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6200700000095

第95章 陆游(1)

【词人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归隐家乡。一生有收复中原的信念,矢志不渝。今存诗九千多首,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词作中的爱国情感贯穿始终,豪放词与婉约词兼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赏析】

这篇作品是陆游晚年退隐故乡后所作,他追怀当年在川陕前线的从戎岁月,慨叹时下隐退后的蹉跎时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恰是其心境的最佳写照。

上阕以“当年”开启回忆,追怀之感顿起。“万里觅封侯”写的是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陆游到王炎帐下开始军旅生涯之事。“万里”形容从故乡奔赴前线的遥远距离,“觅封侯”取自《后汉书·班超传》中“当封侯万里之外”之句,表现了陆游建功疆场的雄心壮志。“梁州”指南郑,是王炎驻兵之地。“匹马”前行,勾勒出词人傲然英勇的形象,与“万里”呼应。前两句表现出词人投身复国大业的壮志雄心。

“关河梦断何处”,表达词人梦想破灭后的恍惚和无奈。“关河”指代抗金战场的前线;“梦断”形容前文提到的封侯报国的壮志已经破灭;“何处”有问无答,表明词人在理想破灭后的迷茫。“尘暗旧貂裘”以平缓的语调写征衣落尘,颜色黯淡,其中“暗”字作为动词,既描写陈旧的衣服没了光彩,也暗喻词人“梦断”后的黯然心情,显心灰意冷之意。

下阕直抒胸臆。“胡未灭”指宋室南渡后的国家形势;“鬓先秋”写词人面容衰老的个人处境;“泪空流”表达词人徒然挥泪的黯然情绪。这三句音阶紧凑,语调急促,交代词人年老力竭但事业未竟,只能空余悲愤的尴尬处境,暗指其人生的坎坷蹉跎。词人半生戎马,最后只落得一个“空”字,只能默默垂泪,更显伤感况味。

最后三句以“此生”领出,颇有人生总结的意味。陆游半生的经历已于上文交待清楚,其暮年的境遇,又在此处展露:“心在天山,身老沧洲。”“天山”指代边塞地区,“沧洲”是水滨之地,此处指词人的故乡,即浙江山阴镜湖之滨。结尾两句前者言志,后者写实,呈现出其凌云壮志与现实遭遇的巨大落差,表达方式虽和缓,但失落和愤懑的情绪却十分强烈。

陆游着眼于一生,把身世家国之感慨融于“匹马”、“关河”、“貂裘”、“天山”、“沧洲”等苍凉雄浑的意象里,情感深沉,意境宏阔,笔调雄劲,又有悲恸之情缓缓流溢,悲壮中蕴藏沉郁,哀痛却不消沉,十分感人。

【大师导读】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名。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梁启超

陈与义、吕本中、汪藻、杨万里等人在这方面跟陆游显然不同。他们只表达对国事的忧愤或希望,并没有投身在灾难里,把生命和力量都交给国家去支配的壮志和弘愿;只束手无策地叹息或者伸手求助地呼吁,并没有说自己也要来动手,要“从戎”,要“上马击贼”,能够“慷慨欲忘身”或者“敢爱不赀身”,愿意“拥马横戈”、“手枭逆贼清旧京”。这就是陆游的特点,他不但写爱国、忧国的情绪,并且申明救国、卫国的胆量和决心。

——钱钟书

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归梦寄吴①樯②,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③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注释】

①吴:泛指南方。

②樯(qiáng):桅杆,可泛指舟船。

③芳洲:指鹦鹉洲,在武昌黄鹤楼东北的长江中。

【赏析】

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陆游入蜀任夔州通判。八年后,他又奉召归京。离开成都之际,他创作了这首作品,表达内心复杂的感受。

上阕是词人对归程图景的想象。“归梦寄吴樯”一句直言“归梦”,流露出归来的迫切。“吴樯”指归吴的船只,“吴”字可泛指南方。把目的地嵌入对船只的称谓,更显其归吴心切。“水驿江程去路长”表现路途的遥远。

“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想见”说明这三句是词人的想象:在一个傍晚,他于烟波浩渺处隐约见到树木参差,便停船系缆,已身到武昌。此处直言对归吴水程的憧憬,感情直白真挚。既有“水驿江程”的大环境,又有“芳洲”、“斜阳”、“烟树参差”等具体细节,画面开阔而唯美。

