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梦华录》里说,宋代的酒楼,那叫一个壮丽!那时候京师所有的酒楼,都用彩绸扎起大门迎客。一到晚上,灯火辉煌,上下相照。
酒楼入口处,一般都有浓妆妓女好几百人,聚在走廊上,等待酒客呼唤。
你要是走到九桥门外,只见彩楼相对,绣旗相招,遮天蔽日。
全城有头有脸的知名酒楼,共有72家。其余小型的,都叫“脚店”,不计其数。无论风雨寒暑,白昼通宵,家家都是热闹喧天。
孟元老说,那时汴京有各式各样的手工作坊,叫做“大小货行”,包括碾玉作、腰带作、裁缝作、箍桶作、香烛作、冥器作、果子行、鱼行、肉行、花行等,说有360行,决不夸张!
到底有多少行业?孟先生承认,他自己也数不过来。
按宋朝人习惯,许多经营范围相同的店铺,聚集在一处,就叫做“行”。这个叫法,在南唐时就开始有了,卖肉的市场叫“肉行”,卖花的市场叫“花行”,那么,卖银器的地方呢?
想不到吧?
——就叫“银行”。
这是“银行”一词在中国的最早出处,当然跟现代意义上的银行不是一码事。
中国最早的行业协会——“团行”,就出现在行业高度发达的宋朝。
我们现在常说的“同行”、“同业”、“行市”、“行会”之类的词汇,也是产生在那时候。
那时候的汴京市领导,似乎很开通:做小买卖嘛,方便群众,就让他们随便做去。有税收,但是没有城管。
连宋徽宗这样的花花公子,对首都外来人口如何谋生的问题也很关心。那时一遇兵祸灾年,就有大批难民拥入京师,京师居民就教他们如何蒸馒头、烙大饼,好摆摊赚钱。宋徽宗知道了,对京师的民风淳朴大为赞赏,专门下诏表扬。
那时候的汴梁城,是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随处可见沿街叫卖的小贩和提供劳务的散工。你养马,就有人为你切草;你养狗,就有人为你准备酒糟;你养猫,就有人为你提供猫食和小鱼。
你要是想买东西,连大门都不用出,每天都有无数小商贩到你家门口探头探脑。有叫卖羊肉、头肚、腰子、白肠、鹑兔鱼虾、退毛鸡鸭、蛤蜊、螃蟹、香药果子、散糖果子的;也有叫卖首饰、衣服、家用铜铁器、衣箱、瓷器的。
还有上门提供劳务的民工,除了掌鞋、补帽子、打钗环、换扇子柄的,还有扛着大斧为人砍柴的、担水出卖的、给人打井的、淘井的、洗毡的。这些行当,叫做“诸色杂卖”,种类之多,不胜枚举。
当然,那年头也有红灯区,汴京人习惯上叫做“院街”。
我看行了,就介绍到这儿吧,不然收不住笔了。无怪乎余秋雨大师愿意做宋朝人,这种好日子,谁不愿意过?
要过上这样繁花似锦的好日子,钱不多,行吗?
宋朝,显然是个需要减肥的大胖子。可是,它的货币情况怎么样呢?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William Petty1623—1687)说:“货币不过是国家的脂肪,如过多,就会使国家不那么灵活行事;如其过少,也会使国家发生毛病。”
宋朝就有大毛病!
宋朝实行“货币特区”政策
宋朝虽然一开国疆域就比前代小,但毕竟还是个统一大国。可是这个统一大国的货币流通,却出现了奇特的“割据”状态,后人难以想象。
宋初曾对钱币进行过规范,禁止使用小恶钱和铁钱,结束了五代留下来的钱币混乱。这一整顿,力度不可谓不小,但有两个地区例外。
其中一个是四川,在宋朝开国后这里仍然流通铁钱。
在五代时,蜀地的老百姓用惯了“后蜀”的铁钱。宋朝平蜀后,为了照顾当地民俗,对四川的货币实行一国两制,允许铁钱和铜钱同时使用。
当时官方规定,铜钱一当铁钱十,但是铁钱一直在贬值。后来外地商人入川,一文铜钱就可以兑换到铁钱十四。
这样,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由于铜钱与铁钱的比值在变动,有人就会钻空子,通过两种钱的兑换牟利。而且铜、铁两钱的比值太悬殊,铜钱也会迅速从四川流失到境外去。
另外,有的不法分子看到铜钱值钱,就到处剜佛像、毁铜器、盗古墓,获取铜料后,大肆盗铸。
为了防止货币双轨制带来的混乱,朝廷就干脆禁止铜钱入川,在四川征税也不收铜钱,于是四川就成了清一色的“铁钱专用区”。
你们既然喜欢用铁的,就用吧!不过,这铁钱可不能带出四川使用。
朝廷后来在四川专设了铁钱监,给四川群众供应铁钱。到宋神宗的末年(1080年左右),大宋的铁钱监一共有9个,铸钱共计近89万贯。
铁钱成了地区货币,四川成了“铁钱特区”。
中央政府允许铁钱在某区域大面积流通,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又在四川新铸了大铁钱“景德元宝”,当铜钱一,当铁钱十。
这种大铁钱,个头儿很大,每一贯重25斤8两。一个人腰上只要是缠上一贯,走路就很费劲,更别说十贯八贯、千贯万贯了!
