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迈向成功的境界:国学智慧新启示
62983000000004

第4章 坤卦第二

厚德载物自祯祥

函盖充周,心包太虚,厚德载物,是坤卦的核心思想。心量越大,事业越大;心量越宽,人生越美好。

【原文】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译文】

坤卦:大大亨通。有利于占问母马的吉凶。君子有所行动,如不遵循客观规律,则会迷失方向。相反,则会达到目的,这是吉利的事情。如往西南方,则会得到朋友。如往东北方,则会失去朋友。卜问是否平安,得到吉兆。

【原文】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译文】

《彖传》说:多么崇高啊,大地滋生万事万物之功。万物依赖它获得生命的基础。它顺承着天道的变化。大地厚实,承载万物,大地美德,广大无垠。它蕴藏深厚,地面辽阔,各种物类皆得其所。牝马阴性,与地同类,善于在无边无际的大地上奔跑,生性柔和、温顺、便捷、执着。君子外出,先迷失路途,后来顺利地找到归宿。如果往西南方向,会得到朋友,与他共创大业。如果往东北方,可能失去朋友,不过最后还是吉庆的。遵循客观规律办事得到吉祥,正如无边无际的大地随处伸展一样。

【原文】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

《象传》说:大地的品德顺天而行。君子应效法大地,以宽厚广博的德行来容载万物。

【原文】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至其道,至坚冰也。

【译文】

初六:践踏着薄霜,可以推断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

《象传》说:践踏着薄霜,可以推断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这表明阴冷之气开始凝聚,遵循自然规律的推进,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而成。

【原文】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译文】

六二:平直、方正、辽阔是大地的特点。即使前往陌生的地方,也没有什么不利的。

《象传》说:六二的爻象平直而且方正,我们要顺从大地的运行规律,一直向前。无须刻意效仿,即使不熟悉也自然会耳濡目染,一切皆有利,这正是大地的光明伟大。

【原文】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译文】

六三:胸怀才华而不外露,则可得到吉祥的占卜。如果去为有德行的人做事,能恪尽职守,虽然没什么成就,但也能善始善终。

《象传》说:腹有才华和有德行的人,最终会显山露水,为世人所赏识。这时候要跟从有德行的人创业,事业将会发扬光大。

【原文】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译文】

六四:扎紧了口袋,如缄口不言,没有指责,也没有赞誉。

《象传》说:扎紧了口袋,不轻易说话,谨言慎行,谨防祸从口出。

【原文】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译文】

六五:黄色的裙裤,大吉大利。

《象传》说:“黄色的裙裤大吉大利”,因为“黄裳”象征着人内在的美德。

【原文】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译文】

上六:龙在大地上争斗,血流遍野。

《象传》说:“龙在大地上争斗”,已到了途穷日暮的境地。

【原文】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译文】

用六:占问得长久的吉利。

《象传》说:“用六永远坚持纯正”,所以最终能够成就大业。

导读启示

在《易经》坤卦中提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累善行善德的家族,这个家族的福报不会断绝,家族的后代也会承受福报;而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这个家族会经常发生灾祸,甚至连累后代。这就是坤卦所揭示出的最重要的真理!

《易经》作为一部伟大的经典,不仅揭示宇宙自然规律和天地法则,而且还蕴含着超越当下、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思想,其所内蕴的真理和佛家“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从坤卦这句导人向善的思想可以看到,《易经》所倡导的善法既体现出自然和谐的有序性,又契合佛家的行善积德思想,这种善文化的确立正是人类和谐规则的庄重确定,有利于人类道德和精神操守的构建。

随着古印度的佛教东传到华夏中土,传统的佛教和中国儒家、道家思想的相互糅合、互为融通,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佛教文化。而中国历代大德哲人不断推动儒家文化和佛教的和谐共融和综合发展,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加丰满深邃。纵观一切典籍,佛教所倡导的思想无非是围绕八个字: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佛教在经书中提到:一切众生在六根、六尘、六识中,念念不愚,念念向善。又云:凡起心动念,皆是造业。佛教倡导众生的语言造作、起心动念都要向善,业由心生,心善则获福,心净则佛土净。凡此种种,在一定意义上,佛教文化其实是中华《易经》善文化思想的延伸和衍变。

