理事马克·金斯伯格说:“美国最终意识到,为孩子们早早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他们未来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5年前,美国只有11%的学校持有这种观点。

《纽约时报》称麻省理工学院为“全美最有声望的学校”,它的教育造就了一批“精英”。麻理学生的负担重得吓人,在这儿学习被比喻为“从消防水管中找水喝”。要想毕业,必须拿满360学分,少1分也不成。例如,航天工程这门课,每周最少授课时数为14小时。课程如此之多,负担如此之重,迫使学生个个变成了“咖啡因摄取狂”。因为若不如此,就无法连续几天几夜在实验室操作或赶写论文。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很多学生一直到毕业也未曾跨过波士顿大桥一次。因此,学生们把呈深红和灰色的学校建筑喻之为“染满鲜血的混凝土”。

世界性的名校非常重视学生基础性素质,因而对学习量也有较高的要求。要在有限的学生时代完成学业,每天必须要保证一定程度的学习量。

愿意过辛苦而充实的生活

荒芜的土地不提供粮食,智慧的甜果长于勤勉之树。苦学精神是攀登知识高峰、完善自己的条件。

维纳有幸具有良好的天赋,但他不因资质优秀而自负,忘我地投身于科学研究之中,十分艰苦,终于开创了控制论学说。爱因斯坦并非神童,到3岁时才会说话,上小学时一直是差等生,中学毕业后考不上工学院。他没有气馁,再考,考上了。在大学里,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发愤努力,最终成为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中国自古以来崇尚苦读、苦学、苦干。“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中国古代的学问家推崇、张扬的这种苦学精神是不能否定的,因为知识不是可以垂手而得的什么东西,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者绝无任何事业上的建树。古今中外没有无须通过艰苦学习和实践而轻松地获得成功的先例。

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的治学思想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韧顽强精神。探索整合学习的教学方法的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思说,我并不是鼓吹要能吃苦才是学习的方法。学习经验中难免需要吃苦,吃苦可以帮助成长。

莱那斯·卡尔·鲍林是美国著名化学家。1917年秋天,16岁的鲍林拿到了俄罗斯冈农学院的入学通知书,他很他高兴,但在这之余却还有一个他顾虑:由于家庭困难,是先打工挣钱还是边打工挣钱边读书?假期里,鲍林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工资收入也很高。他的母亲希望他早日挣钱,实在不愿鲍林去读书以增加她的负担。但是鲍林最后决定边打工边学习来完在学业。

鲍林没有家里的支持,只能依靠半工半读来支付读大学的一切开支。在家庭特别困难的时期,他甚至还要寄钱回家抚养两个妹妹。从迈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起,鲍林就去搬木头工。此后,他每个月大约要花100个小时在女宿舍干一些诸如劈柴、打扫厨房、切牛肉等杂活。他精打细算地花费每一分钱,然后把剩余的寄给母亲。大学一年级假期里,他去军营打过杂,也到船坞打过工。大学二年级时,他打工的钱不但要养活自己,还要减少母亲和两个妹妹。假期里,他每天晚上8时开始工作,一直干到次日凌晨4时,用一匹马拉着装满牛奶的货车,为500多家订户送牛奶,一个月后他又到一家路面材料厂任检验员,月薪他悉数交给母亲,以备下个学期交学费。

然而,当假期结束他即将返校时,母亲却告诉他由于缺钱用,他挣来的钱已经被花光了。没有钱就意味着他不能返回学校学习,他哪怕十二分的不愿意,但他已别无选择了。正当鲍林准备在路面材料厂死心塌地地当检验员时,他收到了俄勒冈农学院的聘书,聘他担任他自己在半年前才刚刚学完的定量分析课的全职助理讲师,教大学二年级的沉重定量分析课程,月薪100美元聘请一个刚刚念完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这在今天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一个学生能担任全职助理师,鲍林的学习成绩无疑是班上最优秀的,半工半读的学习方式丝毫未影响他的学习。他轻而易举地通过了同学们都认为很困难伯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工程、化学以及数学等课程的考试,同学们为他的学习成绩感到惊讶,他的智力也让教授们惊为天人。人们不了解他付出了怎样的代价,他没有时间约会,也没有时间参加学校的其他活动,他的所有时间都用来打工、读书。每天长时间地刻苦工作成了他日后工作的常规。

鲍林回忆说:“为了干活……不耽误学习,我白天一分一秒也不能浪费,也由此养成了工作的习惯。”“实际上,磨难迫使我们向前进,否则我们将停滞不前;它引导我们通过考验,获得成功。没有艰苦的生活经历,就不会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简单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得到。”

担任定量分析课的助理讲师后,鲍林更忙碌了。他的时间表被苛刻地塞得满满的。他要讲课,也要带着沉重实验,每周要与沉重们在一起40小时。他认真研究如何搞好教学,想方设法在课堂上抓住沉重的心,而他在二年级时的化学知识已经与大多数教授们不相上下了。鲍林的出色表现,赢得了教授们的一致认可,以至第一个学期结束后,教授们联名向系里提出继续让鲍林上定量化学课,而系领导也乐得把其几门课也交给他。

