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简介】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号于湖居士。《宋史》有传。擅长著文、工词,所作忠愤悲慨的爱国词尤为后世称道,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居士长短句》等。
水调歌头(雪洗虏尘静)
闻采石战胜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①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然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注释】
①写:通“泻”。
【赏析】
张孝祥是南宋爱国诗人,这首词是其爱国词篇中的名作。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十一月,中书舍人、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虞允文率军在东采石打败金主完颜亮,赢得宋室南渡以后难得的捷战。捷报传来,心系国家安危的张孝祥格外欣喜,但由于他没能亲自参战,这份欣喜中还夹杂着几丝遗憾。
上阕先写大雪洗净了金兵侵略的尘埃,所有的厮杀暂时归于平静,而词人却滞留后方,不能上阵杀敌,心有遗憾。“风约楚云留”用拟人手法,风云好像有感情一般,把他留在荆楚之地,情感委婉有致。战胜后的喜悦和不能效力的痛苦在词人心中翻涌,喜中含悲。这时不知何人在城楼吹响悲壮的号角,角声如潮水倾泻,翻滚不绝,激荡在词人心里。“写”字通“泻”,把不可触摸的声音具体化,从侧面烘托了角声的悲壮雄浑,展现出词人苍郁的心境。
紧接的三句继续表达矛盾的心情。张孝祥本有壮志豪情、想一试身手,却无缘杀敌,只得借助文字表达希冀。他想到关塞仍有待收复,便拿出刀剑,借灯光仔细检查刀锋。这个动作透露出词人建功立业、为国杀敌的强烈愿望。“剪烛看吴钩”,词人不禁思绪翩然,竟想象自己已飞跃山河,来到战场。“骇浪与天浮”描写出惊心动魄的边塞场面。
上阕想象奇特,词境雄壮,词人听到捷报后的亢奋、悲慨情绪溢于言表。
下阕由“忆”字起笔,置换时空,写词人由采石之战想到了古代的赤壁之战与淝水之战。“周与谢,富春秋”,词人想到周瑜和谢玄建功立业时都正值年富力强时,言外之意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古人一样年轻有为、大展宏图。
“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继续上面的话题,写周瑜和谢玄两人都是骁勇和儒雅兼备。其中“优游”二字,把他们取得功勋的过程写得似随意可为,有举重若轻之状,体现了词人对其赞誉之高。
行文至此又转而写景:“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赤壁矶头与淝水桥边是昔日周瑜、谢玄纵横驰骋过的地方,如今笼罩在暗淡夕阳下,衰草连天,荒芜不堪,令人哀愁喟叹。“渺渺”二字形容景致凄凉,同时也暗示绵绵不绝的愁绪。想到仍有失地沦于敌手,但本朝如周瑜、谢玄那样的大将却少之又少,词人不禁发愁,最初的兴奋转眼散去,化作愁情。
但词人没有沉浸在忧伤的情绪里,而是发出“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的呼声。他愿意乘风奔至前线,击楫中流,扫清敌人,这一誓言充满壮志豪情,慷慨激昂,振聋发聩地表达了从戎杀敌的强烈愿望,也能鼓舞有志之士同仇敌忾,为国效力。
【大师导读】
读之使人奋然有禽(擒)灭仇虏,扫清中原之意。
——宋·朱熹《晦庵题跋》
于湖词声律宏迈,音节振拔,气雄而调雅,意缓而语峭。
——清·查礼《铜鼓书堂遗稿》
木兰花慢(送归云去雁)
送归云去雁,淡寒采满溪楼。正佩解湘腰,钗孤楚鬓,鸾鉴分收。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只有楼前流水,伴人清泪长流。
霜华夜永逼衾裯,唤谁护衣篝?今粉馆重来,芳尘未扫,争见嬉游!情知闷来殢酒,奈回肠不醉只添愁。脉脉无言竟日,断魂双鹜南州。
【赏析】
金兵南下攻宋时,国内混乱,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纷纷南渡,张孝祥也是如此。南下途中,他和一位李姓女子相识相恋,但后来词人被迫另娶,不得不和李氏分离。这首《木兰花慢》是别后相思之作。