下阕所表心境与上阕大相径庭。之所以“愁鬓点新霜”,一方面是因为词人时年已五十四岁,日渐苍老,已有“新霜”点染在发间,另一方面,又添白发,可衬托出他内心之“愁”。“曾是朝衣染御香”是说他昔日曾为朝官,“染御香”三字形象地体现出词人身处京城的情状。这两句语序颠倒,其含义应是:昔日曾在京城为官,衣染御香,但如今离开京城已久,甚至连头上也添了白发,时光易逝,让人惆怅。

“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这三句明写“愁”的内容。词人离京八年,在蜀地几经辗转,历经坎坷,其杀敌报国的志向未能实现,收复失地的提议也未被采纳。在这次回京前两年,词人因“恃酒颓放”被劾免官,政治失意,孤苦漂泊。在这样的情形下受召归京,他心中难免忐忑,只怕回去后至交好友多已不在,即使偶有旧友,恐也会疏远潦倒落魄的自己。“却恐”一句别有深意,把他担心故交零落的凄凉心境写得倍加心酸。

上阕写喜,喜不自胜;下阕写悲,悲不堪言,既表达出词人归乡的迫切,也流露出对成都的留恋。如此悲喜交加糅合一起,贴切地刻画出人物复杂的心境,也隐约透露出前途难卜的彷徨。

【大师导读】

入手处仅写舟行,已含有客中愁思。“料阳”二句秀逸入画。继言满拟以还乡之乐,偿恋阙之怀,而门巷依然,故交零落,转不若寂寞他乡,尚无睹物怀人之感,乃透进一层写法。

——俞陛云

感皇恩(小阁倚秋空)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漠漠孤云未成雨。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赏析】

本词当作于陆游客居蜀地时。他终日闲闷,壮志难酬的感慨时常萦绕心头,又久在他乡,难免思乡。两种情绪相互交织,最终催生归隐之念。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开篇两句点出时令为秋天,地点是江边,写词人登临江边小阁的场景。其中第一句与周邦彦《感皇恩》中的“小阁倚晴空”只差一字,两句又取义于王勃《滕王阁》中“滕王高阁临江渚”。这种填词方法即“夺胎换骨”,陆游把名篇佳句加以剪裁,为己所用,并不显雷同,反而有“点铁成金”之妙。

“漠漠孤云未成雨”进一步描写环境。“漠漠”形容烟雾弥漫之状,呈现出云气缭绕的江景。此时,词人听到“数声”雁鸣,抬头见“新雁,回首杜陵何处”。“新燕”回扣首句提到的时间,大雁刚从北方飞来,说明是秋天;“杜陵”代指长安,此处引申为被金人占领的土地。雁鸣勾起故国之思,表达了词人对故国、对抗金前线的牵挂。

“壮心空万里,人谁许!”此处笔调急转,用反诘口吻道出怀才不遇的悲戚。“万里”的广袤天空,与无人“许”的孤独形成对比,呼应前句“孤云未成雨”的深意,痛陈孤掌难鸣的际遇,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

下阕以解嘲式的自我安慰开启,饱含哲思。“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这几句意为:国家大事自然有宰相、枢密使等文武大臣去操心,既然皇帝拜他们为官,为君分忧便是理所当然的职责。道理虽如此,但现实往往不遂人愿,很多官员常常空占官位却碌碌无为,如词人这样的有心报国者却不被重用。词人采用反语,讽刺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当朝者,表达对自身遭遇的不满。

在这样的情况下,词人开始为将来“熟计”:“只有故乡归路。石帆山脚下,菱三亩。”表明了放弃仕途,归隐乡间的想法。“只有”二字表示别无他法,道出满腹无奈。最后两句是他对未来生活的设想:他要回到故乡石帆山,采菱耕田,享受静美的田园生活。

事实上,陆游一生心系家国,这样的归隐之志,不过是他在报国无门的情况下所发的牢骚语。秀美的风光和恬淡的情致下,深藏着波澜般起伏不定的感慨。结尾几句勾勒了清丽闲适的田园风景,反衬出现实生活的坎坷不平,以反差之美道出词人的情怀。

