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莲英能够得宠,是与他逢迎有术、善于讨好慈禧分不开的。据说慈禧太后很珍爱自己的头发,对给她梳头的太监非常挑剔。梳头太监经常挨骂,个个提心吊胆。
当时李莲英还没有受宠,他看在眼里,决心抓住这个机会,做一个让主子称心的梳头太监。
他听说京城有个叫小玉凤的妓女,堪称京城花魁,不仅吹拉弹唱无所不精,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而且有一手梳头的绝技。李莲英决心学到手。
但是,小玉凤所在的妓院在京城是一等一的戒备森严,一般人别说见她,就是靠近妓院都是痴心妄想。这难不倒李莲英,他扮作皇亲国戚混进妓院,对老鸨叫来的姑娘们都以各种理由回绝。不是个子太低,身材太胖,脸蛋太圆,大嘴,小眼,不好看,就是小头小脸,贼眉鼠眼,嘴里还长了颗大虎牙,令人讨厌,要么就是肤色太黑。
李莲英不是眼光高,只是他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奔着小玉凤来的。果然,老鸨见李莲英如此挑剔,就领他上了二楼,去见小玉凤。
小玉凤果然名不虚传,只见她约摸十七八,瓜子脸,柳叶眉,丹凤眼,薄嘴唇,浅酒窝,少有矫揉造作,多是清丽脱俗。尤其是她的头发更是样式独特,出类拔萃。
李莲英也被小玉凤的美颜所折服,他们谈棋艺,讲书画,古今中外,海阔天空,谈得极为投机,大有知音难觅、相见恨晚的感觉。李莲英施展宫中学来的手段,又是画画,又是写字,再加上他打起精神,把自己装扮得像一个贵家公子,小玉凤真是动了心,大有投怀送抱之势。李莲英却在这期间把小玉凤的发髻样式看了个一清二楚,况且中间又听小玉凤大讲特讲了一段“梳头经”,自认为得益匪浅,怕被小玉凤看出端倪,不敢久耽,借故退出。
李莲英掌握了京城所有的流行发式,又在其他人身上练习得得心应手,自认为已有十成把握讨得西太后欢心,才回宫拜见沈兰玉。李莲英将自己学到的技艺三分实七分虚地吹了一通,说得神乎其神。沈玉兰差点儿要跪下给他磕头,感谢他救急。当下就把如何给慈禧太后梳头的要领和如何拜见说了一遍,李莲英一一记下。
第二天一大早,沈玉兰就安排李莲英去给慈禧太后梳头。李莲英信心满满地前往宫中,毕竟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心中免不了有些激动。
他轻轻进得门来,急忙上前叩头请安。只见慈禧太后坐在一个月牙形的梳妆台前,梳妆台极为精美,似是用紫檀木制成,飘着淡淡的木香,台上四处都雕着镂空的花纹图案,正中镶着一块大玻璃,上下左右都镶着小块的玻璃,玻璃的连接处极为紧密,如同一个整体。慈禧太后一直忙着自己梳妆,没顾得上跪在地上的李莲英。李莲英这样跪了许久,眼看膝盖都跪麻了,慈禧太后才让他起来。
慈禧太后问了一些问题,然后问他会不会梳头。李莲英底气十足地说会。接下来,自然是该梳头了。此时,有太监早已抱来紫檀香木的镂花梳妆宝盒。李莲英抖擞精神,揣摩了一下慈禧的长相。然后,他小心翼翼地破开西太后长长的青丝,用梳子轻轻地梳理。梳了一阵,又用丝棉蘸上异香的生发油和爆花水之类的东西,采用小玉凤的手势,左盘旋,右盘旋,后发撩起,端端正正地梳了一只莲花髻,又把齐眉穗分到两边,成为水鬓,梳完之后,一朵出水芙蓉跃然头上。
慈禧迫不及待地来到梳妆台前一照,只见镜中的自己在发型的衬托下端庄而典雅,这个发型梳得可真叫漂亮,远看如双凤朝阳,近看似芙蓉出水,那乌发盘髻,还有两根雕琢精细、缀着珠花的银簪斜插在后脑顶上,真是龙盘玉柱,颇有皇家风范。不仅如此,平时引以为憾的长脸在这个发型的衬托下居然也看不出来了。慈禧心花怒放,站在大镜子前左顾右盼,一会儿远看,一会儿近看,这么多天来终于有了一个满意的发型。
