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发展战略概论
6263100000023

第23章 巩固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一、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加快教育发展十六大报告深刻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一论断从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教育的特殊作用和地位。

(一)深刻认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1)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蓝图过程中,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将直接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顺利实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教育与人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认识到教育与人才培养是通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

(2)教育与人才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核心。21世纪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际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将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为高新技术和创新性人才拥有的数量和质量。教育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成为提高现实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因此,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人才培养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3)教育与人才培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

(4)实现人民大众受教育的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享受教育权利和接受良好教育是现代社会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和最根本的利益。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接受良好教育不仅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因此,加快教育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质量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要求,为处境不利人群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使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得到切实维护和保障,确保社会主义教育的公正、公平,既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加快教育发展

提高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对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地位的认识,切实把各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轨道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把实施科教兴国、开发人才资源作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务,由各级主要领导亲自抓。各级主要领导要直接领导并抓好教育和人才工作,把教育工作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实行教育、人才工作责任制,把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各项工作分解到政府各个部门,明确各自职责。

加大政府投入,进一步动员社会资源,加快教育发展。力争2006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2010年达到5%。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包括教育在内的公共财政责任。

鼓励全社会进行智力投资,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对民间资本投入教育的奖励机制。建立教育发展基金,吸纳各种社会教育捐赠。

对农村贫困地区的小学和初中学生逐步实行免费提供教科书制度。进一步完善并全面落实以“奖、贷、助、补、减”为主要内容的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与制度,形成完善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三)加快教育优先发展

《建议》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教育发展,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在全社会形成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切实提高师资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加大教育投入,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

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建议》强调指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十一五”期间,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

(一)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统一认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和前提,作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目标和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转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使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价值观、人才观、发展观和教育观成为教育决策的依据和社会评判教育行为的标准。

(二)明确和强化政府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责任和作用

各级政府应统筹加强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政府的核心工作,要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合力。要通过制度建设,明确规定各级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校长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责任。建立咨询和听证制度,形成各方面积极参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机制。加强对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关键问题的调查研究,增强教育政策制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

(三)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构建和推行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贯穿于中小学教育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完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全面推行新课程。面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学生的需求,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切实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在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大力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手段,保证边远、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

(四)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改革评价、考试与招生制度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制度,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教师、学校。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多样化的需要,建立全面和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评价模式,积极探索和推行学生综合评价机制,建立规范的学生成长档案,全面记录学生的进步程度、各方面表现、社会活动经历以及特长发展,改变单纯以学业成绩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做法。

(五)推进考试制度改革

完善小学升初中就近免试入学制度。积极探索建立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在改革考试内容和方式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分配教育资源,探索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相对公平地分配给区域内所有初中的招生办法,探索有利于特长生持续发展的升学办法。推进高考与招生制度改革,建立以统一考试为主、多元化考试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高考与招生制度,使高考与招生制度更加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

(六)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全面提高师德素质。加强教师教育制度创新,推进教师教育和教师工作的法制化、制度化。完善教师资格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建设一支师德素质过硬、学科结构合理、教学能力较强、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完善以现有师范教育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继续推进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大力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七)加强督导,建立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

建立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的国家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的跟踪、监测、评估、反馈机制,重点建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促进中小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建立科学的督导评估体系,按照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各级政府素质教育工作和教育系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情况定期进行督导,促进国家教育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三、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一)加强义务教育

《建议》提出,要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特别要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学生免收学杂费,并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建议》明确了未来5年我国加强义务教育的方向和重点。

(1)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建立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长效机制。调整和优化教育投入结构,确保新增教育投入重点用于农村义务教育,逐步提高义务教育投入占整个教育投入的比重。完善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办法,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中,对义务教育的投入采取预算单列、划定比例、封闭运行的特殊办法,予以优先保障。

(2)加大资助力度,切实解决农村学生和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力度。推动各地政府继续设立并逐步增加义务教育助学金,重点资助农村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困难家庭的寄宿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到2007年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做到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3)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健全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的法规体系,建立多部门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以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和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的政策。

(4)继续实施推动农村和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确保农村中小学达到基本的办学条件要求。坚决打赢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战,大力推动西部地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切实落实《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和本地区的“两基”规划,增加对“两基”攻坚的投入,切实保证如期完成农村寄宿制学校,解决好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解决制约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瓶颈问题。

(5)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到2007年,农村小学教学点都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农村小学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积极推动各地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农村中小学生能够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接受信息技术教育。