上阕开篇以秋景寄托离情。那在云中归去的大雁,就如同离别的李氏已经远去,伫立在溪楼上的词人望着满眼秋色,感到淡淡寒意。“淡寒”二字既指初秋真实的天气,也是离别带来的心理感受。其后三句追忆惜别的过程:相恋的两个人解佩分钗,互赠信物,依依惜别。其中“鸾鉴分收”四字化用南朝徐德言和其妻破镜各留一半的典故,暗示破镜难圆的悲剧结局。
“凝情望行处路,但疏烟远树织离忧。”这是词人在情人离开后所见所想。他静默地站立在原地,指尖情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漫漫长路上,被疏烟树影所遮蔽。“织”字表现出烟影交错的景象,静中有动。
词人无法挽留对方,只好看着楼前流水,静静垂泪。“伴人清流长流”一句,把流水写得善解人意,是移情入景的手法,表面写水多情,实则影射自己为情所苦。
下阕中,词人开始预想身边没了恋人陪伴的生活。以前秋深雾浓时,对方都会为他打理衣服被衾,可是如今,再也不会有人记起这些琐事。“念粉馆重来”,写词人旧地重游,二人曾嬉闹的地方如今落满尘埃,他只能在对方残留的香气里寻找记忆。词人欲写苦情反写蜜事,以今日的“无”反衬往昔的“有”,用笔曲折,娓娓道出相思的苦痛。“情知”两句是词人以己之情对恋人心理的揣度。他想象对方也和自己一样被别愁困扰,只能借酒浇愁。但酒喝得愈多,思念愈是千回百转。
恋人所去之地在江北,而张孝祥在东南,二人虽然彼此牵挂,却遥遥相隔。词人整日“脉脉无言”,看着双宿双飞的鸟雀,黯然销魂,遥想对方。
词中有景有情,有现实有回忆有预想,笔触柔情细腻,直叙中亦有伤怀,平常而不流于呆板,婉转摇曳,情深款款。
【大师导读】
衡尝获从公游,见公平昔为词,未尝著稿,笔酣兴健,顷刻即成,初若不经意,反复究观,未有一字无来处。
——宋·汤衡《张紫微雅词序》
念奴娇(洞庭青草)
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赏析】
宋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时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的张孝祥因遭谗而被降职,贬谪路上经过洞庭湖,看到壮阔的仲秋夜景,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识被触发。于是他挥笔写下来了这首饱含历史忧思的词作。
开篇写平湖秋月的美景。洞庭湖边青草郁郁葱葱,茫茫一片。渐近中秋,景致略显苍凉,没有风来扰动,夜色非常静谧,皎洁的月光照耀着万顷良田。词人在扁舟上见此美景,感觉自己与天地相比虽然无比渺小,但却自由自在,如鱼得水。
“素月”句写月光、星光一同倒影在静谧的河面上,天地间一片澄净,让人有顿悟的感觉,但“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从侧面暗示词人所见景色的美妙。他感觉惬意愉快,完全陶醉在自我的世界中。洞庭夜景仿佛成了能够洗涤心灵的桃源,使人暂忘忧愁。词人道“难于君说”,这是因为只有亲自体会,才能得到超然的体验。
下阕词人回想自己的官场生活,以及他在顿悟后产生的各种想法。“岭表”指两广地区,代指词人在那里的官场生涯。“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是词人的心迹表白。仕途路上鱼龙混杂,但他坚持不同流合污,并以冰雪表示洁身自好。“短发”句写词人现在虽然头发稀疏,衣单体寒,但是能够在这沧浪中得到安定和谐的心态,感受到天地的壮阔空灵之美,也是一桩幸事。
这时他突发奇想:“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即想象自己要吸进西江水,把北斗星摘下来当做自己的勺子,并邀请天地万物来做客,对斟对饮。词人想象中的情景气象阔达,衬托出旷达的胸襟。人与自然万物融合一处,一切皆能与词人同息同乐,传达出以“我”为主的宇宙意识。
就在词人的想象达到高潮时,他回到了现实。“扣弦独啸”,望着雄美的景象自问:“不知今夕何夕。”词人看似进入忘我之境,实则在表达说富贵荣辱不挂心的态度,并由此获得了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此词大有苏轼词遗风,豪迈旷达,超尘出俗,物我交融境界,令人神往。
【大师导读】