古人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人的一生,一切的福祸与他人毫无关系,所有的福祸都是自己所感召。从佛教的角度来说,“起心动念,皆造业障”。《朱子治家格言》说:“伦常乖舛,立见消亡。”人还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要做事就先要想自己的利益。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正所谓“吃大亏得大福,不吃亏不得福”。佛家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而蜀汉先主刘备给儿子阿斗留下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深切告诫。所有这些,都体现出《易经》的坤卦思想对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

学生运用

厚德载物是坤卦的核心思想,同时,坤卦蕴含着宽厚仁慈、敦和善良的文化思想。作为学生,处于人生的求学阶段,胸怀大志,任重道远,积极求索,汲取各种知识,然而,这并非人生的最终目的,这只是人生的成长必然过程而已。真正要成为一个时代的骄子和受人尊重的英才,就要做到修身立德,厚德载物,要从修心着手,自省自警,朝乾夕惕,又如佛家所言的“反身内照”。努力保持赤子之心,心纯意净,心平气和,庄谨诚敬,襟怀坦荡,恪守本分,不断进德修业,努力升华智慧,成就一个辉煌的人生。

处世运用

乾以刚健为贞,坤则柔顺为亨。从宇宙自然规律来看,正是由于这两大势力阴阳协调、刚柔并济的共同作用,遵循了乾阳统御坤阴、坤阴顺承乾阳的自然法则,所以才能形成调适畅达、品物咸亨的祥和景观。通过《易经》我们可以感悟到,乾德如天高,坤德似地厚;乾德豪迈,坤德宽仁;乾德如龙飞九天,坤德似鱼潜深海。坤德是中华民族又一种伟大的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也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是《易经》坤卦文化的其中体现。我们立身处世,如果能够以坤德文化为准则,与无疆的大地顺承上天的那种美德相适应,那么,将会受益一生。坤卦蕴含了宽厚和顺、容载万物的美好德行,所以说“乃顺承天”“德合无疆”。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努力做到内仁外义,心地仁慈,乐于行善,宽厚为怀,以诚待人,那么,必将“含弘光大”,柔顺利贞,无往而不利。

管理运用

坤卦的核心思想是厚德载物,宽厚涵容,性属柔顺,这正是大地的伟大品格;而乾卦的核心思想是“自强不息”,这正是九天的浩大精神。乾坤两者双向互补、协调并济,合之则美,离之则咎。因此,乾坤并建,刚而能柔,柔中带刚,把二者结合得恰到好处而形成一种中和之美,这是管理艺术的最高境界,也是从事人事管理所应当奉行的基本原则。近代大儒梁启超撷取《易经》中乾坤两卦的卦德来作为清华大学的校训,至今沿用,千秋不易。也许,只有《易经》中的至理名言才能搭配世界一流大学的深厚底蕴。“德合无疆”是坤卦思想最完美的体现,只有做到如母性般无边的宽容博大精神,柔顺仁慈,包容一切,普载万物,又默默地不张扬,但又充满了人性光辉,焕发无限的光芒,才可以将事业做到“含弘光大”的美好境界。

经商运用

坤卦提倡“坤厚载物、德合无疆”的伟大品质;同时,强调了以柔克刚、慈悲仁善的人生法则。经商之道,不可执乎一则或固守死道,商场竞争犹如无烽烟的残酷战场,瞬息万变,沉浮无常,成败须臾。作为站于时代的企业主和创业者,在面对残酷竞争的商战,首先要做到立德修身,进德修心,做到宽厚博大,沉稳安静,守中通理,不浮躁,不动心;做到心平如镜,心明如镜,从容大气,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同时,要遵循客观规律办事,顺天应人,固守贞正,小心谨慎,依时而行,最终必将达到“含弘光大”的成功境界。

故事案例

祖先仁德,曾氏门庭渐兴旺

曾国藩,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中兴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是对中国历史进程影响很大的一位重要人物。