揽镜自顾的慈禧过了许久才发现李莲英还垂手侍立在一边,高兴地问他会多少种发型,李莲英知道自己梳的这个发型一定让慈禧太后非常满意,否则不会这么高兴。如今她这么问,自己当然要表现表现,说不定以后就会一直陪伴在她身边,就说自己会三十多种不同的样式。
慈禧听闻更加高兴,又问哪种最拿手。李莲英正好把最近学到的梳头知识显摆一番。他进一步说:“历代梳的发髻样式都不一样,风行一时的有堕马髻、灵蛇髻、门扫髻,这些发髻都各有所长。要具体说哪种好看,其实应根据具体的人而定。每个人的高矮、胖瘦、年龄大小、五官脸盘都不一样,看‘相’梳头,这样才能扬长避短,增加人的风韵。再有,季节对发式也有关系,夏季天热宜于松散,冬季天冷宜于紧凑,春天宜杨柳式,夏天宜荷花式,秋天宜菊花式,冬季宜腊梅式,各有不同。”
李莲英说得头头是道,慈禧见他对梳头有这般研究,心中十分欢喜,问他自己最适合哪一种样式。
李莲英抓住时机,连忙对慈禧阿谀奉承,说慈禧太后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集吉祥于一体,化富贵为一身,龙形风貌,福星寿相,什么发型梳在头上都会大放异彩。一番话把慈禧吹捧得飘飘欲仙,十分畅快。
慈禧太后有意试一试李莲英的本事,假装给他立下军令状,一个月内要每天不重样给她梳头,否则小心板子。
李莲英知道这是慈禧有意要留他在身边伺候,连忙表白自己的忠心,如有重样,甘愿受罚。其实,慈禧才舍不得惩罚他,要不谁给她梳头啊!
自此李莲英每天给慈禧梳头,一回生,两回熟,熟能生巧,越梳越得心应手,越梳越美不胜收,集南北之风韵,采城乡之精华,举一反三,推陈出新,随手梳来即可成形,信口开河便成佳名。慈禧也不得不对其心窍之七巧玲珑倍感赏识。就这样,李莲英凭着一表人才的长相和梳头的本领讨得慈禧太后的欢心,终于被慈禧看中而成了梳头房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不久,他又被慈禧提升为梳头房首领兼敬事房首领,御前近侍。自此李莲英也跻身于慈禧面前的红人之列。他预感到,飞黄腾达的梦很快就要实现了。
在与慈禧的交往中,李莲英发现慈禧反复无常,让人捉摸不定。因此,机灵的李莲英为自己立了一套规矩:其一,凡是主子喜欢的,他要尽力为之;其二,凡是主子不喜欢的,他尽力戒备之。他拿这两条规矩约束自己,无时无刻他都在心里念叨这两条规矩。更重要的是,他要让慈禧感到他李莲英是她一刻也离不开的人。要想达到这个程度,那就必须对慈禧的一切嬉笑怒骂有全盘的了解。
不仅如此,李莲英还揣摩慈禧太后的各种喜好,并尽力去讨好她的爱好。他发现慈禧太后爱听故事,就尽量搜集各种故事讲给慈禧太后听。之后,慈禧对李莲英由欣赏到器重,由器重到宠爱。手眼活络的李莲英则心领神会,更加死心塌地地为慈禧做事。
李莲英由于给懿贵妃梳头,受到了恩宠和赏赐,心中十分得意,不由地便有些骄傲自大瞧不起人来,认为自己比谁都行。他虽然不敢跟安德海等首领太监、师傅们摆架子,但对储秀宫的小太监和宫女们有些瞧不起,以为就自己行,别人都不行。
本来这些人就对李莲英的飞黄腾达不服气,现在李莲英居然还反过来欺负他们,于是他们总想找机会教训李莲英一顿。俗话说,常在河边走,难免要湿鞋。这一天终于让小太监们等到了。
一天早上,李莲英给懿贵妃梳完头退了出来,有两个小太监正陪着皇子载淳(即同治)玩耍。这时,载淳刚满两岁,正在学说话,但并不能表达清楚。此刻,他正在院子里跑来跑去玩得高兴。李莲英平时也常常和他扮鬼脸玩,逗他发笑。慈禧不明就里,还以为自己的儿子和李莲英有缘分呢,常常夸奖李莲英会哄小孩。
李莲英今天见到载淳,又想逗载淳喜欢,就弯下身子向载淳做了个鬼脸。他的这个动作恰好被一个叫顺成的小太监发现了,他正在照顾载淳。李莲英扮鬼脸,顺成就想栽赃李莲英。于是,他趁人不备在载淳的背后狠狠地拧了一把。平时娇生惯养的载淳怎受过这样的委屈,立刻“嗷”一声,滚倒在地上大哭起来。
皇儿一哭,这不要了慈禧的命吗?她也顾不得什么雅态雍容了,三步并作两步赶过来,连忙用手去扶,还着急地问:“怎么了?怎么了这是?”