大铁钱一出来,又有好戏看了。
说实在的,一部古代的金融货币史,就是朝廷和民间人士的斗智史。当时政府的想法是,与铜钱相比,铁钱就算再重,铸造成本也还是低。铸大铁钱,一个当你十个,政府当然获利甚多。同时大铁钱用料多,民间仿制不划算,因此也就用不着担心盗铸。
可是民间不法分子并不傻,这种大铁钱一出来,他们又动开了脑筋:这钱个头儿这么大,假如把它熔铸成别的铁器,岂不更值钱?
于是造钱黑户们又忙开了,坚持数年如一日地熔铁钱,把这种“景德元宝”大半都给熔化掉,做成别的器物去卖了。
“景德元宝”流通还不到10年,数量就所剩无几。当局再铸的时候,就只好减重,重量减了一半还多。
一直到35年后的宋仁宗时期,朝廷才缓过劲来,又开始铸“康定元宝”大铁钱,重量又恢复到跟原来差不多了。
——究竟道高,还是魔高?
历史从来就没有固定答案。
此外宋朝还有一个流通铁钱的地方,那就是陕西。
陕西原本是铜钱流通地区,跟铁钱一点瓜葛也没有。可是到了宋仁宗时期(1041年左右),大宋跟西夏有了边境战事。朝廷为了筹措战费,就打起了歪主意,在陕西的近邻河东(今山西)铸了“庆历重宝”大铁钱,一当十。
这种铁钱,只限在陕西流通,和原有的铜钱一起使用。
陕西老百姓从此倒了霉,被朝廷搜刮了一遍又一遍。政府后来又铸了“庆历重宝”当十铜钱、铁小平钱各一种,都是供陕西专用。
加上原有的制式通宝钱,陕西就有了四种不同的钱,币制混乱不堪。
后来,有一些铁小平钱也流到了河东,使河东也成了铜、铁钱兼用地区。
这样一来,在大宋地面上,就出现了货币流通的“割据”局面,大部分地区流通铜钱,四川流通铁钱,陕西铜、铁钱兼用。
宋朝对钱币使用有严厉的法律,在这三个区域之间,不得越界私带铜铁钱,私带两贯就要判徒刑一年,私带三贯的话,脑袋就要搬家了,尸首还要当街示众。
川陕地区使用的铁钱,原本价值就不高,政府还老是在出大钱,人们对铁钱的信誉更加疑虑。稍有风吹草动,就人心惶惶,以为铁钱马上要被废止了。
仁宗至和年间(1054年左右),四川地方上试验了几年纸币,很有成效,长安有个叫毋湜的官员想出风头,就上疏建议朝廷取消陕西用的铁钱,干脆也用纸币得了。
朝廷没采纳这个建议,但是消息不知怎么地传开了。
陕西的老百姓顿时慌了神,都争先恐后抛出铁钱,抢购日用品——这破铁钱,过期就要作废,还留着干什么?
可是商家也不是冤大头,都坚决不收铁钱。一时间长安城内惶恐不安,百姓议论纷纷。好多店铺见势不妙,就上了门板,愿怎么的就怎么的,生意我不做了。
陕西出现乱局,朝廷忧心忡忡,众朝臣就请求宰相文彦博采取非常措施,制止混乱。
但是文彦博不同意——不成!政府越说往东走,老百姓就越往西跑,这是有过教训的!
他心生一计,召来了一些丝绢行业的商人,拿出家中数百匹绢卖给他们,且特别交代,只收铁钱,不要铜钱。
消息传出,陕西民众知道铁钱不会作废了,人心大定,商店也恢复了营业。
——这就是文彦博老先生著名的“铁钱回春”故事,史有明载,绝非传说。据说后来秦桧也向他学了这一手。
文彦博,是北宋一代名相。从小就聪慧过人,也像司马光那样砸过缸。
他先后伺候过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个皇帝,出将入相50年,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史称“公忠直亮,临事果断,皆有大臣之风”。
北宋人民摊上了这样一个聪明果断的宰相,真是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