曾国藩的祖上原本世代务农,没有显达之人,到了曾国藩的太高祖曾元吉一代开始有所改观。曾元吉勤劳致富,积聚了数千金产业,在衡阳、湘乡等地置有土地、房产,但是同一般家庭一样,曾元吉将田宅家产平均分给了六个儿子,仅留衡阳四十亩田留作养老。以后到曾元吉的儿子、孙子皆如平常。直到曾元吉的后人中出了一个叫曾玉屏的后代,常常“积德累仁”“救难济急”,才开始改写了曾家的命运,并让曾家从此焕然一新,踏入名门望族。

曾玉屏年少之时,是一位不求上进、性情懒惰的少年。后来,曾玉屏到了青年时期开始觉悟,决定改过自新。于是,三十五岁的他开始认真务农,起早贪黑,克勤克俭,家计也渐渐好起来。曾玉屏认为自己很早就没有读书,壮年以为耻。所以喜欢接待读书之人,谦虚地向有学问人的请教各种知识和礼仪。对有品德的正人君子,尊重敬礼,不敢怠慢。对待乡邻族里“吉则贺,丧则吊,有疾则问,人道之常也,吾必践焉,必躬焉,财不足以及物,吾以力助焉”。邻里争讼的,曾玉屏常出来主持公道;遇到无礼者则厉辞诘责。有时摆酒席请人吃饭,使相争的人“一笑散去”。遇到桥梁道路废坏无人管的,或是孤寡残疾无助的人,曾玉屏都会及时出钱出力,还认为这些事如果要等到富有了以后再去做,“则天下终无可成之事”。

这位曾玉屏,号星冈公,是一位有德的长者,正是曾国藩的祖父,也是曾国藩一生敬服的人之一。曾国藩给祖父的家书上有这么一段文字:“伏念祖父平日积德累仁,救难济急,孙所知者,已难指数。如廖品一之孤、上莲叔之妻、彭定五之子、福益叔祖之母及小罗巷、樟树堂各庵,皆代为筹画,曲加矜恤。凡他人所束手无策、计无复之者,得祖父善为调停,旋乾转坤,无不立即解危。”

可见,曾国藩的祖父不仅仅是对曾姓族人,就是非曾姓的乡邻,也多有救济帮助。观其一生,确实做了很多善事,得到了乡邻和后人的敬重,所以曾国藩才发出“孙所知者,已难指数”的感慨。

也许是积德累仁、积善裕后的缘故,曾玉屏的儿子曾麟书首先打破了其家几百年无秀才的局面。曾麟书首取湘乡曾氏家族中的第一个秀才后,生活在僻居穷乡的曾麟书家族子孙中,由此科名大开,产生了曾国藩、曾广钧两个进士,秀才、贡生、举人更是多达20余人。而曾麟书的五个儿子中,显达扬名者,除曾国藩以外,还有一个曾国荃。曾国荃,字沅甫,号叔纯,他是曾麟书的第四子。因为在族中排行第九,故湘军中人称其为“九帅”,曾受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光绪十年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1889年)加太子太保衔。翌年卒于位,谥“忠襄”。曾玉屏的积善余庆所致,两位孙子曾国藩和曾国荃皆担任过两江总督。

不善之家,灾祸连连殃子孙

在《周易·坤·文言》提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话的意思是:积德行善的家庭,必然满堂吉庆,五福临门,恩泽及于子孙;如果不积德、不行善的家庭,自然得不到上天的庇护,必将是灾祸连连,霉运接踵,福无重至,最终会殃及子孙,堕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由此可知,《易经》不仅是一部经天纬地、包罗万象的哲理经典,更是一部导人向善、教人断恶修善的伟大经典。也可以说,《易经》是中华“善”文化的源头,一切儒家经典的“善”文化皆发轫于《易经》。如果我们能深刻地体悟《易经》里所揭示的“修德向善”思想,那么,对于我们修身立德、安身立命、交往处世、身心健康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行善积德,不仅是佛家最重要的思想纲领和修行方式,亦是道家所倡导的至高无上的思想境界,更是中华儒家文化一以贯之的极其重要的道德准则。所以,“积德行善”的思想在释、道、儒三家中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处。

