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深圳市长梁湘
6120500000016

第16章 经济特区的新模式 (1)

有人说深圳的干部队伍挺复杂,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口操各个地方语言,鸡同鸭讲。这倒不如说这里人才济济,卧虎藏龙,集全国精英于一堂。

有人说梁湘精于算计,智力投资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到外地去招聘人才了。这倒不如说梁湘懂得人才学,把有识之士都吸引过来。

记不得哪个哲人说过:人才乃兴邦安国之所系。

梁湘到深圳上任不久,褒贬有之,不足为怪。说得较多的倒是用人的事。贬之者曰:梁湘要从广州调一百多名处级以上干部到深圳来,搞“一朝天子一朝臣”,抱怨省城和外地来的干部多了,一把交椅有几个人等着坐。此说确关乎“兴邦安国之所系”。梁湘知道了,一点也不避嫌,半开玩笑地说:“我怕省城不放人来,那怎么办?得派人到全国去请。深圳特区要跟国际资本打交道,光靠我们这里几个卷起裤脚、打赤脚板的人能搞得好特区吗?”

话听起来有点刻薄,却是异常中肯。深圳市的前身是个三类小县,各方面的人才都比较缺乏。1979年这里仅有两名建筑工程师,懂得现代先进技术的更是凤毛麟角。创建特区之后,百业待兴,世界先进技术陆续引进,国际来往交流也日渐频繁。与国际资本打交道,人才缺乏真是寸步难行。梁湘曾请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市委常委刘波,专程赴省城广州汇报求助。刘波却碰了钉子,一位领导人回答:“一个干部也不给!”后经刘波反反复复做工作,求爷爷,求奶奶,口水也说干了,人家才同意放几个干部来。梁湘很生气,将刘波“剋”了一顿,并连夜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寻找出路。他思考再三,不怪天,不怪地,不怪人家无情义,只怪组织人事的老体制。

此时全国各地仍然沿袭过去的干部分配制度。梁湘觉得这种由上头分配下来的干部体制,无法适应特区建设的飞速发展。会议定出七条“招兵买马”吸引人才来深圳的措施:户口,只要全家迁来深圳,即使家属是农村户口,也可进入深圳户籍;家属没有职业的,深圳可以安排工作、住房;工程师可分到一厅两房住宅,高级工程师可住上一厅三房;工资,高于广州,低于香港;聘用期满留去自由……会议还决定,再派刘波到北京去向中央组织部求援,请求允许深圳在全国范围公开招聘人才。

梁湘又给中组部陈野萍副部长挂了电话,力陈己见。很快便得到了中央组织部的支持,同意深圳市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重庆、成都、沈阳、长沙等十二座大城市公开招聘人才。《北京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刊出深圳特区招聘干部简章。深圳招聘的主要对象是建筑、建材、纺织、化工、轻工、机械、食品、财经、金融、园林、医疗、外语、新闻、广播、政法等方面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凡年龄在45岁以下,身体健康,经得所在单位同意者,均可前来应聘。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条有关公开招聘人才的新闻消息。有如一声春雷响彻大地。不到半个月,招聘小组接待了7000余人,其中正式报名应聘的有3100多人,内有教授、高级工程师、主任医师、著名演员等等。招聘小组经过考核,初步审定聘用356人。

暮春三月,北京仍是春寒料峭。梁湘出席第六届全国人大会议,住在京西宾馆。他作为深圳经济特区人民代表,当然是惹人注目。人家都想了解一下特区到底有哪些特别的地方,记者来访也比较频繁。看见梁湘疲于应付的样子,人们开玩笑说:“你成了全国的新闻人物了!”他只微微一笑:“衷心感谢新闻传媒宣传特区,支持特区。”梁湘心里明白,全国人民是在关心着特区。

在晚上的休会时间,他匆忙吃完饭便驱车前往中组部招待所赶去。特区招聘工作小组在那儿下榻。他同工作组的人士研究如何做好招聘工作,有时还亲自与应聘人员促膝谈心。因为梁湘认为招聘干部“要讲求质量,宁缺毋滥”,要防止招来“南郭先生”。

这几年,特区人事部门通过考试、择优选调,招揽了一大批各类专业人才。同时,又对原来的干部队伍通过群众推荐、组织考察、民主选举、组织聘用相结合的办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大胆提拔和使用了一批优秀人才,充实和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

我们不妨做个小小的统计。1983年同1979年比较,在全市干部中,有大专文化程度者的比例由原来8.7%上升到21%,工程师从2人增到732人,另有高级工程师41人,助理工程师665人,深圳设计院能自行设计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此外,全国45家知名的工程设计院都在特区设有分院。

仅1985年,深圳特区就从全国各地招聘了近1万名干部。人才奇缺的瓶颈之忧得到了缓解。

社会反映强烈:“梁湘在宏观方面考虑特区建设很有头脑,很有魄力!”

当你了解这些投奔深圳的有识之士有的是因学非所用,有的是因原单位安排不当,有的是因怀才不遇,更多的是抱着可以放开手脚做一番事业的愿望而来的,你就会从心底赞成支持梁湘广揽人才、公开招聘之举,也会理解他的主张所包含的重大社会意义。

梁湘踏实冷静,埋头苦干的精神,宛如闪光的金子。他的政治家的胸怀气度,使这块金子显得更加光彩夺目。他很赞赏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说过的一句话:“对内手拉手。”他想,有了内地作后盾,有了全国的支援,经济特区就会如虎添翼,加速发展。

公开招聘人才是一例,开展内联企业又是一例。

办特区要“外引内联”。有的人对外引很积极,对内联就冷淡了,生怕人家把钱赚走了。 “肥水不流外人田”,主张自己“单干”。

君不见当年的深圳肉菜市场上空空如也,寒酸得捉襟见肘。青菜昂贵,鸡蛋、肉、鱼奇缺,吃块豆腐也十分艰难。街上小馆子、理发店寥寥可数。旅客来往,露宿车站,在旅店大厅里睡散铺的屡见不鲜……许许多多的事情使梁湘感到如芒刺背,深圳不仅人才稀少,物质也很匮乏啊!必须尽快解决。

他请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周鼎主持全市内联工作会议,认真切实地做好“手拉手”的工作。周鼎是个工业老手,对经营管理工作颇有经验,他反复向干部说明道理:“特区与内地联合办企业,有利于加快特区建设,有利于吸收、消化、转移先进技术,为内地的四化建设服务。”周鼎还代表市政府宣布:“内联企业土地使用费比外资企业低30%,利润中的外汇分成可多20%,非轮换人员户口经批准可转入特区,生产资料、先进设备,零配件进口可以免税……”

这一来,省内省外的企业纷至沓来,工业品、农副产品源源运到,内联企业发展得如雨后春笋。转瞬之间,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到1984年,中央各部委、各省、市、自治区等与深圳联合办的企业共650多家,其中不少是骨干大型企业,对深圳特区的经济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组成了一个规模广阔的贸工科农的网络。

近年来,香港人在周末很喜欢来深圳游玩,说是“趁墟”去。他们兴致勃勃地逛市场,采购在香港不容易买到的,或者价钱较贵的内地生产的土特产。这些独具风格的东西,绝大部分是由内联的公司商店销售。

香港人在周末假日男男女女成群结队喧喧闹闹地来深圳“趁墟”,久而久之成了特区一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