(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等项制度,积极引导超编学校的富余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切实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不足及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

(7)健全国家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加强对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督导评估。建立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督导评估体系,重视加强对地区、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督导、评估。促进社会参与义务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形成接受社会监督、社会广泛参与、与社会各界互动的义务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督导部门要把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督导评估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其督导评估结果要作为考核主要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进行表彰奖励的依据。

(8)进一步推动义务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认真总结“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和“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地区学校工程”的经验,落实部分地区经济较发达的县(市、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贫困县、大中城市对口支援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县的工作。

(二)加强和完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当前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面向“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人力资源需求,《建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要按照《建议》的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各项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结构和布局,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

加强领导,推进改革与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加强各级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领导,形成各级教育部门主管、相关部门协作配合、行业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努力打破部门和学校类别界限,推动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重组。推动公办职业学校体制改革与创新,优化配置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推动职业院校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支持民办职业教育,积极引进国(境)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管理理念和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推进职业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

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建立和完善遍布城乡、灵活开放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有条件的地区每个地市都要重点建设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若干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中等职业学校),每个乡镇都要充分利用中小学、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及其他培训机构,建立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基地。实施高水平示范性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和职教中心建设计划,重点支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实训基地和县级职教中心的建设。继续执行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或成人高等学校,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本科院校的政策,稳定职业教育资源。

以服务为宗旨,加快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组织实施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开展进城农民工培训,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强化农村“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

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的转变,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加强精品课程和教材开发与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加强职业指导、创业教育和就业服务。推进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东部地区和城市对招收的西部和农村学生适当减免学费,并提供就业帮助。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整体素质。实施教育师资素质提高计划。继续依托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扩建一批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支持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工作。建立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职业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和教师职务系列。

依靠行业企业,调动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行业要做好人才预测和教育培训规划,开发制定本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积极举办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证书颁发工作,参与国家对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和相关管理工作。企业要继续办好已有的职业院校,中小企业可以联合举办职业学校,也可以与职业学校合作培养所需人才。建立企业接收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的制度。

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增加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比重,进一步落实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逐步增加城市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认真落实企业从职工工资总额中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的政策。鼓励支持民间投资职业教育,多方筹措用于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经费。

(三)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建议》提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以实现工作重点由重规模发展向更加注重质量提高的战略转移。一要加强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带动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二要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三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四要增强高校创新能力。五要实施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以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六要完善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七要改革高考制度。八要加强高校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四、新世纪初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一)总的要求

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新世纪教育发展要坚定不移地遵循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创新,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

(二)国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

2010年,全国每10万人口中,预计专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到7000人以上(2000年为3611人);高中阶段学历者达到2万人以上(2000年为1.12万人)。在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学历者占8%左右(2000年约为5%),文盲半文盲比例降到5%以下(2000年约为9%)。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5年(2000年为8年左右)。2020年,全国每10万人口中,专科及以上学历者达到1.35万人左右;高中阶段学历者达到3.1万人左右。在从业人员中,专科以上学历者上升到15%左右,文盲半文盲比例降到3%以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1年。

提高普及义务教育水平,推进学前教育。预计2010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5%;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0%左右。2020年,高质量、高水平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超过90%,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0%左右。

到201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0%左右,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学龄人口都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2020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人口覆盖率达到85%左右,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积极稳步发展高等教育。2010年,高等教育各类在校人数达到2500万人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左右。2020年,高等教育各类在学人数达到3500万人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2%。

(三)基本建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

(1)基本形成更加开放、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体系;基本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特点的终身教育系统,“学习型社会”初步形成。(2)实现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性,为全体人民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教育法制建设完善。(3)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四)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

(1)培养大批急需专业人才和高层人才。(2)若干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先进水平行列,成为支撑国家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发展的强大力量。(3)高校承担国家建设重大课题研究和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4)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解决现代化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促进国家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五)面向市场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

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充分发挥待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建立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衔接与沟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确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基本制度。

(六)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进一步增强民族凝聚力

(七)造就一支献身教育事业,勇于创新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八)以教育信息化为龙头,带动教育现代化

(九)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多贵、周志田:“关于制定〈2006—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若干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33期。

[2]康平主编:《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红旗出版社2005年版。

[3]彭卫东:“试论邓小平的新生产力观”,《邓小平理论》2003年第12期。

[4]江泽民:“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96年5月27日),《论科学技术》。

[5]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新网,2005年10月18日。

[7]陈至立:“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