写景不能绘情,必少佳致。此题咏洞庭,若只就洞庭落想,纵写得壮观,亦觉寡味。此词开首从洞庭说至玉界琼田三万顷,题已说完,即引入扁舟一叶。以下从舟中人心迹与湖光映带写,隐现离合,不可端倪,镜花水月,是二是一。自尔神采高骞,兴会洋溢。
——清·黄苏《蓼园词选》
秋夜泛舟洞庭,词人所感有二。其一,湖水浩淼,月辉澄澈,觉得自己仿佛融入了其中,这种与宇宙合一的感觉真是奇妙。其二,回顾平生做人处世,心中了无愧疚,这种光明磊落的感觉也真是舒坦。
人生在世,既能站得正,又能跳得出,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周国平
这首词在情与景的交融上的确有独到之处,天光与水色,物境与心境,昨日与今夕,全都和谐地融会在一起,光明澄澈,给人以美的感受与教育。
——袁行霈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赏析】
张孝祥赴江陵上任后,亲赴荆州北面防御工事,事后将自己的所观、所感倾注笔墨,遂有本词。
上阕是词人看到的景象。“霜日明霄水蘸空”,“蘸”字绘出水汽空蒙灵动之感,此句意为:霜降后,天气转冷,空气中水汽很大,到处雾蒙蒙一片,水天相接。“鸣鞘声里绣旗红”,耳边不停传来宝剑出鞘的声音,眼前有红色的旌旗招展飘扬,尽是一派兵戎之景。前句“水蘸空”三字,绘出天地间白茫茫,雾蒙蒙的景象,这一句又点出鲜艳的“红”色,视觉效果强烈鲜明,折射出战事逼紧的情况。第三句里的“澹烟衰草”,都透出萧索肃杀的意味,进一步传递出战事中的气氛。
下阕,词人转换角度,从写自然景观转向战斗工事等,情感的抒发也逐渐明朗。荆州北邻襄州,再向北就是北宋失守的都城汴京。北宋亡国后,都城南迁,于是本属中原的荆北一带竟成了边塞,“万里中原烽火北”说的就是这种情形。
“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词人在荆州东门烽火楼上喝着闷酒,倚靠着栏杆,想到不远处强大的金兵正慢慢迫近,战事吃紧,中原失地未复,百姓受战事之苦,但朝廷中皇帝昏庸,奸臣当道,不禁神伤。他作为边塞守官,觉得自己上不能报效朝廷,下不能保护百姓,悲愤交加,以至于泪流满面。此时秋风袭来,竟使人不寒而栗。
上阕写景,空阔辽远,下阕叙事,抒怀泄闷。全词气象雄浑,意境悲凉,生动地勾勒出一位北望中原、义愤填膺,却无助悲愤的义士形象,充满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大师导读】
比游荆、湖间,得公《于湖集》,所作长短句,凡数百篇。读之,泠然、洒然,真非烟火食人辞语。予虽不及识荆,然其潇散出尘之姿,自在如神之笔,迈往凌云之气,犹可以想见也。
——宋·陈应行《毛本于湖词序》
生查子(远山眉黛横)
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楼阁断霞明,帘幕春寒浅。
杯延玉漏迟,独怕金刀剪。明月忽飞来,花影和帘卷。
【赏析】
楼阁上,一个女子独倚窗边,姣好的容颜上笼着愁色。词人见之怜之,用饱含柔情的笔触,似绘画一般细致勾勒了她的情态。
前两句描写女子的神态。女子眉毛似远山一样,新柳一样的眼睛微微睁开。“远山”比喻女子的黛眉,“横”字点出她的愁苦。韦庄曾有词云“一双愁黛远山眉,不忍更思惟”,写远山眉虽美,但却暗含愁绪。词人视线由眉及眼,写女子“媚柳开青眼”。初生的柳叶细长,常用来比喻眉毛,但词人却别出心裁,用来形容女子的眼睛,表现出其眼睛之俏,眼神之媚,生动新颖,不落俗套。
其后两句转写景物,通过景色描写烘托女子孤寂落寞的心情。在深阁高楼,她看着天边明暗交织的晚霞,春寒透过帘幕渗入房间,带来浅浅的寒意。
女子愁苦独坐时,借酒消愁,下阕“杯延玉漏迟”即言此景。“延”字表现出人物的惆怅,“迟”字暗含时间的漫长。“烛怕金刀剪”一句用拟人手法,表面写蜡烛害怕女子手执金刀剪灯花,实则暗暗道出女子度日如年的心声,颇有情趣。
结尾两句宕开一笔,撇开忧愁,转写月色。女子想赏月色,于是卷起帘幕,连映在帘幕上的花影也被一起卷了上去。帘幕卷起的瞬间,清亮的月光就如水一样涌入了房间。全词戛然而止,主人公之后的所见所思所想,并未再做进一步的交代,却能自然触发读者的联想,意蕴深婉,意脉不绝。
【大师导读】
最后二句,以振荡之笔写静谧之景,遂使词情扬起,色调突然趋向明朗。从词中写景来看,先是写傍晚时的霞明,次是写夜深时的烛暗,至此则让钻出云缝的明月,穿帘入户。词中人物的感情也仿佛随着光线的变化,时而阴沉,时而开朗。
——徐培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