【大师导读】

放翁长短句,其激昂感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逸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颉颃;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而歌之者绝少。

——宋·刘克庄《后村诗话》

其词亦兼具雄快、圆活、清逸数长。

——薛励若

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

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

歌缥缈,掳①呕哑②,酒如清露鲊③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

【注释】

①掳:划船的工具,通常置于船尾。

②呕哑:拟声词,形容声音嘈杂。

③鲊(zhǎ):一种腌制的鱼。

【赏析】

秦朝时,邵平被封为东陵侯。秦二世而亡,他便隐居在长安青门外,以种瓜为生并以此为乐,其瓜味道甘美,附近百姓纷纷来购买,称其为“青门瓜”或“东陵瓜”。

上阕开篇运用邵平的故事领起全篇,一则奠定了隐逸的基调,二来“青门种瓜”并不为词人所取,相较于邵平眷守旧国都,陆游更愿意回到家乡镜湖隐居,由此突出“渔钓”主题。“只将”二字凸显“渔钓”是唯一的生活乐趣,表现出词人对此中乐趣的钟情;“送年华”三字展现出词人怡然自乐的姿态,他没有因年华的流逝而忐忑,反而乐在其中。

“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这是对“渔钓”环境的描绘:盎然春色里,一对对初归的燕子在湖水边齐齐掠过;夕阳落照下,成群的沙鸥栖落在沙洲上。环境祥和、温暖、静谧,词人闲适畅快的心境自然流露出来。

下阕进一步铺展“渔钓”生活的细节。

“歌缥缈,掳呕哑”,这两句是在静态的视觉画面里加入了动态的听觉元素,全词更加生动,富于动感,令人仿佛能听到歌声与摇橹声夹杂一处的交响乐。

“酒如清露鲊如花”流露出日常生活的气息,更见朴实。“酒”、“鲊”指饮食,此处具体为酒和下酒菜。值得深味的是,“酒”的意象在此隐藏着词人畅达豪放的情怀,“鲊”是词人劳作所得,用以佐餐,更显惬意。另外,“清露”澄澈甘冽,“花”既美且香,词人借其特质,表现了“酒”与“鲊”带给人的美好享受。这一句道尽“渔钓”之乐,表达了词人乐在其中,不疲于此的隐逸情趣。

“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路遇行人,对方与词人寒暄起来,笑问词人家在何处。词人笑着回答:“此船就是吾家。”用语通俗,把词人以船为家的情致自然道出,其中“船儿”二字,凸显亲切之意。

陆游有很多别号,其中与“渔”相关者占了多数,如“渔翁”、“钓叟”、“渔隐”等,另外他还曾以“烟艇”命名自己的居室,可见他对“渔隐”生活的情有独钟。这首词便以“渔隐”为主题,恰逢词人刚被罢官,归隐山阴镜湖边家乡,流露出其倾向于出世的人生态度。作品笔法清新,以写实为主,故声情并茂地表现出“渔隐”生活的乐趣,同时表达了词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

【大师导读】

他并非纯文人式的风花雪月,而是躬身看到农事稼穑,体味到乡间情味。

——肖复兴

他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要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

——钱钟书

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①愁绪,几年离索②。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注释】

①一怀:满怀。

②离索:离别,分散。

③浥(yì):沾湿。

【赏析】

陆游曾娶表妹唐琓为妻,唐琓美丽多情,且通文能诗,夫妻二人琴瑟和鸣,感情笃厚。因陆母不喜唐琓,陆游于婚后两年被逼休妻。后陆游再娶,唐琓也再嫁。又过了几年,陆游游览沈园时,恰好遇到相携游玩的唐琬及其丈夫。这次邂逅令陆唐两人百感交集,又苦不堪言。短暂寒暄复又告别,唐琬遣使女把携带的酒肴送给陆游。陆游在园壁上题此《钗头凤》,表达悲痛欲绝的心情。

开篇三句一气贯下,韵脚相连,还原了词人与唐、赵二人邂逅于沈园的情景。“红酥手”形容唐琬红润而柔滑的手;“黄藤酒”指代唐琬遣侍女送来的菜肴和美酒;“宫墙柳”代指唐琬。这三句意象丰富且色彩鲜明,“红”与“黄”皆灿烂耀眼,又有“柳”色隐藏,极言春光之烂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