一位鲍林农学院时代的同学回忆说:“那时,同学们常常七嘴八舌地议论说:‘呵,真棒!他知道得比教授们还多,课也比他们上得好。’反正那时他就被看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了。”

边读书边教书的生涯使鲍林解决了生活上的难题,他的学习愈发勤奋。为了能教好课,他要把以往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他还要大量阅读各种化学期刊,以便能赶化学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这又使鲍林的基础知识更扎实,还获得了许多化学的前沿知识,为他日后的成功无疑奠定了基础。

科学家的成长经历是最具说服力的,最优秀的人,常常是那些经受过生活折腾的人,他们吃过苦,因而更有耐心、谦逊而又精神丰富。如果幸福是人生的目标,那么甘愿吃苦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

古时候,犹太人的墓园里常常放有书本。说是在夜深人静时,死人会出来看书的。当然这种做法有一种象征的意义:生命有结束的时候,求知却永无止境。犹太人家庭还有一个世代相传的传统,那就是书橱要放在床头。要是放在床尾,就会被认为是对书的不敬而被禁止。犹太人不禁书,即使是一本攻击犹太人的书。犹太孩子不论穷富都有一个存钱的盒子,可是这钱是不能自己用的。这是专门给乞丐留的。犹太人说:“许多乞丐的衬衫里就藏着智慧。”因为包括乞丐在内所有的犹太人都必须抽出一定的时间学习经典。由于犹太人崇尚智慧,刻苦学习,在犹太人中产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学科领域的代表人物、以及各类专业人才,其人数之多,占人口比例之高,是其他民族望尘莫及的。

通过人性与科学的结合,使人更能体会到智慧所体现的魅力所在。为了用智慧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人们的生活就会充满辛苦。任何事情都有苦与乐,学习也是一样。学习辛苦,可辛苦中蕴含着快乐。这种乐是要自己慢慢去品味。一切的快乐都是苦过才得来的,它并不短暂,而是永远得成为自己的记忆。

彭齐亚斯出生于德国一个普通的犹太人家庭,父亲是一名工厂主。彭齐亚斯出生后不久,就遭遇了希特勒纳粹政权掀起的迫害犹太人浪潮。父亲千方百计使一家人逃脱了魔爪,辗转流亡到了美国纽约,但全部财产已被洗劫一空。彭齐亚斯一家的生活由此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父亲从企业家变成了公寓的看门人,母亲也从阔太太变成了洗衣妇。但彭齐亚斯依然保持着不向命运屈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们从没有抱怨,依然愉快地生活着。彭齐亚斯从小就热爱知识,并且树立了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握命运的生活信念。用彭齐亚斯自己的话来说,是“即使是在信心偶尔动摇的时候,也从未怀疑过这一点。”他在日后取得了重大的科学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奖。

世界不可能无限满足每个人的愿望,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足的世界,自足是在对世界的不断认识中实现的,每个人只有去自主动探求知识,才能从浑为一体的集体中分解出“我”来,形成自足的意义世界、情感世界和价值世界。

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许多天才受到了父母的杰出而特殊的教育,成了出众的人物,却度过了坎坷的一生。由于他们的学习,是集中智能来接受某种技能的,目的过于偏颇,造成对身心的创伤。

奥地利著名音乐家莫扎特从3岁开始在父亲的指导下练琴,从6-26岁在欧洲各国旅行演出时,几乎从来没有住过旅馆,只是在一辆带篷马车中练琴。12年的旅行生活严重损害了莫扎特的健康,他瘦得皮包骨,几乎是从死神手中逃出来的。

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童年时期受过父亲极其严格的训练,严格的程度有时超乎人情所允许的范围。父亲经常把四岁的贝多芬关在屋子里,命令他几个小时不断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有时,喝得醉醺醺的父亲深夜回家,发现贝多芬已经睡熟了,就把儿子立刻打起来继续练钢琴,叫他一直不停地弹到天亮。幼年的贝多芬经常受到父亲可怕的训斥,生活中没有欢乐,常常因为每天的功课过于繁重、异常单调而偷偷泪流不止。

艺术天才们在接受了极端的天才教育,结果变得伟大、著名。但是,他们中的许多人身心健康也因此受到损伤,造成终生不幸。

莫扎特,后来各种重病缠身,父亲逝世后过着乞丐似的生活,35岁时早逝,死亡原因不明。

贝多芬因为生活不幸,染上了酗酒的毛病,57岁时便逝世。据说,他在丧失意志前,曾经用拉丁语留下绝命诗:“拍手吧!各位,喜剧到此结束。”

英国文豪约翰·罗斯金是一位在虔诚的清教徒母亲的教育下长大的。到了晚年,他说:“一般说来,我所接受的教育是错误的,这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他长大后多次发疯,尤其是逝世前一年,由于严重的精神错乱而痛苦不堪。

天才们的坎坷经历给人们敲响了警钟:重要的是成为一个正常发展的人。所以在学习活动中,应把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灵,充沛的精力是高学习效率的自然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