突然发生这种变故,那些宫女、太监们都吓坏了,呼啦啦跑过来扶的扶,哄的哄,乱成了一团。也别怪这些人着慌,懿贵妃不用说,儿子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更是她目前和以后母凭子贵的唯一依仗。而众宫女、太监们,小主子载淳是在储秀宫玩耍哭闹的,倘若有了一些差错,那可不得了。载淳是皇帝的独生子,是独苗。万一有个闪失,万岁爷龙颜一怒,谁也别想活。
李莲英虽然见过大场面,可也吓得不轻,还以为是自己做鬼脸把贵妃娘娘的宝贝载淳给吓哭的,便回过头来赶紧给懿贵妃跪下,承认是自己的一个鬼脸把载淳给吓哭了。他做梦也没想到众人在玩弄他,稀里糊涂成了替罪羊。
李莲英以为凭着自己几个月来给慈禧梳头建立起来的信任关系,可以轻松渡过这一关。其实,他想错了,这件事使他明白,奴才永远是奴才,与众不同的是,他是个能让主子高兴的奴才罢了。
慈禧听说是李莲英把孩子吓着了,立刻厉声呵斥他,并毫不留情地狠狠给了李莲英两个嘴巴。李莲英果然见风使舵,他挨了嘴巴,既不哭不动,也不磕头求饶。等慈禧打完后,还对慈禧对自己的教训谢恩,并劝她小心闪了手,累着自己的身子。
正好载淳看见慈禧打李莲英挺好玩,终于咧开嘴笑了。慈禧见自己儿子笑了,而且李莲英平时并无大错,气也就消了大半,但仍然警告李莲英以后不许随便和载淳玩。
别看李莲英挨了几个嘴巴,还自认万幸,那只因为贵妃娘娘没有传杖让人责打,只是亲手打了几个嘴巴而已。
安德海赶紧给主子请安认罪,因为安德海是李莲英的师傅,有教育不严之罪,故而来请罪。看在安德海的面上,慈禧没有深责。但安德海却召集太监们开了一个大会,再次强调了事情的严重性,并要大家不要掉以轻心。
载淳被吓哭的事虽然不大,却给李莲英深深地上了一课。从此,他更加小心仔细地伺候慈禧和小主子了。不仅如此,他还更加用心地揣摩慈禧的饮食起居和各种兴趣爱好,争取把握她的兴趣点,使得自己在慈禧面前合上节拍。
李莲英见安德海经常向慈禧进献一些稀奇古怪的稀罕玩意儿,以博得慈禧的欢心,就觉得自己根本无法给慈禧这么贵重的东西,让慈禧注意自己。他只有更加卖力地伺候好慈禧,才能保证自己的职位不被替代。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寻求各种机会向慈禧表明自己的忠心。咸丰九年(1859年)中秋节的晚上,慈禧心情大好,就召集值班的大小太监和宫女,陪她在院中一起赏月,还赐给每人几块月饼,让大家吃。
其他宫女太监都千恩万谢地吃起了月饼,只有李莲英在一旁默默不说话,手里拿着月饼不吃。他的这一举动让慈禧非常纳闷,就问他为什么不吃。李莲英其实是想回家,他声泪俱下地表示自己进宫这么多年,从未回家看过父母,也很久没有喝过母亲做的玉米糁粥,心中实在想念,要把慈禧赏赐的月饼拿给父母吃,恳请慈禧同意他回家。慈禧听后非常感动,但并没有同意让他回去。其实,李莲英并不是真的要回家,而是通过一番表白试探慈禧。他知道慈禧有个习惯,就是饭后总爱喝上半碗玉米糁粥。李莲英名义上没有达到目的,其实他已经知道慈禧对他要进献玉米糁并不反对,这就足够了。
李莲英给家里捎信,要他们给他捎些玉米糁。李莲英家里也知道了他在宫里受到慈禧赏识的事,当然对此非常重视,很快就把玉米糁送到了京城。
此时虽然朝廷内外交困,但慈禧四岁的儿子载淳已经会说话了,因此慈禧常常把那些恼人的政事推到一边,心情清爽地和小儿子玩耍。李莲英见慈禧心情好,趁着梳头的机会,说他的父母从乡下捎来了一些玉米糁,想孝敬主子,不知道肯不肯赏脸,容不容带进宫来。
一来慈禧高兴,二来她本来就喜欢这东西,就点头答应了,还夸奖了李莲英几句。为表示自己的宽厚仁慈,又赏了李莲英十两银子,让他回去孝敬爹娘。这样一来,李莲英精心策划的一步棋,终于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