《周易·系辞下》中说道:“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世事纷纭,森罗万象;世殊事异,其致一也,最终是大道归一,大道归真。正如老子所言:“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虽然释、道、儒三家对“积德行善”的论述有异,但其功用、意旨和价值观实际上都是一样的,都是要求我们从当下出发,省察内心,返观内照,上善若水;规范自我行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去恶迁善,博众济群;广度众生,乐于奉献,弘法利生,做一切有利于众生和社会的事情。只能这样,才能得到吉祥福祉,才能有效地改善命运,最终将获得一个圆融和谐、清凉自在的人生。

在《了凡四训》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警句:“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只要我们心中向善,坚持善行,即使暂时未获得利益,但本已缠身的灾祸将会渐渐远离;如果心存恶念,放辟邪侈,逞凶肆虐,狗仗人势,作恶多端,虽然一时没有遇上灾殃,但本应拥有的福气必会消失殆尽。所以说,积善能够招来福报,作恶将损毁福报。袁了凡先生的前期人生,坎坷崎岖,运蹇时滞,苦不堪言。后来,他因缘际遇,碰上了大德贤人云谷禅师,在禅师的指引点化下,他断惑生信,破妄显真,了悟人生的真谛,洞悉改善命运的机理,大彻大悟,一生倡导《易经》的“积德行善”思想。同时,他躬身垂范,身体力行,努力践行,坚持不懈,志坚行苦,最终通过积德行善来改变他的命运。袁了凡先生以他峥嵘的一生,证明了只有通过积德行善才能彻底改变后天命运,也只有积德行善才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尚书·汤诰》中说道:“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夏朝君王桀残暴不仁,不修德善,有悖天道。最终,老天也要惩罚他,以彰显“福善祸淫”的自然真理。

古往今来,积善而获福的事例数不胜数,在《了凡四训》一书中都有详细的载述,应是警诫我们修身立德和修善断恶的最好教材。而积祸致殃的事例亦是不胜枚举,明朝奸臣严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严嵩被列为明代六个奸臣之一,权霸之一,是明朝嘉靖时代在位时间最长的内阁首辅。严嵩是明世宗时代的权臣,他为官一生,“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窃政二十年,溺信恶子,流毒天下,人咸指目为奸臣”……在民间和后人的心中,严嵩就是一个作恶多端、陷害忠良、千夫所指、遗臭万年的大奸臣。严嵩在位期间,好事不为,坏事做尽,和他的儿子严世蕃沆瀣一气,朋比成党,整天揣摩圣旨,对皇帝溜须拍马,极尽献媚之能事。他父子任用奸佞,结党营私,相互倾轧,为所欲为;对下则排除异己,诛杀忠良,清除贤才,无所不用其极,手段十分残忍。

严氏父子俩权倾朝野后,愈发肆无忌惮,严世蕃更是骄奢淫逸,无恶不作。严世蕃通过卖官鬻爵等方式大肆搜刮钱财,其财产富可敌国,有次他把藏在地窖里的金山银山给父亲看,严嵩就感觉可能大祸临头了。严世蕃的生活更是奢靡,妻妾27个,侍女更是无数,据说《金瓶梅》里的西门庆就是以他为原型,当时还有关于他的美人盂的故事。

纵观贵介公子儿严世蕃的一生,十恶不赦,作恶多端。他纵情声色,扰乱朝纲,贪赃不法,谋害忠良,强抢民女,草菅人命,为富不仁,媚上欺下,唯利是图,颠倒黑白。可以说,严嵩父子一生无恶不作,罪孽深重,其罪行真是罄竹难书,楮墨难述。

最终,严世蕃被弹劾入狱斩首,而严嵩则被贬为庶民,抄尽家产,落得个巢覆卵破、家散人亡的下场。

古语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严嵩父子就是一个反面事例,不丝毫积德善,无恶不作,违背天理,天怒人怨,最终走向败亡,正应了《易经》所说的“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佛经云:“众善奉行,诸恶莫做。”又云,“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人生在世,应以积德为乐、行善为悦。只要心存正念、善念、纯念,并勇于践行,坚持不懈,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罡风正气和正能量,从而能感染他人、影响他人,并最终改善人生命运。

我们应该牢记圣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教诲,坚持积善、行善、弘善,从当下开始,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创造一个和谐、吉祥、幸福的人生!