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王昶(1725~1806),清著名学者、文学家。字德甫,号述庵、兰泉,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乾隆进士,曾从征缅甸等地,官至刑部右侍郎。他学识渊博,能诗词,善古文,通经学考证,好金石之学,时称“通儒”。曾参加纂修《大清一统志》、《续三通》等书。辑有《金石萃编》、《明词综》、《国朝词综》、《湖海诗传》、《湖海文传》等。著有《春融堂文集》。
“原文”
济南府治,为济水所经。济性洑而流,抵巇辄喷涌以上。人斩木剡①其首,杙诸土,才三四寸许,拔而起之,随得泉。泉莹然至清,盖②地皆沙也,以故不为泥所汩。然未有若珍珠泉③之奇。泉在巡抚署廨前,甃为池,方亩许,周以石栏。依栏瞩之,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以达于面,瑟瑟然④,累累然⑤。《亢仓子》云:“蜕地之谓水,蜕水之谓气,蜕气之谓虚。”观于兹泉也,信⑥。是日雨新霁,偕门人吴琦、杨怀栋游焉,移晷乃去。济南泉得名者凡十有四,兹泉盖称最云。
“注释”
①剡:削尖。
②闰:此处是大概、由于的意思。
③珍珠泉:在今山东济南市泉城路北。
④瑟瑟然:形容泉珠出水面发出的细碎的声音。
⑤累累然:形容泉水涌出时水珠重叠的样子。
⑥信:确实。
“赏析”
济南素有“泉城”之称,其中又以珍珠泉尤负盛名,本文即是以珍珠泉为主题而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游记小品。此篇游记主要有两大特点。其一,构思突破一般陈式。此类观泉小品大都先写泉水由来,转叙观赏情景,最后以交代同游者作结。此篇则一反常规,将本该放在篇首“是日,雨新霁”的天气情况及“济南泉得名者凡十有四,兹泉盖称最云”的总体情况放在文章的最后。且自然流传,不露痕迹。其二,写景能抓住景观特征,着意渲染,虽字数不多却出神入化:“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以达于面,瑟瑟然,累累然。”不用华词丽语,只用几个排比句即将泉水的诸多形态、变化,声色俱全地展示出来,有玩味不尽的韵味。全文着墨虽少,但结构完整而脉络分明,笔致婉曲而富有层次,语言简炼而准确生动,确是一篇精短有趣的山水名胜小品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